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60 裴元的大豆攻略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裴元带着手下们轻装急进,这次回京虽然不比上次那么匆忙,但也只是多花了一天,就赶回了京城。

等裴元回了智化寺,陈头铁连忙来见。

询问之后得知,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士实来了几次,魏讷、萧韺也都上门来寻过,不过都被裴千户去山东查案搪塞过去了。

陈头铁还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要转任山东巡抚的王敞已经回京了,他要交接的事情不少,还得在京城待几天。”

“王敞特意提醒卑职,等千户回来了,就让人去通知他。”

“今天累了,明天再说吧。”因着王敞,裴元想起山东的事情,于是向陈头铁问道,“朝廷关于清剿罗教的旨意出来了吗?”

陈头铁道,“已经出来了!有三河驿的案子在前,朝廷上下行动的很利索。”

说完,陈头铁偷偷的看了四周一眼,低声询问道,“卑职要不要去山东做些准备了?”

裴元扫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急什么,喝了老子的喜酒再去。”

又道,“急也没用,总得让他们先热热场子吧。最后能借题发挥到什么程度,还得看王敞那边的配合。”

这次去山东,要解决的事情还真不少。

裴元掰着手指头盘算了一下。

建立罗教是一件;搜刮能爆破这届科举的人才是一件;解决德王和鲁王的麻烦算一件;瘫痪掉山东都指挥使司算一件;边缘化山东备倭都司,甚至将他们赶到海上算一件;建立筹划中的“中豆油集团”算一件,嗯,“南油”且不提,至少要把“北油”的框架建起来。

只要能顺利达成这些目的,寡人就可以安心的坐看威武大将军朱寿和朝臣们之间的博弈了。

裴元现在离京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纳妾礼给办了。

这倒不是裴千户沉迷后宫,昏聩好色,主要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相关人等聚一聚,进行后续的工作安排。

山东和北京离得虽然近,但有些事情得提前打好招呼,不然一旦应对失措,再想补救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了。

未来的这半年可不平静。

朝臣们在干掉了刘瑾后,自以为把朱厚照吃的死死的。

但是人家朱厚照是什么妖孽?

等陆太监带着大军和诸多猛将班师回朝后,朱厚照直接现场认儿子,还认了一大堆。

朱厚照新认的这帮干儿子,本身就是功臣大将。不少人刚刚立功封伯封侯,官职地位也基本都在高阶之列。

朱厚照还亲口许诺,让他们可以对外自称“皇庶子”。

这强力手腕下,可以说京军和边军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经过这波并购重组,朱厚照直接成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最有实权的大明天子。

可以说,一波操作,直接把内阁秀麻了。

他们的政治谋算,在朱厚照这单刀直入的阳谋之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与朱厚照的犀利操作相比,文官们多年来一点点解除天子兵权的努力,看上去那么可笑。

这也是裴元一直没在那些“义子团”身上费心的原因。就算以裴元之能,面对这缔结的超强羁绊,也有些头大。

而且从裴元的本心来说,也没打算搅黄了这件事。

如今的大明,想要凝聚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对达虏迎头痛击,唯一能做成此事的,只有朱厚照。

不管是出于公义,还是出于私心,在应州之战前,裴元都没有给天子扯后腿的必要。

裴元又问了陈头铁一些琐事,才回了自己的院落休息。

等到第二日裴元睡醒,陈头铁就来回禀,说是王敞一早就来了。

裴元对自己手下品阶最高的马仔很是重视,正经的换好了衣衫,才去让人把他带进来。

王敞见到裴元很是高兴,两人寒暄见礼后。

王敞就对裴元感叹道,“当初千户对卑职的许诺言犹在耳,不想这么快就加了右都御史,还出巡一方,这会儿想来甚是唏嘘。”

裴元笑道,“好好做事,以后文渊阁里,未必没有你的座次。”

王敞连连摇手,“不敢想不敢想。”

他是真不敢想。

王敞的资历太过单薄。

他的科考功名,位在末等。身材又矮小单薄,缺少仪态。最主要的是,他的官场履历全是黑点,根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再加上刘瑾阉党的身份,基本上可以宣告他的政治前途已经终结了。

