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92章 宠妃是个挡箭牌[完]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后妃回娘家可以说是让民间议论了很久,虽然这件事对朝堂布局影响不大,但谁也没想到居然对民间百姓影响甚大。尤其是寡妇、弃妇,好像忽然有了新的行事标准,新的模仿标杆。堂堂皇帝的后妃都能回娘家,都不丢人,她们凭什么不能回娘家人凭什么嫌弃她们

这可是当今皇太女下的命令,如果不许她们回家,不就是对皇太女不满吗

世上多得是走投无路的妇人,被婆家驱赶、娘家嫌弃,日子过得苦得很。有能豁出去的女子便能依仗这一命令扭转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情况在各个地方发生着,只不过对于每个地方来说,都只是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没有任何人在意,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改变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

因容萱故意将太后和殷家人牵扯进来,让不少大臣以为这是她对殷家人的报复,又或是新的皇室对旧的皇室的打压。所以不久后,容萱提出让姜氏与聂贤和离,赐姜氏府邸允姜氏自立女户的时候,就没人再提出异议了,大家都想,这肯定是在报复聂贤啊

姜氏很早之前就得过容萱的承诺,她替容萱折腾聂贤,坏了殷治的计划,容萱许她自立女户、招赘夫婿。她当时只觉得天方夜谭,没想到惊喜来得这样快,快得仿佛做梦一般。

当姜氏真正拿到户籍,搬进新宅之时,才惊觉这一切竟然都实现了她再也不用在庵堂清修,再也不用有娘家回不得,她有自己的家了,这一整个宅院,是只属于她的家,她才是这里的家主。

她也再不用怕被谁欺负,因为她的靠山是当今皇太女。

姜氏喜极而泣,忽然觉得豁然开朗,仿佛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她父母待她极好,自然是一万个支持,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她这送,一下子给开了个好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姜家这样做了,还显然很得皇太女的心,他们也不好意思对外嫁不幸的姑娘不管不问不是

不说把在别人那守寡的姑娘接回来吧,至少会送些礼物过去,多探望几次,邀姑娘多回娘家。众人大约摸清了皇太女的喜好,就是因为皇太女自己那些经历,所以皇太女格外怜惜嫁人后受了委屈过得不好的女子。

众臣不方便讨好皇帝,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叮嘱家中女眷在这方面多多使力。正如史上有一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位者表现出明显的喜好,下面的人当然会渐渐往这个方向发展。

聂久安忙着整顿朝堂,发展大梁,对这些并不多问。又因之前容萱的话让聂久安想到皇室争斗,如今聂久安就开始以防后患,慢慢不着痕迹地提拔文武贤才,不会将太多的权力交到聂峰那一支手中,秦家因为是聂峰和聂容萱的母家,也很受重用,不过他们对容萱更感激一些,毕竟最开始能得到起复就是容萱一手提起来的,秦家不但是皇亲,也是忠实的皇太女党,聂久安将他们家中三人都安排在了重要的位置。

其实就连聂久安,也并未预料到皇太女身为女子的言行对民间女子代表着什么,尤其是聂容萱名声在外,关于她的事所有人都好奇、都喜欢议论,她的言行传得越广,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

只因史上从来没有女子这样做过,所以让这件事成了灯下黑,所有人都只是认为皇太女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而已,力所能及,上不了朝堂,也就只能做这些了,没人特意跑来阻止她什么。

姜氏入宫谢恩,她才二十出头,一打扮容光焕发,多了几分英气。她的性子够爽利,不像其他人可能会犹豫,她对于招赘之事看得很开。她有皇太女做靠山,谁敢对她如何她是家主了,真要遇到品行不端的男人,休了便是,没什么好怕的。

不过一个月,就传出姜氏成亲的消息,容萱赐下一柄玉如意,让姜氏的事一下子传遍了民间。

皇太女嫁继母啊这可是史上奇闻而且这位继母当初就是皇太女赐婚,为自己的父亲娶回来的,当时还宫中赐下的嫁妆都能摆一条街了,众人自然对姜氏好奇,也对皇太女的家事好奇,于是知情的告诉不知情的,所有人又重温了一遍前因后果,更加知道皇太女对负心汉的厌恶,那真是厌恶到了极点。

