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互相试探

书名: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2

田言展开信函,上面写的全是赵高对她的回应,对她的安排。

简单来说,首先,赵高斥责了田言的越权行为。

有关皇帝的情报,即使是天字杀手也不得随意调用,这是罗网本就存在的规矩。

田言坏了规矩,哪怕身份特殊赵高不能直接处罚,却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此掀过。

至少得申斥一番。

其次,是赵高禁止田言继续窥探皇帝的情报,同时严词警告她若是她之前探查到的情报泄露出去半分,他将会严惩不贷。

最后,他提醒田言,若是有正事需要罗网的支持,获取皇帝的情报,就亲自去见他,阐明原由,再由他定夺是否应允。

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废话。

开头的申斥和责备就不说了,田言直接略过。

中间的明令禁止田言也没怎么在意,停手是不可能停手。

只有最后的提醒,稍微有些意义。

田言对青龙计划的态度到底如何,赵高不清楚,隔着几百里远他也很难搞清楚。

若是换了田虎那种货色,他有几百种方法能弄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但面对田言这位农家女管仲,赵高不想冒险。

所以他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真正和田言见一面。

但他不能主动来见田言。

一方面,这段时间他不方便离开东巡车队。

虽然皇帝给了他特权,允许他暂时离开,但现在局势瞬息万变,东巡车队算是一切的中心,他不想,也不敢贸然抽身。

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在这件事表现的太热衷。

既然有心当个幕后黑手,就不能太心急,得沉住气。

所以,他只能以言语暗示田言。

这既能让他不需要离开车队,又能试探田言的态度,同时让田言有理由一直掌握东巡车队的位置信息。

若是她真的有心促成青龙计划,肯定还会有所动作,未必会像赵高说的那样直接去东巡车队那边见他,但总要有所表现。

若是她直接放弃,说明她无意和青龙计划牵扯过多,只是以此试探赵高的态度。

那赵高就可以对接下来的安排再做调整了。

不管是放弃还是继续,总会有更妥善的安排。

田言基本看出了赵高的意思,手一攥紧,将信函揉成一团扣在掌心,然后对掩日说道:

掩日见她看完信函,沉声说了一句,“怎么样,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田言点点头,回道,“赵高大人的意思,我都已经明白。”

“不过……”田言话锋一转,反问道,“我如何能确定这真的是赵高大人的意思呢?”

“一封信函,只有内容,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

“他在信里说自己是赵高他就是了吗?万一是有人截住了信函,伪造仿冒了一封新的,假借赵高大人的名义行事该如何?”

“我上次就说了,我需要的是切实的凭证,而非一些空话。”

“人,或者信物,至少得有一样吧?”

掩日闻言当即怒声回应道,“罗网下令,从来如此!”

“属镂,你莫要自恃身份,肆意妄为!”

罗网的命令模式一贯如此,也确实容易被人钻空子,否则上次却邪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把桑海地区的罗网杀手全聚集起来。

但一般人是真不敢干这事,如果做了也肯定不会留下活口。

掩日自然不可能当着田言的面欺骗她。

所以她还是在胡搅蛮缠。

上一次,掩日勉强容忍了她,这一次他是不想继续忍了。

掩日这辈子就没被人如此戏弄过。

就在他刚把手放在掩日剑柄上的时候,田言又说话了,“掩日大人言重了,我可不敢。”

“我会尽快亲自去面见赵高大人,求证这些命令的真实性,若是误会了掩日大人,日后自会赔礼道歉,还望见谅。”

这话一说,掩日即将爆发的怒火陡然一滞。

虽然田言的话依然有些不服管教,但多少也算服软了,掩日若是再不管不顾的对她出手,只怕不好交代。

但是火气已经涌上心头,剑都要抽出来了,再让他完全憋回去也怪难受的。

转念间,掩日做出了决定——还是动手!

