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7章 单挑乃儿不花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蒙古骑兵头领眼见不能快速取胜,又担心大批明军来援,于是派使者上山和明军谈判,折箭为誓,表示只要明军交出手中火器,即可允许明军安全撤退。

这个蒙古人可不傻,知道明军最厉害的就是火器。

但是辽王也不笨,谈判可是他的强项。

他就用蒙古话和蒙古使者东拉西扯了大半天,问明了对方首领就是年初袭击开平卫的北元前太尉乃儿不花,也是当年在抚顺关勾结女真万户勃罗哥坑了朱大能的那个家伙。

他在心里盘算,再过大半个时辰,双辽城的燕王骑兵主力就会赶过来,但到时候也是人困马乏,不一定留得住这乃儿不花剩下的两千骑兵。

还得另想办法再拖延一些时间才行!

他小脑袋瓜子一转,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于是掏出着自己的辽王大印在乃儿不花的使者眼前晃了晃,说道:“告诉你家乃儿不花,本王乃大明第十五皇子,愿与乃儿不花比武定输赢。”

使者就问:“如何比试?”

辽王答道:“双方各选择三名神射手,各持弓箭、火枪比试射法。如果明军胜了,蒙古人全部投降;如蒙古人输了,则明军全部投降。”

使者不敢自专,连忙下山报与乃儿不花知晓。

乃儿不花知道明军火枪精准无比,如果比射法,自己的弓箭根本没有胜算。而对方都是一群面孔稚嫩的娃娃兵,甚至是女兵,比刀法,比力气肯定是比不过自己的。

于是他又让使者向辽王提出,双方不比射法,各派三名骑手在马上比试刀法,士兵对士兵,千户对千户,乃儿不花亲自对阵辽王,生死由命,三局两胜,败者一方全部投降。

朱植也不再磨叽,欣然同意,只是要求比武期间,双方其他人员均下马观战,不得打黑枪、放冷箭。

盛宣等人听了,均是担心不已,连忙劝阻辽王不要采取单挑方式。

辽王却说:“蒙古人虽日落西山,但大多还是比较讲诚信的,只有通过单挑的方式赢了对方,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降服这股蒙古人。”

很快,朱植带着两名随从从南边下山。乃儿不花正值盛年,欺负辽王年少,也挑了两名好手迎了上来。

双方就在两军阵前展开较量。

第一场,辽王护卫海兰察代表明军出战。

海兰察是朱大能去年远征贝尔湖,在收降纳哈出旧部时,发现的一个鄂温克小伙子,有着林中百姓的天然凶悍和敏捷。

在朱大能的调教下,他又学了不少汉人的奸猾战术。

朱大能派他担任辽王的贴身侍卫后,辽王突然想起满清那位叫海兰察的鄂温克勇士来,就给他取了个牛逼的名字,也叫海兰察。

此次上阵前,辽王还把自己的明珠宝刀递给了海兰察。

蒙古出战的是乃儿不花的一个贴身侍卫。

海兰察骑马慢慢靠近对手,用蒙古话礼貌地问道:“兄弟,请问怎么称呼?”

对方连忙抬手答道:“我乃太尉贴身侍卫……”

可惜还没等那侍卫说到名字,只见刀光一闪,海兰察先下手为强,就将其胳膊一刀斩断。

那侍卫顿时跌落马下,惨叫连连,听得观战的蒙古骑兵心惊肉跳。

海兰察不讲武德,先下手为强,阴人成功,为明军先下一城。

第二场,明军营长盛宣出战,对阵的是乃儿不花手下一名千户。

蒙古千户吸取第一场失败的教训,也不啰嗦,首先抽出战刀直扑盛宣。

辽王在应天最初组建的亲军班底中,养余射击第一、张斧枪术第一,盛宣则是刀术第一。

盛宣虽没有明珠宝刀的加持,但手中也是辽王骑兵标配的雪峰刀,在蒙古人中绝对算得上是一把宝刀。

盛宣见蒙古千户持刀冲了过来,轻轻一挡,本以为会将蒙古千户手中战刀磕成两半,没想到差点把自己的马刀给磕飞。

盛宣心知不妙,这蒙古千户手中多半也是一把宝刀。于是就耐着性子与这千户周旋起来。

蒙古千户手持的确实是一把宝刀,而且是镔铁打造的宝刀,与乌兹钢同源,都来自印度。

他本来存着阴一把盛宣的心思,没料到对方的马刀也不是凡品。双方只好在马背上,你来我往地格斗起来。

五十余回合后,只有十九岁的盛宣年少气盛,越战越勇。

蒙古千户见不能速胜,慢慢有了怯意,正寻思破敌之法,突然“哐当”一声,手中的宝刀抗不过盛宣的连续攻击,终于断成两截,刚一楞神,又是寒光一闪,身首异处。

观战的蒙古骑兵看得更是气虚胆寒。

盛宣为明军再下一城。

第三场,双方约好的是辽王单挑乃儿不花。

盛宣和众护卫本来是不愿意让辽王参加比武的。

辽王却笑着说:“大家放心,本王自有秘术防身,仙器护体。”

护卫们平时也见惯了辽王的各种神奇之术,对他有种盲目的崇拜,也只好不再坚持。

但现在明军已经连胜两场,按事先约定的三局两胜规则,明军已经取胜,蒙古骑兵理应投降,千金之躯的辽王也不必涉险和对方再比试了。

于是护卫们在山上大声喊道:“投降!投降!投降!”

正如辽王所说,蒙古人大多还是比较讲诚信的,一个个尴尬地站在原地,只等乃儿不花发话后,就集体投降。

乃儿不花却厚着老脸对着明军喊道:“如要我等投降,也要等辽王胜了我手中这宝刀再说。”

言毕,这个老家伙便催马直取小辽王的性命。

朱植没想到这古人四十多岁了,还是这么勇猛,心知这下装逼装大了,掉转马头就跑。

乃儿不花胯下虽是宝马,也只是蒙古宝马,不仅个头比辽王胯下的阿拉伯宝马矮了半截,速度更是比阿拉伯马差了不止半点,在阵前绕着小山追了半天,也追不上小辽王。

当然,小辽王也赢不了乃儿不花,反而在两百名兄弟和二十名美女的众目睽睽之下,被乃儿不花追得狼狈逃窜,威风扫地。

有好几次,他都想掏出那身上的短枪给乃儿不花来他妈的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