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85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9)

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5:03

第385章重峦千障望余雪9

虽说韩冈在给王韶、张载等人的信件中,没少提到他在格物学的新奇见解。但这些论述,都是他闲暇时的调剂,以及对未来的铺垫。他现在所真正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科举,和近在眼前的决战。

“你这草料场最是要当心,几十万束草都堆在这里,明年大战的消耗全都靠着此处支持。若是出了半点差错,不是简简单单能了事的。”

韩冈嘱咐着,虽然语气也算平和,也不屑用威胁的口气下去人,但管勾草料场事的小官却还是心惊胆颤的点头哈腰,连声应诺。一众在草料场中听命的士卒,也都是恭恭敬敬的跟在后面听着教训。

寻常守着草料场的基本上都是配军的罪囚,但为了防备意外,经略司调来了一队军中精锐来看守。明年上万匹军马要靠着这里的草料,的确是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巡视过草料场,韩冈又去了囤积军粮的常平仓。这两处是城中防火的重中之重,不亲自走一趟,看过两处的防火准备,他怎么都不能放心回家过年。

不过不论是草料场还是常平仓,里面划分了片区,片区之间都有着足够宽阔的隔火带,除非有人故意纵火,或是刮着能掀开屋顶的狂风,否则即便起火,也不会烧光。

绕了一圈后,韩冈安下心来。离开了常平仓,管辖巡城甲骑的王惟新正好带队从门前经过,曾经是王韶身边的亲信元随,现在也是经略司中有名有姓的将校了。

看到韩冈,王惟新连忙下马行礼,两年前的韩秀才,如今身份早已不同。就算有着王韶做靠山,他也不敢有任何怠慢。

扶着王惟新起来,韩冈盯着他的双眼,郑重的说道:“今夜城中安危,可就要靠惟新你来担着了。”

陇西小城,不似东京、秦州将事情分得那么清楚,潜火铺的铺兵和巡城都是一拨人马,王惟新就兼管着城中烟火事。

去年陇西县还是古渭寨时,年节的那段时间,城中有过十几次大大小小的火灾。今年雪大,屋上、地面积雪未消,火势难起。可入冬以来,还是烧过了两三次,韩冈不想在除夕时听到火警的消息。是以他早定下了巡逻的班次,以防除夕夜中走水。

听着韩冈说着郑重,王惟新忙不迭连连点头:“机宜放心,惟新敢不用命”

韩冈把手放开,“你用心就好。”

王惟新在熙河众将佐中,能力、武艺都算不上出色,但胜在勤谨,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带着巡城甲骑的缘故。可也就是因为能者多劳,勤者也一样多劳,摊到身上的职司让他连过年都过不好,但勤快又肯做事的人,总是能比别人升得快。据韩冈所知,转过年来,王韶就要把王惟新换个更容易立功的地方了。

别过王惟新,韩冈又去了衙门中,即便是除夕,他还有一摊子事要处置,还有明天的正旦大礼,也要再看一看准备的情况。

等他将手上的事批阅完毕,又到大堂检查了各项礼器,离衙返家时,天色早已黑了下来。前面家里等着着急,派来询问何时回家的仆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两个仆人站在韩府门前,掂着脚向州衙过来的方向张望着。一看到韩冈带着他的一众亲兵元随回来,十几骑组成的一队人马蹄声清脆,便飞奔进院,去通知韩家的老官人和老太君。

韩千六和韩阿李都换了身新衣,就在堂屋中正坐着。一个穿着官服;一个靠着丈夫、儿子得了封诰、一身官人家主妇的品妆,看着就官宦人家的气派。

终于见着儿子回家,韩阿李火烧火燎的站了起来,急声道:“怎么忙到现在就等三哥你回来了。这身皮穿着就不舒服,快点去祭了祖宗,让娘把衣服给换了。”

“娘这话说的,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韩冈笑着跨门进屋,顺手解开斗篷的绳扣,韩云娘忙上来把他脱下的斗篷给收拾起来。

“还有多少人不喜欢做官,不是说有个跟素心一个姓的学究吗,官家亲自找去,都不待搭理的。也难怪,这份罪受的”

韩冈哭笑不得,严子陵的名头倒也真是响亮。只是韩阿李虽然着急,但韩冈要打的招呼,却还是要尽到礼节。

在正厅中,除了他的父母之外,亲戚中就只有冯从义在这里李信和韩冈的舅舅现下都在秦州。

“今年还是一个人,等明年可就要两人一起来了。”韩冈跟起身来见礼的表弟开着玩笑,“到了后年可就要三个人了。”

“从义要多谢表哥主持。不然也娶不到太后家的女儿。”

冯从义今年年中订的亲,聘妻是高家旁系的庶出女儿。论起身份比冯从义要高上不少,但以冯从义如今的身家,找个县主结亲都是没问题的。就是如果与宗室联姻,必定会连累到韩冈。所以无论韩冈还是冯从义,都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寻找。

“倒不关愚兄的事,是高公绰主动提起的。”韩冈转头对父母道,“表弟经商的手段,高副总管是赞不决口,说他是白圭、漪顿之才,能。”

“义哥儿做买卖的本事,不比三哥做官的能耐差。顺丰行的名字,现在哪家蕃人不知道”韩千六没口子的赞着冯从义,“他今天带来的烟花,可都是京城里专做药发傀儡的李家出产,官家都赞过的。”

冯从义立刻谦虚道:“药发傀儡实在买不到,只能用烟花顶数了。”

他所主持的顺丰行,在韩冈的支持下,今年一年就带来了上万贯的净利润。所以今天来的时候,不仅仅带了各色礼物,还顺便带了一箱子从东京城中买来的上品烟花。

韩千六看着用金银彩纸包装起来的烟花,脸上直带着笑。若在往年,花上三五个大钱买两三个单响、双响的爆竹,听个响,也算是过年了,何曾敢奢望过用上开封李家的特制烟火听都没听说过。可现如今,他韩家也成了富贵长享的官宦人家了。

韩阿李也一样心情愉快。周南、素心就坐在她后面,身上的衣物都是宽松的款式,如今两位孕妇被无微不至的保养的,到明年就能给韩家添个后代了。

韩千六放下了烟花,对韩冈道:“三哥,也别耽搁了,先去祠堂吧。”

韩冈先祖的灵位就放在后院西角的小祠堂中。韩家在关西的这一支,现在能上族谱的也就三人。而祠堂中的灵位,就只有少少的几个。韩家夫妇带着韩冈在祠堂中上香行礼,而其他人都站在外面候着。

对于自己的祖父,韩冈一点印象都没有,但能在这个时代远行千里,来关西开枝散扬的钟声响遍了城内城外,在夜风中传得很远。

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下猛烈起来。

韩冈和家人一起走到院中,来自京城李家的烟花在空中爆开,五彩的图案照亮了夜空。

硫磺味扑鼻而来,并不算呛人。烟雾弥漫中,第一百零八下钟声敲过,熙宁五年终于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