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99.追封

书名: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1

赵陆离带叶蓁去内院深谈,老夫人不放心也跟着去了,赵望舒对亲生母亲十分想往,自是亦步亦趋地跟随,唯独赵纯熙很不甘愿,铁青着脸坠在队尾。

许是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再回赵家,所以叶蓁在女儿面前几乎没怎么遮掩,要办什么事总是直接吩咐下去,还常常在她耳边灌输一些往上攀爬的技巧和耍弄人心的手段。也因此,除了老夫人,赵纯熙恐怕是最了解她真实面目的人。

她对别人没有真心,即便是骨肉至亲,在她眼里也只被区分为两类得用的或不得用的。

此前,赵家显然是不得用的,所以全家上下被她弃如敝履;现在她没了依仗,只好再把这双敝履捡回去。如此忍辱负重、屈尊降贵,着实难为她了,就不怕这双鞋子穿着膈脚?

赵纯熙心里烦闷,却又说不出撵人的话。叶蓁再怎么不堪也是她的母亲,断没有眼睁睁看着母亲流落街头的道理。罢了,日后多防着点,莫让她去祸害继母。

----

叶蓁在内院编着故事,关素衣在灵堂主持祭礼。

她身穿麻布丧服,头戴一朵白花,每念完一段经文就虔诚叩首,当初既说好磕满七七四十九个,便绝不会含糊。木沐不喜接触陌生人,自是不愿去看叶蓁,小手一直拽着义母衣角,走哪儿跟哪儿。

他小小年纪,经文却已念得有模有样,叩首时尽量模仿义母,缓慢而又庄重地伏身,脑门抵住地面后停顿一息,再起身,脊背挺得笔直,一举一动已初显雅士风范。

散坐祭坛周围的亲朋好友明里暗里都在关注这母子俩,心中莫不叹服。当初赵家是什么情况,他们均看在眼里,赵陆离糊涂度日;老夫人精神萎靡;赵纯熙看似精明实则肤浅躁动;赵望舒简直就是个混世魔王;而这小木沐原本连话都不会说,现在却能为宾客端茶递水,懂事知礼。

虽说赵家大房没了爵位,但明眼人都知道,有关夫人这样的贤妻良母撑着,他家迟早还要起来。没见才几个月,赵望舒就已传出些文名了吗?继母背后站着那么多文坛巨擘,其本身亦是惊才绝艳之辈,莫说朽木,便是一块石头也能让她浇灌出一朵花儿来。

只可惜这样好的光景,偏偏叫叶蓁给搅合了,她那张脸与叶采女长得一模一样,便是想找个借口否认也难。

若是换个普通人,这会儿必定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但关夫人端得着实稳当,瞅瞅她那恬淡如水的眉眼,古井无波的瞳仁,一丝不错的诵经声和雍容不迫的举止,好一番大家气象!

在她的感染下,本还有些心思浮动的宾客们渐渐归于平静,开始诚心诚意地为阮氏祷告。

道场四周摆放着几个巨大的火盆,不断有下仆将香烛纸钱等物投进去焚烧,烟雾一团一团上涌,奔着天际而去。不多时,寺庙外也冒出许多青烟,越聚越浓,像是某处失火了一般。

关素衣闻听宾客骚动,回头一看也发现不妥,忙指使明兰去打探。少顷,明兰抹着眼泪回来,哽咽道,“小姐,您的祭文已传遍燕京,有好心人感佩二夫人舍命护子,特来给她上香。因祭坛里多是贵人,他们不敢打扰,所以在寺庙外烧纸祭奠,拜了便走。如今外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玄光大师命僧人摆了几尊铜鼎,专供他们烧香用。”

“不是走水便好。”关素衣沉吟道,“他们愿为弟妹祷告祈福,这份心意着实可贵,你让管家开了库房,把家里的余粮搬上山,日后再有前来祭拜的善心人便一人发一捧粮食,虽不多,却足够吃上一天,算是替弟妹下辈子积德了。”

明兰连连应诺,拿着对牌下山去了。

宾客们见她料理完诸事,心中越发叹服。这样气度卓然且还德厚流光的女子,嫁入谁家就是谁家的福气。那叶蓁流落在外多年,一回来就想占正妻之位,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真要与关夫人一项一项来比,除了生下一双儿女,她却是一样也拿不出手。

思忖间,上午的祭礼不知不觉到了尾声,玄光大师念了一句佛,让大家各自下去用斋饭。

仲氏连忙把女儿拉到厢房说话,关老爷子和关父一面派人去打听叶蓁这些年的行踪,一面忧心忡忡地跟进去。

和离是肯定的,但关素衣却不会轻易退让。叶蓁想要赵家?想当正妻?想把曾经丢掉的亲情再捡回去?可以,自己伸手来拿,只希望最后别落得个一无所有、名誉尽毁的下场。她的确不擅长后宅争斗、尔虞我诈,但挖坑埋人却很顺手。倘若叶蓁老实本分倒也罢了,非要自己往坑里跳,那她就狠狠推她一把。

