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

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乍听到章惇推举沈括,李定立刻将视线投向韩冈。

章惇这是要拿沈括下手他与韩冈的关系决裂了吗

但以韩冈的性格,以及资历,应该不会跟章惇他去争宰相位置的。既然不争,那还有什么理由两人决裂

之前沈括临危受命,去扑灭石炭场火灾,沈括有苦劳,也有些功劳,不过因为他仅仅是让大火烧光了石炭场的煤炭,最后自然熄灭,又拆毁了数百户百姓家宅来防止火势蔓延,致使民怨沸腾,颇闹了些事,还是有些朝官指责他办事不利。

沈括出任开封府是被赶鸭子上架,受命平复危局,寻常官员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只是沈括本来就因为人品备受歧视,仅有韩冈愿意接纳。韩冈同意他出知开封,便不敢推辞,不得不接下来。

这一回沈括是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而韩冈又同意了,这不是逼着沈括离心离德

鬼才会相信韩冈会容忍有人拆自己的台,而那个人更不应该会是章惇。

不过听到韩冈之后的回话,李定顿时恍然。

开封府审讫,交由诸法司复核,乍听起来是把沈括给牺牲了。

如果一切都这么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开封府批出判词之后,上覆大理寺复审,再送审刑院详议,由于事关重大,又多人论死,所以还有刑部复核的一道关,而御史台更将会依例全程监审。

开封府的判决一路上要过关斩将,想要顺利通过根本不可能。

可再之后呢

如果法司将开封府的判决给驳回去,沈括是不可能就此罢休,必然要就此申诉。双方各执一端,接下来要么就是请两制以上官详议,要么就是请太后处断。

换做自己站在韩冈和章惇的位置上,肯定会选择密奏太后,让向太后直接进行赦免。

如果当真依律判决,参与叛乱的主要成员,还有直系亲属中的男丁,必然不离斩绞重刑,腰斩也会有几个。如果蔡确、宋用臣和石得一还活着,更是逃不过千刀万剐的凌迟极刑。

前两年的李逢、赵世居谋反案,就各凌迟和腰斩了两位伎术官。那一回,连谋反的谋字都算不上,只是赵世居家中藏了兵书和谶纬图书。往来书信上看不得一个阴谋。这一次,是实打实的谋反,砍下的头颅当是赵世居案的十倍。

但只要说服了太后,赦书一出,什么先例故事也就无关紧要了

宰辅们要放过一众叛逆,本来就是要请太后降赦诏。想要名正言顺的颁诏,必要的审判程序就少不了。只有先行定罪,才能赦免。

配合的倒是好。

韩冈和章惇根本就没有让步,只是先拖延一下。有了对一众叛臣的处置,另一面曾布和薛向的处置也就有了依循的标准,接下来再议论,可就脱不出宰辅们划出的底限。

李定差不多明白了韩冈与章惇的一点盘算,但他清楚,绝不会这么简单。

一切的核心还是在太后身上。

吕嘉问眼神阴冷,盯着韩冈和章惇。两人明目张胆的相互配合,绝不止是暂且拖延,以逞其谋算那么简单。

宰辅们在挫败了叛党,救回了太后与天子之后,已是功高难赏,如果再表现得太强势,在太后眼中免不了会被认为是咄咄逼人,骄横跋扈。

才经过一场叛乱,尤其是倚为心腹的石得一、宋用臣的叛离,太后免不了会疑心重重,对权力也将格外执着,此人之常情。

女人本就多疑,天子的疑心病只会比女人更重,刚刚被背叛的人则总免不了以猜疑的目光看外界,如今垂帘听政的太后是三事叠加,猜忌的程度将会是之前的十倍、百倍。

如果有人触动她的心结,之前的信任不论多深厚,也会立刻变成猜忌。

吕嘉问敢于随着李定一同顶撞诸宰辅,正是想借用太后这样的心理。

可韩冈、章惇现在已经退了一步,这边再咬着不放,太后猜忌的对象可就会转过来了。

吕嘉问此时更加确定,只要还有章惇和韩冈在,两府中空出的那几个位置就像水里的月亮,看似触手可及,却抓不到手中。

难道就这么认输不成

吕嘉问紧紧咬着牙关。

王安石、韩绛、张璪,以及苏颂,这四人都比不上韩冈、章惇的年轻,精力早已不济。时间一长,朝堂事务必然会渐渐落到韩冈、章惇两人手中。

如果自己能在近日进入两府,还可以跟章惇、韩冈争一争朝堂大政。但若是不能及时填补上那几个空缺,待朝局安稳下来,以章惇和韩冈的能力,当能顺利的处置好军政两方面的国家大事,让朝堂上下最关键的是太后觉得没有必要补足两府的阙员。

