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72章 第72章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容萱将三皇子的秘密势力告诉了赵一,吩咐道:“从赵三那挑选最好的斥候小心探查三皇子的势力,再派最好的细作去三皇子身边。”

赵一应声,问道:“小姐可是要辅佐三皇子可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背后势力更大,贵妃和皇后的家族都不会轻易落败,三皇子却已经被皇上厌弃了。”

容萱道:“大皇子和二皇子身边不缺人,不会重视我,也不会给我好处。且他们高傲惯了,品性也差,跟着他们随时都可能被牺牲掉,倒不如在三皇子这边雪中送炭,时机也是刚刚好。

至于以后,大皇子和二皇子早晚会两败俱伤,三皇子心机深沉,必定能抓住机会,不要小看他,他是个能屈能伸很有谋算的人,一旦给他机会,他必定翻身而起。

不过这只是我们保命的方法,不必效忠他,等到时机到了,我自会想办法摆脱他,明白吗”

“属下明白。”赵一不知道容萱最后想要什么,但他明白容萱的意思是他们所有人都只能效忠容萱一人,就算辅佐三皇子做皇帝也不能去效忠三皇子。这个界限要是不划分清楚,日后若容萱同三皇子起冲突,难免会有倒戈之人,所以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必须重视。他们和三皇子绝不是自己人。

容萱又吩咐赵一挑选十个精英留在将军府做护卫,其他人做好离开京城的打算。另从赵三暗地里发展的人中调一批机灵得用的男女,来将军府做下人。

她要让将军府成为铁桶一般,但决不能让外人看出来。

同时她又做了很多安排,比如暗中在多少城市开铺子、在何处屯粮、在哪个山谷建训兵营,还有去哪些地方刺探军情等等。

如果是刚认识的时候,赵一会觉得她只是不甘心女子不能上战场、做不成将军,所以想做些将军才能做的事情证明自己。但如今赵一已经不这么想了,反而觉得容萱心有沟壑,所思所为定有其目的,就像研究牛痘换到了自立门户一样,每一步都是规划好的,甚至长公主的丢脸和冲动都有他们暗中刺激的功劳,容萱就像在下一盘大棋,如今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摆阵而已,只待日后某一日,出乎所有人预料地获胜。

所以赵一不再疑问,只听从容萱吩咐,把每件事安排得妥妥当当,确保不会让手底下的人出纰漏,坏了容萱的大事。

他们这边一切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在外人看来容萱从宫里出来就老老实实待在将军府,等着太医验证的结果。

十几位太医没日没夜地做事,不久后终于验证成功,证实牛痘接种法可以大概率预防天花,虽说接种期间也有体质弱的人会出现问题,甚至丧命,但这样的情况有限,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接种牛痘就是消灭天花最好的方法,只要天下人都接种了牛痘,那不论哪里再出现天花患者,都不会再让天花肆虐了。

这个结论一出,皇帝立马召容萱进宫,当着几位重臣的面,微笑道:“你这个牛痘接种法能救下千千万万的人,朕替天下百姓说一声谢。”

容萱忙道:“都是臣女该做的,身为大梁子民,只愿家国昌盛,天下安康。”

“好”皇帝大方地道,“先前朕应过你,今日便允你自立女户,做赵家家主,日后可自行选择赘婿。另,赵氏容萱献牛痘接种法有奇功,赏黄金千两、珍宝十箱。赵氏一族满门忠烈,一心为国,今封赵氏容萱为永康郡主。望牛痘接种法能杜绝天花,天下安康。”

“臣女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容萱声音清脆地应声,从此她在这朝代就有了护身符,连皇家人也轻易动不得她了。

在场几位重臣都在感叹,赵家出了个好姑娘啊,可惜赵家那些个将军全都看不到了。

容萱被封郡主,震惊了好多人,那可是从一品,很多官员见到她还要行礼的。这样与皇室没有血脉的人被封为郡主,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位,上次功臣之女被封还是在二百年前,那还是因为她的父亲功劳极高,而容萱的郡主之位是靠她自己得来的,直接震惊了天下女子。

原来女子不用靠男子挣什么诰命,靠自己也能挣来荣耀

尤其是和容萱玩得好的几位小姐,心思都浮动了起来,容萱能做出这样大的事,她们是不是也能做些什么即便她们不能像容萱那样厉害,也总好过日复一日在后院里斗来斗去管家理事吧

