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76 我们不一样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裴元没有那么高的道德自觉。

也不想让这种事情成为对的。

归根到底,裴元不想有一天被人,拿别人的脑袋,来评价他是否该死。

所以在这种时候,沉迷女色,战术昏庸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臧贤顺便问了一句,“裴贤弟既然要做丝绸和棉布的生意,有没有相熟的客商,我可以帮你介绍几个。”

说完还补充道,“免费的。”

裴元笑道,“不用了。现在只是试试水,我认识些南直的商人,可以让他们帮着采买。我打算在前期多多尝试,也算积攒些经验。”

现在是博取南方官员广泛好感的时候,尽量还是要雨露均沾的好。

裴元不求成为甲方爸爸,能给他们当甲方弟弟就很好了。

臧贤有些遗憾,也未强求。

裴元让宋春娘带人自去,和臧贤一路到了王琼的宅子。

那个大理寺评事张松微叹一声,对已经决定的事情倒没有纠结太久。他得先进去打个前站,向王琼推荐裴元。

大明官员上朝早,散衙也早。

三人来得巧,王琼正好在家。

张松进去没多久,就有仆役来门前询问,“哪位是裴元裴千户?家中老爷有请。”

裴元看了臧贤一眼,臧贤笑道,“我的事情便做完了,就不陪你进去了。”

裴元先和臧贤作别,随后便跟着那仆役进了院中,又直入正堂,见到了一脸不耐烦的等在那里的王琼。

见到裴元进屋,王琼审视的打量了裴元几眼,也不等裴元说话,就生硬的问道,“你找老夫何事?”

裴元的目光瞥在一旁有些坐立不安的张松身上。

张松微觉尴尬,想到自己收的银子,就想硬着头皮出来打个圆场。

但王琼是个精细人,只从两人的小动作,就看出了些东西。

他皱起眉头,不悦的对裴元说道,“在本官这里,就收起你那一套。”

说完,王琼看着张松,稍微和缓了声色,“你先去吧,改日为兄再去找找杨一清。以贤弟的才学,怎么可能每次京察都落个‘不勤、不能’,还削落等次。”

张松苦笑道,“往事不必细究了,你反复纠缠此事,只怕反倒恶了吏部。如今能寻个好的外任机会,我就满足了。”

王琼听了抚须,没有接话。

张松只得起身道,“那我就告辞了。”

王琼起身相送,路过裴元时,也没搭理。

裴元莫名的就共情了刚才被他无视的那些宋春娘的随从。

对臧贤那句“大人物一时的真性情,有时候毁的就是别人的一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只不过,裴元可不是那种可以被拿捏的小人物。

他不等王琼送人回来,就自顾自找了把椅子坐下。

等王琼回了屋,看到裴元这般,不禁皱起了眉头。

只不过这件事他多少是有点理亏的,他虽然有心拿捏,但终究不是待客之道。

王琼依旧先声夺人,再次不等裴元说话,就淡淡道,“刚才你也听见了。老夫那好友虽然遭遇不公,人所共知,但老夫可以厚着脸皮替他去申明冤屈,却不能为此徇私枉法。”

“他想寻求外任,无非就是为了谋取钱财。本官岂能因为私心,就废了公事。”

“你得他引荐,想必也是给了他些好处的。只是本官打理的户部,乃是天下人的库藏,没有给你牟利的机会。”

王琼说的可谓一针见血。

裴元一个锦衣卫,拐弯抹角的让人请托到王琼这里,必然是和王琼的职权相关。

王琼知道张松不易,便给了这个面子相见,却根本不想让裴元有什么非分之想。

裴元听了,理了理思绪,然后笑着说道,“王侍郎这么说,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你若是了解我,你不但会将我引为忘年之交,还会让人取了佳酿,和我共饮一番。”

王琼听了此言,摸着胡子,脸上露出少许讥讽之色。

他已经年过五十,没有了当初那么激烈,只是喜恶不藏,都在脸上。

裴元却暗暗庆幸,前期刷的声望终于踏马有用武之地了。

不然的话,凭借自己锦衣卫的身份,文官们都不会正眼瞧自己。

裴元便对王琼道,“前些日子有一桩公案,不知道王公可有印象?”

