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30 填补裴千户麾下没有武勋的空白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通政司衙门的位置,在锦衣卫衙门的北边,周围一圈大哥,五个堂口,分别是后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

像什么六部啊,翰林院啊,鸿胪寺啊,钦天监啊,这些文的、雅的都在路对面。

裴元和中军都督府的老大有过命的交情,又几乎一力促成了锦衣卫的清洗,和两大衙门的关系和谐又美好。

因此就算待的无聊,也不敢在通政司外面瞎晃悠,生怕遇到看不过眼的,上来围殴自己。

他裴千户是体面人,不好丢人现眼。

通政司如今基本上算是个闲衙门,他们在失去了朝堂的话语权后,只剩下归纳总结、提炼中心思想的本职工作。

内阁对他们的钳制就不提了。

前面讲过,内书堂和文书房,一个是司礼监的妈妈,一个是司礼监的爸爸。

这个文书房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职掌通政使司每日封进的本章,负责天子和群臣之间的上传下达。

简单想一想,这个文书房是不是就很像一个内阁干预之前的通政司?

那踏马通政司还有什么用?

只不过,即便如此,裴千户在通政司内还是礼貌的等候着。

原因无他。

通政司虽然不行了,但是不代表在通政司上班的官员不行。

比如说现在的通政使司通政使丁凤,他原来是专项管理南京粮食储备的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前些天刚刚转任来做通政使。

这位后来做到了兵部右侍郎,提督宣大军务。

通政司右通政林廷玉,年底就会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关。

再比如刚刚平定的白莲妖人赵景隆之乱,直接负责就近主持围剿工作的户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丛兰,之前也当过通政使。

他是从通政使的位置上下来后,以户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直接转职去督理宁夏延绥甘肃三镇粮储。

前任通政使李浩,现在就担任着兵部左侍郎。

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王云凤,现在加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去巡抚宣府了。

所以说通政司这个衙门,在正德年间有一种虽然不落文字,但是无形的晋升途径。

那就是转向兵事,转向宣大、三边。

这里的很多官员,就算没有直接进入兵部,也是在其他户部、工部之类,从事着类似督粮、巡阅、添置礅堡这样的兼差。

联系一下去年朱厚照郑重其事下达,要求加强通政司职权的那道圣旨。

再联系一下未来几年朱厚照热心边事,常驻宣府的历史发展。

裴元几乎毫不怀疑,这个边缘化的通政司衙门,就是朱厚照极为重视的政治班底。

也是他在政局上的突破口。

没有这一系列边镇文武的支持,难道朱厚照过几年要跑到北地去玩泥巴吗?

也就是裴元身为穿越者,知道朱厚照这些路数。

如果换成这个时代的官员,谁敢想天子竟然会主动离开京城,在边境建立第二中央呢?

所以现在不管是内阁,还是大七卿,根本没人留心到通政司的这些变化。

转任边镇,对于那些清流们来说,那不就是贬斥吗?

他们从小学习的边塞诗,除了那几个二愣子,至少有一半是在哭着写“我想我的妈妈”吧。

但是,对于知道后续历史发展的裴元来说,这些家伙可就太值得交往了。

至少在朱厚照溶解之前,这里的大多数官员都有着强劲的上升趋势。

除了这些原因,裴元之所以对通政司表现得很热心,还因为他的老哥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王敞,也是通政使出身的。

七七八八的算一算,这些老家伙在外面喊一声裴千户我不挑你们理,现在关起门来,各位未来的侍郎、巡抚、总督,是不是得叫我一声好弟弟?

裴元默默想象了一会儿,终究是没敢现在把这层关系挑破。

王敞在卸任兵部尚书前,还没算解除危险警报,等到他的山东巡抚落实了,大家看到他安全下庄了,以后的交情才能慢慢攀起来。

政治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现实。

通政司衙门忙碌又清闲。

忙碌的是因为许多书办要整理誊抄奏疏,清闲是因为带品级的官员并无心这项工作,各自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只有一个叫做魏讷的左参议,不知道是有特殊的窥探欲,还是真就闲得无聊,那些书办们每整理一封奏疏,都要拿过来津津有味的看一遍。

通政司的其他官员都对此不闻不问,似乎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

裴元坐在角落的板凳上无聊了一会儿,忍不住对这老头多看了几眼。

其实想想,只要放平心态,在通政司上班也还不错啊。

每天各种国家大事都放在那里,可以随意查看,这和一边上班一边划手机看头条有什么区别?