一时间,五六位小姐开始天天往将军府跑。

这下她们的母亲可发愁了,虽说有这种想法没错,但自己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吗都是待嫁之龄,若整日琢磨些没边际的东西,疏忽了后宅学习,将来嫁了人不是要受委屈

谁知夫人们还没想到解决之法,就见自家女儿都收心了,而且对家中的学习更上心了。

一位小姐的母亲问她怎么了,她说:“赵姐姐说了,攘外必先安内,用在小事上也是同理,若是连家宅都管不清楚,做什么事能做好呢她在研究那些东西的时候,也是把将军府打理得很好的,有想法是好事,但不能好高骛远。”

还有一位小姐家里问时,她说:“赵姐姐告诉我要做事先了解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喜好,如果连这都没想清楚,做事只会事倍功半,让我静下来多用心观察自己,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这期间不妨把手边能学的东西学会,多学一些总是没错的,也不至于虚度光阴。”

夫人们真是对容萱佩服了,不知该感谢她帮忙教了女儿,还是嫉妒她说的话对女儿更有用,颇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说,因为这么一出,容萱在女眷中名声更好了,人人都会夸她一句“通透”。

紧接着,容萱赠送不菲的钱财,遣散了之前救助的五六十户退伍兵,仅留十人做府中护卫。面对别人的询问,容萱大大方方地说:“从前我只是赵将军的女儿,因从小耳濡目染,对将士们自有一番关怀之心,凭本心救助关怀一些苦难的将士们,没什么关系。

但如今我已是郡主,再留他们便不合适了,所幸这几个月他们已经调理好身体,带着钱财可以去别处安家落户,好好过日子,我没什么可担心的。都是我大梁的好儿郎,只要有人苦难之际拉一把,个个都能把日子过好。”

将士们不管在兵营里还是退伍的,得知这话都十分骄傲,他们就是好儿郎,有自己的骨气,不需要别人怜悯,只需要在跌入低谷时能有人拉一把,他们就一定能站起来。

他们觉得容萱懂他们,不愧是将门后人,不愧是赵将军的女儿

容萱在将士心中的形象拔高了一大截,同时有不少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深处开始冒出疑问。为何一个将门之女能如此为他们着想,而他们卖命守护的大梁朝却没任何表示想到那些受伤退伍的兵连抚恤金都没有,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过上了苦日子,还在兵营中的兵就觉得心寒。

此事不能深想,但真的有兵背地里偷偷哭过,不知道自己辛苦训练拼死拼活是为了什么。而最寒心之事,莫过于容萱都有过这样的救助这样的话了,朝廷仍旧没任何表示,这不就是不在意他们吗又有长公主那番对朝廷有用无用的言论,很多人对朝廷真的是非常失望。

但因为这种事没人会傻得说出来,更没人会往上传,皇家人是没一个知道的。他们高高在上惯了,其实有时候充当他们眼睛耳朵的人一旦不顶用,他们也就成了瞎子聋子,还以为是盛世安稳呢。

容萱派出去调查的人就查到,有不少地方贪污腐败极其严重,贪救灾钱、贪粮草钱,胆子一个比一个大。还有官商勾结压迫百姓的,地方恶霸或山匪受官员庇护的,只不过他们离京城很远,什么都传不到皇宫来。

乱世将起,这些受压迫的地方一定是最先乱的地方,容萱让赵三重点在这些地方发展势力,只待时机成熟,便成吸收更多的人手。

同时她还派了细作混进商人的队伍,去边疆几大部落探查,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臣服,有没有积攒粮草、加强练兵、再次开战的迹象。

赵容萱看到她每天都会一个人思考良久,然后安排下去各种事,几乎事无巨细什么都想到了,无一遗漏,不禁问道:这样的事,皇帝为什么不做他的人手更多,调查起来更方便。

容萱猜测道:他大概以为,每天上朝那些官员都是他的人手,他们报上来的政务就是全天下的事实了吧。似乎也没哪个皇帝会做我做的这些事,通常都是有事情上达天听了,皇帝就派官员去处理。

赵容萱想了想说:当今皇帝是大梁第五位皇帝,我记得到第三位皇帝时便说是大梁盛世,到第四位时仍旧说是盛世,而今,还说是盛世。

容萱笑道:你想想从你懂事起,大梁都打过多少仗了盛世也极少会持续很久,如今看不出什么,但看史书,便会发现一个朝代走下坡路的迹象。你喜欢看史书吗

以前没特意看过,只会在看兵法的时候去看相关的内容,但今后我会好好看,好好学。赵容萱的声音变得坚定。史书贯穿古今,记载了每个朝代的兴起与衰亡,她想她只有看懂了史书,才能看懂容萱在做的一切。而她直觉,这对她一定非常重要。

