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88.闹事

书名: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1

关老爷子和关父辞了官职立即出宫准备搬家。他们现在的居所乃皇上所赐,原是前朝某位王爷的家宅,规制很高,自是不能让平民居住。仲氏一句怨言都没有,立刻命仆役整装行李,又说阮家人今日格外闹腾,搬回老宅的路上可以顺便去看女儿,宽慰宽慰她,然后各自给阮氏上一炷香。

众人无有不应,利利索索地忙乎起来。

父子俩刚脱掉官帽,走出禁宫,阮家人就得了信,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尽可以打上门去好好羞辱关氏一番,扒下她一层皮。哪怕她是一品诰命,没了母族可以依靠,夫君又是一介庶民,还不任人践踏?

闹得越凶狠,关家人就越是名声狼藉,日后若想起复绝无可能。谁叫他们不识趣,挡了别人的路?

怀揣刚得的几万两银票,阮父阮母穿着丧服,抹着眼泪,带着一家老小堵在征北将军府门前,硬是要让赵家给他们一个交代。

“我好好的女儿交到你家将军手里,不过几个年头就落得这等下场,非但死的不明不白,遗体还被人一刀给剖了。小女亡魂若是入不了地府,投不了胎,岂不成了游荡在外的孤魂野鬼,连个来世都修不成?当年亲家公惹了官司被抓入狱,还是我家老爷左右支应才将他弄出来,定亲时你们口口声声说会好生待她以报答这份恩情,却是这么个报答法儿吗?把你们老夫人叫出来,我要当面与她对质!”

眼见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已把东西二府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管家急得满头大汗,连声道,“哎呀,老夫人您究竟听谁说了那等浑话?二少爷是二夫人拼死拼活生下来的,哪有什么剖腹取子!有什么误会咱进去解释,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是不是误会,你们把遗体抬出来让我看一眼她的肚皮就知道。我可是听得真真的,你们家大夫人厉害着呢,剖开肚皮又用针线缝上,把我家女儿当成什么?麻布口袋吗?对死者都这般不敬,来日必下地狱!”阮母冲地上狠狠唾了一口,表情万分狰狞。

有好事者兴奋起来,叫嚣道,“这位嫂子说得对,是不是误会把尸体抬出来让咱们瞧一眼就成了,废那么多话作甚?”

“抬出来抬出来,赶紧抬出来!”起哄的人响成一片,一个二个绿着眼珠,专等着看尸体。

猎奇心理最怕互相感染,一旦群情宣泄就像洪水来袭,不可收拾。不过须臾,原本胆小如鼠的人竟也跟着喊起来,恨不得直接翻墙,闯入灵堂去。

就在此时,大门应声而开,关素衣领着赵家老小缓步走出,淡淡开口,“阮夫人,我与您对质来了。您说我亵渎遗体,令亡魂难安,然而您吵闹不休,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查验她的尸体,难道就不是亵渎?她还是您亲生骨肉,您也不给她留最后一丝尊严?”

话落看向人群,声音高昂,“亡魂要在人间逗留七日,鬼神亦在我等头顶三尺之处,众位抬头看看苍天,再垂首摸摸自己良心,在人家葬礼上如此吵闹,甚至意欲擅闯灵堂,掀开棺椁,抬出遗体,究竟是谁在丧尽天良?又是谁在冒犯神灵?”

本还情绪激荡的人群忽觉头皮发麻,脊背生寒,纷纷闭了嘴,垂下头去。不过一句话的功夫,现场就安静得落针可闻。

阮父见她如此镇得住场面,不禁急了,怒道,“你剖了我女儿,你还有理了?”

“对,我是有理,你待如何?弟妹的葬礼还在继续,我没功夫与你瞎耗,你直接说明来意吧。”

“我要你跪在我女儿灵前给她磕满七七四十九个响头,再给她办七七四十九日海陆大・法事,写悼书承认自己罪责,而后焚烧祭天,超度她转世投胎。我阮家虽不是官宦世家,亦不是大富之家,但我们不会贪图你们一分一厘补偿,只为我女儿求一个安眠,你能做到吧?”阮父“大义凛然”地道。

人群中不知谁叫了一声好,仿佛很感佩,被赵家的小丫鬟一瞪眼又缩了回去。

关素衣平静颔首,“你既如此深明大义,我也给你一句准话。我的确剖开了弟妹的肚子,所以应该给她磕头,应该为她超度,应该对她说一声抱歉。你家提出的条件,我统统接受。”

这就承认了?接受了?不是说关氏很难缠吗?怎么不争吵几句,然后撕捋一番,把事态闹大呢?阮父阮母正觉不安,又见她转过身,将老夫人怀里的小婴儿抱过来,脸蛋儿朝着众人的方向,徐徐道,“你们抵达燕京已有三日,又在门口闹了半日,这三四日的功夫都不来灵前祭拜,也绝口不提这位外孙,看来是不想认他的。弟妹临死时拼着最后一口气,定要我救救这个孩子,于是哪怕明知事不可为,明知神鬼不得冒犯,我还是将他剖了出来。你们让我磕头,可以;让我办法事超度,可以;让我承认自己做错了却不行。救出这个孩子,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我无悔。”

