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38.国母

书名: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1

圣元帝正愁不知该如何笼络这些人才,帝师就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只要颁布檄文昭告天下,著书传世的诱.惑哪个文人抵挡得住?只要他们肯来,他就能把人留下!

“帝师好胸怀!奏本拿来,朕要细观!”他立刻让白福把半掌厚的奏折呈到御前。

武将尚且没有反应,诸位文臣已激动地面红耳赤。为后人留下一部传世巨著,有幸参与其中的人必然流芳千古!这正是他们毕生所求,焉能错过?帝师果然胸怀博大,力拓文坛,不像徐广志,一味欺世盗名,博取利禄。

一定要让皇上尽快把奏折批复下来!一定要争取一个著书之职!这样想着,众位文臣已是蠢蠢欲动。倘若朝会散去,消息传开,居住在燕京的鸿儒必会齐聚帝师府,为儒家宝典出力。这种事根本无需鼓动,只要皇上振臂一呼,天下文人必然群起响应!

思忖间,圣元帝已飞快把奏折看了一遍,想也不想就提起御笔写下艳红的“准奏”二字,并任命帝师为兰台令史,负责组建编撰馆,召集天下文豪共襄盛事。

关老爷子叩首领命,神情激动。众位文臣也跟着跪地磕头,山呼万岁。

又一桩朝政处理完毕,圣元帝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正想让白福高唱罢朝,却见九黎族的众位亲王齐齐上前,恳求皇上立后。碍于他离奇身世,又因先帝对此子存了杀念,皇室宗亲对圣元帝的忠心远远及不上汉人。谁也没料到最终登上皇位的会是他,又受到太后鼓动,难免有不臣之心,故而当年建国初期,九黎族十大贵姓中唯有盘姓送了女儿入宫,其余嫔妃皆身世低贱,舍为弃子。

如今圣元帝身世之谜已经破除,在汉臣地帮衬下权势越发稳固,威望日益高涨,而太后一系则彻底偃旗息鼓,几近隐匿,皇室宗亲与十大贵姓这才慌了手脚,想把女儿塞入后宫博宠。

皇上自小被族人抛弃,被狼群养大,助他打天下的军队大多是汉人军队,他对族人的感情还剩几许?这一问题的答案谁也不敢深想。但看他大肆提携汉臣,着力打压不忠于他的九黎族勋贵,就可窥见一二。

趁军权还未完全被他收拢的时候加强他与族人的血脉联系,这是众位亲王苦思多日得来的办法。无论怎样,魏国皇后必须是九黎族女子,下任储君必须为九黎族嫔妃所出,不能让皇上乱了皇族血统。

手里捏着几位亲王拟定的立后名单,圣元帝不怒反笑,倾身问道,“朕是谁?”

“启禀陛下,您是魏国国主。”九黎族勋贵们颇有些莫名其妙

“朕权利几何?”

“您至高无上!”

“朕能否配得上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您富有天下,天下重宝自然归您所有。”

“那你们擅作主张给朕挑这几个凡俗女子是何意思?看不起朕?”圣元帝扔掉名单,徐徐开口,“朕若要立后,必娶魏国容貌最美丽,才华最出众,家世最清贵,德行最高洁的女子,旁的庸脂俗粉,不配入朕法眼!”

此言一出,满朝皆寂。众位亲王有心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他是魏国至高无上的存在,当然配得起魏国最优秀的女子,这样说有什么错?那四个条件亦是一国之母必备的品质,缺一不可。

这,这跟他们原先想好的完全不一样啊!该如何反驳?难道说皇上您必须从这些女子中挑一个?难道说您配不上那样完美的女子,随便将就将就得了?现在的圣元帝可不是当年被先皇当成驮马一般驱使的工具。他独断朝纲,大权在握,若想逼他就范,压根没有可能。哪怕十大贵姓和皇室宗亲掌控的军队全加起来,也只是他麾下汉人军队的十之二三罢了,可以一拼,却注定败亡。

容貌最美,才华最高,家世最贵,德行最洁?汉臣们也在心里琢磨开了,将京中未婚女子挑出来细细一数,竟唯有关老爷子的孙女关素衣占全了四点。她容貌美不美,有眼睛的都能看见;才华高不高,能与当世文豪笔战数回,还用细说?帝师府若当不起“家世清贵”四字,谁又当得起?至于德行,这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批关氏女性格刚硬,失了贞静娴淑,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若让皇上来论,单她剖腹取子,令先太后得以正名这一点,就赚足了好感,旁人说几百几千句关小姐的坏处,在皇上心里她也是个好的。

皇上这句话完全是比照关小姐来说的嘛!思及此,不少人朝帝师和太常瞥去,想看看他们作何反应。

然而叫大家失望了,帝师与太常莫说表情,就连眉毛都没抬一下,仿佛这事完全与他们无关。也对啊,关小姐虽然才貌双全,却是嫁过人,和过离的,哪能当皇后!差点就把关键的一点给忘了!