这些各地情报保不保真不好说,但是内容绝对很丰富。

或许是察觉到了裴元时不时打量他,魏讷看了看裴元,直接询问道,“你是何人?”

裴元客气的上前自报了来历,“卑职锦衣卫千户裴元,刚刚上了一份奏疏,在这里等朝中的回话。”

锦衣卫千户和通政司左参议都是正五品,理论上平级,然而懂得都懂,大明国情在此,这时候就得用卑职。

魏讷打量着裴元,背着手将奏本负在身后,好奇的问道,“那你不知道本官是谁吗?”

裴元不明白这小老头为何会有此问,便答道,“刚才听了几句,有人称你为左参议,也有人直呼其名。”

魏讷闻言笑道,“既然你知道我是谁,为何如此不避嫌疑?”

裴元不解的看着魏讷,这个通政司里目前好像也就丁凤、林廷玉值得关注吧,你一个普通的NPC,身上难道还有剧情?

裴元见魏讷混的不是很如意,也不怕得罪他,朴实的答道,“卑职见识浅,尚不知道左参议的风采。”

魏讷哈哈笑着说道,“这话好听。”

又道,“我也不连累你,我乃是刘瑾的阉党,而且是有名有姓的那种。”

“去年的时候,都察院就已经在准备弹劾我,老夫连通政司的差事都交卸了,就等着那一刀。”

“没想到霸州贼声势闹得那么大,陆完手握大军,让大家都觉得很棘手,所以才苟活到今日。”

魏讷戏谑的看着裴元,“所以啊,老头子就教你一个乖,在官场上不要那么好奇,别人都不敢招惹的,你最好也装没看见。”

裴元“哦”了一声。

魏讷本打算继续看奏本,见裴元反应平平,可心里总觉的差了点什么。

上一个好奇打听他的,可是跑的鞋都掉了。

魏讷又把奏本负在身后,奇怪的问道,“你难道没什么想说的?”

裴元想了想,朴实的答道,“你确实让我感觉有点意外。”

“意外?”魏讷对这两个字有些诧异,评价怎么能是意外?

裴元想了想答道,“我没想到你明明那么的普通,却又那么的自信。”

“什么?!”魏讷直接怒了,吹胡子瞪眼道,“老夫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刘瑾阉党。”

经历了开始那几个月的彷徨后,看着别人怕他躲他,无人敢惹他,已经成了魏讷聊以解怀的一件事。

但裴元那是什么人?

他可是现在刘瑾阉党秘密联络人王敞的好弟弟,谷大用和丘聚两大提督的亲密盟友,以及和萧敬侄子萧韺有过命交情的复合型阉党。

你算什么小可爱?

见裴元一副你很平平无奇的模样,魏讷都有些生气了。

他不动声色的点着自己的阉党资历,“知道老夫为什么会被都察院急不可耐的问责吗?”

“那是因为我和阉党魁首焦芳的儿子焦黄中乃是挚友。”

“当初右副都御史张鼐得罪了刘瑾,被刘瑾明升暗降调去南京担任右都御史,焦黄中想要强买张鼐的住所,拉老夫去帮忙。老夫驳不开面子,陪焦黄中走了一趟。”

“结果张鼐不肯答应,焦芳听了怨怒,就找了张鼐担任辽东巡抚时的差错,将他革职。”

“老夫也因为此事,被朝中士大夫诟病,被视作铁杆阉党。”

“老夫也知道这件事做的不太地道,因此御史打算弹劾老夫,老夫也没什么可辩解的,听天由命罢了。”

裴元听完,心道,好家伙,你这哪是不地道啊。

焦黄中是落井下石的恶霸,你就是跟着他作恶的狗腿子啊!

还特么说的这么遮遮掩掩。

但是你一个焦黄中的狗腿子,有什么好骄傲的?

裴元见魏讷没有继续说,下意识的问道,“就这?”

脸上微微有些惊讶,掩饰着话语中的不解。

魏讷听了身子晃了晃。

虽然老夫也不想当阉党被清算,可没想到都接受现实承认是阉党了,还被这样diss。

魏讷沉着脸,“年轻人,你懂不懂这在阉党中的含金量?”

