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66章 宠妃是个挡箭牌12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一句“找皇上”让诗诗心惊肉跳, 容萱离开很久,她还无法平静下来,一直在想容萱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何突然对她如此疏远,似乎很是不满的样子, 难道真是因为今日殷治来得太快,露出一些对她的在意

她一边怨恨容萱虚伪, 平时对她再好也容不得殷治对她好一点点,又害怕容萱发现, 有点怪殷治根本没为她着想, 在她需要的时候只言片语都没有,却在此时给她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本是最应该休息的时候,诗诗完全没办法休息,铃兰急得不行可也不敢在这时候再去找皇上了。

容萱回去后一切如常, 只不过整个永秀宫的人都谨慎起来,不得不说,看着昔日容萱跟前的二等宫女被那么毫不留情地打板子, 人人心里都惊到了。

香檀听说太子一直哭闹,试探着问容萱, “娘娘可要去看看太子小孩子一直哭对身子不好。”

容萱摇了下头,叫人给她换上常服, 随口道:“把伺候太子的人都给本宫叫来。”

没一会儿贴身伺候太子的奶娘、宫人一共十人全都来了,战战兢兢地跪地请安。他们都是殷治安排的,虽然不知道什么内情真相, 但伺候太子两年都没怎么和容萱接触过, 自然都是以太子为主的。

最受重用的奶娘大着胆子道:“德妃娘娘, 太子殿下一直是聂婕妤照顾, 殿下年幼,突然看不到聂婕妤恐有不适,且突然换了住处也”

“这么说,聂婕妤比你们称职多了”容萱扫他们一眼,“连个哭闹的小孩都哄不好,本宫要你们何用福德,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领二十个宫人回来伺候。”

几人都惊了,急忙求饶,福德直接挥手叫小太监们将人拉走,那奶娘还在喊:“奴婢等人是皇上派来伺候殿下的,娘娘你不能这么换掉我们啊”

容萱嗤笑道:“这是本宫的永秀宫、太子是本宫的儿子,本宫想换掉谁就换掉谁,怪不得你们不合本宫心意,原来一开始就不认识主子。带走”

几人哭闹几声就被人捂了嘴,全都拉出去退了回去。一路上他们拉拉扯扯的挣扎吸引了好多人的注意,还有认识福德的小心上前打探,福德也没瞒着,直言这几人偷奸耍滑,太子哭了都哄不好,惹怒了德妃娘娘,要换一批得用的。

如今的永秀宫,那是所有宫人抢破脑袋都想去的。虽说今日出了一桩事,可那是有人自己找死,他们想好好办差,肯定是不会被亏待的,看看福德、看看小顺子,跟着德妃娘娘简直是他们所有人的梦想。

福德还没到领人的地方,就有好多人活动开了,这正给聂家安排的宫人做了最好的掩护,他们也趁机掏出大笔银钱托人找关系,他们有聂家支持,出手自然大方,最终成功得到进永秀宫的机会。

容萱拨给太子十人,剩下十人都安排在春夏秋冬之下,而原本在她这边伺候的人,她让紫苏挑出不能确定忠诚的送去了后殿。越多人围在诗诗身边,诗诗和殷治越不敢随意联系。

什么感情都需要相处,有情人断了联系,周围又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事扰乱,难道还真能信任有加、情比金坚容萱不信,她还挺想看看这两人感情到底有多深的。

这举动在诗诗眼里就是对她的监视,因为容萱怀疑她了,所以带走太子,派这么多人来监视她。这个她从前最安全的地方,如今竟压抑得透不过气。

永秀宫大换血,连带整个皇宫都出奇的安静。好些人觉得要谨言慎行,万一这时候惹到德妃娘娘,怕是一辈子就完了。就连绿萝去御膳房提膳,旁人都主动要将自己定好的汤给她,让绿萝哭笑不得。这些人,是把他们娘娘想得多么毒辣

太后到小佛堂念经,希望佛祖保佑早日收了这个祸害。皇后则惦记着怎么让皇上对容萱不满,就算这次不说什么,也要在心里记上一笔。

贤妃却没心思琢磨这些,她打发了所有人,一个人是房中来回踱步,细细思索,突然惊觉诗诗真是后宫中得利最大的人了

一介宫女,跟在德妃身边却像个主子一般,没吃过任何苦头,突然就成了皇帝的女人,位份最低,却住在永秀宫,吃的穿的用的都和德妃一样,还有御医专门保胎,极少露面自然也没人能给她委屈受。