王琼皱眉,不知裴元想说什么。

裴元娓娓道,“当初梁次摅依仗着父亲梁储的庇护,在家乡无恶不作,杀人夺地。结果负责办案的官员,却畏惧内阁大学士的权势,给出了‘情重律轻’的最终审查意见,王公应该记得吧。”

王琼淡淡道,“这件事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裴元点点头,继续道,“当得知这个结果后,梁次摅越发肆无忌惮,嚣张跋扈。他还特意前往大慈恩寺,屡次羞辱那些仗义执言的举子们。”

王琼对此事也是有所耳闻的。

裴元见王琼对自己描述的角度没什么异议,就知道这家伙也是支持法办梁次摅的,于是便道,“当时人人畏惧走避,正气不能伸张。就是裴某愤然而前,责以大义。那梁次摅还要蛮横行凶,也是裴某将他暴打,使天下人心不至凉寒。”

王琼听了一愣,下意识问道,“你就是殴打梁次摅的那个锦衣义士?”

裴元点头,“不错。”

王琼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缓和了几分,堂中的气氛也没有刚才那么剑拔弩张了。

王琼又打量了裴元两眼,说道,“倒也是个与众不同之辈。”

裴元上次殴打梁次摅的时候,故意留出空当,让那些举人们也参与其中。

有了亲身参与,那些举人们兴致勃勃之下,果然把事情大肆传扬开来。

裴元的形象也在传播中被美化,得到了义士的美名。

裴元又拿出之前哄骗霍韬的言辞,对王琼说道,“因为裴某本就不是个寻常的锦衣卫,裴某所在的镇邪千户所,负责的是在寺庙坐探,追查那些蒙骗愚夫愚妇的邪教,很少涉及朝堂的纷争。”

“所以我们并不一样,裴某生性恬然,与那些为虎作伥的锦衣卫,本就是两类人。”

“哦?”王琼倒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隐情。

王琼想了想,正想询问什么,就听裴元又道,“何况裴某这次来寻王侍郎,并非有事相求,恰恰相反,裴某是来责问王侍郎的。”

王琼的脸色又不好看了,“你来责问老夫?岂有此理,你是什么身份,就来责问老夫?”

裴元正色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户部滥用百姓的民脂民膏,我裴某就算只是一介白身,难道就问不得吗?”

王琼一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人这话倒是好大的气魄。

旋即又觉出蹊跷,不动声色的说道,“简直是信口开河,大言不惭。户部的钱粮都有去处可验,如何滥用民脂民膏了?”

裴元这才道明意图,“前些日子,裴某前往军前巡查僧兵的恶行,谁想这一路看去,军中粮草堆积如山,大量的粮食任凭朽腐,许多摆放不开的草料,更是直接引燃,付之一炬。”

“裴某想问问王侍郎,难道那些化为灰烟的,不是从穷苦百姓身上刮来的民脂民膏吗?”

王琼听了惊怒不已,“什么?竟有此事?”

裴元加重语气,“王侍郎可能不知晓,现在朝廷马上就要平定霸州贼乱了。但是运送往前线的粮草,仍旧络绎不绝。”

“我听说,军中有些武官已经扬言,打算在战后将那些粮食、豆料私分了,然后将运送军前的干草全部烧光。”

“我是什么身份?”

“我只是一个过路的锦衣卫而已,看到都觉义愤。”

“王侍郎,您还记的您是什么身份吗?”

“为何能做到视若无睹,指责他人大言不惭。”

王琼听了这话,只觉得面红耳赤。

他连忙否决道,“军前的事情,乃是由户部左侍郎杨潭总督,和我无关。”

“和你无关?”裴元咄咄逼人的看着王琼,“我只是一个过路的锦衣卫而已,看到都觉得义不容辞。王公身为户部右侍郎,是如何说出‘和你无关’这样的话?”

王琼被问的哑口无言,他分辨道,“我并没有说和我无关,我的意思是……”

王琼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乱,他直接道,“这件事上有户部尚书孙交,下有直接负责管理此事的左侍郎杨潭,你来找我做什么?”

裴元丝毫不退让,“孙交不过是个文学之士,哪有什么经世济民的才能?”

