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20 蟒衣北上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萧韺的话一出口,立刻让拙于应对的武官们,找到了突破口。

在面对流贼的时候,相似的结果,朝中明显有着不同的标准。

武官要为战败受罚,那些文官就没有守土之责吗?

大城县知县张汝舟为贼所杀,却能赠光禄寺寺丞,赐祭,荫子一人为国子生。上蔡县知县霍恩,西平县知县王佐为贼所杀,却能追为光禄寺少卿。

淮安知府刘祥讨贼不胜,为贼所擒,不过停职待参。

前山东巡抚边宪、真定巡抚萧翀抚驭无方,去职而已,亦未惩处。

若是用相同的标准衡量,又当如何?

武官们的这些说法,很快被文官们群起而攻之。

盖因为文官虽然有守土职责,但是和贼寇抗衡,明显是武臣的事情,岂能用武臣的过失攀诬文臣?

就在这个话题被一点点炒热,双方的情绪都被带动起来的时候。

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锦衣卫百户裴德,在道家高人的指点下,一下子找到了文臣集团的要害。

这场战乱的本质,不是胡虏来袭,而是内部发生的叛乱。

战线扩大,四处糜烂,怎么可以怪罪那些原本守在九边和京城的兵将,这难道不是地方官府不得人心导致的吗?

若是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谁愿意冒杀头的风险,跟着乱贼起舞?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一问,简直是要命了!

武臣们平定地方叛乱,确实是拉胯了些,但是那些挑起地方叛乱的根源,那些治理地方的文官,又该如何评定功过呢?

而且武臣们表现的拉胯,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连前线的提督军务都御史彭泽,也在给朝廷的奏疏中,高度评价了霸州军的战斗力。

——“贼之凶狠,较北虏尤甚。”

这些泥腿子打的比鞑靼和瓦剌都猛了,你让他们怎么办?

而这些泥腿子忽然化身暴民,难道不是地方官员历来的压迫导致的吗?

所以,凭什么那些叛乱的肇事者,可以置身事外的,对上阵搏杀的武臣品头论足?

裴德这话一下子戳中了文臣们的肺管子。

让他们既愤怒,又无从辩驳。

与之对应的,那些前来京城争功的武官们士气大振,一个个仿佛化身了朝中御史,对各地的腐败乱政慷慨陈词。

他们有的久处地方,有的也在平叛中经略各地,都见识了不少恶政。

不少武官本就眼红那些文官捞的多,一个个趁机把那些文官们捞钱的嘴脸公之于世。

这里面最被动的莫过于兵部了。

因为,有一个十分坑爹的事情,无可避免的成为了兵部的痛点。

现任的另一个兵部侍郎李浩,在霸州民乱前,就是担任顺天府尹!

而霸州,就在他的辖下。

这场迁延两年多的叛乱,若要这么追究的话,那顺天府尹肯定是逃不过的。

这让兵部的担当的裁判者身份,立刻受到了质疑。

随着事态越来越复杂,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出,除非有影响力很大的“有力人士”出现,正确的引导舆论,否则事情很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新任的内阁首辅杨廷和身上。

然而杨廷和却知道,这个火药桶是碰不得的。

若是偏向文官,一旦因为有功不赏,导致军队出现小规模的哗变,那他这个内阁首辅就做到头了。

若是偏向武官,那这件事应该怎么查?

怎么定义诱发叛乱的标准?

哪些官员贪暴,哪些官员正直,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退一万步讲,杨廷和凭借他的威望,压下了各方的反对意见,顺利的让这次大议功进行了下去,那对他有好处吗?

他已经升无可升,不还是那个内阁首辅?

然而要是没退这一万步呢?若是这中间出了什么差池呢?

那他岂不是就要告别心爱的文渊阁了?

至于次辅梁储,自从梁次摅被杀死在三河驿之后,就沉寂了一段时间。

虽然他照常的处理着公务,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条不叫狗,肯定是要咬人的。

这种争端,梁储根本没兴趣参与。

就算他要参与,其他人还得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被梁储狠咬一口。

至于费宏,那就更不能指望了。

人家是忠厚君子,这种事情谁会去打扰他?

