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70章 进军大清池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当张石干脆利索地结束“报复行动”的时候,新王在东线开始了俗气而漫长的“闪电行动”。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北路军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和准备,率先离开伊犁内河谷温暖的富远城,开始顶着如刀的北风,沿着伊犁河谷下游向北推进。

仆固雄亲自带领两百回鹘骑兵在前面开路,后面依次跟着勃罗哥带领的三千蒙古和回鹘义军,郭骥带领的第一师五千人马。

明军车兵从富远城出发,仅仅向前伴随支援了一百多里,就因为积雪过深,路况恶劣,北风又步步紧逼,被迫打道回府。

北路军在吉尔斯人向导下,向北又多走了一百多里,这才转而向西,抵达楚河,然后溯河而上。

这样的行军路线比原先计划的路程几乎多出了两百多里,相当于多出了五、六天的路程,但是却绕过了沙哈鲁和他手下的侦骑。在过膝的雪原里,即使帖木儿骑兵每天外出侦查范围也不会超出三十里。

失去车兵的后勤支援后,北路军将士每天在过膝的雪原里艰难行军。

因为沿途缺乏可以用来生火的柴火和干粪,北路军即使配发了郭骥专门从辽东带来的辣椒,也无法用来煮辣椒水驱寒。即使有提前用土豆加工成的粉条,也无法生火煮熟。即使遇到驼、马倒毙,也因为无法生火用来改善伙食。

大多数时候,明军只能仅靠二两奶酪、两张馕饼和两个事先烤熟的土豆勉强补充体能,行程也不过三、四十里。

不时有士兵因伤寒生病、冻伤。不少人因受雪原强光照射导致雪盲。有时候还要翻越山岭,一些人因体力过度透支,掉进山谷。非战斗减员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优先保障人员和战马的供给,驼驼和骡子每天的喂料也只有以前的一半,能否撑到目的地就看它们能否在扒开一米多深的积雪之后,仍然找到救命的枯草。

沿途不断有骆驼或骡马僵死倒毙,也只能弃之路边。

三月二十日,北路军花了三十多天的时间,终于绕过大清池以北的昆格山,从北边的沙漠边缘悄悄摸进了离虎思城只有一百多里的楚河河谷。

北路军北上时本来携带了将近一万五千匹战马和七千头骆驼。现在只剩下不到一万匹战马和两千头骆驼。

北地天寒,牧民们仍然都窝在帐篷里。

沙哈鲁手下的侦骑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早就厌倦了每天出去挨风刀的日子,同样窝在帐篷里,搂着女人,喝点小酒,没有出巡。

谁都没料到明军会从北边的沙漠地带摸了过来。

明军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也终于达成了战役迂回的突然性。

郭骥小心翼翼地把部队藏到昆格山南麓一处山谷里面进行休整,安置好五百来多名伤病员,又把剩余的骆驼全部宰杀,改善伙食,补充体能,作最后冲刺的准备。

五天后,连续吃了五天骆驼肉炖粉条、炖土豆的北路军体力得到基本的恢复,分成两路再次出击。

一路由仆固雄率领,大约是两千九百义军,大摇大摆地开到楚河河谷周围各部进行抄掠,破坏驿站,补充给养。

郭骥则带着第一师大约四千六百人的主力迅速攻占虎思城后方的三个小型辅助城堡,全歼三千守军,然后不紧不慢地逼近虎思城下。

等沙哈鲁率兵从大清池带着残兵败将回来时,郭骥的一个步兵团像一样打地鼠,已经在城西筑好几处阵地,高沟深垒,截断了他的退路……

在郭骥领着人马出发之前,新王已经带着南路军近四千人马从苹果城出发,沿着温暖的伊犁河谷上游往南走,然后向西折向山羊河也就是后世的特克斯河上游,简单修建了一个八卦城。

大军就在八卦城休整,做好翻越凌山大坂垭口的准备。

为了顺利翻越雪山,新王放弃了战车,把一营车兵改成步兵,所有物资全部用八千匹战马和三千头骆驼来进行保障。

细心的傅安为明军准备了大量辣椒用于驱寒,每晚又及时督促将士们用热水泡脚,伤病员极少。

南路军进军路线是蒙古部落从伊犁草原撤退的主要路线,但是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

蒙古人在撤退时本来在沿途雪山要隘处埋下几小支伏兵,防止明军追击。

但是,这些伏兵眼见大雪封山,天气越来越冷,守了不到一个月,就快冻成了冰棍,纷纷撤回温暖的大清池南岸。

大清池也就是后世的伊克赛湖,群山环抱,气候温暖,湖水终年保持不冻,是一处塞外天堂般的存在,也是附近吉尔斯人和蒙古人等游牧部落集中过冬之所。

三月一日,在吉尔斯人的向导下,南路军开始翻越大清池东南的雪山冰川,连个敌军鬼影都没见着。

四天后,明军出奇顺利地抵达大清池东南的古乌孙国赤谷城,顺带消灭了一小股还在做梦的守军。

南路明军除了在翻越雪山垭口时,因为凿冰开路时费了点劲外,将士们体力消耗远没有北路军那么大。

大军抵达赤谷城后,仅仅休整三日,就沿着温暖的大清池南岸向西迅速推进。期间,明军不时遇到附近小股游骑和山地步兵的骚扰,每天仍能前进近百里。

三月二十日,沙哈鲁收到明军开到大清池南岸的消息后,亲自指挥三万步骑前来围攻,明军离大清池西边出口已经不到两百里了。

大清池南岸地势狭窄,沙哈鲁兵力虽多,却无法全部展开,试探进攻了几次,根本对明军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次日,沙哈鲁又派一万吉尔斯和契丹步兵坐船绕到明军背后,对明军进行东西夹击,这才对明军造成了一定威胁。

双方僵持到三月二十五日,新王见约定会攻虎思城的期限快要到了,决定拿出秘密武器,集中优势兵力打破僵局。

当天早上,宋瑄指挥三十门雷公炮对着东边的帖木儿军步兵阵地就是一阵狂轰乱炸。

仅仅两轮射击,东边的敌军已经被惊天巨响炸得军心胆寒,以为遇到天神,开始争先恐后地逃跑。

新王见状,连忙让人吹响冲锋号,明军最精锐的背嵬军连同三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大约三千二百人马一齐杀出阵地,一直向东追杀三十里,前后斩俘七千多人,这才缓缓收兵。

当新王和宋瑛带着主力杀出东线时,留守明军大营的傅安也迎来了敌军的疯狂进攻。

傅安手下只有大约七百人的防守兵力,主力还是一个由车兵临时客串的步兵营,这个营的主战装备只是一百支迅雷铳。

不过明军西边的工事相当完善,又是地雷阵,又是壕沟,又是铁丝网,还有迫击炮、雷公炮、手榴弹和“八一”步枪等大杀器的大力支援,防守还是相当的严密。

为了捣毁明军的大营,沙哈鲁亲自督战,指挥手下一万多步骑从早上打到中午,连续发动五轮进攻,伤亡四千多人,竟然未能突破明军防线。

等新王带领大队人马回援后,沙哈鲁只好再次含恨撤军。

他准备回虎思城调来大炮后,再和明军决战,非把这股明军赶到湖里喂鱼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6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