裴元道,“明白啊。”

“你明白?”魏讷不屑。

裴元实话实说,“因为,我是焦黄中的女婿。”

魏讷正要和这个年轻的锦衣卫讲讲正德五年的风云政争,猝不及防被硬控了一脸。

等回过神来。

老头吃惊的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你、你、你是何方神圣?”

接着,立刻反驳道,“我怎么没听过焦黄中的女儿嫁人了,也没听说过他有这么个女婿?”

裴元答道,“因为本千户是纳妾,并非明媒正娶。”

魏讷直接出离的愤怒了,“胡说八道!大学士焦芳的嫡亲孙女儿,怎么可能给人做妾?”

裴元摊摊手,“我那小妾朝夕服侍,总不会是假的吧?”

魏讷见裴元这般笃定,当下也不看奏疏了,直接往桌上一扔,就急匆匆离开。

临出门时,还回头喊着,“你别走!你别走啊!”

裴元想起这会儿焦黄中正在京里活动,图谋给焦芳平反,不由心中暗道,这家伙该不会是去找焦黄中求证了吧。

裴元现在还没想到怎么面对焦黄中。

焦黄中被夺了官职,现在正落魄,而且很快就该被赶出京城了,裴元并不怎么虚他。

只是焦黄中的人品有些一言难尽,裴元既瞧不上这个人,也不想让小美人太为难。

那些历史记载是真是假就不说了,单纯从刚才魏讷说的,两人跑去强买失势官员的院子,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虽然裴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人品上的事情,也不耽误裴元普世鄙夷一下。

裴元的目光随意的在魏讷扔下的奏疏上瞥了一眼,正要下意识的挪开,忽然被上面的几行字吸引。

“有李五者,本名福达,乃妖僧王良、李钺之党徒。王良托言谶纬,以弥勒徒众叛,引达虏小王子犯边。及事败,流徙福达于山海关……”

裴元下意识想打开奏疏看完后面的东西。

手指刚搭在那奏疏上,就听到不知谁咳嗽了一声。

裴元的目光快速的在那些各自忙碌的通政司官员和书办身上扫过,赶紧收回了手。

李福达嘛……

裴元的不由陷入了沉思。

这个货乃是当世的弥勒教主,他早年跟随妖僧王良、李钺造反,还想做内应打开边塞,让达虏小王子入寇。

那时候的李福达只是个吗喽,只被判了充军。

后来他就从充军地逃了出来,重新组织弥勒教。他自称弥勒转世,大量笼络民众门徒,去年的时候就曾经纠结数千人规模的党徒,在山西一带掠杀。

因为北方主要的军事力量被抽走围剿霸州叛军,不少城邑只能自保,李福达的实力越发强大。

按照历史,今年他就该说出那句“我有大分,宜掌教天下”了。

李福达这个家伙本身的能力普普,估计也就是和白莲教的宋王赵景隆一个水准。

他的运气不太好,造反的时候,正好赶上霸州军覆灭,各地的军队拔营回驻扎地。

而且这货估计也是说书听多了,觉得关中之地,四塞险固,是个好地方啊。

当年秦始皇凭借这里统一天下,汉高祖也用这里做后方和项羽争锋,唐太宗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我为什么就不行呢?

于是这货果断决定先封锁关中再说,然后他奔着潼关就去了。

接着就不出意外的被打的喊妈妈。

如果说,单凭这些,李福达带给大明的,可能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插曲。

但是后来他的操作可就骚了。

一看战场形式不妙,这位弥勒教主,直接就卷款跑了。

然后先是花钱,给自己买了个匠户的身份,接着以黄白炼金术的手段,把武定侯郭勋拉下了水!

等把郭勋发展成弥勒教的外围之后,李福达利用这层关系,花了四百八十两给自己捐了一个指挥使。

而且是实缺!

——太原卫指挥使!

想到这里,裴元贪婪的看着那奏疏,真想打开瞧瞧这位弥勒教主事业到了哪一步了。

裴元对这货倒没什么兴趣。

他看上眼的猎物,是那个后续的大投机家武定侯郭勋!

要知道真正能从洪武年伴随大明始终的武勋世家,只有三个啊!

裴元在近畿有程雷响的天津卫待命,沿着大运河,更是有徐州左卫遥相呼应。

等山东的罗教发展好了,打好群众基础,还能进可攻退可守。

接下来,只要干预恩科,慢慢侵袭通政司,也可以在文官体系内洒满钉子。

但是裴千户麾下没有武勋的这一块空白,还亟待填补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