心里早有章程,关素衣却没打算向家人求助,只对仲氏说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吧。

叶蓁刚回家,什么事都没发生,说再多也属枉然,果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仲氏无法,唯有长叹。关老爷子沉思良久,拍板道,“若是过不下去,那便和离吧。命运使然,皇上必不会怪罪。”

关父亦点头,“如非万不得已,我并不赞成和离。然而现在果真到了这一步,不和离怕是不行了。我关云旗的掌上明珠绝不为妾,更不能当什么平妻,受谁的辖制。”

关素衣再三保证不会委屈自己,若真的过不下去就收拾东西回家,这才把仲氏等人劝走。他们前脚刚出院门,金子后脚就回来,低声道,“夫人,奴婢方才去东厢打探,你猜怎么着?那叶蓁好不要脸,竟说自己忘不了旧情,求了陛下几月,又以死相逼,陛下才把她放回来。如今赵陆离正抱着她痛哭呢,老夫人和赵纯熙、赵望舒等在外间,都是一头雾水。赵陆离还说会帮叶蓁安排一段妥当的经历,必不叫家里人和外面人看轻她。您瞅瞅,这是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情深似海啊!”

“别贫了,今儿这出戏不正是你家主子安排的吗?”关素衣冷笑,“说他蠢,他立刻就精明上了,把叶蓁放出宫,却决绝口不提当年那些龌龊,摆明了是要让赵陆离与她再续前缘。我现在反倒成了多余的,不想走也得走。”更何况她早就想走,只是舍不得木沐和小怀恩罢了。

千愁万绪爬满心墙,令她眉头紧锁,郁郁寡欢。

金子暗暗骂了陛下一句,柔声劝道,“夫人,奴婢说一句大实话,您别以为奴婢是帮前主子拐骗您。这赵家您早就不该待了。您那么喜欢孩子,又恶心赵陆离,为何不趁着年轻赶紧和离改嫁,自己生一个?别人的骨血终究是别人的,或随便挑拨几句,或发生什么龃龉,或利益起了冲突,顷刻之间就能与您离心。您看那赵望舒不就巴巴地黏他自个儿亲娘去了吗?”

话落倒了一杯热茶递过去,“您现在还年轻,有许多光阴可以蹉跎,然而女人的青春何其短暂?等您回过神来想改道时,怕就没有路了。年纪大了再生孩子,其中凶险您应该了解。”

关素衣不动声色地道,“我心里自有分寸,你不用替你主子操心。”

“奴婢哪儿是替陛下操心啊,分明是替您操心。再者,奴婢现在跟暗部没关系了,陛下没给奴婢指派任何差事,反倒添了更多人手专门保护您,免得叶蓁对您不利。您是不知道,她从苗人那处买了许多□□,虽在叶家出事后尽皆毁去,早前却送了许多给赵纯熙。所以您还是赶紧离开赵家吧,此处危险。”

“你的毒术不比苗人差,我很放心。”关素衣老神在在地喝茶,直等金子说得口干舌燥才去外间用膳。

下午开悼时,叶蓁竟已披麻戴孝地站在赵陆离身边,一手牵着赵望舒,一手挽着赵纯熙,做足了正妻姿态。老夫人心中怒极,却碍于家丑不好发作,只能与儿媳妇和木沐站在一起。左边是一家四口,右边是老少三人,堪称泾渭分明。

宾客们不好掺合别人的家务事,只能暗自摇头,假装不知,正准备坐回蒲团诵经,却听外面传来喧嚣声。少顷,白福双手捧着一卷圣旨走进来,身后跟着许多侍卫,抬着几口沉重的大箱子。

等众人陆续跪定,他才展开圣旨唱念,原是皇上感佩阮夫人为子舍生、恩山义海、大爱无私,特追封她为二品诰命,赐谥号贞烈夫人,享祭一品;又言关夫人义勇之举感天动地,赐珍宝如下以示嘉奖。

关素衣淡定自若地接了圣旨,宾客们却嘀咕开了:追封二品,享祭一品,还特地赐了谥号,这是多大的荣耀?阮氏生前因容貌丑陋不敢见人,更不敢请封诰命,死后却沐浴这等隆恩浩荡,亦给儿子寻了最强庇护,纵死百遍也无悔了!只不知皇上为何对一介妇人如此关注,二品诰命竟得了双字谥号,纵观历朝历代,绝不多见!难道是为了抬举赵家二房,安抚边关的赵将军?

众人猜测纷纭,关素衣却早已洞悉圣元帝的意图。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在给自己母亲造势而已。先把弟妹抬为贞烈夫人,大肆宣扬她为子舍生的义举,让百姓感佩敬服,再稍稍透露一些自己的身世,顷刻间就会被民众奉为千古佳话,当世传奇。

追封了阮氏,自然也要追封太后,宫中怕是要风云突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2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