王敞这次能够出任山东巡抚,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他交出南京兵部的弥补。

在政治语言上,基本上可以视作平安落地前的过度了。

裴元也没再多说什么,王敞的单薄履历和政治污点在特殊的时候,就可能成为一个优势。

裴元也不和王敞客套,直接了当的就说了罗教的事情。

包括罗教的起因,以及自己后续的一些筹划。

有些事情裴元说的没有那么细,但是王敞听来仍旧觉得心惊肉跳。

如果按照裴元的计划顺利实施,又有他这个山东巡抚在官面上配合,那么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庞大的地下组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裴元建立大豆经济体的事情,王敞更是能帮上不少的忙。

山东和河南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大豆主产区。

大豆的种植的事情,以后可以由被罗教控制的百姓来做。至于其他那些不肯入教,又不懂事的想种大豆的人,陈头铁和王敞可以密切配合,力劝他们改种其他主粮。

既然说起罗教的事情,裴元也把陈头铁叫了进来。

王敞想了一会儿,询问道,“等下官到了山东,再理清官场的头绪,只怕已经错过今年的种植了,如此一来,怕是要耽误一年了。”

裴元对这个也有过考虑,当即说道,“无妨,到时候可以让陈头铁以整合现有资源为主。我这次去前线,意外发现一个天赐良机。”

裴元说着,把前线出现巨大浪费的事情,对两人讲了一遍。

王敞和陈头铁听了都满是疑惑。

这算什么良机?

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机会,能从中获利吧。

裴元也不瞒着这两个心腹,把自己的猜测也讲了一番,“我怀疑户部的人在故意做局,想要掏空太仓。”

“如果我没猜测的话,这次户部的军费应该是大量的流入了地方豪强的手中,让他们将积压的粮食兑换成了白银,民间的积蓄仍旧比较丰盈。”

“我这一路行来,发现今年的年景不错。各地的春耕进行的有条不紊,就连雨水也比较丰沛,今年应该是个大丰之年。”

“按照以往的惯例,发生战乱之后,朝廷是要大规模为农户免税的。”

“可是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同。霸州军前期的流窜固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是随着霸州军的壮大,他们也陷入了体量麻烦之中。”

“如果霸州军进攻小的村镇,他们收获的钱粮,可能还没有他们付出的钱粮多。所以只要我们查阅邸报,就能轻易的发现,霸州军后期的进攻以是城市为主的。”

“但是城市里的人是不种田的,市民无田,乡民有田。霸州军的进攻,并未影响到农业的生产。”

裴元给两人总结了一下,“也就是说,霸州军抢的是钱,而朝廷免得是粮。”

大明本就从商税上拿不到多少,自然免无可免。

至于霸州军抢的钱有一大块流向哪里了,暂时还不好展开细说,陈头铁倒是知道一点。

王敞听裴元说的这么明白了,也有些若有所思。

裴元继续道,“霸州叛乱寻日之间就能平定,今年粮食丰熟,又有朝廷免掉的税赋,本该是一个普天欢喜的好年景。”

“可是百姓本就有些粮食盈余,又同时赶上丰年和免税,势必会导致民间粮食的总量暴涨。”

陈头铁听了愣愣的问道,“这不是好事吗?”

裴元答道,“百姓们自耕自种,自纺自织,除了必要的口粮,其他的粮食都需要用钱来体现其价值,进行交易的折算。”

“可现在粮食更多了,钱却更少了,势必会让粮食的价格出现崩塌式下跌。”

“与此同时,朝廷少了这一块巨大的税赋收入,将会让太仓中的钱粮枯竭的更快。”

“这场平叛,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陷阱。朝廷会变得很贫穷,百姓会变得更贫穷。而那些张弓拉箭的人,已经靠着瓜分的那两百万两白银,将粮食在高位套现。”

王敞和陈头铁都听的目瞪口呆。

王敞吃惊的向裴元问道,“千户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裴元淡定答道,“因为户部超额的向前线供应了粮食。”

“那些大头兵以往能吃饱都得感恩戴德了,我大明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所以我断定他们必然另有谋划。”

“以此为基础审视此事,结果自然就不难猜了。”

王敞听了裴千户的话,以此为逻辑梳理此事。

起因:裴千户觉得户部是坏人。

结论:他们通过一系列繁复手段,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目的是掏空太仓银,同时放大粮贱钱贵的杠杆,然后利用朝廷和百姓的窘迫,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靠!

