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68)

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5:03

预定中午发的,不过有事迟了一点,晚上还有一更。

列车缓缓停下,通过车厢的玻璃窗,能看到外面站台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跟之前途径的车站完全不同。

章回想着。

当车窗外的景色,变成了站台之后,列车又走了近一里路的样子,这才停了下来。

向车窗两侧望出去,平行的站台有七八条之多,站台与站台之间,是用高高架起的桥梁连接,直接跨过铁路线。没有哪一座站台是空空荡荡,即使站台旁的铁路线上,并没有车辆停靠,也一样有旅客在守候着。

这般庞大的建筑,章回三十年的人生中从未见过一次,感觉上都比他从小长大的仙源今曲阜县城都大一点。

车门自外打开,章回从座椅下面拿出自己的行李,跟随着同列的旅客依次下车。

自瑕县今兖州乘车抵京,两天的路程,章回除了,一路上都是坐在硬座上睡觉,

这是章回第一次上京,周围都是脚步匆匆的旅客,孤身一人的他,有些兴奋,也有些惶惑。

前方突然一片喧哗,章回望向隔邻的站台。那边,两名所谓的乘警,将一个老头儿从车厢里架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一名乘警,手里提了个箱子。出到站台后,将箱子往地上一丢,箱子砰的崩开,里面的东西稀里哗啦的散了一地。

章回还没看明白个究竟,旁边就有人一叹息,“何苦呢,印花又不贵的。”

接着是幸灾乐祸的声音,“有铁路坐,都省了那么多了,还舍不得买张印花,活该被抓。”

原来是逃了税的。章回明白了。

过去行商千里,每过一税卡,就要交上两份税钱。如今有了铁路,若是带了货物上车,只要按照路程和类别买了印花,就等于交了沿途的过税,之后穿州过县,就不用再多缴税了。

相比过去,税金和路费就省了许多,但要是有人敢逃这印花税,不但货物会被查没,还要被罚上两倍到五倍的货款。

这是章回上车时,便听随车的乘警告诫过。每过一个车站,每新上一批乘客,那乘警就会过来告示一番。如果有人还没买印花,这时候补还来得及,要是开始检查了,被查出来,那可就要吃大苦头。

而且列车上查得还很严,一路上,章回随身携带的书箧就被检查了两次。

这还是因为他看着就像个读书人,所以少受了不少骚扰,他前后左右的乘客,被检查了四五次还多。

章回摇摇头,靠印花减了商税是好事,官府查税也是应该不然税负都要落在不敢逃税的良民身上了但也没做必要这般粗暴。

一声长啸突兀的自身侧响起。

啸声尖锐刺耳,把还在摇头的章回,吓得一个踉跄。

回头看时,却见是一支方才就注意到的铁杆现在看来当是中空高高竖起的顶端外圈,一团白气正在扩散。

周围好些人都注意到了章回方才的狼狈,脸上不免带上了对外地土包子的鄙视。章回却没注意这些,好奇的打量着这支铁杆。

“那是汽笛。”

汽笛

章回回头。

在旁搭话之人,手摇折扇,与章回同样是书生装扮,年纪比章回还小点,但高挑俊秀,衣料、装束也都比章回鲜亮得多。

但章回只多看了一眼就没在注意,反而追问,“怎么不见锅炉”

汽笛他虽没见过,却在自然上看到过介绍。朝廷辖下的工厂,因为规模太大,摇铃敲钟都传不了上下工的消息,所以就发明了汽笛,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来发声。

那书生指了指脚底下,“管道是从地下穿过来的。”

章回看着地下,一下恍然。

高挑书生看着章回,带些笑意,“兄台是第一次上京吧。”

章回点点头,行了一礼,“在下章回,表字元复,敢问尊姓台甫”

“奔流到海不复回”见章回又点头,高个书生就哈哈笑了起来,笑了几声,回手一礼,“这可是太巧了。在下李膺,表字亦是元复。”

章回眼睛一亮,立刻问道,“可是昆山李元复兄台的三篇开方新论,真是发前人所未发”

见到当初初见论文时,就顶礼膜拜的数学高人,章回情绪高涨,李膺也亲热的拉起章回的手,“兄台当是发现了鏱元素的章元复吧小弟神交已久,不意今日得见。”

“元元复兄,”章回念着自己表字,感觉有些别扭,“也是上京来参加大会的”

