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认出

书名: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2

赵高一边说话,一边双手负在身前,缓步向着李斯等人靠了过去。

“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名满天下,赵高可是早有渴慕之心啊!”

伏念闻声转而看向赵高,眼神中看不出好恶,不过心中却是对这位罗网的首领十分警惕。

“中车府令过誉了,小圣贤庄内不过都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

“那些虚名,都是世人误传罢了,不值一提!”

“呵呵呵……”赵高阴柔的笑声响起,似有深意的说道,“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伏念先生虽是儒家掌门,想不到还深谙道家真义啊!”

道家先贤老子的这句话,从表面上理解一下的话,就是赵高再夸伏念为人低调内敛不自满。

但要是细究的话,也难说赵高有没有在暗示儒家刻意藏拙,包藏异心。

张良和颜路听了这句话后,看向李斯的目光都产生了些许细微的变化。

就在伏念想要回话的时候,赵高等人的后方传来了一道粗犷豪迈的大嗓门,打断了他。

“张三先生,张三先生!”公孙玲珑摇着她那把白面具扇子,一脸兴奋的朝着张良不断招手,“人家在这儿呢!”

又一次面对公孙玲珑,对齐鲁三杰来说仍然颇具挑战性。

脸色一直没什么起伏变化的伏念看见公孙玲珑那一脸兴奋的喜色后,眼皮终于忍不住抖了抖,甚至心中还产生了一个极不厚道的念头——幸好她盯上的是子房!

对于一向克己复礼的伏念来说,这种近似于幸灾乐祸的念头可是很稀罕的,足见上次和公孙玲珑打交道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创伤。

颜路要淡定一些,直接光明正大的用调侃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师弟。

死道友不死贫道,也算是个乐子嘛。

一直挂着浅笑的张良脸色变得僵硬了许多,压根不想去看公孙玲珑,但是对方的动静太大了,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自己要是强行不去看,反倒不自然,也容易惹来更大的麻烦。

只好硬着头皮看向公孙玲珑,然后尽量不产生任何表情和反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玲珑也算是强过了相国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他们俩尚且没本事一下子让齐鲁三杰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公孙玲珑的身边还有拄着拐杖的楚南公,他正借着拐杖努力快步向前走,似乎是在远离公孙玲珑这个丢人现眼的同伴,嘴上还提醒了一句:

“别喊了,他现在没工夫搭理你。”

公孙玲珑可不管你那个,她一向是会赢的,只要张良没有公然表示不喜欢她,她就认为张良是对她有意思的。

甚至旁人根本看不出她到底是在自欺欺人,还是发自肺腑真就这么想的……只能说也是一种本事了。

“嘿嘿,张三先生还害羞了呢!”

公孙玲珑挥动手里的面具扇子,姿态造作扭捏的‘娇笑’着对张良的不作回应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好在这时有人帮张良解了这个围——扶苏的车驾到了。

五辆马车里,只有扶苏的最独特。

其他人的都不过是普通马车的加大加宽加厚型,最多算个ultraproplusmax版本,而扶苏这个明显是新一代产品。

它相当于是把一间小屋子整个架到了一台大平板车上,然后再让马拉着。

这屋子还是用纯钢板嵌合而成,不留任何缝隙,构成最严密的全方位无死角保护。

公输仇打造这架马车可是下了血本,用的料子比他造一架破土三郎都足,厚重的钢板足以抵挡贴着脸射过来的军用强弩。

马车前后各有十六名骑兵保护,两侧也各有四名,宽大的车架上四方上海还各站着两名影密卫保护。

简而言之,就是突出一个字——铁桶!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陷——在扶苏的车驾是五匹马拉的情况下,这车也跑不快。

眼见扶苏车驾靠近,前几辆马车的车夫赶紧一抖缰绳,驾着马车离开腾地。

小圣贤庄这么大,自然有专门停车的地方,否则的话来个人总不能让人家就把车停大门口。

多难看啊!

没有障碍遮挡,扶苏的马车一路慢走,停在了荀子等人的正前方不远处。

马车停住,扶苏还未下来,荀子等人已然开始双手合揖,向前躬身长揖行礼。

随后侍者撩开马车门帘,扶苏踱步下车,走到为首的伏念近前。

长揖礼腰要弓成九十度,伏念并不能看见扶苏的位置,但能听见对方的脚步声。

确认扶苏下车了后,他立刻问候道:

“小圣贤庄掌门伏念,恭迎公子大驾。”

扶苏闻声笑呵呵的回应道:

“伏念先生,多年一别,咱们终于又再见面了。”

“公子屈尊垂爱,伏念不敢。”

扶苏笑笑,目光看向一旁的荀子:

“这一位,应该就是荀况,荀夫子。”

荀子闻言回道,“儒家荀况,见过长公子殿下。”

“夫子客气了。”说着,扶苏伸手去扶起荀子,“荀夫子年高德劭,扶苏当不得此大礼。”

“还有儒家的诸位,也都请平身,不比拘泥虚礼。”

“多谢公子体恤。”荀况道了句谢,然后起身抬头,正好和扶苏四目相对。

看清对方长相的那一刻,两人的眼神不由齐齐波动了一下,心中各自暗道了一句——是他!

却是他们俩互相认出了对方。

说来也巧,扶苏身为长公子,他的画像是不能在任何人手上流传的,除了他本人和他亲爹。

所以荀子虽然从许多人嘴中都听到过有关扶苏的事,但他确实不知道扶苏的长相。

而扶苏虽然遇袭那天就看出了荀子不是一般人,不过他还真没联想到早已隐居避世多年的荀子身上。

后来因为牵扯到天明的关系,他也没有深入去调查荀子的身份,因此也不知道那个老者就是儒家那位赫赫有名的喷子大儒。

所以这会儿两人都有些诧异。

荀子不了解扶苏对子明的态度,发现那日救的竟然就是公子扶苏后,心中不由担心了一下子明。

救了堂堂帝国长公子当然是大功一件,换了旁人这就等于是一步登天了。

但对于身份敏感特殊的子明来说,就祸福难料了。

或许还是能登天,但未必是活着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8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