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22)

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第二更,昨夜实在困得不行,头脑昏昏不知该写什么,只好早上起来写的。

章惇啊的一声轻叫,一下就明白了韩冈的打算。

这是要借钱啊。

章惇对面,蔡确、曾布也是一脸恍然。

听向皇后提到的那几句,就可以知道,韩冈本意根本就不是要朝廷给内藏库开什么借据。

在表面上,那个什么国债,的确是给内藏库的凭证。但实际上呢十万贯、一万贯,这样的定额债券,又有抵押,又有还款期限,还有利息,完全可以卖给其他人,甚至是当钱来使用。这在民间都很正常,那些质库的押票,都能拿去换钱的。抵债的时候,借据也同样能算钱。

当然,十万贯一份,除了天家,天底下没人能买得起,就是买得起也不会买、不敢买。一万贯一份,能买的多了,可一时间却没人会买。但谁说只能是十万贯和一万贯的更少一点呢,一千贯、一百贯,都是可以的。

只要朝廷首开先河,现出来做了样子,让人信服之后,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发行国债。大不了用盐来抵押,直接拿债券去换盐。那些给付入中商人的盐钞,也一样用盐做本金。

这就是韩冈的打算吧

朝廷行事,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信。

这一奏议从里到外都体现了韩冈最强调的信。

朝廷诚信,百姓有信心。从此以往,只要发行一界国债,就能有个几十万贯的现钱,那样朝廷做事也方便了。而且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想到这里,章惇悚然而惊。

万一还不上怎么办就算有抵押,但盐也不是说有就有。生了乱子,可就闹大了。

让吕嘉问跟韩冈打擂台吧。反正最后还是要他们来拍板。章惇想着。

“殿下。防微需杜渐。”吕嘉问果然抓到了重点,“所谓债券,并非金铜,只是一张纸而已。可以伪造,可以损坏,也可能会不小心丢失。万一除了这些事,怎么办”

铜钱都有伪造,国债怎么防伪若是债券被毁坏、遗失呢还有万一遇上大事,朝廷大肆发行债券,甚至强行从富民手中借贷,事情可就难以收拾。

“仁宗时,元昊起兵。关西兵事紧急,朝廷为了运送更多的粮草到边地,便给付入中的商人各色钞引,凭据可以到京城换钱换盐换茶,可商人们到了京师后,朝廷却因故使得钞引不能及时偿付,朝廷信用毁于一旦。”吕嘉问语气沉重,“殿下,立券事小,而信用事大。不以账目,而用国债,臣亦不敢多言。但国债并非借据,又岂是专给内藏一家,百姓亦会受累。日后国家之乱,由此而启。”

曾经一门心思要变法聚财的吕嘉问,现如今满口的国家未来,就跟当年的旧党一样,其维护既得利益的态度十分明确。

“殿下。”曾布站了出来,“不如招韩冈上殿询问。”

曾布不喜欢韩冈,但对吕惠卿、吕嘉问,他则是恨。当年便是吕惠卿和吕嘉问联手,逼得他反戈一击,最后不得不饮恨出外。单单是之前将吕惠卿拒之京外,已经让他欣喜难耐,现在若再能给吕嘉问一记耳光,他不介意站在站在韩冈一边。

“韩冈已经请辞。”吕嘉问说道。

曾布瞥了吕嘉问一眼,就这么怕韩冈

“为国事,须推脱不得。还请殿下速遣人招韩冈。”韩绛说道,“我等皆在此等候。”

韩冈很快就来了。

进门时看着就是三堂会审的样子。

宰辅们都看着自己,吕嘉问像是在发脾气。皇后依然在帘后,而赵煦在御座上坐了不短的时间,似乎是累了,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只是身子依然挺直,坐得四平的礼仪教育,将他培养得很好。至少没有需要议论的地方。

韩冈参拜过皇后和赵煦,向皇后就赐了他座位。但韩冈没有落座,拱手对皇后道:“臣本已在家待罪,岂可与宰辅坐而论道”

“韩枢密”向皇后吃了一惊,“枢密这是何意”

“陛下,殿下。臣因罪无颜留居西府,请辞枢密副使一职。朝廷却至今不允”

向皇后明白了,也即是说,除非答应韩冈辞官,否则他干脆就在这里装哑巴了。

向皇后久久的方一声叹:“韩枢密既然无意留任,吾也不便强求。不过枢密在河东任上,拯危救急,解太原之围,光复代、忻,夺占神武,又多次大败辽贼。如此功绩,朝廷岂能无视,当加赠食邑四千户。”