“当然,当日收到请柬小弟就想动身了,没想到家里出了些事,耽搁到现在。元复兄”李膺眨了眨眼睛,笑道,“我道元复也是别扭,这样吧,在下行九”

章回苦笑,“在下亦是行九。”

李膺也是一愣,“这还真是太巧了。”他看看章回,“你我神交多时,只呼章兄,李兄,未免太生疏了。”

“不如这样吧,”章回道,“李兄直唤章九便可,你我神照多时,又何必如凡夫俗子般在意。”

“章九,李九。”章回直爽,李膺更加欢喜,念了两句,洒脱大笑,“如此便好,礼来礼去,不知要白白耗上多少时间。”

“李九。”章回问,“接下来打算怎么走准备先落脚,还是先去学会报到”

“说先看看学会那边能不能住人,能住就尽量住下,起来家中也有亲戚在京师,借助也是不难,不过让小弟来选,还是能在学会附近住下最好。”李膺对章回道,“跟学会同仁抵足夜谈,岂不比孤身而卧要来得痛快”

章回连点头,“此话深得我意,这一回上京,正是要跟诸位同仁好好议论自然万事,一个晚上都不能浪费呢。”

李膺将折扇一合,“事不宜迟,这就走。”

章回衣着朴素,而且是孤身上京,并没有带着仆从,自个儿背着书箧。

而李膺则是身后跟着一书童两伴当,伴当提着大箱,书童背着小包,李膺本人则手持湘妃竹的折扇,衣着昳丽,一看便知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

李膺看了,就让书童强取了章回的书箧背上,道:“小弟上京过两次,到京先出站,如果有人接,出站口那边应该会有人举着牌子的。”

李膺拉着章回的手,就要往出口走,但他的书童却猛不丁的叫道,“九郎,那边就有人举牌子。”

“怎么可能会”李膺话声一顿,“哦,还真的是自然学会的牌子章九,你看到没有。”

“看到了。”章回望着几十步外,举着木牌的两人,“就在对面吧。”

木牌上,正写着皇宋自然学会六个大字。

“对面,就在这里,不是那边嘿,怎么那边也有”

章回前后左右看过去,“每个站台好像都有。”

李膺和章回骇然相顾。这个声势,可是不小。只是为了迎客,就派出了几十人在车站守着。

感应到了李膺、章回的视线,这座站台上举着牌子的人就走了过来。

走进了,他扫了一眼,自然而然的将伴当和小厮给排除在外,对李膺和章回行礼道,“两位官人,可是来参见自然学会大会的”

李膺、章回齐点头,“正是。”

“在下是学会帮办,奉命在此等候上京与会的会员。敢问两位官人,请柬可还带了”

“带了。”

章回从怀里的暗袋中摸出请柬,李膺的请柬也由书童递了上来。

只有在学会挂名的正式会员,才能得到参加这一次全国大会的请柬,同时在请柬最后还注明,参加此次大会的成员,可以报销本人的来回路费。

这么好的条件当然让所有收到请柬的成员,都趋之若鹜。

先不用说可以面见当朝宰辅平章苏颂,宰相韩冈,副枢沈括,这三人都是学会的正式成员,议政中间,也有黄裳、王居卿等四位会员。

只是上京一趟,见见过去只能通过鸿信往来的志同道合的笔友,就是难得的乐事。何况还不用花路费钱

验过请柬,帮办与同伴打过招呼,便领着章、李二人跟着他走。却不是李膺曾经走过的出站的路,而是穿过一个警备森严的关卡后,转上另外一条道。

帮办边引路,边解释,“这是给官人们走的路,更方便一点。”

“可我那七兄,也是官人,却也不是走这条路。”

“议政。”帮办吐出两个字,堵住了李膺的嘴,“这是专列停车的地方。”

真是天大的面子。

章回和李膺都不敢出声了,可相互看看,又在对方的眼底发现了兴奋和自豪。

不愧是由宰相发起的会社。

能加入这里实在是太好了。

御史台东。

不知等候了多久,眼前的侧门终于打开了。

一名身着皂衣的台吏先走了出来,斜睨了文及甫一眼,然后回头冲里面喊了一声,“出来吧。”

两张熟悉的面容一前一后从里面走了出来。

都是憔悴削瘦,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

文及甫连忙上前,搀扶住两人,动情含泪,“二哥,九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