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3章 瞒天过海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大明早朝从卯时开始,一般大约需要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大家还挺得住。

但是大臣们大多住在庞大的京城内的四面八方,为了赶早朝,住得远的往往听到半夜第一声鸡叫,就不得不起床,洗漱穿戴,穿越半个应天城,准备上朝。

到了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左右,大臣们基本上都赶到午门外等候,顺便和同僚私下交流一下家长里短或坊间段子。

到了卯时也就是五点,随着小太监宣布上朝,大家才走进奉天大殿,正式开始讨论国家大事,俗称“点卯。”

这天早上,时间到了巳时也就是上午九点的时候,大明朝堂的早朝还没有散,因为大家还没有拿出一个应对帖木儿窃密后的章程来。皇帝老儿就让大家一直站着这么苦思冥想。

虽然还没有到午时,不过老是这么站着,大臣们感觉还是有点难受。

大臣们实际上已经在深秋的寒风之中站了六个小时,个个冻得瑟瑟发抖,饿得饥肠辘辘。

这时大家不由急切地渴望辽王殿下早点醒来,参加早朝,顺便给皇帝出个主意。皇帝高兴了,兴许就会让大家早点结束早朝,回家吃饭喽。

这年头,老朱整顿吏治有点狠,有的官员上朝回去晚了,胆小的家眷们以为出了事,会吓得在家里上吊。

大家非常担心,今天如果大家集体回家晚了,不知又有多少人会上吊,白白送了性命。

“帖木儿汗国窥视大明已久,早在五、六年前已经在京军之中培养细作,也许朝中站立的大臣之中也有内应。”

“三军之事,莫大于密。如今,帖木儿使节利用出使我朝之机,已经窃取我大明机密。大明朝堂已经如同四处漏风的筛子,无密可言。”

“如果要善后,除非听我一言。”

也许是大臣们的诚意感动了上天,突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彻朝堂。

大明君臣不约而同地朝殿门口望去,果然是辽王爷,如假包换的臭屁风格。

老朱不由心情大好,亲切问道:“原来是辽王啊,你总算来了。只要能善后,朕一切听你的。”

辽王微微一笑,说道:“陛下金口玉言,臣自然相信。只是还请先将以前允诺的五十万两银子划给辽王府,再将此前被工部要回的工匠返还给辽东。”

老朱连忙答道:“好好好!都依你,总行了吧。”

辽王于是说道:

“帖木儿虽然窃取我大明机密,但是西域善后章程出炉不到一个月,帖木儿使节如果要逃归本国,又怕被我追捕拘拿,必定放弃官道,从小路间道秘密潜回帖木儿汗国,比从大道归国要花费更多时间。”

“如此一来,这帖木儿根据情报作出应对少则需要一年,多则需要两年以上时间。我们及时应对,应该还来得及。”

“如果陛下让臣立即归国回辽东,和新王好好筹划,以一年为期,厉兵秣马,做好防范准备,定保西域无虞。”

听着辽王分析得头头是道,老朱开始也跟着点头,猛地一听辽王后面说要归国,脸色登时绿了起来。

他冷冷地说道:“辽王不必归国,就留在京城监国吧,也可以辅佐朕指挥西北边军防范帖木儿军来犯。”

辽王好像早就预判到了老朱的预判似地,继续说道:“不少人以为,大明核心秘密,在于辽东火器。辽东火器之精巧,在于掣电铳,但臣送给太子掣电铳之制造机密,已尽为帖木儿汗国所掌握。”

“实际上,臣还有各种精巧大炮正在研发改进之中。这些大炮都依赖辽东的工厂、钢铁和水力进行制造。如果在京城重新设厂,没有三年不能开工。”

“臣去年征战西域,帖木儿汗国已有大炮百余门,此后恐怕不下上千门。臣如果不回辽东,大明何以应付帖木儿帝国的千军万马和千门大炮?”

辽王这么一说,满朝文武齐声说道:“辽王殿下所言极是,恳请陛下允许辽王殿下尽快之国,早作防范。”

老朱一看这廷议形势,竟好像是文武百官与辽王早就事先串通好了似的,都要辽王离京才肯罢休,于是问道:“辽王,难道你非要回辽东不可?”

