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76章 夜观天象,掐指一算!

书名: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0

韦天宝说道:

“刘太守仁德,闻名于世,荆州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禽择木而栖,何况我一个大活人?孙策脾气暴躁,不知道修身养性,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非立业之主也。”

“什么,你说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

刘表皱起了眉头。

“是的,孙策初定江东,根基未稳,江东不服孙策者,还有很多。保不定哪一天,孙策就会有飞来横祸。”

“这只是胡乱猜测,当不得真。孙策年纪轻轻,如何随便就死?”

刘表摇摇头,又说道:

“韦公子打造的马鞍马镫,还有投石车,的确好用。这样吧,我将新野县交给你,任命你为新野县令。你在那里为我打造军械,安身立命。他日如有战事,再委任韦公子担当重任。”

新野?

那不是三国演义里,刘备后来寄居荆州的地方?

好吧,有一块地盘,总是好的。

韦天宝抱拳:“承蒙刘太守厚爱,晚辈这就去新野上任。他日若有战事,韦天宝愿意效命。”

其实韦天宝知道,从现在到刘表老死,荆州都没有什么战争。

自己在新野,也乐得清静。

刘表点头,派人前往新野,配合韦天宝做好交割。

公子刘琦,陪着韦天宝一起走出太守府大堂,笑道:

“韦公子,我父亲对你,也算是重视了。如你这般,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县令,可不多见。”

“是啊,这是刘太守厚爱,也是公子的大力举荐,感激不尽。”

韦天宝点点头,问道:“新野县,有多少百姓?”

“一万人,还是有的。”刘琦想了想,说道:

“新野民风淳朴,地势平坦,有田有水,也算是个好地方。你且在那里安身,如果以后形势有变,我再向父亲进言,调你来襄阳或者荆州。”

“就新野挺好的,适合我。”

韦天宝自嘲地一笑。

晚上,韦天宝在军营里,宴请公子刘琦,答谢举荐之恩。

刘琦却有些心不在焉,偶尔出神。

韦天宝问道:“公子,是不是这个菜,不合口味啊?”

刘琦一愣,笑道:“不是,只是……唉,一言难尽啊,心里有些烦心事。”

“公子在荆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什么烦心事?”

“韦公子,你有所不知。”刘琦摇摇头:

“我虽然是荆州公子,却也做不了什么事的。我每次提议领兵,父亲和后母,却总是说我年轻,不能领兵。

而韦公子你,比我更年轻,却能对抗孙策周瑜,领兵穿州过省,真叫我羡慕啊。”

韦天宝稍微一想,明白了。

公子刘琦,还是受到了后母蔡氏的打压,壮志难酬,所以心中郁闷。

韦天宝沉吟片刻,笑道:“公子,这也是你父亲对你的宠爱。不过不用多久,皇叔刘备,就会来投荆州了。那时候,公子和刘皇叔多多亲近,定然有所裨益。”

刘琦吃了一惊:“刘备刘玄德,欲投荆州?韦公子如何得知?”

韦天宝神秘一笑:“我说我夜观天象,算出来的,公子相信吗?”

“这……”

“公子不必怀疑,刘玄德最后,肯定要投奔荆州。”

韦天宝很笃定:“不在今年冬季,就在明年。公子耐心等待,便知结果。那时候的荆州就很热闹了,因为刘玄德还会带着他的兄弟关羽张飞,还有赵子龙。”

刘琦闻言大笑:“韦公子,这回你错了。刘玄德的二弟关羽,已经投降了曹操,现在是曹操手下大将,又岂能再次追随刘备?”

韦天宝笑道:“我相信不会算错,日后自知。”

刘琦一声叹息,苦笑道:“如果刘玄德真的来荆州,或许那时候的荆州,又是另一番气象吧。”

酒宴后,刘琦告辞。

次日一早,韦天宝带着刘表的委任书,拔营起寨,前往新野县上任。

两日后,来到新野。

新野在襄阳正北,两地相隔两百里。

而且新野是荆州的北大门,与曹操的势力交界。

新野原来的县令,与韦天宝办了交接,退回襄阳去了。

只留下一个县丞,叫做薛闾,帮助韦天宝打理新野政务。

当然了,这也是刘表留下来的人,意在监视韦天宝。

新野是一座小城,规模与皖城相当,有城墙和护城河,城防设备比较完善,就是地方太小了。

韦天宝到任,安顿了乔太公全家之后,命令队伍就在城外驻扎,打造南北两座军营。

招募当地百姓和工匠,帮忙盖房子。

然后又查看县衙的卷宗,带着乔太公和薛闾四处巡视考察,了解民情,琢磨赚钱的生意。

三日之后,韦天宝画了图纸,让木匠加班,连夜打造了一款麻丝纺线车。

大汉朝的衣服,富贵人穿丝绸,穷人穿麻衣。

乡间除了大片大片的桑园,还有大片大片的麻田。

搞出新式的纺线车,就能从麻布纺织业起步,开启致富之路。

大学的时候,韦天宝读的是机械专业,设计一款纺线车,实在是小儿科!

韦天宝还派出黄三丑,带着几十个兄弟,赶着大车,四乡八里收购黄麻籽。

黄麻籽可以榨油,但是大汉朝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还没有掌握植物种子榨油技术。

这时候秋收刚过,正是黄麻收割季节。

无论是麻丝还是黄麻籽,都非常容易收购。

第一台纺车打造出来,韦天宝招呼二乔姐妹和朱连城,还有苦桃,立刻投入试验之中,进行调整。

这是一款双人操作、脚踏式纺线车,效率是老式纺线车的五倍。

但是操作方式不一样,工人要进行培训。

小乔踩着纺线车,觉得很新奇:“天宝哥,你上辈子是个女子吧,怎么还会做纺线车?”

韦天宝笑道:“你这厮这么调皮,上辈子一定是个男人。”

连续三天加班,韦天宝终于定型了纺线车,也培训了七八个工人,开始大量招工,大量收购麻丝。

黄麻籽,也收购了三万多斤。

在民间,黄麻籽除了留种之外,没有别的用途,所以便宜得要命,收购成本很低。

带来的工匠们,立刻开始盖房子,建设榨油厂。

大乔帮着韦天宝管着财务,偷偷找来:

“天宝,我们带来的黄金,已经花了一千两了。盖军营、盖纺线厂、盖酒坊和榨油厂,花钱太厉害。以后做生意,能把这些钱赚回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