容萱也拿起一本史书来看,她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利用前几世学到的东西弄出牛痘、种田、经商等等,都能极大地辅助她走这条路,算是占了便宜了,否则要想成功根本是难如登天,学武皇进宫几十年爬上去再登基还靠谱点。

但既然她从外界而来,有这样的本事,当然是走捷径更好,只要将来交给赵容萱的人生是一个安稳的人生,她实现目的的过程就不重要了。而赵容萱若想将来接回人生后过得安稳,便要学很多该学的东西,将来怎么选择,就看赵容萱能学到多少了。

将军府从此正式改为了郡主府,换了牌匾、修整房屋,整个府邸很快就焕然一新。在这期间,郡主府的所有下人全都换了个遍,神不知鬼不觉已经全都是训练过的人了。

新来的人里有天生力大的、会缩骨功的、模仿人声音的、特别会训练猎犬的,总之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东西,连厨子都换成了做菜相当好吃的退伍兵。

容萱在崭新的郡主府里只觉得安全感十足,这时外地终于也传开了牛痘之事,而且人人都知道了是赵将军的女儿献上的牛痘接种法,“赵容萱”三个字成了大梁朝第一个被外人知晓的女子姓名。

郡主娘娘也成了所有人内心感激的人,特别是曾见识过天花恐怖的人们,简直把容萱当仙女下凡,还有人给她塑金身奉她为新的痘神娘娘,可以说近百年之内,容萱是第一个能这般轰动全国的人。

即便是边疆战乱,对内地好多地方也是影响较小,无法让大家人人自危,但有了牛痘却直接少了一个绝症,这是和每个人切身相关的事。又因为容萱是女子,就更容易引起轰动了,还传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样的说法。

容萱在大梁朝的地位彻底立住了。

皇帝在宫中的脸色却很难看,当初他推行牛痘有多欣喜,如今就有多恼怒。这是他在位期间的政绩,应该是大功绩一件,竟被容萱抢走了风头。

从前有医者研究出什么也没见这么轰动过,还不是因为容萱太高调平日就那能闹腾

要是容萱私下进献,由他推广出去,百姓该感激的绝对是他,如今呢怕是史书上都是容萱风头更大,让他这个皇帝成了陪衬

皇帝因此迁怒皇后和长公主,甚至太后,要不是她们弄什么宴会,容萱哪有机会当众进献传扬出去贵妃抓住时机温柔安慰,皇帝明显更偏向贵妃那边了,把皇后气个半死,心里狠狠给长公主记了一笔。

但长公主才是最气愤的那个,她一直觉得皇帝的皇位是她给挣来的,她就是大梁朝最尊贵的公主,结果天下人根本没几个知道她的,却全都知道了什么“郡主娘娘”。

容萱一个挂名郡主,竟然比她这真公主都风光,真是要把她气死,她在房中摔了所有能摔的东西,恶狠狠地咒骂容萱,直到婢女说薛母来了,她才停下来,但脸色却更加难看。要不是因为薛母,她至于和容萱对上吗

长公主见到薛母没好气地道:“害我丢了那么多次脸还不够,你还敢来”

薛母好脾气地笑笑,上前为她按摩肩膀,卑微地道:“公主息怒,我也是低估了她,没想到她心机这么深,不声不响地瞒着所有人做了这么多事。想必之前的事都是她暗地里算计的,环环相扣,正好退了亲,她立了功,怕是不想这功劳落在我薛家呢。

我同公主都是直来直往的性子,哪里算计得过她

不过这样也好,她此次出尽风头,皇上必定不喜她,往日对我们的恼怒自然就能消了。公主再入宫哭诉几次,勾起皇上对过往的回忆,定能找到机会翻身。”

长公主立马回头,警告地盯着她,“休得胡言”

“是,是我多嘴了。”薛母笑容不变,一点都不害怕,长公主也没再说什么。

当初长公主想出毒计,要将和当今皇上竞争最大的皇子推入冰窟窿,可事到临头吓得全身僵硬,推了个空,自己滑进了冰窟窿。还是她的伴读薛母一把推下皇子,将她捞了出来。

真正帮到皇上的是薛母,薛母还救了她一命。

当时薛母让她独领功劳,她之后果然受皇上厚待,几十年来再放纵都无所谓,依然荣华富贵,是最尊贵的公主。而薛母所求不过就是受她庇护,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她一直对薛母十分感激,当对方是姐妹一般。