“他与大学士李东阳为同乡,又与大学士杨廷和的父亲杨春乃是同科进士,有世讲之好。依靠着两人的相助,才得以担任户部尚书的位置,若无孙交之昏聩无能,岂有今日之局面?”

王琼听了心里暗爽。

就是这么回事啊。

只是他不好明言,只得又道,“还有左侍郎杨潭。”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不知什么杨潭,只知户部有王公在。只有王公能够重视此事,珍惜那些百姓的民脂民膏。”

王琼轻咳一声,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难怪此人出言这般冒犯,原来是个耿直的性子啊。

裴元见王琼摸须不语,又问道,“王公可知,裴某为何认准了你吗?”

“哦,这是为何?”王琼好奇,也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背了这口锅的。

王琼觉得自己真的很冤。

这件事不管是找孙交,还是找杨潭,都还有点道理,找他是完全说不过去啊。

就听眼前的锦衣卫武官说道,“那是因为卑职听闻过王公早年的事情,早就对王公的所作所为仰慕已久,认为能为天下吝惜这些钱粮的,只有王公而已。”

说着,不等王琼开口,就继续说道。

“当初,漕河河务每年向民间征集扫草的数目十分巨大,相关人员通过征集,从中大肆贪污。”

“所征集的扫草,又多的新草压杂陈草,腐烂的无从稽查。百姓的负担沉重,而河务又浪费无度。”

“后来,王公在工部担任都水郎中的时候,一力稽核资财,杜绝贪耗。通过详细的核查,将积压的扫草清算,又量裁征数,减少百姓的负担。之后,更是将一部分扫草折现,制定了‘年征十分之三,折银储官’的政策。结果短短的两年时间,不但草不积腐,民不困征,府库竟然还积存了三万多两银子。”

裴元看着王琼说道,“有王公这样的典范在前,裴某看到前线堆积如山的粮草,难道不该第一时间想到王公吗?”

王琼听的心花怒放,忍不住开口道,“这些事情,连你一个锦衣卫都听说了吗?”

裴元摇头,王琼正稍微觉得失落,就听裴元说道,“裴某在前线,目睹了军前巨大的浪费。许多往湖广督粮的老吏纷纷叹息,说若有王公在,必定不使这里的民脂民膏付之一炬。”

“裴某追问,这才从那些人口中,知道了王公的事迹。”

王琼心中更喜,原来老夫的得意之作,已经传扬的这么广了。

旋即,王琼又有些惭愧。

老夫刚才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万一要是被这锦衣卫传扬出去,让那些仰慕老夫的人失望怎么办?

王琼想着裴元的来意,向他问道,“你来找老夫,就是想让老夫出手,干预此事?”

裴元答非所问道,“裴某是为了家国社稷的大义而来,王公却责裴某以利,裴某现在,心中也正惘然。”

王琼越发尴尬了。

他只得强行挽尊,“方才,戏言尔。”

王琼说完,有些为难的说道,“只是老夫的身份有些尴尬。刚才老夫说的很明白了,这件事直接负责的是左侍郎杨潭,安排他总督这次粮饷的又是户部尚书孙交,老夫师出无名,怎么能越过这两人,插手前线的钱粮事呢?”

裴元立刻明白王琼的意思。

他想要师出有名,自然需要借助外力来破局,揭破此事。

不然的话,王琼要是窝里反,背刺两位同事,只怕会引来巨大的争议。

裴元想了想,前线浪费的都是刘瑾为朱厚照攒的钱,要是朱厚照知道了,肯定得气的跳脚,把这件事捅给朱厚照应该问题不大。

再者张琏嫉恶如仇,性情刚直,他现在虽然回京接了山西按察使的官位,但还未去赴任。

按察使本就隶属都察院,属于科道体系的,可以风闻奏事,正好可以捅给张琏,让他揭破此事。

于是裴元胸有成竹的对王琼说道,“这件事我来安排。你是想直接要一道圣旨,还是让都察院正常走流程?”

王琼听了此言,胡子险些揪下来。

好家伙。

这就是生性恬然,很少涉及朝廷纷争的锦衣卫吗?

你们是真的不一样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7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