若皇室厌恶道士,道观都能灭绝,如今皇室厌恶负心汉,这直接就多了一个收拾负心汉的途径。

有一泼辣妇人同丈夫大打一架,喝令他不许再喝酒赌钱、不许再逛窑子,否则闹将出去,叫他丢了差事,阖家丢脸。反正皇太女支持女子和离,大不了她回娘家招赘,把儿子的姓都改了

有一读书人考上举人,便想毁掉婚约,另娶高门贵女。与他订婚的女子直言要去京城求见皇太女,告他始乱终弃,看他还能不能做官,吓得那读书人赔偿了家中所有的银钱,女子才肯罢休。事后女子还写了封信给读书人看上的高门贵女,让渣男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没人求到聂容萱面前,但许多女子已经借用她的威名让自己过得好多了。

聂容萱常会在酒楼开宴席,邀众多夫人、小姐一起看戏喝茶,其中有数位行事大气、性格爽朗的夫人、小姐,很对聂容萱的脾气,同她们很谈得来,其余则全是在夫家受气,日子难过的女子。

她们入了皇太女的宴席,还能约好下次再见,回家后境况就完全不同了。若能让皇太女眼熟,说得上话,甚至懂得钻营成为皇太女跟前的红人,那给家族带来的好处绝对是巨大的。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夫家会错过不就是对她们好点吗好吃好喝安排婢女伺候上,很简单啊

聂容萱只需这样开开宴席,她们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聂容萱这个宴席一下子成为所有女子梦想要参加的宴席。确实有不少男子背地里骂她,但那又如何,她明面上没再做什么啊,难道邀约一起喝茶还是错吗想去皇上跟前告状都没由头,再说皇上忙着呢,为这种事去告状,只会显得他们无能愚蠢。

从前宫里的殷治、后妃等人,一直都有听说皇太女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只觉得她太逍遥了,而她越逍遥,他们就越难受。

特别殷治还记着聂容萱怀孕之事呢,算着月份差不多了,一日听守门太监又说起聂容萱的事,忍不住咬牙问道:“她何时生”

守门太监一愣,笑了笑没说话,直接走人,让殷治搞不懂他是什么意思,百爪挠心。

守门太监不知道聂容萱对这件事是怎么安排的,是不是要让殷治继续误会下去,便求见聂容萱问了问。聂容萱忙着开宴席了解哪些是真正可怜的女子,都没注意过时间过得这么快,一下子都好几个月了。

孩子的事,对皇家有特殊意义,聂久安他们大概怕她身子伤过,不想提起她的伤心事,没有催她,不过她自己也是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

聂容萱找来御医一看,她竟然怀孕了先前诊平安脉的太医不是擅长孕妇的,没诊出明显的喜脉,这次御医确定了,她已经有孕两个月了

喜报迅速传开,殷锦安第一时间跑回来抱住她,开心地笑说:“以后我们这一家人有老有小,夫妻恩爱,欢声笑语,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聂容萱也很高兴,摸摸还没变化的小腹道:“我以前就想要这样的日子,终于等到了”

聂久安一听到消息就朗笑出声,亲自过来探望,吩咐三位御医为聂容萱保胎,大批赏赐送过来,对这个孩子十足的期待。

那守门太监没想到跑来一趟,得了这么个好消息,还跟着领了三回赏,忙喜气洋洋地回冷宫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皇太女殿下之前没怀孕,自然不会生。”

殷治错愕了一瞬,什么都明白了,那天是聂容萱故意气他,宫廷中众目睽睽,哪有那么容易暗通款曲、珠胎暗结又不是什么不起眼的小人物,堂堂德贵妃,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她呢,她若敢那么做,皇后、贤妃等人一定第一个揪出她。

可恨他竟轻易相信,气了这么久,还因为冲突被聂容萱打入冷宫。

没等他松口气,就听守门太监笑着说:“不过以前如何也无所谓,刚刚御医诊出皇太女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待到明年盛夏,金尊玉贵的皇太孙就要出生喽这才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投对了胎啊”

