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苍龙七宿(十四)

书名: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2

扶苏听的一头雾水,纳闷问道:

“有这事?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这事可太早了。”蒙恬笑着回答道,“那时候,殿下你估计还没记事,后来被国师接手后,这件事基本就隐于幕后,不再为人所知了。”

“末将能知道,还是舍弟蒙毅跟我说的呢。”

蒙毅虽然出身军功世家,也曾带过军队,但主要还是混内政系统,当文官的时间比当武将的时间长的多。

而且履历丰厚,历任九卿各部府衙,还当过内史。

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也就他能挖出来了。

扶苏听完了然点头。

要是发生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那就得小二十年前了,不专门去挖他肯定不知道。

“看样子,老师在这件事上已经有所进展了。”

蒙恬点点头,“就是不知道,这几种作物的产量到底如何,比现在普遍种植的谷物能高出多少。”

扶苏轻叹一声,“能多一些是一些吧,民生多艰,大小也是件好事。”

………………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帝国就在一片‘热火朝天’之中,度过了新年(颛顼历十月),进入了冬季。

在刺骨的冬日寒气侵蚀中,帝国北境的民夫们依旧挣扎在诸多工程的一线,靠着扶苏提供的额外的冬衣和粮食,勉强过活。

而在气候还算温暖的岭南,帝国的军队正在一路向西推进。

当然,在岭南奋战的士兵也不是说就比北边的苦力过的舒服了,毕竟岭南只是不冷,而不冷并不代表舒服。

事实上,岭南湿冷沉重的气候带给士兵的折磨丝毫不逊于北地的极寒。

冷起来人好歹还会麻木,麻木了也就没感觉了,而在岭南,折磨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并且永不消停。

在这个‘热闹’的冬天里,本该能为之添上一把火的骊山皇陵反而比往日沉寂了几分。

之前传言的人员调动的事基本已经被定下来,但定下来后骊山的刑徒们反而老实了许多。

因为事儿虽然定下来了,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就没谱了。

他们这些天天干活的苦力哪有那么多精力一直为此兴奋躁动,再加上冬季来临,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所以在最初的躁动过后,他们反而更加老实低调了。

在骊山皇陵的外围,是一大片的连绵建筑群,扫眼一看几乎铺满了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土地。

在骊山服苦役的刑徒最多时能达几十万之巨,尽管这些人的食宿标准都是往畜生的方向靠拢,依旧需要消耗海量的资源。

以至于骊山皇陵周遭经营的几近一个大型城镇,就是没有城池,也没有什么商业活动,或者说除了人多啥也没有。

虽然没有城墙,不成城池,但这片区域也是有‘边界’的——一道还算厚实的木制寨墙。

这道寨墙自然是为了约束骊山刑徒,外面还驻守着大量的士兵,以免他们轻易从此逃亡。

寨墙以内的建筑大都是给服役的刑徒设置的大通铺,一间房恨不得塞进去几十个人,比后世的学生宿舍还能塞,除此以外还有诸如粮仓的各类仓库。

但也有少量靠近寨墙的修建的明显比其他建筑精致豪华的多的‘上等房’——这些房子是给负责骊山工程的诸多官吏准备的。

寨墙的大门轻易不得开启,这些官吏也只能住在里面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状况。

这类房子基本集中修建在寨墙大门边上,不仅豪华,而且坚固,而且还有专人站岗值守——寨墙内也布置了大量的士兵。

虽说骊山皇陵是个苦差事,但帝国朝廷还是很有良心的尽量保证了官吏的人身安全。

而此时此刻,一身爆炸性肌肉的魁梧壮汉陈胜和他的好兄弟兼智囊吴旷正在其中一间官吏的房屋内。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一脸笑意的张良——他在几个月前混进了骊山皇陵工程的官吏队伍之中。

