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九章 和珅和纪晓岚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随着清军战士的节节胜利,乾隆也日益骄傲自满,好大喜功。在没有登基初期的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之下,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活日渐困苦起来,而端坐于皇位之上的乾隆却依然觉得大清还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自1751年开始,乾隆六次南巡江南,虽然名为巡视水利,但是每次都耗资巨大,劳民伤财,使得国库日益空虚。为了弥补亏空,乾隆用捐纳获得了大量收入。

所谓捐纳,又称捐官,就是指富人花钱买官进入仕途。到了乾隆时期更进一步,对官位明码标价,使得捐纳成为常态,一时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这些通过捐纳入市的官员上任后必然会加倍剥削百姓,使得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乾隆自然知道捐纳制度是弊大于利,但是捐纳获得的收入实在太过巨大,导致清朝将此制度变成了常态。

乾隆晚年对和珅非常宠幸,导致和珅的权力日渐膨胀,一边极力奉承乾隆,一边为自己揽权敛财。

乾隆还将自己最喜欢的小女儿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然而乾隆钦点的这桩婚事却让小女儿的后半生陷入凄凉潦倒之中。

乾隆有17个儿子,到了晚年时大多已去世或过继出去,仅有5个儿子可以选择,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永璂是废后那拉氏之子,不招乾隆待见;永璘年纪太小;永瑆和永琏都是舒妃所生,一个有脚气,一个又被乾隆评价为优柔寡断。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永琰可以为储君。于是乾隆将永琰的名字放进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1792年,自认十全老人的乾隆将自己从1747年至今的十次战争称之为十全武功。这十全武功分别是:两平金川、两平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缅战争、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侵略安南战争、两平廓尔喀。

十全武功维护了版图的统一,是清朝版图北至恰克图,南至南海,西至巴尔喀什湖,东至库页岛,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版图第二大的国家。

然而在这些武功的背后却是日渐空虚的国库和日渐穷苦的百姓。也就是这一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带着使团前往中国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却因礼仪问题发生争执。

清朝要求使者像外藩朝贡那样三跪九叩,而马戛尔尼却坚决不同意,最终清朝同意执行单膝下跪礼。马戛尔尼访华希望与清朝建立工商贸易,但是却被乾隆拒绝了。

马戛尔尼认为大清帝国已经不堪重负,相比欧洲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清朝的故步自封已经让国家处于倒退状态。

1795年,时年85岁的乾隆取出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密诏,立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并在次年禅位改元嘉庆。

然而乾隆虽然退位当了太上皇,但是依然遥控着朝政,掌握着实权。4年后,爱新觉罗·弘历在养心殿去世,终年89岁。

【一口气看懂乾隆最宠爱的男人#乾隆#和珅#清朝】

他是乾隆最宠爱的男人,史上第一大贪官,依附帝国,权倾朝野。不仅人长得帅,而且能在腐朽的清朝官场如鱼得水。有人说他是压倒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说世人皆知他的贪财,却不知道他有多厉害。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和珅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一代权臣为何会获得白绫赐死的下场?本期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和珅的一生。

钮祜禄·和珅出生于1750年,他是满洲正红旗人。3岁时,和珅的母亲就因为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了弟弟何琳。

父亲在他9岁时也因病去世,和珅只好和弟弟相依为命。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的保护,和珅兄弟二人才没有被赶出家门。

和珅的祖上只是正红旗的一底层士兵,因军功获得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到了和珅这一代时,虽有世袭爵位,但是家境颇为贫困,以至于少贫无依。

虽然如此,和珅兄弟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掌握了满、蒙、汉、藏四种语言。20岁那年,和珅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成为清朝的宫廷侍卫。

都是从王公贵族、八旗子弟中挑选,很多都不通文墨。而和珅在入仕之前扎扎实实地读了好几年书,还曾中过秀才,在当时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没过几年,和珅就得到乾隆的垂青,被提拔为御前侍卫,随后一路扶摇直上。28岁时就升任户部侍郎兼步军统领,和珅生得仪表堂堂,办事精明强干,能言善辩,而且善于揣摩上意。

当时乾隆已经60多岁,对和珅非常信任,是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新贵。

1778年,吏部尚书弹劾和珅,指使乾隆将和珅降至二级留用,然后又给了和珅可差事,让他负责京都崇文门税务。

不久之后,和珅就升任了户部尚书、御前大臣,统领内廷事务,侍奉于乾隆左右。起初和珅为官还算清廉,不受贿赂,京城里到处都传着和珅拒绝收受贿赂的事,和后世所熟知的大贪官形象截然相反。乾隆觉得和珅是一个年轻有为、刚正不阿之人,还把最喜欢的小女儿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随着和珅的官越做越大,巴结的人越来越多,使得和珅也逐渐同流合污。和朝中其他大员一样,贪污纳贿,结党营私。乾隆任命和珅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和珅借机大兴文字狱,打压异己,还利用掌管翰林院的机会,从考试子那里索取贿赂,培植党羽。

虽然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第一红人,但是当时朝中第一重臣并非是和珅,而是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

在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军机处这一机构成为清朝实际上的政治权力中心,而领班军机大臣就是军机大臣之首。和珅虽然得到乾隆宠幸,年纪轻轻就进入军机处,但是由于资历尚浅,也不得不屈居于阿桂之下。