殷治想到那个画面就憋闷得受不了,他的女人,如今要给别的男人生孩子,还会待那孩子如珠如宝,给予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一切原本都是他的他竟有一瞬间想到,要是他从来就没有对付聂家,真的宠爱聂容萱,立聂容萱生的孩子为太子,他的皇权恐怕会无比稳固。都是父皇让他这样做的,要不是父皇影响了他,他决不会落入如此境地。父皇自作自受,害死了自己还不算,临死还要这样来害他,真是死得活该

诗诗被那句“投对了胎”刺激到了,凭什么投生在她肚子里的就算立了太子也会被废凭什么投生到聂容萱肚子里的就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们出生就已经天差地别,凭什么连她们的孩子都有这样大的差别

说来说去,都怪她娘和聂贤要不是她娘攀附权贵又死得那么早,她怎么会成为外室女要不是聂贤让她当婢女,她怎么会没有回头路要不是殷治给了她那些妄想,她怎么会得意忘形

但不管他们想什么,闹什么,他们也只能在冷宫里闹。那些后妃到如今才发现聂容萱真的开始新生活了,这个新生命就代表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其中有一位妃嫔还动了心思,想要嫁给表哥做继室,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她说皇太女另嫁了、姜氏也另嫁了,她们这些后妃也已经返回娘家,为什么不可以嫁

她的家人不可能同意,怎么想这都是忌讳的事,不用说为什么,就是不行。

结果这位从前是婕妤的女子,打听到聂容萱开宴席的日子,特意去偶遇了聂容萱。聂容萱认得她,听了她的请求试探之后,直接邀请她一起加入宴席。席间同她闲聊一般说起改嫁之事,平日里热闹的众人都消了声,不大敢发言。

就听聂容萱说:“这世上,男子妻妾成群,休妻另娶,做负心汉,都不影响他们建功立业。可我们女子,但凡有一点行差踏错,都要被人骂。你们说,这束缚是不是太多了”

“是,殿下所言极是。”

聂容萱继续道:“所以这撑腰之事,本宫来做。你想另嫁只管去,本宫赐你玉如意祝福你万事顺遂。”

那婕妤高兴极了,她情窦初开就喜欢表哥,表哥也曾对她有意,只不过因她入宫什么都没发生。如今表哥又没了妻子,她回娘家又过得不舒心,当然希望能嫁给表哥过舒心日子了。家人不赞同没关系,皇太女赞同最有用

婕妤坚持给聂容萱行了大礼,以示感激。在场都是女子,还大多都是心里苦的女子,看到婕妤如此也都为她高兴。虽然嘴上不好多说什么,但心里渐渐生出了羡慕来。能从一个火坑中跳出去,就是无比幸运的吧虽然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好,但她们,都还在火坑中硬扛啊

一个娘家人还不错的妇人忍不住动了心思,别人都能改变人生,她为什么不能她还有娘家愿意支持她,何必在夫家受气

宴席一散,她便单独求到聂容萱面前,求聂容萱能帮她一把,借她一位宫中的嬷嬷。她只需要借势,有聂容萱派的人在,就是表明了皇太女的态度,其他的她找娘家帮忙就能解决,她只需要夫家不敢扣留她。

宴席中这些人都是聂容萱了解清楚的,她想为女子请命也不能不分好坏,如白氏、诗诗那种女人,她是不会帮的。所以这妇人一求,聂容萱就将绿萝借给了她。

绿萝的威名在皇太女的“故事”中也传得很响,她胆子够大,还够忠心,俨然已经成为厉害和忠仆的代表,有一定的地位在。妇人一看聂容萱这般大方,立即学着那婕妤一样给聂容萱行了个大礼,激动地带着绿萝回娘家求援。

婕妤和妇人很快就抗争成功,婕妤作为殷治的后妃之一,第一个出嫁,聂容萱赐下的玉如意让众人闭了嘴。那妇人拿出有力证据令夫家签下和离书,道理规矩一样不差,成功带着嫁妆回了娘家,再出现时整个人状态都不一样了,苦相没了,眉眼间都是笑意,显然是跳出火坑重新找回了幸福。

她们两个人给后妃和受苦的女眷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谓上行下效,从皇太女开始,到姜氏、后妃、深宅妇人,这么多故事传出去之后,在天下女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随着日月流转,发芽生根,令男尊女卑的世道开始暗潮汹涌。

