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三一章 利润上沾满了血

书名:回到明朝做仁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朱翊钧这边也就安稳了下来。

吃了早饭,朱翊钧刚想出去逛一逛。

他刚踏出房门,陈矩来报,“公子,汪大春来了。”

这是朱翊钧没有想到的。

汪大春来干什么

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这个王大春找了张四象,最后两人要联手对付自己,不过好像被张四象摆了一道。

现在再来找自己,脸不要了吗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生意人要什么脸

尤其是他们这些人,那就更不要脸了。

朱翊钧说道:“让他进来。”

“是,公子。”陈矩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出去请人了。

时间不长,一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正是汪大春。

见到朱翊钧,汪大春连忙躬身行礼:“见过黄公子。”

“不用客气了。”朱翊钧摆了摆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我原本以为你今天不会过来了。在这里见到你,还真是让人意外。”

闻言,汪大春脸上闪过了一抹痛恨。

当然了,他不是痛恨东风镖局的少东家,这人虽然做事强势,但是也算得上是光明正大。

汪大春恨的是张四象他们,太不要脸了

你不同意也就算了,结果反手就摆了我一道,简直一点底线都没有

张四象的行为把汪大春气得够呛。

“黄公子说笑了。”汪大春抱了抱拳,不卑不亢的说道:“做生意,自然是要有商有量。”

意思很明显,咱们在谈,我也会和别人谈,最终谈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才成。

不能你说什么,我就是什么。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本公子不喜欢绕弯子。说说吧,你今天来是什么意思同意合作了”

“当然。”汪大春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双方合作,自然是是最好的。黄公子有实力、有渠道,我有货源,我们合作自然能无往而不利。”

朱翊钧看了一眼汪大春,神情有些古怪。

这个脸上带着灿烂笑容的家伙,真的很难把他和那天的他联系在一起。

这两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朱翊钧心里面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人变脸的本事,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吧。”

“首先,我们要先把晋商排解出去。”汪大春想了想说道:“只要他们走了,留下来的份额全归公子所有;我们也可以和公子加强合作”

汪大春说了很多,但在朱翊钧看来全都是虚的,没有一点真东西。

唯一一点真东西,就是把晋商和陕西人拿出去。

朱翊钧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伙人都拿自己当傻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手把对方干掉,然后他们再着手解决自己。

他们都对自个儿的实力有信心,认为东风镖局强龙不压地头蛇,到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这个少东家。

朱翊钧“唰”的一声展开折扇,露出了很满意的神色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这边已经有了一个计划。”汪大春面容严肃的说道:“最近朝堂上有人提出来一个计划,那就是让盐商可以从灶户的手里买盐。”

“这样做的好处有几个。首先,可以避免中间人员的贪污。如此一来,生产多少盐就能卖多少钱,朝廷的收入也能增加。对朝廷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

朱翊钧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对朝廷来说、对灶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这种好事并不会持续太久。短时间内许会如此,长时间肯定不可能。

甚至都不用长时间,只要比短时间的稍微长一点,情况就会有所转变。

因为他们这些盐商不会放过这种压迫赚钱的机会。他们这些官僚资本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会做到什么程度

他们会压迫灶户、压低食盐的收购价格,在各种渠道上找麻烦。总之一句话,扩大自身的利润、压低生产的成本,甚至是压榨生产成本。只要能赚取利润,他们不管利润上有没有血。

历史已经证明过一次了,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干的。

纳粮开中到纳银开中,朝廷的收入的确猛然增加了,然后又猛地倒退回去了,跟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边关拿不到粮食,盐商不再商屯,边关大规模的衰落。

朝廷每年也拿不出钱来给边关送粮食,这极大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边关军事生活水平迅速下降,战斗力急速跌落。

唯一获得好处的就是他们这些盐商。

这一次他们想再来一次,会有皇帝上当,但绝对不是自己。

真让他们放手去干,不一定干成什么样。

汪大春自然不知道朱翊钧的心里面是怎么想的,见到他赞赏的点头,心里面也就有了底气,继续说道:“这第二点好处,对朝廷来说也会省了很多心力。”

“这话怎么说”朱翊钧有些狐疑的问道。

汪大春笑得春风满面的说道:“朝廷现在每年都会派人来各地巡盐,想尽办法和各地的官员打交道。只要我们能从灶户的手上买盐,那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每年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账好算了,自然不需要操这么多心了。”

朱翊钧瞥了汪大春一眼,脸色没什么变化,不过心里面却叹了一口气。

这些人想的办法,说起来都是为朝廷好。可真让他们这么干,大明非得完蛋不可。

沉吟了片刻,朱翊钧皱着眉头说道:“那就说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总不能全是对朝廷的好处吧说到底,咱们还是做生意的,不是当官的。”

朱翊钧这话一出口,汪大春就更满意了。

前面说的那些话是说给对方听的,为的就是他的背景。

对方宫里面的背景深厚,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能只谈好处。

汪大春又不是没有和宫里面的人接触过,这些人只要有对宫里面好的事,他们就愿意干。

当然了,前提是对他们自身也要有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2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