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又回来了

书名: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2

“所以……”阿言眼眸闪动,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农家要做的是出人?”

“侠魁果然聪慧过人。”历师长老没有正面回答,只以一句夸赞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阿言猜的没错。

不过在历师长老给出信息后,猜出这一点也不难。

农家实在没什么独到的本事,除了人多外,大概就是种地和医药还算有些心得,但是青龙计划对这两项技术有需要的概率实在不大。

也就只能出点人力资源了。

脑中闪过诸多思绪后,阿言朝六大长老躬身一礼,再问道,“不知长老可还有其他信息示下?”

历师摇了摇头,“我等知道的并不多。”

“不知长老们认为,晚辈该如何回应墨家?”阿言紧接着又问道。

历师长老再度摇头,“你才是农家的侠魁,一切自当由你作决定,我们几个即将作古的垂垂老朽,恐怕提不出合适的建议。”

这不是他们六个老家伙不肯出力,而是六大长老本就无权直接过问农家的内部运转。

而且他们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

实力他们有,脑子他们也有,但现在已经不是他们的时代了。

枯守六贤冢中数十年,他们已经和时代脱节,自然无法给出真正靠谱的建议。

阿言对此也不失落,这本就是她意料之中的回答,再度一礼后告辞道:

“既如此,田言便自作主张了。”

“打扰诸位长老了,田言告退。”

随后阿言不再逗遛,直接离开了六贤冢大厅。

六大长老一同目送着她离开,并未有人试图询问她‘自作主张’是什么。

六大长老身份超然,但真正管理农家的始终是侠魁,否则就是他们这些长老佩戴九星珠草了。

按照规定,他们无权过问。

按照本心,他们也不愿多事,身子快入土的人了,实在懒得计较太多。

以他们目前对‘田言’的了解来看,这位新侠魁大概率既不会一味配合墨家反抗帝国,也不会背弃百家,和罗网勾连过深。

大概率是要行一些冒险激进之举。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虽然农家这句祖训的本意和阶级斗争无关,但听的次数多了,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会让人的心态发生改变。

农家,不需要,也没必要,一定要和某一方势力牵连过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未尝不是好事。

至于其中凶险……农家十万弟子,从来也没有活的多轻松过。

………………

关中地区,太乙山,天宗山门内。

在晓梦十年闭关的院落中,花瓣随着清风缓缓飘落,晓梦跪坐在树下,秋骊剑裹着碧波似的剑鞘,被她平放在双腿上,柔顺的拂尘头沿着雪白的腿部边缘垂落,搭到地上。

晓梦在静修。

这时候,院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天宗女弟子走了进来,直接汇报道:

“掌门师尊,人宗来人了,说是商议此次天人论剑的事。”

晓梦紧闭的双眸睁开,灰白的眼眸中闪过一道青芒,随后看向来通报的女弟子,不咸不淡的问道:

“论剑就论剑,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女弟子微微垂首回道,“说是要讨论论剑的具体时间,还有受邀观礼的人员名单,以及一些其他的琐事。”

天人论剑有具体的日子,但没有举行的固定时间。

可以早上,可以中午,也可以黄昏傍晚,乃至是晚上。

至于受邀观礼的人员名单就更不必说了,即使有泰山封禅吸引注意力,等着凑天人论剑这个热闹的人依然数不胜数,肯定得筛选一番。

这两件事都不算什么要紧事,甚至可以说根本无关紧要,但天人论剑是两宗之事,人宗一家无论如何不能作决定。

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得商量着来,以免落人口实。

若是天人两宗关系缓合,矛盾不明显,这种小事倒是可以随便糊弄,可惜现在两宗的关系很紧张。

不说是自两宗分裂以来最紧张的时刻,也差不多少了。

不过晓梦虽然对逍遥子态度很恶劣,这些细枝末节倒是并不想计较,意兴阑珊的微微一弹指道:

“让人宗的逍遥子自己去解决。”