就算把费宏叫来了,恐怕费宏也束手无措。

就在这次大议功渐渐陷入僵局,入京的各地总兵、指挥使齐聚兵部,每天闹腾着要给说法的时候。

远在山东的前提督军务太监谷大用,忽然露布上书,通电全国,他要进京!

按照谷大用的说法,作为担任提督军务时间最久的人,他对各个武臣的表现了如指掌,对各地州县的民生也都烂熟于心。

没有谁比他更合适担任这个评判者。

他将不计个人毁誉,入京为满朝文武调停此事。

消息传来,正在兵部和那些军头们争吵的何鉴,几乎要气笑了。

谷大用是什么废物?

这两年的表现,早就让大家看清楚了,这个太监在统兵用将上面的无能。

后续阳谷之战虽然打出了恐怖的战果,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谷大用当时的身份,是被押送京城受审的罪臣。

所以那场战斗,谷大用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可想而知。

何鉴只是简单的分析了下,就猜到了这里面肯定有些见不得人的交易。

只是当时天子有心力保,这功劳也是事实。

既然给谁都是给,何鉴也没有太坚持。

如今谷大用竟敢跳脸,跑出来调停,简直是荒谬。

谁料,等到何鉴将此事当成笑话,给在兵部吵闹不休的武人们闲说了后,那些军头们竟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何尚书有些诧异,“你们觉得不好笑吗?”

这些武人是没有笑点的吗?

谁料,还没等何尚书问出缘由,各总兵、指挥使们一下子就沸腾了。

兵部大堂中,一时群情激动,攘臂挥拳,“让他说!让他说!”

我去!

何鉴看着那些躁动的武官们,人都麻了。

谷大用明明那么废物,为什么这般得到军心拥戴?

难道,他真的是万中无一的军事统帅?!

离谱!

然而,事实上,各指挥使们的想法就很简单了。

当年谷大用被叫回京问罪的时候,曾经很不要脸的给他们写信,威胁他们帮着一通猛夸。

这些总兵、指挥使们忌惮谷大用会从中使坏,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违心的夸赞了谷大用一番,让他渡过了当初的危机。

所以总兵、指挥使们对谷大用的期,就不言而喻了。

——谷大用当年的臭脚是我捧的,这踏马是他欠我的!

快来给我夸回来!

给我狠狠的夸回来!

随着武人阵营达成空前一致,这场大议功,居然神奇的暂时冻结了。

京师中纷纷传言,“名师大将莫自矜,千军万马待监军。”

就连一直在宫中密切注视着此事的朱厚照,也惊奇的发现,那个被自己不看好的监军老太监,竟然在军中保持着这么强的影响力。

此时此刻,他就是能搅动朝局的最有力的人士。

于是在所有人的关注下,前提督军务太监、西厂督公谷大用。

——蟒衣北上!

