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7章 露出了獠牙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辽王的三个礼物送出后,太子自然是喜得合不拢嘴。男人嘛都是要面子的。何况他这十五弟给他的面子既大又独特。

朱植也慢慢露出了獠牙。

他趁机请求道:“大哥,我想为辽王府的平安、张石和朱大能三位大将分别请封长春侯、沈阳侯和广宁侯,并封泰宁卫指挥阿扎失里为辽西侯。”

太子沉吟半晌道:“十五弟,为兄给你实话实说,行前父皇确实赐我玉玺,给我授权,如遇辽东健儿勇于任事、立有大功之人,公爵以下,可以现场封赏。平安在捕鱼儿海立下不世之功,就按你的意思封长春侯。其他人还是算了吧。”

朱植不服气道:“若论行军布阵,张石和朱大能远胜于平安。若论攻城略地。张石和朱大能此前又有盖州和金山之功。阿扎失里贵为黄金家庭后裔,北元辽王,地位远比身为木华黎后裔的开原王纳哈出尊崇,为何不能封侯?”

太子脸色已经有了明显不悦,但他还是耐心解释:

“朱大能虽然骁勇,抚顺关覆没前锋于前,捕鱼儿海之战不听王令于后,功过相抵已是不错。”

“张石独断专行,与曹国公素不相能,朝廷早有耳闻。此次铁岭卫遇袭,刘显身负重伤,张石见死不救,朝中也有非议。”

“而且,前些时候父皇已封纳哈出之子罕东为沈阳侯,这次我还专门把罕东也给你带到辽东来了,协助你治理辽东蒙古各部。”

“阿扎失里叛复无常,只因其女随侍十五弟之故,十五弟抹不开情面罢了。封侯之事以后也不要再提了。”

朱植继续争取:“阿扎失里不封侯就算了。此次濮玙、俞靖和郭骥立功封侯封伯,也是张石和朱大能帮助练的兵,谋划的方略。这如同看病抓药,病看好了,不去谢开方子的大夫,反去谢抓药的小二,不是荒谬嘛。”

太子又道:

“十五弟稍安勿躁。”

“宋晟都督镇守西凉二十年,也是才刚刚封西宁侯。辅佐十七弟的大宁都司指挥使陈享都督南征北战二十多年,还有曾今在你手下效力的北平都司指挥使杨文都督,至今也没有封侯。”

“至于张石和朱大能,也不是不能封侯,但现在不能封,还要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至于平安、濮玙、俞靖、郭骥能够封侯,除了战功外,他们都是功臣、烈士之后,朝廷优先照顾,已成惯例。”

听了太子的解释,朱植倒也觉得在理,不好再在这个事儿纠缠下去,于是又提了其他一些要求,比如给辽东再派一些文官治理民政,派一些儒生教化百姓,派一些大夫救治百姓,允许辽东自行购买民间贫穷女子,方便辽东军士婚配……

太子觉得这些要求都是有利辽东长治久安之举,也一一应允。

但是,随着辽王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太子心里也渐生反感,还是觉得找机会敲打敲打他才是。

一天,太子应辽王邀请,参观沈阳即将竣工的武庙并题词。

太子一进门,就发现这武庙供奉的武圣人岳飞脚前不仅跪着奸臣秦桧夫妇,还跪着个宋高宗赵构,左右还写着一副楹联: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邻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说道:“十五弟啊,这赵构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怎能跪在臣子面前?”

朱植正要回答,在一旁护驾的朱大能却插嘴道:“他爹都能给金人下跪,他这个昏君为何不能给忠臣下跪!”

朱植连忙把大能推到一边,解释道:“大哥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赵构畏敌如虎,陷害忠良,自毁长城,不仅害了赵家江山,也害了我汉家亿兆百姓。于公于私,他都是罪人,跪在武穆王面前倒也合情合理,警醒世人。”

太子笑着说:“十五弟怕是想警醒为兄吧。倘若为兄像这赵构这般昏庸,十五弟怕是不会辅佐的?”

朱植也笑道:“这是哪儿的话。大哥乃天下明君表率,弟弟自当亲王模范,尽心辅佐。”

太子仍然不依不饶:“倘若允炆以后不能成为明君呢?”

朱植还不想和太子起冲突,只好敷衍起来:“世子学的都是圣人之道,必定会跟大哥一样成为一代明君。”

太子也是通透之人,感觉这十五弟对自己的这个世子并不满意。

其实,他内心对世子朱允炆也不是十分满意。

朱允炆急功近利,亲近奸邪,急于拉拢一帮文臣给自己造势,反而过犹不及。

太子心中总有一种隐忧,这世子言过其实,徒有其表,难以服众。但是

但是不立朱允炆,那该立谁呢?尽管大将军蓝玉在暗地里支持三子朱允熥,但是允熥实在太小了。如果让这十五弟辅佐允炆呢……

尽管辽王在敷衍,太子还是想进一步试探一下辽王的态度,又说道:“圣人也曾有言,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十五弟还是担心允炆难成明君啊!”

朱植没想到太子如此不好糊弄,硬着头皮否认:“大哥多虑了!”

太子长叹一口气道:“你我兄弟,不必讳言。允炆急功近利、心胸狭窄,无人君气度。雄英不在了,允熥年纪又太小。如果允炆或允熥有你十分一的本事就好了!”

太子说的朱雄英,本来是真正的太子世子,深得各方面喜爱,可惜英年早逝,再加上太子妃常氏也跟着去世,太子侧妃吕氏顺利上位成为正妃,吕氏所生的允炆遂子以母贵,捡了个大便宜,成为太子世子。

因为老朱的绝对信任,朱大前无古人的以太子之位代行天子之权。手下总有些人,擅自揣摩他的意图,把朱允炆视为大明朱家江山未来的第三代传人。

但是欲戴其冠,必受其重。这个允炆真能撑起大明万里江山么?朱大心里其实也并没有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