之后聂容萱安心养胎,于盛夏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众人期盼皇太孙已久,生的是个女儿,难免让人感叹男女之间还是有太大的差别。像殷治随随便便就能让那么多宫妃开枝散叶,聂容萱却要自己怀胎十月,还只生了个女儿。

不过这种话谁也不敢说。因为聂久安还健壮,近来旧疾都不怎么复发,显然还能活很久,那皇太女第一胎生了女儿,接着再生第二胎就是了。

聂久安也没有失望,这个让他心疼的孙女终于有了后代,还这么健康,他才终于确认孙女当初中的毒全解了。能一家人整整齐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三两天就要来看看曾孙女,亲自抱一抱,小姑娘长得玉雪可爱,照顾起来也省事得很,饿了尿了才哭几声,平时从不哭闹,特别招人喜欢。

诗诗知道聂容萱生了女儿的时候还想嘲讽一番,结果听守门太监说小公主已经成为史上最受宠的小公主,皇上甚至命人建造公主府了,说是要把对聂容萱的亏欠全补偿到小公主身上。

诗诗的嘲讽还没出口就变成了嫉妒。为什么有人就是这么会投胎为什么只有她要受这样的痛苦

殷治痛恨聂容萱生了别人的孩子,诅咒他们永远生不出儿子,诅咒聂家断子绝孙。聂久安还没来得及发火,聂容萱就派人狠狠抽了殷治一顿,在他濒死之际命御医吊住了他的命,让他活着看他们到底过得能有多好。

聂容萱在小公主满月的时候,容萱就让她和殷锦安一起在京郊开了个善堂,专门救助老弱病残,为小公主积福。接着,这善堂便慢慢开到了各个城镇,其中银钱都从国库出,自然是殷锦安想办法令国库充盈,殷锦安还因为一直表现极好,被提拔做了户部尚书。

之后边疆再次战乱,聂久安命聂峰和另外两位将军出征,这一次要踏平敌国。

容萱顺势让聂容萱在善堂增加了文武师父,教大家认识简单的字,学习简单的护身功夫,让大家强身健体,拥有自保之力。其中,特别分了男女学堂,言明谁都可以来学。

刚开始文武师父就是个摆设,人们都忙着赚钱,谁来学这个这些在他们眼中都没有用。后来有人想让孩子认识些字,又送不进学堂,就送来善堂里学。再后来有妇人被丈夫打,气不过,来了善堂,真的学到了些拳脚工夫。

慢慢的,各地的善堂开始有人来学了,人不多,女子更是少之又少,但有人愿意踏出这一步,就是好的开始。

聂容萱忙着管理善堂的事,一连三年没再生育。这让众位大臣有些着急了,皇上再怎么健壮也六十多岁了啊,皇太孙连影子都没有,这怎么能行

然而后宫中,三岁的小公主机灵可爱,每天“祖爷爷”长、“祖爷爷”短,就喜欢围着聂久安转,真是让聂久安喜欢到心坎里,想嫌她不是个男还都不行。

聂久安批奏折,就让小公主在旁边的书案上随意画画;聂久安用膳,小公主和他坐一块儿,叽叽喳喳说着童言童语,逗得聂久安都能多吃几口饭;聂久安散步,小公主跑来跑去,带着小宫女、小太监一起玩,欢声笑语让聂久安身边充满了活力。

所以当容萱到他面前开玩笑说让他先教着小公主,万一以后没生出儿子,说不定就直接立小公主做皇太孙的时候,聂久安没有否定。他倒不是想培养个女帝,他只是觉得这么可爱的曾孙女,他大可以亲自教导,他教导出来的顶天立地的曾孙女,就决不会被任何人欺负,说不定还能护着孙女呢。

于是聂久安开始给小公主启蒙,小公主天资聪颖,让他更乐意教导小公主,这一老一少相处得极其愉快。

只是聂久安没想到,这又是一个好的开始,是他愿意培养小公主能力的开始,也是让所有人看到他重视小公主的开始。

一年又一年过去,聂容萱的善堂已经开遍全国,救助了无数的老弱病儒,皇太女仁善之名也传遍大梁。善堂中的男女学堂,因为学员渐渐增多,善堂放不下,顺理成章地另开了正式的学院,而学院中也顺理成章地分成了男女学院,潜移默化地让人们接受了女子也能去学东西的事。