这踏马是什么魔鬼推导?

陈头铁不知道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影响,关注的结果就比较实际,“所以,千户,咱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裴元道,“当然有好处。”

“大豆是用来卖钱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经济作物。如果我们的教众大量种植大豆,就能躲避开这次粮价暴跌的危机,让教众减少损失。这能让罗教赢得广泛的拥护,也可以让教众们更加死心塌地的绑在咱们的战车上。”

“等到我们用大豆获利之后,也可以趁着粮贱大量囤积粮食。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那些在高位把粮食套现的人,会趁着粮价崩塌大量吃进。等到市面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他们就该引爆太仓的那颗雷了。”

裴元已经大致能设想到几种方式了。

最简单的就是找几股鞑靼人从多个方向寇边,营造出大举入侵的假象。

朝廷在免了大笔的粮税之后府库空虚,想要集结兵马抵御,就得有钱粮。那时候要么就反悔加征税赋,要么就拿出更多的白银从市面上收购粮食。

第一种方式会让民怨沸腾,承受了加征税款的底层农民,会更加的困苦。

若是采取第二种方式,那些在已经在低位完成吸纳的豪绅们,就可以趁机把粮价炒高,抽干大明府库的白银,然后一股作气,引爆下一个危机。

朝廷能获取白银的途径有限,最终剑指的目标,并不难猜。

裴元想了想,对陈头铁道,“对了,我还有件大事要你去做。”

陈头铁连忙道,“千户尽管吩咐。”

裴元道,“现在前线积压的粮食、马料很多。我打算去游说户部侍郎王琼,等到击败霸州军后,将那些多余的物资折价抛售,免得平白腐烂毁弃。”

“那个王琼是懂得经济之道的,一定会支持我的想法。”

裴元略一沉吟,也不避着王敞,说道,“加上这次霸州军送来的钱,我这里已经有十四万两现银。你去天津卫把寄身在那里的两百徐州兵唤来,然后带着这些钱,去湖广前线参与这次收购。”

“陆訚和咱们的关系紧密,我会给他去封信,他会帮你们的。”

陈头铁吃了一惊,“十四万两银子,那得买多少粮食?”

裴元说道,“咱们不买粮食,只买喂马的豆料。”

粮食在这个时代也算财产的一种,等到班师回朝的时候,肯定会被各路军头贪墨许多。

但是前线的物资实在太多了,按照历史记载,户部侍郎王琼跑去抛售多余的军资,光是被祸祸完的干草豆料,就卖了二十六万两白银。

陈头铁听说有提督军务太监帮忙,倒是松了口气,“那也能买不少大豆吧,光靠咱们那点人,恐怕也不好运回来。”

陈头铁还有句话没说。

现在裴元在北京的局面刚刚铺开,对山东的拓展也停留在PPT阶段,就算是他们把那些大豆运回来,连存放的地方都没有。

哪怕那些大豆有很不错的折价,恐怕也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裴元笑了笑,平静的说道,“不必运回来。等你们买下大豆,就立刻组织车队,把那些大豆运往河南,然后以低于市面价格进行抛售。”

“以我的估算,朝廷为了尽快解决那些积压的军资,我们拿货的价格应该在市价的八成左右。”

“先是以市价的九成抛,价钱砸下来就八成抛,八成抛完了七成抛。”

陈头铁疑惑的说道,“那咱们不就赔钱了吗?”

裴元道,“赔钱也抛,哪怕抛到大豆价钱的三成,只要有人买,你也卖给他!”

陈头铁听得头皮发麻,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而且还是裴元自己的钱。

王敞也皱起了眉头。

这些虽然不是他王敞的钱,可是裴元如此作为,这是昏君之相啊!

他身为老臣,不能不规劝一番。

于是王敞忍不住问道,“那要抛到什么时候?”

裴元平静的说道,“抛到河南各府的百姓改种粮食,你们就可以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