众人反应过来,纷纷舒了口气,官位稍低的大臣没了想头,勋贵权臣却把家中女儿挨个提溜一遍,看谁有才、有貌、有德,日后好找个机会与皇上见一面。

圣元帝见二位泰山无动于衷,心里并不感到意外,却也免不了失落。和离的女子怎么了?和离就不能再嫁?真是一群老糊涂!索性话已经放出去,再有人给他后宫里塞女人,也得掂量掂量自个儿够不够格。

想罢,他徐徐道,“诸位爱卿忧心后宫无主,朕亦忧心,然一国之母乃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子,岂能随便什么人当得?朕宁可后位空悬,也不愿名不副实之辈窃居椒房殿,坏我大魏国祚,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竟已上升到坏国祚的高度,谁敢出言反驳?更何况皇上说的没错,皇后贤德不贤德,的确事关重大,君不见夏、商、周前朝,均因后宫乱政而亡,反观皇上的立后标准,着实合情合理。

待堂下消停了,圣元帝扬声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无事便退朝吧。”

众人连忙跪下恭送圣驾,只见他大步走到金銮殿门口,忽然又回过头,朗笑道,“帝师,朕上回问您认不认得逆旅舍人,您说不认得,如今才知她竟是您的亲孙女儿。您这欺君之罪,朕记着,改日送一幅舍人的墨宝相抵吧。”

关老爷子连忙跪下请罪,再起身时陛下已经走远。父子二人出了金銮殿,这才露出凝重的表情。谁说和离就不能入宫?旁人忘了,他们可没忘,九黎族素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习俗,不仅表现在权利更迭与家业传承上,还表现在婚配中。弟娶嫂、嫂嫁叔,甚至妻后母,种种荒诞之举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已演变为伦常,正如中原人的三纲五常一般,都是民众共识。

连父亲的女人都能娶,娶一个二嫁之女算得了什么?陛下今日这番话是故意说给关家人听的啊!

关老爷子不明就里,只是略微有点担心,关父却觉大势已去,无力挣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了。所幸女儿虽然不懂阴谋,却擅用阳谋,若能居于凤位,或可避免最坏的下场。

----

朝会进行时,文战还在继续,文榜附近的茶楼已是人满为患。巨擘们独占一座,学子们不敢入内叨扰,只能在附近徘徊。有的茶楼掌柜很是知机,既卖茶水又卖笔墨纸砚,生意非常火爆。

其中一座装饰豪奢的茶楼内正聚集着许多勋贵子弟,默默埋头抄文。关文海也在其中,脸色却不如旁人激动,一阵白一阵青,扭曲得厉害。关素衣是逆旅舍人的消息给了他当头棒喝,紧接着徐翁的著作受到众位鸿儒批驳,并用切实的论据证明他的许多观点不过是自己臆测而已,若拿来教导学子,恐有误人子弟之嫌。

毫无疑问,关文海就是被误导的学子之一。想起自己半月前拿去与众人传阅的策论,他就恨不得时光倒回,把文稿一把火烧掉才好。他竟还大放厥词,直斥堂妹不懂装懂,学识粗陋,又言关父对他有隙才驳了他文章。

事实证明不懂装懂的人是他,心存怨怼的也是他,他嘲讽堂妹的那些话,而堂妹对此的回复,现在全变成了众人取笑他的把柄。

“还记得关文海上次发表的文章吗?现在再看,简直可笑至极。关小姐告诫他立题错了,他还污蔑人家学识短浅。我竟不知能把徐广志批得体无完肤,又与诸位鸿儒共同论道的人,学识还赶不上他。”

“哎,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他看人不看才华,只看年龄,年龄大的学问就高,年龄小的学问就低,所以年龄偏小的学子他一概不服,必是要嘲讽几句的。”

“原来如此,那他还考什么科举呢?等七老八十了直接去拿状元不就得了?”

“是矣,关小姐也是这么说的。哈哈哈哈”茶楼内满堂哄笑,惹得关文海头顶冒烟,无地自容。季承悦坐在角落旁听,耳根亦烧红一片。他同样看低了关小姐,真是有眼无珠,所幸那些傻话只在徐雅言跟前提过,应当不会传进她耳里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3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