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62章 包子馒头,美食不断。

书名: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0

韦天宝斜眼道:“刘皇叔刘玄德,我当然知道了,耳朵很大的那个。桃园结义刘关张,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谁不知道啊?”

吴轩点点头,叹息道:“是啊,刘玄德盖世英雄,仁义忠厚,天下扬名。可惜,死了。”

“啊,刘玄德死了?”

韦天宝大吃一惊。

这尼玛不对啊,刘玄德死了,三国剧情,还怎么玩下去啊。

吴轩摇头道:

“我是听说的,据说徐州城已经被曹操攻破。刘玄德坠河而亡,全家老小,还有义弟关羽,也都被曹操活捉。还有那个张飞张翼德,听说也死了。”

“胡说八道。”

韦天宝松了一口气,笑道:“你放心吧,我夜观天象,刘玄德还有洪福齐天,不会死的。”

这是刘备二据徐州,被曹操击败的剧情。

这一战,刘备输得的确很惨。

自己被乱军冲散,关羽被困而投靠曹操,还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

张飞失散,不知所踪。

接下来,刘备该去投奔袁绍了,然后还得一两年,才到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古城重逢。

吴轩听到的消息,是刘玄德死了,这也很正常。

古时候,消息传播慢,以讹传讹的事,每天都有。

吴轩笑道:“天宝兄还会夜观天象?那你说说,今后这天下,会是谁的?”

“说太远了没用,跟你说个近的。”韦天宝手指北方:

“曹操已经击败刘备,这就要和袁绍干上了。不出一两年,袁绍必败。北方的天下,以后是曹操的。包括庐江郡和寿春合肥,很快也都是曹操的了。”

吴轩吃惊:“就算张勋守不住庐江,孙策也会打过来呀,怎么会是曹操的?”

“孙策会先打过来,但是最后,还是曹操的。”

“好,我先看袁绍曹操之战,你说的灵不灵。”

两人边走边聊,心情愉快。

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败,对于现在的庐江郡来说,没什么影响。

前方不远,乔太公带着后勤队,赶着牛车马车来接应了。

韦天宝笑道:“泰岳大人来得正好,大家搬运这些粮食和战利品,很是吃力。”

乔太公笑道:“我知道你们会打胜仗,所以带着大车来接。”

把战利品和粮食,全部搬上马车,速度就快了许多。

午饭前,回到半山岛。

小乔已经大好了,带着苦桃在山前迎接,笑道:“天宝哥又打胜仗了,真是百战百胜,常胜将军啊。”

“这一战,是吴轩大将军打的,没我的事。”

韦天宝一笑,又说道:“我们从强盗手里,抢来许多鸡鸭牛羊,今天又能吃铁板烤羊肉了。”

小乔说道:“山寨里杀了两头猪,姐姐和朱连城邹槐花,正带着大家,安排庆功宴席呢。”

今天的庆功宴,很丰盛。

酒管够,肉管够。

所谓当兵吃饭,这些兄弟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韦天宝的。

打了胜仗,肯定要给兄弟们一番吃喝。

否则就没有斗志了。

午饭后,吴轩带着自己的队伍回去了,还带回去一批马鞍马镫,一船火酒。

韦天宝送行,吩咐道:“吴县尉,你回去再打听打听,附近还有哪些游匪,我们全部将之消灭了,也算是保境安民。”

吴轩点头:“我回去再侦查,如果是小股游匪,我自己就能对付。发现大的游匪部队,我就通知你。”

打强盗,抢走强盗的东西,吴轩和韦天宝都没有思想压力。

虽然强盗的东西,也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

韦天宝检查这一批抢来的粮食,其中一大半,都是当年的新麦。

这倒是可以做面条和面包,还有饺子春卷油条混沌啊。

于是,韦天宝前往磨坊查看,要来两升细面,又让木匠给自己做了一根擀面杖,去水寨做面条。

大汉朝的小麦,是直接拿来煮饭吃的。

难以下咽,粗糙无比。

但是这时候,也有了石磨,可以磨面。富贵人家,会做面粉糊糊、面粉疙瘩、烙饼子吃,却不会做面条!

大乔看见面粉,问道:“天宝,你拿面粉干什么?做饼子吃吗?”

“做面条。”

“什么是面条?”

“来来来,我们一起做,做出来就知道。”

韦天宝挽起袖子,开始加水揉面。

大乔饶有兴致,在一边学着,照葫芦画瓢。

等面团被揉得十分劲道了,大乔已经香汗淋漓。

揉面也是很累的。

韦天宝让大乔歇息一下,自己用木棍来擀面。

大乔叹气:“做一顿饭,需要这么费事吗?”

“慢工出细活嘛,想吃点美味,就得下功夫。”

韦天宝不着急,按部就班地操作,又让大乔去找些葱蒜过来。

擀好了面皮,切成面条,下了热水锅里煮,再撒上葱花,加盐加猪油,一锅香喷喷的擀面,就出炉了。

乔太公夫妇和二乔姐妹,还有朱连城和玲珑苦桃,都吃得满头大汗,赞不绝口!

都是第一次享受到这种美食!

韦天宝笑道:“擀面的制作,我已经教给大乔了。连城,你和玲珑苦桃,以后都可以学一学。等你们学会了,我再教你们做拉面、油条、饺子、春卷、包子、馒头……”

大乔笑道:“擀面好吃,就是做起来太麻烦,一般人也吃不起。还是麦饭容易,煮熟了就行。”

小乔不谙世事,不知道物力艰难,追着问道:“天宝哥,你说的包子馒头,是什么样子的?”

“呃……”

韦天宝想了想,比划道:“就是圆圆的,软软的,又大又白的……跟你的拳头差不多大。”

小乔攥起拳头看了看,还是不明白,想象不出包子馒头的模样。

“明天晚上,我给你做出来。”

韦天宝一笑,留下一团生面做老酵头,准备明天晚上,继续卖弄厨艺。

不过,大汉朝的石磨,也不太行,还得改造一下。

晚饭后,韦天宝前往大寨,询问手下兵卒和乡亲们,当中有没有石匠。

巧了,还真有一个本地乡亲,就是石匠,而且手艺不错。

韦天宝带着他,来到磨坊里,画了图纸,对照原来的石磨,让他改造。

石匠很为难,沉吟道:

“原来的石磨,不容易改造,还是去太湖县,找新的石料,直接制作新石磨,简单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