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九百五十九章 天下乱起

书名: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2

看着古寻这副安之若素的表现,焰灵姬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不是要跟他争论扶桑神木的问题。

“差点让你给带跑偏了!”焰灵姬白了一眼古寻,扭过脸去,语气不阴不阳的说道,“既然你说自己心情很好,那就当很好吧!”

“咱们什么时候走?”

古寻也偏过眼神,无神的盯着营帐顶棚,立刻回答道,“明天就走。”

“这么快?”焰灵姬并不在乎什么时候走,但对古寻的回答还是表现出了些许的诧异。

古寻笑呵呵的反问道,“在蜀地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吗?”

“没有!”焰灵姬同样果断的给出了回应,“都说西蜀风光好,可这一路走来看的已经够多的了。”

“况且就这里的环境条件,哪里还让人有心情欣赏风景,累都累死了!”

“呵呵呵……”古寻忍不住摇头失笑,“你一个百越人,还嫌弃起蜀地来了?”

“那不一样。”焰灵姬很正经的辩驳道,“生活在百越,只是很艰难,但是不危险啊!”

“哪像这里……”说到这,她很嫌弃的撇了撇嘴。

百越生存讲究的是一个坚韧,只要你能熬过艰苦的环境,就能活下去,但在蜀地,普通人的生存压力倒没那么大,只不过偶尔需要玩点刺激的,比如说……入蜀栈道什么的。

无论是谁,应该都很难喜欢上走在万丈悬崖边的感觉。

古寻笑得更欢了,“既然不喜欢,早点走不正好吗?”

“我是没事可做了,那你呢?”焰灵姬反问道,“蜀山后面的事你不管了?”

“还有什么好管的呢?”古寻挺起腰,坐起来看着焰灵姬,笑呵呵回道,“蒙恬已经尽可能的对他们从轻发落了,只不过帝国律法就是如此而已。”

“我还能怎么做?把他们都带回咸阳去?”

“……”焰灵姬沉默了一下,然后沉声问道,“那你这一趟亲自跟着蒙恬过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焰灵姬看来,古寻的到来对帝国毫无意义——蜀山完全是帝国军队打下来的,古寻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对蜀山同样没有多大的意义——蒙恬从重处理蜀山民众还是从轻处理,差别其实没多大。

古寻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让这群蜀山山民的伤亡人数至少降低了七成。

看起来已经是很重要的作用了,但这其实只需要他跟蒙恬说一声就行了,没必要特意跟来。

所以跑这一趟做什么呢?

古寻重新躺回榻上,阖上双眼,悠哉游哉的回答道,“当然是有意义的,嗯……各方面都很重要的意义。”

他自认是一个比较注重仪式感的人,能亲自来送蜀山大长老和石清最后一程,无疑是件意义重大的行为——只不过他来之前并没有料到,这两位最终会以这种方式……落幕。

当然,不仅仅是感性上的意义,实质性的作用也有。

扶桑神木的神力对虞渊的压制效果确实远超古寻的冰魄寒气,然而这股力量霸道归霸道,终究一时之勇,难以长久。

古寻预计最多也就是三两年的功夫就会彻底耗尽。

为了确保封印能够尽可能长久的稳定下去,古寻钻研了半天之后,终于成功的勉强用自己的真气撬动了扶桑神木的神力,将其引入了冰魄寒气阵的循环之中。

虽然……这股外来神力被引入阵中之后,冰魄寒气阵基本就和冰以及寒两个字不沾半点关系了,不过好在这套能量循环系统并未崩溃,已经勉强运转着,大大减缓了扶桑神木神力的磨损速度,初步估计十年之内应该是高枕无忧了。

而十年之后,古寻肯定已经把神木又给移回来了。

哪怕出了什么意外,神树移不回来,或是不再有任何效果了,十年时间也足够古寻另想他法了。

世界总会继续运转下去,毁灭世界什么的终究只是话本故事里的背景设定而已。

过去甚至存在兵魔神那种离谱的东西,也没见现今的百姓有谁被其影响到生活了。

“好了,休息吧。”古寻最后说道,“明天启程,返回咸阳。”

“这么多年过去了,该做点正事了……或许对我来说,应该算是非正事?”

“呃?”焰灵姬有些不明所以,不过古寻并未替她解惑。

………………

蜀山沦陷的消息,在一种隐秘而又迅速的状态下,传到了所有有心者的耳中。

当然,较真算的话,其实拢共也没多少人知道,不过这些人,身份大都不简单,基本上都是些跺跺脚就能让整个江湖震动的人物,比如说……道家天宗的太上长老,辈分和年龄全都高到离谱的前辈北冥子,再比如说儒家小圣贤庄的隐世大儒荀况。

蜀山和中原江湖之间的联系几乎为零,但中原江湖对蜀山的关注,却从来不少。

只不过关注,仅仅也只是关注而已,嬴政的突然出兵固然让很多人感到猝不及防,不过真正有过试图相助蜀山行动的,也只有道家人宗了。

随着蜀山灭亡,原本还算平静的天下,也似乎被打开了某个开关,陡然开始乱了起来。

首先是帝国内部,原本的左右丞相隗状、王绾纷纷去职告老,由冯去疾接任右相之位,廷尉李斯接任左相之职。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实际上行掌相权的,还是李斯一人而已。

因为冯去疾和冯劫这一对冯氏兄弟,是出了名的不作为。

冯劫掌管的御史系统,基本是个空架子,在正事上建树寥寥。

而冯去疾比之弟弟冯劫还要不如,每天都是标准的打卡上班,严格遵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

关键是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是他亲弟弟,他也不用担心被人弹劾。

至于嬴政那里……皇帝陛下升他做右相,也就没指望他能发挥多少作用,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右相,而冯去疾恰好在身份上,地位上,资历上,都刚好合适而已。

别问为什么不找个有能力的上位,问就是不需要。

嬴政从来不渴求什么人才,只需要听话,能贯彻他的意志就最好的选择。

冯去疾和李斯刚好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虽然……方式上不太一样。

不过这样也是刚刚好,还有个李斯能做点实事。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1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