反正田言的身手也不是一般人,他出手不决生死也不分高下,只出口气就是,权当一场切磋。

念头打定,掩日当即出手,整个人骤射而出,掩日剑泛着血红剑光,直扑田言而去。

面对这凶险的一幕,不会武功的田言没有丝毫情绪起伏,一脸淡定的看着转瞬迫至的血红剑光,整个人晃都不晃一下。

嗡的一声剑鸣过后,掩日剑锋搭在田言的颈间,只需再有寸进即可取她性命。

可惜,掩日不敢杀田言,这也是田言敢完全不躲的缘故——当然,躲不开也是一个原因。

田言脑子很清醒,掩日一旦动手,她就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但凡有任何反应都可能被对方察觉到自己不会武功。

而结果也与她预料的一样。

她不动,掩日就是再不高兴,也只能不动。

对于田言的不接招,掩日也没多想。

他想打一架是因为他对田言不满,但田言完全没有必要和他打这一架,故意不出手也正常。

最终,掩日也只能冷哼一声,收起掩日剑转身就走,最后撂下一句话:

“希望,你能如你所说,尽快去面见赵高大人!”

掩日走后,田言摸了摸脖子,心头也是不由吐了一口气。

虽然她不怕死,但是眼看着一把剑砍向自己,挥剑的还是凶名赫赫的罗网天字杀手,任谁也会胆颤心惊。

事实上,能保持住完全的平静已经代表田言的心思素质极为过硬了。

心情平复后,田言也转身离开了。

赵高,是一定要见一面的,不真正见面,对方不可能真的放心放纵她全力支持青龙计划。

但肯定不是她去见,得另一位去——倒不是说赵高一定能看出她的问题,而是她不会武功,亲自去找东巡车队的话太耽误时间。

这件事得立刻去办,墨家那边一日催的比一日急了。

………………

桑海城,小圣贤庄,庄后竹林,荀子的清修之所。

儒家掌门伏念难得的亲自来了这竹林小屋,打扰他那位孤僻静修的师叔。

伏念按照规矩,让守门的小童进去通报,不过小童似乎已经被提前叮嘱过,直接让伏念进去了。

伏念犹豫一下后,迈步走上竹制台阶,推门走了进去。

荀子正在屋内坐着煮茶。

伏念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伏念见过师叔。”

荀子看也不看他一眼,语气平淡的回道,“行了,过来坐吧。”

伏念走近,一板一眼的坐好,随后接过荀子的活儿——摆弄桌上的茶具,开始准备泡茶。

片刻后,火炉上的小水壶开始呜呜作响,伏念伸手提起水壶,将热水倒入茶壶之中,然后再为荀子和自己分别倒了一杯茶。

两人见面是为了谈事,而不是泡茶,所以他也只是简单的冲了壶茶。

荀子端起茶杯,随意的吹了吹,然后先开口问道,“你今日怎么有兴致找我这个老头子了?”

“望师叔见谅,是弟子有事相商,才不得已打扰您老人家。”伏念规规矩矩的恭声回答道。

荀子轻哼了一声,淡淡的吐了一个字,“说!”

“首先是有一事汇报。”伏念依旧一板一眼的说道,“藏书楼藏书抄写副本之事,已经初步完成。”

“这么快?”荀子有些意外。

藏书楼的藏书数量,他是最清楚的,就算有流沙那边无限量的提供白纸,以小圣贤庄的人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大工程。

伏念轻声解释道,“流沙那边后来又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在纸张上直接拓印文字的技术,因此速度快了很多。”

所谓拓印文字的技术,就是雕版印刷术。

本来古寻想用活字印刷术,难度和雕版也没什么差别,用起来还更方便。

不过考虑到时间并不算特别紧张,且雕版有助于保存,说不定对于延续这些百家经典有好处。

毕竟嬴政要下令焚烧的是书,这些木板理论上可以随意保存。

“这件事上,国师有大恩于小圣贤庄,于诸子百家。”荀子听了大为欣慰。

他这把年纪了,哪怕身负高深武功,也是随时都可能咽气,也许哪天晚上睡一觉就直接起不来了。

所以天下的纷纷扰扰,他看的确实越发淡了。

这焚书之事,大概是近二十年来,除了韩非李斯兄弟阋墙外唯一让他真正动怒的事了。

也是唯一让他真正在意的事。

古寻能在此事上提供帮助,在荀子看来实在是有大恩于天下,所以他才会有意让伏念对古寻退让几分。

伏念自己也是差不多的想法,闻言点了点头,“此事,伏念定会铭记于心。”

“关于藏书之事,还有一点需请示师叔,是否要继续拓印增录副本?”

