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88章 礼天祈民康(4)

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第588章礼天祈民康4

王旖欲言又止,而周南仍是花容失色的样子,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看着自己不小心将妻妾给吓住,韩冈无奈的叹了口气,宽慰的笑道:“放心好了。只是为了爹娘,你们几个,还有奎官、金娘和二哥儿,为夫到了外面后,肯定会谨言慎行,怎么也不会乱说话的。想想过去,为夫什么时候做错过。”

王旖小心的又劝过了韩冈几句,和周南一起,起身走回到岸边上的帐篷里去看着儿女了。

韩冈静静的坐着,手上的鱼竿动也不动。半天过去,也不见动弹,如同一座雕像一般。

这还算不上是悖逆之言,只是将事情说破而已。就算到了天子面前,韩冈其实也敢说出口的,也不会因此而得罪。真要说其来,韩冈依稀记得包拯对仁宗皇帝说过更为刻薄的话。而直言天子孤寒的臣子也是有过的。

真正悖逆的是韩冈的心思。

他不可能如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天子都要保持着一份敬畏。

但即便只为了妻儿着想,韩冈都无意走上九死一生的险路。可就算是走在安全的道路上,韩冈也会向着目标去努力。

韩冈自信他有足够时间,走到能让他实现目标的地方。

并不仅仅是权力。

权力并不足以为凭,此时宰相的权力再大,也是建在沙滩上的。名声更为重要并不是王安石的那等名声,毁誉皆出于士大夫之口。而是要更高一层。

得学学周公,得学学王莽。

虽然结果一好一坏,可两位先贤都有值得韩冈学习的地方。

首先就是要在军器监做出点功业来。

“三哥哥,有没有钓上鲤鱼”韩云娘欢快地跑了过来,打断了韩冈变得阴郁起来的思绪。

冻得红扑扑的脸,笑得如鲜花一般。俏巧的鼻尖,也是红红的,让韩冈忍不住想捏上一下。常年待在家中不能随意外出,也的确闷坏了她。今年韩云娘才不过十七岁,虽然已为人妇,但还是处在最为活泼的年纪上。

韩冈回头望望河滩上的帐篷边,王旖和周南都在向这里看着。若想韩冈恢复好心情,自幼相伴的韩云娘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转回头,对着如花俏脸:“还没有呢。”

韩云娘一手敛着裙裾,在冰窟前蹲下来,好奇的向里面张望:“什么时候能钓上来”

韩冈哈哈笑道:“我怎么可能知道你的三哥哥也不是能掐会算的。”

他正这么说着,忽然面前的钓鱼竿一沉,一下弯了起来。

钓竿弯得如同月牙一般,云娘一下急道:“咬钩了咬钩了三哥哥,咬钩了。”

小手一下下的扯着韩冈的袖子,很是为韩冈急着。

韩冈苦笑了一下:“我可没咬钩,咬钩的是鱼。”

虽然在开玩笑,但他抓着鱼竿的双手一点也没有松劲。咬钩的鱼挣扎得很厉害,扯着鱼竿的力量甚至让韩冈从雪橇车上站了起来。

韩冈一下变得兴奋起来:“看来是条大鱼”

韩云娘急着:“快点。三哥哥,快点。”

韩冈双臂用力,使劲向上提着。他所用的鱼竿,可没有后世那么多零碎装备,就是竹竿上拴上根结实的麻线。但这样的鱼竿还是老渔民手上买来的,钓起鱼来一点也不耽搁事情,反而顺手得很。

韩冈这里的动静很大,周南和王旖都跑了过来,看这韩冈到底能不能钓上一条大鱼来。

钓钩上鱼儿挣扎了半天,终于松了劲,被韩冈瞅准了机会,双手用力,一下就扯了上来。

哗的一声响,在冰窟中来回窜动的鱼儿终于被提出了水面。在钩子上上下蹦跶着,扯得钓竿一阵阵的抖动。

这一番动静甚大,韩冈都出了一身汗。但上钩的猎物却是出乎意料的小,仅仅是一条只有巴掌大的小杂鱼。在空中来回挣动,溅了韩冈一脸的水。

韩冈悻悻然的摇摇头,从钩子上将鱼给取下来,丢到了冰窟旁的地上。旁边的王旖和周南都笑弯了腰,方才心中的抑郁,一下就散去了许多。

韩云娘拿着鱼篓,看着韩冈将鱼丢到了冰上,也一起将篓子丢了下去。她白白期待了半天,有些不高兴的嘟着嘴,很是孩子气。

韩冈此时放弃了,觉得再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与妻妾一起回到了河滩上的帐篷处。他钓了半日,钓上来的两三条都不是鲤鱼,看着也不认识。全都丢在了冰面上,片刻工夫冻得的了。