皇陵是所有帝国官员都不乐意来的‘苦地’,堪称大秦宁古塔——死亡率倒是比不上,就是此生晋升无望了。

以张良的本事,想混进这种地方简直不要太轻松,甚至都不需要额外借助流沙的力量——虽说现在关中地区基本也不存在流沙的人手了。

“究竟还要多久,我们才能离开这里?”陈胜抱着自己比别人腿都粗的胳膊,瓮声瓮气的向张良询问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谁也说不准。”面对态度粗鲁的陈胜,张良很有耐心,轻笑着回道,“这件事虽然提上了议程,终究并不紧迫,一时半会很难有结果。”

“更何况,农家那边似乎也还没有个定论,还不到两位行动的时候。”

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忘风度姿态,留着一抹小胡子的吴旷上前说道,“张先生,我们兄弟俩现在着急的不仅是逃脱骊山的事,还有田光侠魁的下落!”

阿言提出的造反计划的实际执行人是陈胜,自然只有得到他本人的同意之后,这个计划才有实施的可能。

而劝说陈胜吴旷同意这个计划的筹码,就是前任侠魁田光的下落。

对于这个由张良转述的侠魁‘田言’的条件,两人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其一是因为两人确实很在意田光的下落,偏偏自己又找不到。

从他们俩到了骊山开始,两人就没闲着,一直在努力寻找田光的下落,但始终一无所获,而且完全看不到希望。

骊山不是什么大山脉,面积也不算很夸张,无论是穿过骊山,还是绕山一周,对陈胜二人来说都不算什么。

但山就是山,再加上还有皇陵工程,整个骊山地形结构复杂的难以言表,想找个犄角旮旯藏人简直再轻松不过,可要想把人找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基本只能撞大运纯靠蒙,要是一直蒙不中,那差不多就要把整座山仔细‘舔’过一遍才有可能把人找出来了。

就他们两个干这件事,找到田光寿终正寝也未必能找过来。

就在两人无从下手之际,张良找上了门,表明他或许有田光下落的线索,陈胜吴旷当然不愿意放弃。

其二则是因为他们俩确实很想造反。

陈胜吴旷属于农家内部最坚定的反帝国派。

准确的说,他们俩最恨的是罗网,恨屋及乌之下也痛恨起了帝国。

说实在的,要不是顾及农家十万弟子的性命,他们俩之前甚至都不愿意接受‘田言’在大泽山之战中选择的点到为止的方略,肯定会拖着整个农家和帝国直接拼个你死我活。

现在有机会撇开农家的干系造帝国的反,哪怕没条件他们俩都愿意干呐!

至于其中的危险,他们俩并不在乎。

对于两个从死亡的深渊里挣扎着爬出来的人来说,死亡值得敬畏,但不至于恐惧。

人死卵朝天!

让他们俩屈服于帝国的‘淫威’之下苟且偷生,比杀了他们更难受!

当然,不管有多热衷于造反,已经承诺的条件他们肯定不能放弃。

前任侠魁的下落,他们一定要搞清楚!

张良闻言和煦一笑,“两位挂念田光侠魁安危的心情我很理解,但这件事同样急不得。”

“田光侠魁的具体下落我也不清楚,我手头上的线索很有限,必须和贵派的‘田言’侠魁合作,深挖我们手头上的情报才有可能找到田光侠魁。”

“这需要时间。”

陈胜有些不耐烦的反问道,“那需要多久呢?万一等我们离开这里了还没找到呢?”

这事儿要是一直拖下去,拖到他们离开骊山,正式走上揭竿起义,高举义旗的道路,岂不就不了了之?

