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110章 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书名: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0

韦天宝笑道:

“胡先生,你随便教吧,按照你原来的办法去教也行。你负责教孩子们认字写字,黄月英和小乔,给孩子们教点别的。或者,你们分开教。”

胡比周点头:“那我们分开教吧,那个粉笔,我是真的不会用。”

人老了,就是固执,学不了新东西啊。

黄月英和小乔,倒是对这一切很感兴趣,拿着粉笔写字,很快就适应了。

还有鹅毛笔,用起来方便,节省墨水,还节省木牍竹简。

大乔也图好玩,笑道:“天宝,你觉得我能不能去给孩子们当个老师?”

“夫人肯定行啊,你有时间,就去学堂看看,顺便帮帮忙。”

“那你为什么不去帮忙?”

“我都忙死了,还要去铁匠作坊,指导大家打铁。”

“你还会指导打铁?”大乔惊愕。

“必须的啊,做你的丈夫,要全知全能才行。”韦天宝嘻嘻一笑,去铁匠作坊干活。

大汉朝的打铁技术,领先同时代。

有灌钢法和炒钢法,有百炼钢。

但是在韦天宝看来,这就是炼钢业的起步阶段。

因为炉温不够,大汉朝是没有办法,把钢铁直接烧成铁水的,所以钢铁产量上不了,每一件钢铁器具,都有花大量时间,反复捶打!

韦天宝找刘表,要了几个青铜铸造师傅,要了一些坩埚和其他设备,正在试验高炉炼钢。

土高炉的构造,韦天宝记得清楚,做起来也不难。

温度不够,就吹入热风和木炭粉,可以增加两三百度,将钢铁完全融化。

这两天,正在试验土高炉,铸造一些模具。

荆州南部有石膏矿,韦天宝也联系刘表,让南部大量运送矿石过来。

刘表要给韦天宝举办庆功宴,韦天宝都没时间,委托乔太公和单福去参加,自己忙着搞科研,每天忙得团团转。

一转眼,又是秋收季节。

韦天宝暂停部分作坊,让工人们回家秋收,安排秋种。

新野的常住兵,也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帮助百姓抢收抢种。

薛闾笑呵呵地汇报:“韦大人,今年是个丰收年啊,老天爷眷顾,风调雨顺的。今年的粮食,我们会收上来很多。我估计,征收秋粮过后,我们有两年的余粮。”

韦天宝点头:“征收秋粮的时候,宽松一些。有些百姓粮食不足,就算了。我们手上有钱,可以多买一些粮食,存放起来。”

这次大破江东兵马,刘表奖励了韦天宝三千两黄金。

加上韦天宝赚的钱,现在已经是金银成山了。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就算整个新野县不征收粮食,也不收税,韦天宝都无所谓的。

薛闾很欣赏韦天宝的大气,抱拳道:“韦大人放心,征收粮食的事,我亲自督办。有困难的百姓,我会减免的。”

“那就好,辛苦你了。”

韦天宝点点头,又去查看石膏生产厂。

做粉笔需要石膏,但是用量很少。

韦天宝调来大量的石膏矿石,是为了生产模具。

用石膏模具,可以制造出精密件。

从石膏厂回来,韦天宝顺便带了几盒最新的粉笔,拿给小乔和黄月英。

小乔试了试粉笔,非常丝滑,笑道:“天宝哥,我看你也能当老师,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吧。”

韦天宝摇摇头,笑道:“怎么样,孩子们学习认真吗?能习惯吗?”

“都还好,拿着鹅毛笔,在木板上写字,倒是像模像样的。不过,有些孩子很聪明,有些孩子还是笨了一点,学起来比较慢。”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韦天宝一笑:“首先,让孩子们背一些短诗,一些顺口溜。等他们背熟了,再慢慢教他们写字。”

小乔扯住韦天宝:“那你写几首短诗,明天我来教孩子们。”

韦天宝点点头,在木牍上写了几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小乔在一边看着,又惊又喜。

韦天宝写完了,笑道:“先把这几首,教给孩子们。教完了,我再给你写。”

小乔笑颜如花:“你放心,我只要三天,就能让孩子们学会。你赶紧多写一点,要保证存货充足!”

黄月英也走过来,看着韦天宝写的诗,赞叹道:“韦县令出口成章,提笔成文,真不简单。”

“黄老师过奖了,愧不敢当。”

韦天宝抱拳,问道:“诸葛先生这几天,在忙些什么?”

黄月英说道:“他除了读书,就是在到处游玩闲逛,或者和单福先生在一起,讨论一些天下形势。前天听他说,他打算根据韦县令提供的一些思路,来推算日食月食。”

韦天宝笑道:“诸葛先生闲云野鹤,令人羡慕啊。”

“韦县令腰缠万贯,又何尝不令人羡慕?”黄月英一笑。

正在此刻,谢松来报:“韦公子,刘表刘景升带着蔡瑁蒯越,还有公子刘琦来了,已经进了城。”

韦天宝皱眉。

刘表这时候,来干什么?

官署大厅里,韦天宝见过刘表,邀请大家落座。

刘表神色激动,笑道:“韦公子,你真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啊。我们得到消息,江东小霸王孙策,前天被人暗箭偷袭,已经身死!”

韦天宝也惊愕:“这么快,孙策就死了?”

原以为,孙策还要一年半载才死的,没想到,时间似乎提前了。

刘表笑道:“孙策虽然年轻,但是勇猛无敌,又有周瑜鲁肃等人辅佐,是江东心腹大患。现在孙策一死,江东群龙无首,我荆州可以高枕无忧了!”

蔡瑁蒯越等人,都面带喜色。

韦天宝想了想,问道:“刘太守,孙策一死,我们荆州打算怎么办?有没有打算,趁机拿下江东,扩大地盘?”

“我当然也想过。”

刘表点点头,又叹气道:“可是趁着人家办丧事,去攻打人家,也实在不仁不义。我一把年纪,实在不好意思,欺负江东小辈啊。”

韦天宝苦笑。

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你假仁假义给谁看?

这时候不欺负江东,等着江东壮大起来,让他欺负你儿子?

蔡瑁问道:“韦县令既然有神算之术,不妨算一算,孙策死后,江东形势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