可如今,她突然有点后悔,如果当初她想办法弄死了薛母,是不是今日她就不会因容萱丢那么多次脸了也不会自己的烦恼还没解决,又要管薛家的事。她根本就不必太感激薛母啊,因为当初薛母要是去跟皇上邀功,皇上一定会灭口的,薛母根本就不敢领这个功劳。

但和一个人做手帕交,几十年是会养成习惯的,她如今对薛母也提不起杀心,只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已。

两人商议很久,最后说好长公主会利用人脉帮薛驰打点,尽力让他重回朝堂,即便职位低一点也没关系,有机会往上爬就好办,而这打点用的银钱就由薛母拿。薛母哪里有当然是想着从苏倩芸的老家拿了。

薛母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说边疆安稳不了太久,等薛驰重回朝堂,等战事起的时候,薛驰就能再次征战沙场立下战功了,这一次他们一定谨慎小心,扶摇直上。

这个消息很重要,长公主是扶持二皇子的,如果真有这样的大事,当然要让二皇子从中捞到些什么。并且能让薛驰再成为立下战功的大将军,就是二皇子很大的助力了。

所以他们这边也悄悄行动起来,可当薛母松口气,准备叫人去边疆要苏家财产时,苏倩芸却不配合了。

苏倩芸对着薛母的心腹冷笑道:“你们薛家对我腹中孩儿不管不顾,还想要我苏家的财产,做梦”

薛母心腹道:“苏姑娘,你可要想清楚,刘家把你送到这庵堂青灯古佛,你以后一辈子就要过清苦的日子了,熬日子可不是那么好受的。若你识相,待事成之后,夫人就会寻一个同你相似的女子替换你,送你离开京城,改名换姓。你害得我家将军被卸了职,夫人能这般待你已经仁至义尽了,莫非你还真想在这等死”

苏倩芸硬气道:“从哪来滚回哪去,还当如今的薛家是从前的薛家吗我等着看你们落魄的样子。”

“你不识好歹”薛母心腹不明白她凭什么这么硬气,见她说不通,气得拂袖而去。

薛母一听苏倩芸这般诅咒薛家,将她大骂了一通,她急着用一大笔钱给薛驰打点,没工夫和苏倩芸纠缠,决定直接派人去边疆苏家。反正那边的人都知道薛驰救了苏倩芸,她有长公主做依仗,想要到财产还不容易

于是薛家人连夜出发赶去了边疆,同时刘家派去苏家要财产的人已经讨要到五成财产,运回了京城。

苏将军在边疆参与过数次战事,家中财产颇丰,刘家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财物,当即捂紧了消息在府中庆贺一番。

席间刘老爷提到:“我们多出这么多财物也算是倩芸的功劳,她在庵堂这么久应当也知道错了,不如想个法子把她弄出来总不能我们占尽便宜,还亏待了她对吧”

刘夫人不屑地冷哼一声,“她给我们家添了多少麻烦没找她算账就不错了,要不是我保她,她连命都没了,你当你那个妹妹是好相与的她害薛驰丢了官,你妹妹怕是撕了她的心都有了。让她在庵堂过完余生吧,别再节外生枝了。”

刘老爷点了下头,没有意见,刘家其他人当然也没意见,刘老夫人乐呵呵的一点也不插话,都听儿媳妇的。刘夫人瞥她一眼,弯起嘴角,这老太太以前净仗着薛母给她难堪,如今她把着财物管着家,老太太总算知道该讨好谁了。这苏倩芸对她来说还真是个贵人啊,可惜命不好,人各有命,她就不管了。

苏倩芸夜里收到了刘家拿到财物的消息,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想救她出去,跪到佛堂默默念了一天的经,然后收买了一个送菜的婆婆,让她买来了孕子方中的药材。

没人救她,她就靠自己出去。赵容萱可以靠自己挣得郡主之位,她也可以靠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她不相信她比赵容萱差,她不过就是没有赵容萱好运罢了。

但如今她什么都没了,只有一腔狠意,只要够狠,她一定还有机会成为人上人。她要荣华富贵,再也不要过这样数佛豆念经文的日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