“真是无聊。”

天宗弟子并不意外自家掌门的回应,稍一点头回道,“弟子这就去回他们。”

晓梦突然想起什么,补了一句,“让他把旁观的人名单送一份过来。”

“是,师尊。”弟子回了一句,然后转身离开了。

不久之后,人宗那边就得到了天宗的回应。

“掌门师尊,天宗回复说让我们自行处理。”人宗大殿里,一名人宗弟子向逍遥子汇报道。

逍遥子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嗯,这些事你们去办就好。”

以天宗的行事作风,肯定不会管这些闲事……哪怕晓梦的性格迥异于一般天宗弟子。

所以活儿肯定还是落到他们头上,知会天宗只是走个过场。

虽然没啥意义,但必须走一遍,否则程序跑不通。

人宗弟子闻言赶紧补充道,“那边的晓梦掌门说观礼名单要给她过目。”

逍遥自依旧不甚在意,点了点头道,“应有之义,你们拟定好之后交给天宗看一眼,他们确定了再彻底定下就是。”

这份名单晓梦不点名要看逍遥子也得给天宗那边过目,以免请了天宗不待见的人——天宗虽然超然世外,却也未必就没有敌视的人。

别的不说,至少阴阳家天宗肯定就不待见……当然他们人宗也不待见。

再加上晓梦这人性格貌似还有些……小性子,就更得多注意一点了。

“是。”人宗弟子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大殿。

逍遥子没有在这些琐事上多费心神,转过身看向大殿正墙上的太极阴阳鱼,以及挂着的一个偌大的‘道’字,目光复杂,久久无言。

天人之约……如果可以,逍遥子都想直接认输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现在根本不想管这种看似意义重大实则无关紧要的无聊之事。

但真认输肯定不行。

且不说人宗弟子能不能接受他这个掌门战前投降,他自己心里也没法向已经故去多年的前代掌门师兄交代。

天人论剑毕竟意义重大……再怎么他也不能糊弄了事。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能否风平浪静的度过了。

如果不生额外的波折,一次天人论剑前后也就耽误月许的时间,并不算久。

但如果……

那就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局面了。

………………

数日之后,胶东郡,桑海城。

古寻和章邯时隔多日后,再次回到了这座极东滨海之城。

和之前相比,这座城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依旧繁华热闹,人流涌动。

遮天蔽日的蜃楼依旧停泊在港口外,桑海的百姓们已经彻底习惯了这艘巨舰的存在。

走在街道上,章邯的脸色很阴郁,古寻看起来也算不上高兴。

进城前不久,古寻收到了流沙情报网从岭南传回来的急报。

岭南战事出现了变故,很大的变故。

岭南大军主将,帝国最高武官,国尉屠睢战死!

这还不是全部。

屠睢的死固然石破天惊,但一个人对比数十万大军而言也算不上什么。

可由于屠睢被暗杀而死,帝国大军指挥失调,被百越军队抓住了机会,直接断掉了帝国军队的后方粮道。

这致使帝国大军接连溃败,虽然没有兵败如山倒,却也不得不停止了所有进攻行动,暂时和百越军队呈僵持对峙状态。

而这对帝国军队是不利的。

帝国军队山高路远,补给困难,粮道还断了,越拖越要命。

反而百越军队争取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场岭南之战进行至今,帝国一方死伤军民已经超过二十万,而岭南百越人更是至少搭进去了全族十分之一的人口。

双方损失都堪称惨烈。

“大人,屠睢将军这一死,岭南的战事不会……”沉思了半天之后,章邯略显忧心的向古寻问道。

古寻抬手一摆,“也没糟糕到那种地步,屠睢就是不死,帝国军队的死伤也少不了。”

帝国对岭南的战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岭南百越从不是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他们自然不会轻松屈服。