满朝文武,有几个能像韩冈一样公忠体国天子一逊位,立马就欺上门来了。现在太上皇跟死人差不多了,吕嘉问的做法就跟欺上寡妇门没两样,宰辅之中,只有一个韩冈出来主持公道,不管事成与不成,皇后肯定要对韩冈另眼相待。

但这个另眼相待未免过了头。

宰辅中一下有了骚动,他们都参与讨论过吕惠卿、韩冈和郭逵的封赏,知道他们三人现在具体的官职、差遣,以及其他一系列名爵和头衔。

韩冈现在已经是郡公了,食邑万两千户。依故事,食邑过万户必然要封国公。向皇后的心意也肯定是要将韩冈封做国公,要不然,也不会放下其他虚衔,直接先说加封食邑。

可这是在太夸张了,就是皇后愿意给,韩冈也不敢接受。

蔡确这个宰相现在都还不是国公。想要封国,要么是熬时间熬资历,要么是因故离任后得到朝廷赠与。宰相都不到国公,韩冈被封国,可不是要成众矢之的

为了虚名而受累,实在太冤了。他连忙道:“殿下错爱,臣实不敢当。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韩冈态度诚恳,向皇后皱眉想了下,“那就等之后再议枢密学士的奏章,吾已经看了。”韩冈正式辞官,她也换回了旧时的称呼,“国债之议,吾也觉得甚有道理。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枢密可否现在再给吾说一说。”

韩冈左右瞥了一下,宰辅们都在等他说话。也不再卖关子:“去岁的郊祀,之后又是半年多的战乱,战后的赏赐亦为数不少,还有现在的情况。内藏库多年所积,惟余空簿,此事朝中人尽皆知。”

“谁说不是。”向皇后叹道,“都没想过会这么少,都被搬空了。”

如果不是赶着要让赵顼退位,向皇后也不会面临现在的窘境。韩冈用眼角的余光,瞅着小皇帝。赵煦正瞥了一下嘴,只是很不明显。韩冈觉得,也许是有成见后的错觉。

将注意力从小皇帝身上收回来,韩冈继续道,“但内藏并非左藏,左藏也非内藏。当年太宗皇帝以左藏北库为内藏,内外之分由此而始。”

天子私产和官产不一样,并不是一回事。关于这一点,无论天子和朝臣都有认识。

当然,双方的认识是有差别的。在朝臣而言,天下都是皇帝的,朝廷要为天下用钱,怎么皇帝怎么能不管,所以没钱就往内藏库伸手。但皇帝想要动用国库,那就两样,不能用天下之财,供天子穷奢极侈。

而在皇帝看来,这是我的钱,不是官府的,外廷本有税赋收入,内藏库是为了兵事、典礼和救急用才设立的。国之大事,在戎和祀,加一个灾荒救急,当用在这上面。是国家的储备,是为国家大事准备的。平常的支出,当由外廷自行解决。

总之都是善财难舍。

一般来说,在过去,皇帝都是为一己之欲,侵夺国家财计。或大兴土木,或巡游天下,或封禅泰山,使得朝廷难以支撑,百官叫苦不迭。

现在之所以会反过来,是天子钱多,而国库钱少。富人不贪苦哈哈手中的那点钱,只想守好自己荷包。但朝廷百官哪个不是绿着眼睛,想从栓钱的绳子都断了的内藏库中掏钱

“正是因为有内外之别,所以诸多封赏,都是从内藏库开支。如今新天子践祚,依例也当是自内藏库中开支。”吕嘉问反瞪着韩冈,半点也不退让。

“天子践位,不是国事,难道是私家事吗难道不是一部分出自内藏库,一部分出自三司如今内藏库的份不是说不发,而是三司要向内藏库借贷。却还不想留下借据。可公函往来也是要给回函的,人情往来更是要回书。难道回一份债券就这么难”

“学士说得好。”向皇后点头,“从真宗皇帝开始,近百年了,每年都要从内藏库中给予三司六十万贯,以补国用。这还不够几千万贯都给了,现在只是要个回执罢了,到底有什么不敢的”

在向皇后的理解中,韩冈不打算让三司对内藏库再予取予求了。不能惯着他们随时的伸手要钱,账目也必须清楚。说起公忠体国,能体谅天家的难处,也就是韩冈了。

吕嘉问阴声问道:“嘉问只要韩学士说一句,国债是否仅止于内藏”

“太上皇当年查内藏库账,发现内藏库财物进出无关防,便用李舜举守库,又曾诏江淮发运司,内藏库物移用,需关牒本库照会。太上皇这么做用意何在一者,防盗,二者,明内外之分。”韩冈回道,“韩冈之意也只是内外分明四个字,至于其余等事,非韩冈所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50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