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9章 地主的日子还是不大好过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沈公子近来又累瘦了一圈。

自陪同辽王回辽东后,辽王忙着大事,他也没闲着。

辽王在金州开军事会议,他忙着安置秦淮河的歌伎和戏子们。

辽王在秦淮河快活的那几天,几乎和收钱王爷换了个儿,情歌对唱一首接一首,收获美女的芳心一枚接一枚,以致于快把秦淮河各家花坊和陶宗仪的陶氏戏班给挖空了。

用辽王的话说:“情歌王子回到后世的新疆称王,留下的雪原剧团也得后继有人不是。”

辽王忙着在沈阳、抚顺检查工作,他沈公子又忙着在广宁城和明月对账,准备分赃,也好在年底前及时结清农民工的工资。这是他从后世带来的习惯。

不对不知道,今年辽沈昌集团总利润达到四百多万两银子,去掉零头,按七三分账,王府净落二百八十万两,沈家也达到预期目标,分得一百二十万两。

沈家和辽王官商勾结,果然获得了双赢,收获了滚滚红利。

明月看到这账目,也是心花怒放,还没来得及给辽王汇报,自己又成了新娘,接着又帮忙操持婉清、婉君两位仙子的婚礼。

两位仙子结婚礼成时,辽王一时高兴,给了两位一人一个大红包,说是送给两位仙子一份礼物。

两人打开一看,竟然是朱大能和蒯富在辽沈昌集团的股权凭证!

明月无不嫉妒地说道:“两位仙子这下成富婆了。你们本来各有辽王府半成股份,现在又收了各自夫君的半成股份,按一家一成,今年你们每家分红是一人二十八万两银子。”

婉清、婉君这才知道,辽王原来偷偷还给朱大能和蒯富也留下了股份,心里对这个黄世仁的好感顿时暴涨一万点。

婉清迅速用后世白银的价格算了一下,相当于后世的四千万元。婉君参照当时的米价算了一下,这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一亿七千万元。

不管怎么算,二人心里都是乐滋滋的:这穿越到后世后,不仅年龄变小了,容貌变好了,爱情也来了,一不小心还成了真正的白富美,人生大赢家!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宣布,各捐出八万两银子,交由辽王府安置内地移民、灾民。

这两个仙子不仅富有爱心,也是聪明剔透,很快就从辽王悄悄给朱大能和蒯富留股份一事上推断出来,辽王绝对也给其他人留了股份。这个半成,那个半成的,辽王的团队又这么大,估计辽王自己顶多剩下一、两成而已。这个黄世仁虽说是个地主老财,其实还挺善良的。

二十多万两银子如果放到家里,那是怎么也花不完的,但是要开发辽东,要养军队,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善良的婉清和婉君又同情起家大业大的辽王来,对他进行了扶贫式捐款……

自从明月给辽王报告了辽沈昌公司的收入后,辽王也感到今年收成不是太好,地主日子还是不好过。

他的两成加上辽王府军费两成的分红,不过是一百一十来万两银子,只相当于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而辽王府仅要维持三卫一万六千人马的军费开支,就需要两百万两银子,加上其他行政开支和研发费用,辽王府至少要支出三百万两。幸亏从西域带回来五万两金子和六十万两银子,从朝廷又要了五十万两,这个缺口不是太多。

这几年辽东一直在不停地在投钱,固定投资估计不下一千万两了,但是这些投资变现很慢,或者说是藏富于民了,辽王还是没有实现财富自由。

他感觉压力很大,辽王府还要努力,继续经商赚钱,以前只需要养军队,现在还要养一个老妈、三个老婆……

不过到了婉清和婉君晚上的婚宴,远在长白山深山老林修路的张信终于连滚带爬地赶回广宁城喝喜酒,顺便在辽海盛宴的包间里给辽王报告了收入情况:

“今年好多地方过了免税期,又卖了一些田产,各项税收和出售田产收入大约有个四、五十万两银子,勉强够全年的行政开支!”

“不过,到了明年,越来越多的移民开始缴纳三提五统,不,农业税,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纳契税、增值税、关税,再卖一些军屯田,这收入总额应该很快会突破两百万两的。”

沈庄也在旁边说道:“到了明年,辽东的五金、玻璃、香皂、陶瓷制品产业才算是真正成长起来。白酒我准备加码到每月三十万斤,估计赚的钱会更多,收的税也会更多。”

正当大家在酒桌上感叹,今后辽东会越来越有钱,生活也越来越好时,包间外面突然来了一批不速之客,吵吵嚷嚷,好像还有哭闹声,让辽王不由皱起了眉头。

大家一看辽王皱眉头,心道这可不是好兆头啊。前两次皱眉头,不是收拾郭驸马,就是收拾张指挥啊。

新王赶紧出去问明情况,发现竟然是蒯富的亲爹亲娘到了广宁,在酒店大堂嚎啕大哭,也不好喝斥。

辽府护卫和酒店伙计听说这是新郎官蒯大指挥的父母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又过了一会儿,总算跑来一个本应在应天羽林后卫当指挥使的俞靖和在工部当差的蒯贵,将二老强行拖离了现场,酒楼才慢慢恢复了喜庆。

不过有了这个插曲,前来祝贺的宾客也不好久留,草草离场。辽王殿下心里也是充满了疑虑,回家早早休息。

次日一早,蒯富、蒯贵兄弟就带着二老过来给辽王磕头请罪。

辽王一看,估计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现在误会应该由这兄弟俩解释清楚了,赶紧扶起二老,宽慰几句,就让蒯富把二老扶回家休息,自己和蒯贵谈了起来。

原来老俩口受蒯贵所累,万里迢迢,被发配这辽东,竟然发现大儿子蒯富竟然娶了媳妇忘了娘,不由悲从心来,把近两个月来的颠沛流离之苦化为大庭广众之下的嚎啕大哭。

蒯贵经过应天一阵惊吓,发现自己真不适合在京城官场上混了,真诚地向辽王表示:“王爷,我今后生是你的人,死是辽东鬼,再也不回京城了。”

辽王笑道:“本王还是那句话,天高任鸟飞,辽东的大门始终在向你敞开。”

其实,辽王现在心里更高兴,有了蒯贵这个顶级的大国工匠和他带来的两百来个工匠,就可以慢慢让蒯富从军工生产中解脱出来,开始搞建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7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