接着诗诗一举得男,直接被封为太子,虽说落在德妃名下,却养在后殿同她这个生母朝夕相处。之后不知为何,她竟升为婕妤,再次怀孕,刚确定是男胎就封了小王爷,虽是看德妃的面子,但小王爷不也是诗诗的亲生子

将来若太子继位,德妃就是太后,小王爷出宫建府把诗诗接出去一定会好好奉养她,就算不接,诗诗身为德妃的姐妹也能比别的太妃过得滋润。

还有前阵子德妃在宁安宫出事,虽说诗诗也着凉了,但诗诗从头到尾没受到任何责难,大家都去注意德妃了,还让诗诗提前回去休息,根本没参与后来的事。对比德妃被太后刁难,收拾得吐血差点没命,诗诗简直太幸运了。

再有绿萝去御膳房提膳那件事,之前她还嘲笑德妃太蠢,对诗诗太好,如今想来,怕是诗诗有些张狂了,德妃不满才容此事泄露出来吧否则想换小厨房的人换就是了,何必日日去御膳房提膳

这后宫多少女人都在熬日子,就连她也不敢说过得比诗诗舒心,一个小宫女何德何能除非有人费心护着

贤妃被自己的想法惊到了,但这样一想就全都通了

为何刚才德妃对诗诗有敌意了,为何提到皇上紧张诗诗不悦了,为何言辞间那么奇怪,都是因为皇上对诗诗动心了

德妃与皇上青梅竹马,历来都是皇上的心尖尖,如何容得下皇上对别人动心难怪对诗诗态度大变。可这动心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德妃当初抬举诗诗是无意之举,还是正合皇上的心意

若皇上那么早就动了心,她们这些人岂不是一直像傻子一样盯着德妃

贤妃想通之后气得不轻,当即命人往宫外传消息,让家人去查诗诗的底细,越详细越好。

她想了想,这种事可不能只有她一个人不痛快,当即命人将消息小心传到太后和皇后耳中。

像她们这样的高位妃嫔,哪个没有钉子消息很顺利就传了出去,本来太后和皇后因为生气还没往这方面想,知道的也不如贤妃多,但下头的人一“打探”到消息,她们就把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可她们不大相信,怎么可能呢皇上从小到大,喜欢的都是德妃啊皇后忍不住冒出个恶毒的想法,把诗诗肚子里的孩子弄掉,不管皇上有没有动心,那个孩子都碍了她的眼。正好也让她试试皇上到底会如何。

不过她马上就收回了这个想法,到底刚出了事,没查到她身上是她的人聪明,这么快再动手可就危险了,暂时不宜轻举妄动。

不过既然得了这个消息,她就时不时琢磨诗诗的事,有一点,诗诗霸占小厨房这种事连她们都知道了,皇上不可能一点风声没收到,怎么会不教训诗诗按理说,诗诗就只是个借来的肚皮,专门给他们生孩子的啊,皇上怎能容忍诗诗爬到德妃头上

这些小事平时不起眼,却经不住细想。尤其是有了皇上喜欢诗诗这一前提,真的好多事都能对上号,都能解释得通。但这若是真的,更让皇后无法接受。皇上喜欢德妃,还能说得上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强大的家世背景,喜欢诗诗算什么难道她连一个宫女都比不上

太后更不愿意相信了,说皇上为了德妃不给她脸面,她还能安慰自己说皇上是在给聂家交代。可如果皇上一直护着的人是诗诗,这算怎么回事合着她和德妃都是莫名其妙的局外人

这个猜测在太后、皇后、贤妃心里扎了根,只有她们身边的心腹才知道,都被她们叮嘱了不可外传,然后紧接着她们纷纷给钉子下了命令,务必挖出诗诗同皇上的关系才行,密切监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一切。

殷治对此一无所知,他见总管太监竟查到自己人身上,还叫人挨了十几板子,发了好大一通火,将对容萱的不满全都发泄到总管太监身上了。但其实在他心里也知道身边人的办事能力,既然只能查到自己人身上说明贼人早有预谋,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可气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是谁做的,不知道是不是针对诗诗,没办法做出应对,贼人还隐藏在伺候诗诗的宫人里呢。

殷治干脆想将诗诗那边的人都换了,就听总管太监说,容萱已经送了十个人给诗诗,如果此时皇上再去调动诗诗那边的人手,关心之情就太明显了。

的确,诗诗只是容萱的附属,既然容萱安排好了,他怎么都不该再去安排一次。殷治总觉得不对劲,问道:“今日朕去得太急,是否暴露了心意德妃此举非同寻常。”