谈好的条件变成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陈胜他们肯定不乐意。

对于陈胜提出的合理诉求,张良自然给予了极为妥帖的回应:

“这个问题,并不在我的责任范畴内。”

“如果陈胜堂主坚持要个答复的话,我会如实向贵派的‘田言’侠魁转达,就看她如何回应了。”

张良的优质回应就是一推四五六。

在这件事里,他充当的是中间人的身份,也可称之为掮客,主要责任是为陈胜吴旷和‘田言’之间搭建沟通渠道,并尽力促成双方达成合作。

其中前者是首要责任,后者则可以适当放松。

在这个基础上,陈胜对‘田言’许诺的条件能否如期达成的质疑,张良可以尽力帮助陈胜消除疑虑,也可以不予插手,只负责向‘田言’转达信息。

面对张良的推脱,陈胜吴旷也确实无可奈何。

理论上,掮客确实不能对交易内容做出直接的干涉和调整,毕竟又不是他负责买单。

但要是让张良就这么糊弄过去,陈胜吴旷也不乐意。

虽说从张良之前的话来看,计划真正执行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他们俩似乎还有很多富裕时间。

但是时间这种东西够不够用,从来都不取决于其本身的绝对长度。

更重要的是,他们俩没法确定张良对这件事表示无能为力,到底是真的没办法,还是在敷衍搪塞他们俩。

要是前者那还好说,要是后者……

那就代表张良这个掮客并非真正中立的第三方,而是站在‘田言’那边的。

这要是‘田言’有心拖延时间,他再给帮帮忙,一来一回传个口信至少能拖上一两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

‘田言’只要糊弄个两三次,一来二去就能拖过大半年以上的时间,他们俩再闲也顶不住这个拖沓法。

等到了计划临近执行的时间点,他们俩是继续交易呢,还是临时翻脸呢?

不翻脸让糊弄过去他们俩不甘心,但要是放弃交易,他们还是得吃亏,横竖都不合适。

吴旷想了想,没有继续纠缠田光的话题,改口闲聊一般向张良问道:

“我有些好奇,张先生是怎么和‘田言’侠魁达成合作的?”

张良一眼看穿吴旷想挖情报的小心思,但还是很坦然的回道:

“我和‘田言’侠魁的合作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了,在还没成为侠魁之前。”

这个答案让陈胜和吴旷都很吃惊,前者迫不及待追问道,“这么早?你们在合作什么?”

“一些请报上的往来。”张良含笑回道,“我有一些她需要的情报,她也恰好也有一些我可能用得上的情报,大家互通有无吧。”

“情报?”

这个回答让吴旷更纳闷了。

作为小圣贤庄三当家的张良手里握有一些独门信息很正常,但彼时还没成为农家侠魁,只是烈山堂的病弱大小姐的‘田言’,又能有什么渠道搞情报呢?

从田猛那儿搞得情报?也不合理啊……

张良见状玩味一笑,似有所指的说道,“‘田言’侠魁自幼聪慧,素有农家女管仲之美名,本事自然非常人可比,搞些情报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张良这没头没尾的一提醒,吴旷倒是立刻就想通了——他把事复杂化了。

‘田言’为了成功坐上侠魁的宝座,向他们坦白了很多事。

这些事经过朱家和陈胜的尽力求证,基本可以确定她没怎么说谎。

当然,没说谎,不代表没隐瞒,而‘田言’所说的事情里,正好基本不涉足农家乱局之前,她的状况。

似乎在神农令惊现,田猛骤然身死等乱象出现前,她就一直是个病弱乖乖女,在父亲的压制和管束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诸事不问。

但用脑子想想都知道,她能在纷乱的农家危局中一举夺权,最终甚至登上侠魁宝座,之前肯定没少搞小动作。

她从来都不是烈山堂的病弱大小姐,而是一个野心家,瞒过了所有人的野心家。

这样的人,手里握有一些隐秘情报就再正常不过了。

吴旷先入为主钻了牛角尖,反而忽视了这显而易见的事实。

不过张良愿意提醒他,似乎也不是完全站队‘田言’那边了……

吴旷心里琢磨着,嘴上则回道,“张先生说的是……所以这次张先生愿意帮忙牵线搭桥,也是为了情报?”

“这次不是,‘田言’侠魁那里已经没有什么我感兴趣的情报了,而且……她和罗网走的有点近,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个合适的合作对象了。”张良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帮忙?”陈胜嘴快先问道。

“因为……我很乐意啊!”

最后三个字张良咬的很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16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