到时候,想要再挤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即便太后有意扩充两府,牵制章惇、韩冈,也要与外路的一应重臣相互竞争,哪里有现在的机会好

如李定、吕嘉问一般咬碎牙关的重臣不在少数,皆是有资格跻身两府的一干人。他们或前或后,就自问已经看透了韩冈和章惇的把戏。

不过此时苏颂心中与王安石一样疑惑不解。

绝不是什么默契和配合,苏颂极为熟悉韩冈的性格,他和章惇先后发言,反倒有着些微争锋相对的味道。

从资历和官阶来说,韩冈不会与章惇争夺宰相的位置。两人要心生嫌隙未免还太早了一点。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自韩冈开口支持开封府作为主审之后,殿上一时就静默了下来,人人都在猜测韩冈的用心。

韩冈看见每个人的表情从狐疑到恍然,好像都已经看明白了自己和章惇的想法一样。

真的能想明白

韩冈暗中冷笑,真正明了对方用意的只有自己和章惇两人吧,谁让自家曾经向章惇透露过自己的打算

在经历过一场叛乱之后,太后的心性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韩冈很想知道。

不过不论事情怎么发展,他回到两府的位置上已经成为定局,对于朝堂的影响力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多半还有超过。

到时候,是一点点的撬空皇权的基石,还是现在就在殿上立下法度,这不过是手段缓急的差别。

不知两府中剩下的一两个空缺,能吸引住多少人渴求的目光。

吕嘉问权衡再三,眼神坚定起来,他从窃出叔祖父的奏章草稿,投奔王安石,被称为家贼开始,至今已有十二年,将他赶出家门的两位元凶都垂垂已老,他没有第二个十二年可以耽搁了。

只是当他准备站出来的时候,只见一名内侍匆匆跑进殿中。

冲太后行过礼,内侍高声贺喜:“蔡确子弟,蔡硕、蔡渭以下十七人,并从党蔡京一人,皆已全数就擒。其中蔡渭本是逃脱,却为开封府判章辟光及西上阁门使王厚与蔡京同时擒获,已经械送开封府。”

擒获

怎么给弄到开封府去了

直接就砍了了账的事,竟然还给拖到了开封府去。

就算王厚见到蔡京蔡渭,二话不说,将两人砍了首级下来,韩冈也照样能给他报上一个不留遗患的上上之功。

办事真是不利索。

韩冈暗暗摇头,王厚是不是在陇西养尊处优太久了,天天看人赌球赌马,现在连杀人放火的老本行都忘了换作是当年,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却给放过了,不用别人说,王韶回头就会好生的用家法教训一下自己的儿子。

不过韩冈也没有权力让王厚为自己赴汤蹈火。

王舜臣、李信肯定会做的事,王厚却不一定会。这就是差别。

幸好有了一个章辟光。

韩冈脸色古怪。

章辟光这一回可就是露脸了。

首倡驱二王出宫,之后就被暴怒的高太皇赶出了京城。这一番折磨,就是他的资本。从心性上,章辟光就是一个会投机行险的人物,

与蔡确的区别,就是一个先走鸿运后遭灾,而另一个则是应了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回天就要降大任于他了。

“韩卿,这蔡京该如何处置。”

向太后问韩冈,当初蔡京与韩冈正争吵不休的时候,她算是其中一个参与者。

“那是沈括的事。”韩冈很干脆的推给了开封府知府。

“若蔡京是幡然悔悟,自是既往不咎。如果不是,依国法便不可轻饶。”

韩冈的后半句才是重点。

当着太后的面,他自是不能说让蔡京早点去投胎,但韩冈的态度十分明确不可轻饶。

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沈括审出一个幡然悔悟的结果来。

而且总不能进了开封府的所有人,最后都因为宰辅们的誓言得到赦免,总要有一两个例外,来验证国法的森严。

尽管当初的誓言中有足够多的漏洞,其实根本约束不了韩冈。就算沈括又一次叛离,对韩冈也没影响。

而那个蔡京,甚至不用审,直接下狱报个瘐死很容易就了事。

又不是台狱,犯官吃的住的,比京城人家还要好几分。

这里是府狱,皋陶的神主之后,就是暗无天日。谁敢在里面多待

市井中的泼皮无赖,但凡被捉进了狱中,第一件事就是托人赶紧通知家里,早点拿钱将自己赎出去,半日也不敢多留。哪个不是屁滚尿流不用上刑,住上三五天,出去后就病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尤其是最深处的几间牢房,专门是用来弄死人犯。都不用见血、也不用牢卒亲自上阵,丢里面几天,出来就只剩一口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4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