孩子稚嫩的脸庞被众人尽收眼底,慢慢冲散了戾气,令他们陆续找回理智,正隐约想着自己是不是过分了,又听关夫人一字一句说道,“既然你们认为我不该剖腹取子,不该将他救出,倒也罢了。待弟妹下葬之后,你们就回去,永远不要再找上门,也不要与他相认,就当他已经在母亲肚子里。”

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那个“死”字,她将之咽下,轻柔无比地捋着孩子胎发,“反正在你们心中,他本就是不应存在的,但他既已活下来,我也不能再将他塞回去,唯有好好养着。你们今日闹这一场,口口声声说我不该救他,他长大后得知会如何伤心难过?与其那样,不如永远瞒着,就此断绝关系吧。无需你们要挟,我早已与玄光大师商量好,明日就将棺椁移送觉音寺举办法事,头三天没来祭拜,还望接下来的日子你们安安生生把弟妹送走,也算圆了一场亲情。”

阮父阮母闻听此言心中大急。他们光顾着闹腾,哪能想到外孙是何等处境?说关氏做错,不就等于否定了外孙的存在?来年他长大懂事,关氏将今日情形一说,还不定他怎么怨恨阮家呢!眼见赵府大房已垮,二房却如日中天,而他们在老家能过上好日子,全仰仗女婿闯下的赫赫威名。如今女儿死了,外孙又与他们断绝关系,待赵瑾瑜娶了新夫人,谁还记得阮家是谁?哪个牌位上的亲戚?

贵人的事办妥了,却误了他家大事,真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倘若二房嫡子不认他们,再多家财也守不住,更甚者还会飞快败落!

阮父汗出如浆,手脚发冷,正待想个说辞缓和两家关系,又听赵陆离淡道,“夫人剖腹取子不为别的,只为救出二房一线血脉。都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弟弟赤胆忠心,悍勇无匹,每请战必冲锋于前,不畏生死。说一句我赵家人均心知肚明的话,这辈子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未知数,有这一线血脉,二房就留住了根,我赵家人非但不觉夫人有错,还要行三跪九叩之礼以答谢她这番恩情。等我这小侄儿长大了,懂事了,亦要行此大礼,不敢或忘!”话落撩开衣袍,重重跪下去。

老夫人也噙着泪说道,“阮氏自嫁入我家,未曾出过丝毫疏漏,上能孝敬长辈,下能善待小辈,对夫君亦伺候周到,贤良淑德。见她遭受那等灾劫,我亦心痛如绞,然她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让我们救救孩子,我们又岂能置若罔闻,令她死不瞑目?肚皮是我吩咐素衣剖开的,你们有再大不满,冲我来就是!”

她话音刚落,赵纯熙就哭喊起来,“祖母,您哪里有错?娘又哪里有错?孙女儿昨晚还梦见二婶了,她让我代她谢谢娘,说是来生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她救助二弟的恩情。娘,女儿这就代她给您磕头。”紧接着也与父亲跪在一处,诚心诚意地磕头。

赵望舒忙也跪了过去,眼角全是大颗大颗的泪珠。

路人想到还在边关抵御外侮的征北将军,又看看跪了一地的赵家人,这才意识到关夫人此举除了亵渎遗体,还保住了二房根苗,延续了家族血脉。身为主母,她何曾有错?

人群中一位母亲终是嚎啕大哭起来,扬声呐喊,“滚犊子吧,你们这些是非不分的男人!谁若是救了我的孩子,别说下辈子,叫我生生世世给她当牛做马我也甘愿!关夫人大仁大义,实乃我女辈楷模!都吵吵什么,回家带孩子去,难道还指望这帮既不知道生,也不知道养的东西?”

“哪能指望的上他们?世间最苦的还是女子。走走走,回家奶孩子。”当了母亲的女子远远冲关夫人一拜,抹着泪走了。未曾当母亲的难以理解她们的心情,却也渐渐明白过来,跟着走了。唯余一些游手好闲的男人还凑在门口看热闹。

恰在此时,早已在路边观望许久的关老爷子和关父慢慢走上台阶,向四面俯首作揖。

“好叫大家知道,我父子二人因冒犯鬼神一事被弹劾,如今已辞去官职,告老还家。世人都道我孙女做错了,我的答复却与她一样,何错之有?用两顶乌纱帽换这小家伙一命,我乐意之至!”

关父亦徐徐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人命更大过天去,我等凡人不敢袖手。”

关素衣看看簇拥在自己身边的家人,又看看怀里嘬着小嘴,睡得香甜的孩子,眼中慢慢沁出泪光,正待回府关门,却听见人群外围传来一道尖利的嗓音,“皇上驾到!”

竟是圣元帝为邀请帝师重回朝堂,亲自追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0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