“那当然了,这还用问!”荀子用看傻子的目光瞪了自己这个死板师侄一眼,“能拓印多少,就拓印多少!”

儒家,或者说诸子百家几乎都困囿于一个问题,那就是书不够多——准确的说,正常情况下这个问题会继续存在上千年。

如果不是抄录书籍需要占用书院弟子大量的时间,小圣贤庄巴不得每一卷书给它抄上个几百本副本。

更何况还有焚书令这个威胁,多一卷副本,也就多一分保留下这些书籍的可能,当然要甩开了膀子可劲印。

伏念对此自然也无异议,提了一嘴便过,继续说道:

“这最后一件事,也是伏念今日来此的真正目的,想请师叔解惑答疑。”

“不久前,上将军蒙恬于北地大败狼族军队,消息传回之后,朝野不少人开始心思浮动。”

“北地之战,蒙恬为主将,长公子扶苏为监军,按帝国规制,扶苏殿下亦有大功,因此不少人希望借此劝说皇帝收回成命,召扶苏殿下回朝。”

“其中也有不少儒家的同门。”

“不知师叔觉得我小圣贤庄,该如何处身?”

对于儒家而言,扶苏如果能继位,哪怕不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圣皇,也绝对比嬴政强得多。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也很积极。

伏念自知立储之事不该随意掺和,想借北地军功让扶苏重返朝中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他……还是有些意动。

因为他也由衷的希望是扶苏继承皇位,那样帝国的一切或许还能扭转,而不会继续恶化下去。

老实说,他甚至曾动过心思找古寻询问有关扶苏的事。

他不理解,为什么古寻好似对扶苏被贬谪一事完全无动于衷。

听到这个问题,荀子也暂时陷入了沉默,片刻后才回道:

“你既然特意来问我,想必是有心帮扶苏喽?”

伏念垂首一礼,“长公子才学过人,又淳厚仁善,且为众心所归,除他以外,伏念实不知还能有谁可为储君。”

“你还知道为臣之本分吗?”荀子脸色一冷,沉声质问道。

立储,对国家而言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要事,身为人臣自然有规劝皇帝立储的责任与义务,但他们不该妄图越过皇帝去决定储君的人选。

因为按照周礼,储君就没有第二个人选。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周礼也已废除,皇帝想立谁为储君都可以。

但他们当臣子的,学习孔孟之道的,仍然不该越权。

伏念低垂下脑袋,没有回答荀子的问题。

他知道不该这么做,但……君子有所不为,也有所必为。

孔孟圣人从来不鼓励儒家弟子一味屈从皇权。

其实荀子也是支持伏念的,问这句话也只是想看看伏念到底是什么想法,现在有了答案,他脸色松弛下来,轻声问道:

“你想怎么做?”

“伏念……尚无头绪。”伏念垂首沉声回道,“此番上书请陈之事,断无成功的可能,可若此次不成,以后扶苏殿下只怕更加……”

“还有国师,他的态度也让人捉摸不透。”

荀子闻言瞥了他一眼,声音飘忽的回道,“看样子你还是有想法的……那就照你的想法去做。”

“别忘了,你才是小圣贤庄的掌门,一切自当由你决断。”

沉默片刻后,伏念起身,朝荀子躬身行了一礼,“伏念明白了。”

“明白了就走吧,别打扰我休息。”荀子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撵人。

伏念再行一礼,旋即告辞离开。

“伏念告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