这些年变化最大的要数女子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女子觉醒,有了对生活更高的追求,知道女子不是生来卑微,不是只能嫁人生子,一样能学东西、开铺子、自立门户做家主。

民间招赘之事变多了,强势的女子发觉,嫁人永远都有许多的不得已,为什么不招赘盛极一时的宠妃娘娘亲自证明了男人的宠爱是靠不住的,还是得娘家厉害,招赘个会哄人肯听话的夫婿最幸福啊。

即便其他女子没有招赘,世上被男人哄骗、始乱终弃的女子也迅速减少。先前那个皇帝最会宠人了吧把宠妃娘娘骗得死心塌地,居然还给宠妃娘娘下毒,让宠妃娘娘当挡箭牌所以男人的嘴靠不住,青梅竹马的情谊也靠不住,一定要看对方是让自己快乐还是痛苦,但凡痛苦,尽早远离准没错。

女子地位的改变,刚开始让男人很不适,但这改变又不算很迅速,是一年一年慢慢改变的,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想要骂聂容萱的时候,身边的环境已经这样了。再想欺负女人,也得看看世道怎样变化,甚至欺负女人已经没有意义,反而女人变强后,找到差事赚来的钱能让家里过得更好,对穷苦人家来说,这不是好事吗他们反而更能接受。

任何变化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厌恶,事情顺利就顺利在聂容萱是皇太女。高高在上的皇权人物,她领头带起的这阵风潮,只要她不死,就能一直一直影响下去。聂容萱终于知道容萱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让她那么高调,就是为了让所有人记住她,让这份影响力达到最大。

殷锦安也数年如一日地宠爱她,对她极好,他们经过了短暂的磨合期,一直十分恩爱幸福。特别是聂容萱想做的事,殷锦安一直全力支持她,因为殷锦安的母亲也曾是可怜女子的一员,他很愿意和聂容萱一起去帮助天下女子。

有什么能比得到这样一个伴侣更幸福的聂容萱这些年来,真的是春风得意,再没有任何不顺心了。

她还鼓动后妃出嫁,多年来当初那些后妃,除了几个真心不愿意改嫁的,其他人全都嫁了。当冷宫的守门太监告诉他们皇后也嫁了人之后,苟延残喘的殷治终于受不住刺激倒下了,只吊着一口气,想见聂容萱最后一面。

聂容萱都已经把他们忘了,听闻殷治要死了,突发奇想,单独去见了殷治和诗诗。

只有他们三个人在冷宫里,外面有人远远地守着,绝不让任何人听到他们的对话。

殷治死死盯着聂容萱,见聂容萱不但没变老,反而比从前更有韵味,更耐看,便知道殷锦安待她好是真的,没有半丝虚假。他已经不知道自己不甘心什么,是不甘心这个女人,还是不甘心自己的皇位,他只觉得必须见聂容萱一面,否则他死不瞑目

聂容萱看看他们,发现他们都骨瘦如柴,虚弱不已,头发花白了,却很有夫妻相,她不禁感叹道:“你们二人当真是般配极了,只看相貌便知,都那么刻薄。”

她坐下来,好整以暇地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关于我们三个人的故事。”

她将上辈子的恩怨娓娓道来,没有添油加醋,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但这样已经足够令他们二人心里掀起惊涛骇浪。他们不愿意相信人有重生之事,但回想过去,他们又不得不相信,这让一切都有了解释。

为什么聂容萱突然对他们了如指掌,为什么聂容萱突然变得那么绝情,能那么冷静地算计他们,为什么聂容萱能破坏他们的所有计划,因为一切都发生过啊,所以聂容萱掌握了先知,他们败得不冤。