风头正盛的和珅,哪会甘心于这个局面?1778年,和珅弹劾阿桂之死党,潘桑、王法,乾隆将其发配充军,阿桂降职两级留任。

不久,和珅又盯上了阿桂的义子黄梅贪污,乾隆查实后下令将黄梅处死。阿桂因领兵在外不予追究。其实乾隆对和珅背地里搞的小动作一清二楚,但是乾隆有意让阿桂与和珅相互制约,以免和珅得意忘形。

而和珅则一直想方设法攻击阿桂,阿桂此时已经年老,见和珅如此乱政也无能为力。

乾隆后期吏治败坏,官吏贪污成风,和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自己捞钱之外。和珅还会帮皇帝捞钱,在乾隆第6次下江南时,可是让沿途地方出资,没花朝廷1分钱就完成了南巡,至于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自然是当地官员对百姓敲骨吸髓而来的,乾隆洋洋得意觉得和珅办事得力,对他更加信赖。

和珅还发明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制度。议罪银制度,所谓议罪银就是让犯罪的官员用银子免除刑罚。此制度一经班型,效果非常显着,犯事的官员不会被革职下狱。

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罚银就可以免除罪行,乾隆赚的盆满钵满。贪官也保住了官职。还能继续贪污敛财,律法成为虚设,贪官污吏更加有恃无恐。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能拥有如此大的权力,靠的是乾隆的信任。但是乾隆已经垂垂老矣,和珅还能有几年好日子过呢。

1795年,10年85岁的乾隆,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决定提前退位,立15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并于次年单位说起来和珅与永也并没有多少交情,在得知永远被立为太子后。

和珅抢先恭喜太子,还送上了礼物,想给下一任老板留一个好印象。同时和珅还在永远身边安插了亲信,想以此来揭示永远的一言一行。1796年永远正式登基称帝,更名为永也改元嘉庆。乾隆退位当了太上皇,但是他依然牢牢地掌握着实权,嘉庆虽名为皇帝。

但是还住在太子宫中。您是?而不聪明,而且还时常健忘,平时打理政务都需要和珅在身边帮忙。就连上朝的时候也需要和珅在身边传达他的意思,而另一边的正牌皇帝嘉庆。

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和珅发好势力当起了二皇帝。没有一个皇帝会愿意成为傀儡,嘉庆对父皇不放权,只是爱怀不满。但是对和珅就是极为憎恨了,次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

和珅终于当上了领班军机大臣,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久和珅因平定白莲教起义有功晋升为公爵,1799年,乾隆驾崩。

和珅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嘉庆列出和珅20条大罪,将其抄家下狱。404季前去抄家的官员一共抄得土地8000顷,白银940万两以及众多商铺,银行金银珠宝总价值8亿两。

相当于清朝15年的国世人称之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小伙伴们认为和珅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

【一口气看懂纵欲食色的纪晓岚,在清朝到底是什么地位#清朝#历史#纪晓岚】

他是电视剧中无数次智斗大贪官和珅的铁齿铜牙,又是幽默风趣、游戏文字的纪大烟袋。他名气很大,所以有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而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果真如此吗?

有人说他日御庶女,是个风流才子,也有人说他无肉不欢,是一个只爱吃肉的黑胖子。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真实的纪昀纪晓岚。

纪昀,字晓岚,1724年出生于河北沧县。传说他出生前一天家中跑进了一只火鸡,相传火鸡是女子之身,而当纪昀出生之后,家人发现他耳垂有穿痕,像戴过耳环一般,脚白而尖,就像缠足女子的小脚,简直就是火鸡转世。

而且他名字中的“昀”字是日光的意思,以他为名便是说他和光怪有所关联。纪昀还曾在他自己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说自己在黑夜中目光如炬,是黑夜如白昼,直到七八岁才恢复成常人的视力。

纪昀7岁便通过了童子试,被诗人称作神童;17岁考中秀才,24岁名列乡试第一,以二甲第四名的身份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便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学侍臣生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影视剧中英俊形象不同,用的是纪昀长得并不好看,而且说话结巴,眼睛还近视。起初并不被乾隆皇帝重用,一直在翰林院负责编纂工作,但由于他博学多才,性格诙谐幽默,还十分擅长摆弄文字,酷爱作诗的乾隆皇帝并喜欢让他经常随时左右,获得乾隆赏识之后,纪昀开始步步高升。

公元1768年,按规矩本该到地方任职的纪昀,却被乾隆皇帝破格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硬生生地将他留在了自理由,竟是纪昀学问太高,外出任职不能尽其所长。

然而就在这一年,春风得意的纪昀突然落马,过去的原因竟是给自己挪用公款通风报信,乾隆皇帝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到WLMQ待了两年。

公元1771年,乾隆帝准备编纂《四库全书》,在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的举荐之下方才得以被召回。不久便担任了《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总纂《四库全书》是纪昀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也是他平步青云的开始,这年他50岁。

值得一提的是纪昀在总纂《四库全书》期间,比他年轻26岁的和珅已经是总管内务府大臣,而且还是《四库全书》正总裁,是纪昀的顶头上司。

别说跟和珅结怨了,和珅跟他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而且和珅总管《四库全书》之后,开始大兴文字狱,和纪昀一起担任总纂总校的大员,有的被吓死,有的被抄家产,无一人得到善终,唯独纪昀得以幸免。

纪昀虽官高名显,但也只是个文学侍臣,跟和珅的权势滔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他在乾隆皇帝眼中更是形同排忧,乾隆三下江南之后,一次兴致所致,去了四库馆视察工作。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3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