辽王说道:

“京师秘密已经尽为帖木儿汗国所掌握。但是除了掣电铳和大炮外,臣在辽东还有许多秘密。如果要善后,就请陛下放臣回辽东,和新王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在此期间,如陛下要召臣回京城垂询,臣从辽东到应天,顺风十五日,逆风二十余日,比云南、甘肃诸省回京还快。待臣回去再造出快船后,到京城顺风不到十日,逆风不过二十日,比山东、北平还快。”

老朱这时感觉有点像掉进了这臭屁儿子设计好的陷阱里,又一时无法反驳,只好说道:“那……那就先以一年为期吧。一年之后,立刻给朕回京城。”

有了老朱这句话,辽王高声说了句“谢陛下隆恩”,就拉着俞靖退朝。

等出了大殿,到了午门外,他就策马狂奔,一路出了京城,又出了外城,半个时辰后便到达京城之外的龙江码头。

宁贵妃也是刚刚被海兰察带到辽东船上不久,见小鲁王和含山正在饶有兴致地看熊二跳钢管舞哩,心里不免充满了狐疑,正要责问海兰察等人,辽王却气喘吁吁地上了船。

他拿出沈庄早就准备好的一堆皮草一件一件地让宁贵妃和郭爱、明珠试穿。

女人都是天生爱美的动物,恰好此时江风日冷,又见辽王拿着这么多衣服,不由喜笑颜开,很快和后世女人一样,越挑越眼花,不知道该挑哪一件好。

仆固雄等侍卫便高声对一路跟上船来的羽林护卫说道:“贵妃娘娘和辽王妃要在船上试衣,你们先下去候着。”

众羽林护卫感觉辽王侍卫有些不大对劲,这时见指挥使也来到了船上,只好都拿目光瞅向了俞靖。

此时的俞靖见宁贵妃、辽王妃、小鲁王和辽王侍卫们早已在船上会齐,心里登时明白了,这辽王原来不仅是要离京,而且是要带着一家老小全部离京,好一招声东击西、分进合击、瞒天过海之术,连自己都被蒙在鼓里。

他只好对辽王一长揖,说道:“海路艰险,卑职祝殿下一路顺风。”

随后,他便带着羽林后卫的一帮护卫们扬长而去。

早就在一旁待命的沈庄立刻下令启锚扬帆起航。

正在试穿衣服的宁贵妃感觉船体在晃动,出门一看,发现这大船竟然在扬帆东下,心里不由怕了起来,高声喊道:“儿啊,为娘不去辽东,你将娘放下吧。”

辽王却笑嘻嘻地说道:“母妃就放一万个心吧。陛下刚刚在朝上允了,让孩儿带您一起到辽东,等小鲁王长大以后,再回来。”

宁贵妃还是有些不大相信,还要坚持下船。辽王就对两个老婆说道:“你们两个赶紧服侍母妃歇息,本王也累了。”

辽王确实也累了。

昨天他从永宁殿回来后,又是转移两个畜牲,又是准备物资,又是拉俞靖作掩护,到了晚上,又和沈庄、海兰察还有仆固雄等几个狗腿子密谋了一夜,反复推演三路人马出发和会合的时间……搞得跟打仗似的。

今天上午早朝,他虽然得到老朱的亲口承诺,但又怕老朱反悔,也顾不得领上那五十万两银子,乘老朱还没回过味来,撒腿就跑,到现在身上还是一身臭汗。

两天后,沈家商船到达浏家港与养丰带领的“安东舰”会合,就直奔长江口入海,一路顶风北上。

辽王走后不久,老朱觉得索然无味,很快就宣布散朝。

等他回到乾清宫,歇息不久,就开始有了悔意,觉得刚才在朝堂上答应辽王过于草率。辽王完全可以把辽东的秘密搬到应天来嘛,如果嫌慢,那朕把全天下的工匠都交给他。朕又不是不支持他搞那些神兵利器!

他越想越后悔,顾不上用午膳,连忙前往那个驻京办,想再亲自劝劝辽王,却不料这辽王府像一夜之间搬空了似的,只剩下那个瞎了一只眼的郭铨带着十来个下人,无精打采地看守大门。

老朱不由更加后悔,真不该因急于善后,放走了辽王。

正在这时,羽林后卫指挥使俞靖匆匆前来报告:“启禀陛下,辽王已经启程之国,不过,臣好像看到宁贵妃也在船上。”

老朱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也晕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737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