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104章 多开小灶,帮你补课。

书名:三国:开局截胡邻家二乔 作者:念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0

黄月英却不敢做主,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夫人和二乔姐妹投缘,留下来也好。我们在县城租赁一处房子,早晚也能向韦县令请教。”

小乔大喜:“租房子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们刚刚买了两座小宅子,就在我们的官署旁边。”

因为新野县的人口越来越多,事务也渐渐多了起来。

韦天宝就买了两套房子,一套做仓库,一套用来办公。

黄月英真不客气,施礼道:

“既如此,就多谢二乔姑娘和韦县令了。韦县令学究天人,我愿意做个门下学童,向韦县令请教天文地理之学。”

“岂敢岂敢,大家一起学习。”

韦天宝一笑,吩咐谢松,去给诸葛亮夫妇收拾房子。

诸葛亮道谢,抱拳道:“在下还得回家,收拾几本书来。三五天之后,再来打扰。”

韦天宝抱拳:“二位请便,在下恭候便是。”

诸葛亮夫妇告辞。

徐庶笑道:“主公,诸葛亮夫妇可不简单啊,普天之下,能让他们夫妇服气的,大概也就主公了。”

韦天宝摇摇头:“诸葛亮能观大略,非我可比。”

如果不是穿越者,韦天宝可不敢碰瓷诸葛亮。

人家在这个时代,是政治家、军事家、学问家、文学家……

韦天宝只是得益于后世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活常识等等知识,才让诸葛亮夫妇佩服。

没有这些,十个韦天宝,也比不上一个诸葛亮!

小乔最开心,屁颠颠地跑去给黄月英夫妻收拾房屋。

韦天宝耸耸肩,去给大乔上课。

教她打算盘。

大乔刚刚学会珠算加减法,正在兴头上,又专心学习乘除法,物我两忘。

直到深夜,韦天宝催促道:“夫人,夜色已深,不要过分操劳,明天再学吧。”

大乔看看漏刻,这才休息,笑道:“我以后就是个管家婆子,不学会算账,怕是被黄大美女比下去了。”

“黄大美女?”

“黄月英啊!”

“那倒不会。”韦天宝一笑:

“大不了,我给你多开点小灶,帮你补一补,管教黄大美女比不过你!”

以一个穿越者的学识,随便抛出几个数理化公式来,也能让黄月英啃一辈子!

黄月英再聪明,也受不住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降维打击!

……

三日之后,诸葛亮夫妇,真的搬来了新野县,住在韦天宝官署的隔壁。

韦天宝给他们免了房租,还准备了生活用品,甚至床上用品……

诸葛亮还是有些架子的,虽然寄居新野,却也带了一个书童,一个丫鬟,一个老仆。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躬耕南阳,都是扯淡。

他在南阳,也是个小地主,所谓躬耕垄亩,只是走马看花,做做样子而已。

一个真正的种田人,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读书的。

韦天宝以礼相待,也不提招募诸葛亮入伙的事。

诸葛亮似乎也不关心诸侯混战,每日里,要么和胡比周先生闲聊,要么就去城外溜达。

倒是黄月英,经常委托小乔,拿着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请教韦天宝。

小乔也贪玩,借用韦天宝的望远镜,在月色明亮的夜晚,拉着黄月英去看月亮,去看天上的星斗。

韦天宝抽时间,画了一个太阳系的星系图,标注了八大行星,还有月亮,顺便解释了一下月食日食的形成原因,让小乔和黄月英去研究。

没想到当天晚上,小乔就带着诸葛亮夫妇找来了。

小乔说道:“天宝哥,我和月英姐看见你说的土星木星了。土星有光环,木星有耀斑,我们都看见了。还有,月亮上面坑坑洼洼的环形山,我们也看见了!”

韦天宝耸肩笑道:“这很正常啊。你们要是能找到土星和木星的卫星,才算厉害。”

土星木星,各有几十颗卫星。

但是韦天宝的水晶望远镜,恐怕不容易发现。

黄月英问道:“请教韦县令,如果日月星辰的规律不变,是不是可以预测出每一次的日食月食?”

“完全可以。”韦天宝点点头,找木牍写了一些数据,笑道:

“如果计算精确的话,十万年以后的每一次日食月食,都能算得清清楚楚,不差分毫。我知道月亮和大地之间的距离,也知道大地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还有他们的运行轨道,都写在这里,你们可以自己推算。”

黄月英看了看韦天宝写下的数据和图纸,问道:“请问韦县令,下一次的日食月食,在什么时候?”

“这个需要耐心推算的。”

韦天宝一笑:“等我有时间,试着推算一下。”

推算日月食,对于后世的理科大学生来说,只要略有天文基础,就不算太难。

就是长度单位,需要换算。

诸葛亮笑道:“夫人,韦县令日理万机,哪有时间计算这个?你和乔二姑娘自己推算好了,准不准,也无伤大雅。”

黄月英翻白眼:“做学问,必须精益求精啊。如果算不准,还不如不算。”

韦天宝深以为然,点头道:

“这样吧诸葛夫人,麻烦你将最近十年左右的日食月食记录,整理出来。要有详细的时间、地点,我参考推算一下。”

黄月英笑道:“遵命!”

诸葛亮夫妇告辞之后,小乔偷偷告诉韦天宝:

“黄月英是真聪明,上次看了算盘的使用方法,带回去一个算盘,现在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全套算法。她还把你的方法改进了一下,编写成册……”

“这么厉害?”

韦天宝来了兴趣,写下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的符号,和汉字数字的对照表,以及阿拉伯计数法、小数、分数等等,告诉小乔:

“这是我写的简易计数法,便于记录和运算。你拿给黄月英,让她看一看。如果能习惯这样的符号和数字,以后会方便很多。”

小乔皱眉:“怎么这个字,是横着写的?”

“横着写字,其实更方便。”

韦天宝一笑:“你先拿给黄月英看看吧,看她怎么说。”

阿拉伯数字写成的运算公式,只能横着写啊。

所以,要推行阿拉伯数字,还得改变书写方式,变竖排为横排。

这也是推广的一个难度,因为人类的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5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