谷大用此行甚为高调,出了济南城后,在住进的第一个驿站,就再次露布向朝廷发文。

——《转战山河四省,盘点我心中的平叛英雄,卷一》

露布上书,乃是在写好奏疏之后,不封口,就由驿站向朝廷递送。

意味着,人人可以查看,人人可以传抄。

驿站本就是朝廷掌控各方的大动脉,南来北往的消息,全都是通过驿站传送的。

谷大用通过驿站露布上书,很快就在极短的时间,把内容传遍全国。

谷大用在《转战山河四省,盘点我心中的平叛英雄,卷一》中,重点提到的人物,乃是游击将军郤永。

他对郤永不吝夸赞,特别提到了郤永追杀张兴、张旺、马五等人时,于潍县高丽店以寡敌众斩获贼首八百级,招降五百余人。又在陈村店阵斩贼将李隆,于宋家庄击退刘六。

若是这么一看,这郤永的功劳对比起捉拿何锦,驱散赵燧的仇钺也不遑多让啊。

但是仇钺能够从一个宁夏参将做到侯爵,这郤永按照兵部的赏格,仅仅是官升一级,荫子一人。

这样一来,自然让众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兵部这次评定赏功的不合理性。

大家纷纷认为,谷大用果然还是有料的。

那游击将军郤永在看了谷大用的那些溢美之词后,更是痛哭出声,没想到当年竟然错失这样一个知己。

如此一来,众人对谷大用越发期待了。

很快到了下一个驿站。

谷大用再次露布上书,发出了第二卷公共章节。

——《转战山河四省,盘点我心中的平叛英雄,卷二》

这一卷,谷大用着重夸赞了在淮上大战中表现出色的江彬。

特别提到了江彬被射中三箭,且有一箭正中面门,却满面流血,拔箭再战的情景。认为江彬忠勇为国,且胆略不下当年的夏侯元让。

听说,就连不明此事的天子听了,都为之惊叹。

谷大用人还没进京,在京中等待封赏的江彬,就被天子召唤入宫中。

天子让他去衣展示伤痕,又看了他面上的箭伤,不由惊呼道,“想不到江彬竟是如此壮勇!”

结果平定霸州的功劳还没封赏,江彬已经直接升为都指挥佥事,准许替他直接出入豹房,伴君左右。

这下剩下的总兵指挥使们,眼睛都红了,这他妈的,羡慕的吉儿发紫啊!

于是众人对谷大用的露布上书越发的期待起来。

这已经不单纯是谷大用对他们的点评了,这已经能让天子和世人,直观的看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他们这一年多的战斗,不再只是奏疏上的胜败几字概括了。

在《转战山河四省,盘点我心中的平叛英雄,卷三》中,谷大用着重的介绍了许泰。

也正是在这篇文字中,众人看到了那个被各种打压,却无处申诉的武人。

在御史的弹劾中,大家之前只看到许泰在战卫辉时,被贼军突袭,死伤惨重。却没注意到在那种艰难地情况下,许泰还收拢保护了参将李瑾的部属。

在御史的弹劾中,大家之前只看到了许泰因为战胜骄狂。却没注意许泰赢下的是何等惨烈的一场战斗。在那一战中,参将杨义、熊伟、姜义纷纷败北,成钊眼睁睁看着王杲部被围歼,却不敢营救。许泰,打赢了。

在御史的弹劾中,大家之前只看到副总兵刘晖、参将温恭在冠县击败贼军,斩首百七十八级,许泰和姜义畏缩不前。

好吧,打败仗的时候畏缩不前大家可以理解,但是顺风局砍人头的时候,他有什么理由畏缩啊?你瞎猜的吧?再说,就算他没功劳,也不至于到被弹劾的程度吧。

随着谷大用的一篇篇文字,更多的武人被天下人所熟知。

他们的一些功勋更加的具体,他们的一时败绩,也向世人说明了原委,不少,甚至还得到了普遍的谅解。

随着谷大用离京越来越近,众多文臣武将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因为大家都能看到谷大用点评的趋势,显然越靠后出场的人,分量就越重一些。

说不定那个人,就是谷大用转战山河四省,最欣赏的那个人。

以当今的社会关注度,和天子屡屡出手的直接干预,空降赏赐,说不定这个人就能一步登天!

终于,在谷大用进京的前一天,最受瞩目的一篇出现了。

忐忑等待的众人们翻看之前,心中也难免各有猜测。

——宁夏参将仇钺战绩彪炳,先伯后侯,当之无愧。

——陆完稳扎稳打,指挥若定,亦柱石也。

——江彬被箭射面门,却能拔箭再战,猛如虓虎,完全有返场的机会。

——都督同知白玉虽说一战定乾坤,但多少有些运气因素,斩获数量也不能服众吧?

等到打开谷大用的那篇终极点评文章……

大家不由纷纷失声惊呼。

——卧槽,贺环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