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8章 辽王叔就是你的靠山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对!无论涉及到谁,哪怕是驸马,都给朕抓起来了。”

“朗朗乾坤,一帮宵小竟敢在大明京城公然行刺亲王。”

众人正在分析案情,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阵令人恐怖的声音。

大家转身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老朱竟然带着太孙、吏部尚书詹徽、兵部尚书唐铎、礼部侍郎方孝孺都来了。

老朱带到辽王府的几位大臣都是当初太子培养的人,算是留给太孙的班底。

只是主持礼部的朱同和主持户部的傅友文没有来。这两人最近在朝堂上和辽王也不是很对付,有政见之争。估计是多疑的老朱故意不让他们来。

听到老朱的金口玉言,众人又是不寒而栗。皇帝每次这副腔调,意味着又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

营国公先带来的几个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不约而同的瞅向了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登时吓得一身冷汗,连忙表态:“皇祖英明,辽王叔乃大明柱石,身系大明安危。孙儿对辽王叔向来万分尊重,哪怕手下有人暗自揣度孙儿之意,或故意挑起叔侄相争,孙儿决不护短。”

朱植看了看朱允炆,把小火铳又交到他手中,问道:“你仔细看一下,这是否就是太子生前曾经给你把玩过的那一支?”

朱允炆看见这小火铳,顿时面如死灰,一下子跪到在老朱面前,哭了起来:

“皇爷爷,此铳确系父亲生前之物。但孙儿确实不知为何出现在刺客手中,还请皇祖明察。”

“孙儿无德无能,愿意让出这储君之位,免得误导朝中有人因攀附孙儿,敌视辽王叔,作出极端之举。呜呜呜……”

朱允炆现在也慌了神。他现在也不敢断然否定,是手下的狗腿子立功心切,干下刺杀辽王的蠢事来。

不过,他心理素质虽差,口才还是不错的,虽说哭哭啼啼,并不妨碍他把主要意思表达清楚。

老朱瞅了瞅眼前的孙儿,心里也是一咯噔。

自听说凶手曾有一铳与辽王所赠太子火铳相似时,他心里已经对太孙有所怀疑。

这时见辽王亲自将火铳交由太孙辨认,这太孙又认了,他心里也犹豫起来:“这该如何是好?手心手背都是肉,真是难以决断!”

詹徽见状,连忙劝道:

“陛下,前些时候,辽王殿下接见帖木儿使节时,那使节坚持要赎回的七星宝刀也随这火铳安放太子地宫。”

“臣以为,辽王殿下在西域大显神威,必然引起帖木儿忌恨。这凶手之中又有胡人面孔,必是受帖木儿指使,行刺辽王。”

“如果帖木儿使节派人偷走这火铳,可能也要偷走这宝刀。只是太子入土不久,如果因此打开地宫,打扰太子地下安静,臣实在不敢,也不忍。”

詹徽还是人老奸、马老滑,看似帮忙出了主意,实际上是给老朱提了一个大难题。难道为了办案,再把太子的棺材板给掀开?

老朱正在继续犹豫之时,官职最低的方孝孺却说道:“此事事关太孙声誉和辽王安危,不可不查。如果不彻底查清此事,不仅背后指使之人仍在,辽王仍有性命之虞,臣民们也会在朝堂和坊间胡乱猜测,以讹传讹,有损太孙声誉。”

老朱看了看辽王,又环视诸位文臣武将,决然地说道:“朕说了,无论涉及到谁,决不轻饶。方孝孺,此事事关太孙清白。你会同守陵兵丁,打开太子地宫,看那火铳是否安好。”

方孝孺正要转身去落实,辽王说道:“不必了。目前,还有两个凶手正在接受审讯,尚未开口交代主使之人。但本王已经能断定,二人即使开口,所说并非真话。以目前证据,完全可以断定,太孙与此次事件毫无关系。”

大家听辽王这么自信,于是又都瞅向了辽王。

只听辽王继续说道:

“凶手此次行刺,从表面上看,是针对本王,实际是针对大明。目的就是让本王和太孙之间因皇储之争,引起大明百官结党、朝堂分裂,无法对外形成高效快捷的决策。”

“凶手之所以故意将各种线索都指向太孙,是因为无论此次行刺是否成功,朝臣们都会以为此事为太孙指使,影响太孙声誉和储君地位。而最不愿意看到大明朝堂团结一致的,就是刚刚被本王打得节节败退的帖木儿汗国。此其一。”

辽王上前拉起太孙,拿回了小火铳,继续分析:“其二,即使打开地宫,不见了这火铳与宝刀,也只能证明这两件宝物被盗,不能证明太孙将这二物交给了刺客,反而打扰了太子清静。何况,无论是谁,要想打开太子地宫,动静非同小可,必定要惊动守陵官兵,容易暴露。刺客不会蠢到去打开地宫。”

“其三,太孙所说此铳与当年本王送给太子的火铳同为一物,此言差矣。刚才本王已经向营国公等人讲明,此火铳系仿造赝品。我估计,原来的火铳与宝刀应该还在太子身边。”

听辽王一步步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为自己洗清了嫌疑,朱允炆总算如释重负,连忙对辽王深深一拜,哽噎道:“侄儿谢过辽王叔,也替父亲谢过辽王叔。”

老朱也是松了一口气,拉过朱允炆,心疼地嘱咐道:“孙儿啊,以后凡事不要慌张,辽王叔就是你的靠山。有人想离间你们叔侄,简直是痴心妄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7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