是非对错古寻无意评价,帝国不是活着的个体,纠结这个毫无意义。

但这场战争注定会无比艰难,帝国想要成功必然要用鲜血与尸骨铺满整个岭南……有百越人的,也有帝国军的。

一时的失利改变不了嬴政的念头,只会激起他更暴烈的回应。

“不过……”古寻话锋一转,评价起了个人,“屠睢那人也是死的活该。”

“大人是说屠睢将军对当地土民的行为?”章邯闻言小心翼翼的试探问道。

屠睢是帝国最高武官,哪怕战死了,章邯也不好随意编排他。

“不然呢?”古寻就毫不在意了,一翻白眼回道,“他的一番操作,至少让帝国征服百越平添了三分难度。”

章邯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评判屠睢的所作所为。

听古寻批判批判就得了,他自己还是规矩点的好。

古寻没理会他的小心谨慎,自顾自说道,“皇帝让他去征讨百越,他却奔着给人灭族去,能不死吗?”

之前说百越人至少已经死亡十分之一的人口,屠睢这人功不可没。

他不仅对百越军队下手,还对并非军人的普通百越土民下手,手段比之白人殖民印第安有过而无不及。

就是因为他不给百越任何人一丝活路,而且还杀了在百越人心中威望最高的西瓯君译吁宋,才招得百越人不遗余力,不计代价的刺杀他。

千日防贼,不出疏漏是不可能的,这不就死了。

“末将听说,百越山民性情暴虐,不服管教,屠睢将军行酷烈手段,也是为了镇压已经占领的区域,算情有可原吧?”章邯想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倒不是他故意跟古寻较劲,而是他确实觉得这么做没什么不对。

以前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从各方异族手里抢地盘的时候,也是杀人不眨眼的。

干这种事,你就不能给留活路。

古寻搭眼一瞥他,冷笑着反问道,“那屠睢成功稳定住占领区域了吗?”

“呃……”章邯无言以对。

那当然是没稳住。

他要是稳定住了,就不会被人暗杀了。

“兵法上讲究围师必阙,就是说不要随随便便把人往绝路上逼。”古寻继续说道,“这个道理你们学兵法应该都清楚。”

“过去中原打击四方异族,本质上只是在驱逐,狼、羌、胡、夷、蛮……不论哪一族,他们哪怕败了也有退处。”

“可现在的百越族民,是无路可退,无处可去的,他们要是留下来活不了,就得想办法带人一起去死了。”

章邯瞬间领会了。

之前他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皇帝这次的命令,是直接打下整个岭南百越区域,百越人会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当然,他们还是有去处的,毕竟地球那么大。

往东往北,有夜郎国和滇国。

或者继续往南下,依旧有大片的土地疆域。

但无论哪个选择,对百越人来说都和去死差别不大。

前者需要他们以残败之态和其他部落国家争夺珍贵的生存空间。

而后者……百越人或许比中原人更适应岭南那种艰苦的环境,可他们也不是铁打的,也是有极限,会扛不住的。

向南开拓,听起来简单,但根本不是人数稀少的百越族能轻松做到的。

帝国本就是在掘他们的根儿,还不给人一点活路,不擎等着鱼死网破呢吗。

“那帝国接下来在岭南的用兵方略会不会调整?”章邯转而问道。

古寻一耸肩,反问道,“你觉得呢?”

章邯默然点头。

要他觉得,那自然得改了,不改不行。

帝国现在已经无力抽调更多的兵力输送到岭南,被阻断的粮道恢复起来也并不轻松。

接下来一段时间,无论皇帝愿不愿意,都只能保持着僵持的局面,暂缓攻势了。

至于这会不会给百越人喘息之机……不管怎么想,他们都不可能比帝国缓的更快。

拼消耗,肯定还是帝国占优势……就是可能不太值得。

古寻轻叹一声,看了眼浩大的蜃楼后说道,“接下来,岭南那边就得静等灵渠挖通了,只要水路开通,补给线恢复,岭南就等于落入囊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0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