幸好韩冈带来的随从们,有几个懂渔情的,他们远远地在外围守着,顺便也在冰面上打洞,给韩冈弄上来了七八条黄河鲤鱼。

都是一尺多长,已经在寒风中给冻僵了。

严素心掌着厨刀,指挥着随行而来的两个厨娘,在河滩边处理起鲤鱼来。

一边的小锅里开始咕嘟咕嘟的煮着鱼羹,而严素心又开始在砧板上料理起去腮去内脏的其他几条鱼来。做得不是别的,而是京中如今最为流行的鱼脍,也就是生鱼片。

鱼脍,一个是要看着鱼的新鲜程度,还有种类。黄河鲤鱼算是河鱼中最好的一种了,又是刚刚钓上来的,再新鲜不过。

而同样重要的则是刀工。严素心于此事上最为擅长。她片出来的鱼脍,纤薄如蝉翼,白得近乎于透明,吹口气仿佛就能飘起来的样子。

韩冈夹起一片,占了点调料放进嘴里,冰鲜嫩滑的口感顿时在口中扩散开来。

放下筷子,韩冈对着素心笑道:“若是欧阳文忠和刘原甫犹在,若能尝到素心的手艺,必不会时时提鱼造访梅圣俞家梅尧臣。”

梅尧臣家侍女善做鱼脍,欧阳修、刘敞,每思食脍,必提鱼过往。虽然没有尝过梅尧臣家侍女的手艺,但韩冈确信,严素心的手段绝对不在其人之下。

“梅圣俞就是那个鲶鱼上竹竿”王旖问道。

“对”周南笑着点头,她对京中故事比韩冈、王旖都要熟悉,“就是那个鲇鱼上竹竿,猢狲入布袋的梅尧臣梅圣俞。”

梅尧臣以诗知名三十年,与欧阳修等重臣交往甚密,可惜始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参与修唐书,对其妻刁氏道:“吾之修书,可谓是猢狲入布袋。”刁氏则回道:“君之仕宦,何异于鲇鱼上竹竿。”

梅尧臣说他修史书,如同猢狲钻布袋般容易,而刁氏则笑他做官却比鲇鱼爬竹竿还要难。梅尧臣夫妻的这番对话,正是一句佳对,被人听了后,很快就流传开来。

无论是韩冈,还是王旖、周南和云娘,对素心的手艺都是赞不绝口。今天的鱼脍,更是验证了她的厨艺。

韩冈吃了小半条,停了筷子。鱼脍虽好,却不能多吃,尤其是在冬天,吃多了会伤脾胃的。而其他几位,也都没有多吃,韩冈的一对儿女,这时闹着要下地来。两个孩儿到了河边上,始终都是由乳母给抱着,一刻也不让他们下地。毕竟是在冰面上,被凿开的洞,大人掉不下去,小孩子可说不准。尤其三岁上下的小孩子还喜欢乱跑,很容易出事。

韩冈将儿女抱到膝前,对着妻妾笑道:“偷得浮生半日闲,今天可是难得的清闲。”

严素心道:“可是等过两日,官人就又要忙起来了。”

“那也只是一时而已。”韩冈叹了口气:“我不想多掺和现在朝廷上的事。韩子华、吕吉甫都有私心,为夫何必趟那汪浑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心上能轻松一些。接下来的日子,也可以多陪陪你们。”

“韩冈还是不肯奉诏”

“回官家的话,府界提点韩冈的确不肯奉召。”

奉旨前往白马县的童贯连头也不敢抬,他前日第二次去白马县,诏令韩冈接手,但韩冈又给拒绝了,一点也不松口。

赵顼暗叹了一声,终究都是不省心的。

他此前也从孙永那里听说了一点消息,韩冈只想要一个军器监,却不愿接受中书检正。虽然去了中书容易升官,但会掺和进如今纷乱的朝局中,的确不是好事。

这算什么

看到王安石走了,正好可以在京中兴风作浪了

将关学送入京城,让张载在开封城中宣讲格物致知的道理。如果给了他一个机会,说不定转头就要再一次建言,让张载进入经义局了。

做臣子的都有私心,赵顼也能体量,韩冈的私心算是好了,是为了他的老师,为了他的学术而努力。总比为了钱财、子孙要光明正大上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79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