可知道这些事后,他们心里那份不甘直接爆发了输了是会不甘心会遗憾,可知道自己曾经赢过,那份不甘心就被无限扩大,成了对他们最大的折磨

他们会忍不住一直想,如果没发生这一切,他们会如何荣耀如何意气风发拥有何等畅快的人生

那些他们以为没得到的,竟然都曾得到过,可那是上辈子啊,这辈子他们从来都没有翻身过,这让他们如何接受

他们想大骂聂容萱,想杀了聂容萱,可病弱的身体让他们有心无力。聂容萱对他们笑笑就离开了冷宫。她刚出门,殷治便在气怒中断了气,他死后还睁大眼瞪着门外,本以为见不到聂容萱会死不瞑目,谁知见到了聂容萱才真的死不瞑目。

诗诗曾被赐婚与他同生共死,看到他断气,当即吓得尖叫连连,胡言乱语,竟是疯了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凤冠加身,站在这后宫之巅,拥有所有想要的一切,可一切都是泡影,都是虚幻,最后她受不了这样的幻想,自尽而亡。

香檀终于守到诗诗死了,聂容萱也没再管她,可香檀发现,她去做别的事已经无所适从。多年来在冷宫的生活让她性情古怪,适应不了别处的生活,最后她选择替了那个守门太监的差事,守着冷宫,等待下一位被打入冷宫的人。

总管太监为殷治殉葬了,他知道自己以后没好日子活,干脆不留在这个世上。

宫里变得干干净净,再没有和殷治有关联的东西。他的死也只是跟礼部提了提,按照王爷的丧礼规制葬入殷家祖坟。

聂久安依然忙着发展大梁,当年可爱的小公主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有聂久安和容萱的教导,文治武功都出类拔萃,众臣家那些青年才俊无一比得过她。

聂久安在思考了很多年之后,决定立小公主为“皇太孙”他已然发现了聂容萱在改变天下女子,这个改变有利于大梁,且这个改变可以为小公主铺路,所以聂久安从始至终都没管过。

到了合适的时机,他命小公主办差,在小公主立功后直接将其封为“皇太孙”。有反对的人也没用,他们的儿子、孙子比得过小公主吗既然比不过,有什么资格说皇位只能传男子

再看民间已经传出几位奇女子的传说,女子的才能本就不该被埋没。立皇太孙之事拉扯了许久,但最终,小公主还是成了皇太孙,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聂久安特意设立座椅在龙椅下首,给小公主坐。

如此一来,众臣上朝看着的是皇上,也是皇太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初反对的也会渐渐习惯,接受这个现实。

在小公主成功立威之后,容萱对聂容萱说:我该走了,已经留在这里很多年了,以后的生活,相信你自己会过得很好。

聂容萱有点反应不及,容萱已经陪伴她十几年了,她都已经忘了容萱还要离开的事,眼睛瞬间就红了。可她知道,容萱还有自己的事要做,她不能自私地把容萱留下来。

她感激地对容萱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被家人宠爱着,然后渐渐感觉生活很无趣,或者我变得很无趣,变得不再值得别人来爱。是你帮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你真的很了解我,在我自己都没想法的时候,你就为我铺好了路。

谢谢你,我真的喜欢现在的一切,喜欢我在做的事。我会继续做下去,会像你帮我一样去帮别人,锦安说这样的我是发光的,让他移不开眼。可在我心里,你才是发光的,照亮了我这一世的人生。

萱姐姐,谢谢你啊

一句“谢谢”包含了太多感情,她无法表达自己有多感谢容萱。她也想帮容萱,可容萱只让系统抽取了她的一丝魂力,她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希望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能活成你的样子。

容萱一怔,对她笑笑,好好保重。说罢慢慢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容萱通过系统得知,后来的聂容萱真的做了很多事,民间招赘成风,女子的地位快速提升。殷锦安想了许多女子能做的差事,让许多女子不必靠男人也能很好的生活。再加上小公主登基成为女皇,才智手腕丝毫不必聂久安差,令世人再不敢小瞧女子。

天下形势一变,男人也很识时务,开始正视女子的地位,接受女子的改变。

到聂容萱年老的时候,那个世界已经有很多很多女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她们有了选择,她们可以独立,她们越来越懂得分辨男人是真心还是假意,也越来越享受追求事业的成就感。

聂容萱没有她祖父的能力,也没有她女儿聪慧,但她本身的存在就是巨大的影响力,影响着那个世界所有的女人,她实现她的梦想受宠一生,同时她也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