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十六章 血誓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明朝。

永乐年间。

皇宫的偏殿之中,气氛异常沉重,朱棣端坐于椅,神色复杂,审视着眼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

一直伴随朱棣左右的朱高炽,此刻跪在地上,肥胖的脸上汗水涔涔。

自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开始,朱棣的情绪就一直不对。

直到天幕播放到“烛影斧声”时,朱棣的情绪终于失控,直接让他还有后来的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三人跪在了地上。

朱高炽知道朱棣是因为什么心情不好,无非是怕他们也手足相残,再搞一出朱家人杀朱家人的悲剧。

但这并非他所能决定的,他也想兄友弟恭,可老二老三步步紧逼,他不得不争啊。

若追根溯源,这事还是得怪朱棣,谁让他奉天靖难的时候,非要说出那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呢。

朱棣似乎也知道自己理亏,看向几人的眼神中满是愧疚与自责。

踌躇了许久后才开口道:“我这代人把事情做完了,你们千万别再闹来闹去了,别折腾了,都好好的。”

“行吗?”

“就当爹求你们了。”

“将来史书上写一笔,说我朱棣是恶人,可儿孙……儿孙们都是好人啊。”

说到这,朱棣的声音已经带了几分哭腔。

跪地四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没有说话。

朱棣见此,心更痛了几分。

“老大,当年我带着老二老三打天下,你坐镇于后方,给你爹我去了后顾之忧,爹记得你的好,爹骂你,是想让你比爹还好。”

“当年你娘生你时候,爹还在和敌人血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后来知道自己有儿子了,高兴地喝了一葫芦的酒,儿啊,爹知道你最辛苦,你委屈,这些爹都知道,是爹不好。”

“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是,别跟爹计较了,行吗?”

朱高炽此时已经哭的稀里哗啦的了,可依旧默不作声,只是哭声越来越大。

朱棣无奈地叹了口气,看向朱高煦,以手抚着朱高炽的脸庞,眼中满是心疼:“老二,你自小随爹出生入死,还没马磴子高时,爹就带着你上阵杀敌,你身上的每一处伤疤,爹都记得”

“每一次你受伤,伤在你身,疼在爹心里。爹没本事,不能替你受伤,只能给每个为你治病的医生都升官,生怕他们不好好给你治伤。”

“爹知道,爹亏欠你的太多,连爹这条命……都是你从阎王那里抢回来的,可咱们朱家不能再……不能再骨肉相残了,不能让后世子孙们笑话,更不能成为他们的笑柄,你明白吗?”

说着,朱棣将额头抵在朱高煦的额头上,哽咽难言。

朱高煦紧握双拳,红着眼眶,“砰砰砰”地连磕三个响头,连地板都被撞出了裂痕。

“还有老三,你的能耐不如你两个哥哥,可你心细如发,每次出征时,你在外头一巡逻就是一整晚,爹明白,爹都明白。”

“但爹不能说出口,皇帝的儿子不受罪,谁还能给咱们朱家拼命打仗?”

朱棣颤抖的手轻拍朱高燧的脸颊:“以后帮着你大哥好好的,别再瞎闹了,行吗?”

“知……知道了,爹。”

朱高燧深深叩首,迟迟没有起身。

朱棣最后看向朱瞻基:“你小子,哪都像我,若不是姓朱,我今天就掐死你,正好今天你也在,你们给我起个誓,以后手上都不能沾同胞兄弟的血。”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四人闻言,俱是心头一震。

见朱棣神情严肃,他们知道,今天要是不顺着老头子的意思来,他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见朱棣取出匕首,在掌心划下一刀,然后将手置于四人中间,看着四人一字一句道:“天地鬼神在上,我的子孙若杀害朱家后人,老天让他夭寿短命,不得善终!”

“说!”

其余四人纷纷效仿,将手叠放在朱棣手上,齐声宣誓:“天地鬼神在上,我若杀害朱家后人,让我夭寿短命,不得善终!”

五人的掌心血,先是四处流散,最终汇聚成一线,滴落在地。

这一刻,他们仿佛听见历史的回音,在这寂静的偏殿中久久回荡。

……

【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进攻北宋,宋军大败辽军,宋真宗与辽国议和结盟,史称“澶渊之盟”,从此开始向辽国缴纳岁币。】

——“打赢了还签盟约,真是亘古未闻。”

——“就宋真宗这种史一样的皇帝,怎么好意思去泰山封禅的。”

——“实际上这个盟约并不怎么屈辱,没割地,只是每年给三十万两白银而已,而且还与辽国开通了边市,从经济层面上算,其实是大宋血赚了。”

——“确实,这个盟约分你怎么看,签了这个盟约后,和辽国基本没怎么打过仗,宋朝差不多获得了百年和平,以百姓的角度看,这是好事。”

——“还不屈辱呢?当时契丹远道而来,军粮补寄没了,大将死了,大怂是可以吃掉这支辽军,顺势拿回燕云十六州的,那样或许整个华夏的历史都会改写的,可结果呢?和谈?”

——“从当时看确实是不亏,但从长远来讲,气节丢了,军备逐渐松弛,偏安一隅的思想占据了主流,为后面的屈辱埋下了伏笔。”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推荐集美们去康康《大宋少年志》。”

——“我看过,那里边的李元昊简直强的可怕。

【公元1044年,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最终议和,史称“庆历和议”。】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这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初衷是好的,可惜小看了人性的恶。”

——“变法制度方面欠考虑,执行层面缺监督,但不管怎么说,老王这人能处,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宋朝多庸主,难以兴盛。”

——“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和宋神宗关系真不大,总体来说宋神宗是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主要还是王安石自己太理想化了。”

——“问句题外话,据说老王臭臭的不爱洗澡是真的么?”

——“是真的,史料上记载他很邋遢,但也说不好是不是政敌和后人故意黑他才那么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1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