总管太监担忧道:“奴才听闻德妃娘娘对太医吩咐,保小王爷为重,似乎似乎有不顾婕妤之意。”

“什么”殷治开始烦躁地踱步,“朕还当她心善,没想到也如此善妒,朕只稍稍泄露一丝心意,她就容不得诗诗了。你说这次是不是她为了试探朕谋划的”

殷治停下脚步,越想越觉得像。否则怎么那么巧容萱刚送了人给诗诗没几天就出了事,那么巧诗诗出事容萱就不在永秀宫,那么巧查来查去查到他的人头上来而且容萱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意外的样子,这分明就是容萱设的圈套

这样一想,殷治就开始担心诗诗的处境了。他是不可能怎么样的,容萱不过是嫉妒,随意哄哄也就好了,但女人嫉妒起来,另一个女人就要遭殃,诗诗再继续住在永秀宫的话,即使容萱在一些小事上为难一二,也够诗诗受的。

那是他心爱的女人,他怎么舍得

总管太监斟酌道,“皇上,今日德妃娘娘说可封婕妤为昭仪,独居一宫。虽说同从前的安排不一样,但以如今的形势看,这样做对婕妤最好,还能顺势升了位份,待小王爷一生,就能直接封妃了。婕妤坐到妃位上,再怎样也能在这后宫里有一席之地了。”

可这样做就要提前将诗诗曝光在众人的视线中了,一个宫女升得这么快,三年抱俩,还一个封太子、一个封王爷,一定会遭人嫉妒。

总管太监对诗诗可没有感情,他一个混迹宫中多年的人,对此只有一个想法,旁人再护着也不如自己厉害啊,再这么着,他都替皇上累得慌,还不如给诗诗些人手,让她自己立起来。

他这么劝着,殷治也渐渐动了心思。主要是容萱的态度令人担忧,继续把诗诗留在永秀宫,他怎么都不能放心。

正好,这件事可以让太后去说,太后对容萱那般不满,一直想找机会教训容萱。后宫妃嫔独木难支,向来喜欢抱团,太后强硬地挪走一个婕妤也算断掉容萱的臂膀,这样太后心里痛快些,说不定还能将容萱那股火引到太后身上去,那诗诗就安全了。

殷治决定之后,第二日一下朝就去给太后请安,陪太后用膳。

太后是有些惊喜的,因为这意味着殷治对她的不满过去了,没事了。谁知还没吃几口,殷治就提起了诗诗,“昨日萱儿提议的事,儿臣回去想了想,觉得可行。萱儿身子不好,本就需要好生养着,是儿臣想让她添个孩子才有了聂婕妤和太子。

太子年幼,需要萱儿多费心,若再让她照顾有孕的聂婕妤,太过为难她了。母后以为呢”

若是从前,太后听到这话一定高兴,会以为殷治终于不那么宠爱容萱了。可如今听来,她只觉得惊心,难道她从前还真看错了,殷治在意的是聂婕妤那怕就是另一个祸害啊,那可是太子和小王爷的生母,且这样不因家世背景,只因这个人而喜欢上的,更令人忌惮。

太后面上点点头,微笑道:“皇帝你说的极是,哀家看,贤妃或皇后那就不错,都能照看好聂婕妤。不然,将她迁到哀家旁边,有哀家照看着,保管她顺顺利利生下你的小王爷。”

殷治心头一动,没错,把诗诗挪出来是危险打了,但若有太后护着就不同了,谁能轻易在太后眼皮子底下害诗诗正好太后主动提出的,他顺势就应了下来,状似随意地道:“母后派几个人留意些就是了,到底是近几年宫中少有的皇子。萱儿还年轻,有时脾气急,还望母后多担待些。”

太后从前也是后宫妃嫔之一,什么没见过只不过当上太后不需要琢磨那些个东西,平日也不爱多想罢了,如今看着殷治故作随意的样子,她只觉得心头发凉,她的儿子,是把她也利用进去了啊

再一想,不过是想让容萱有儿子傍身而已,何必非让诗诗生何必不去其他人宫里皇上大可随意宠幸地位分的妃嫔,谁生了儿子就抱给容萱养,不想看生母碍眼,去母留子也不是不行,那不一样吗

皇上若真心疼爱容萱,何必日日去后殿宠爱那宫女,不怕容萱难受吗哪个女人受得了心上人日日宠幸自己的侍女情同姐妹就更受不了了

太后越想越觉得皇上把他们所有人都骗了,有时候真相就是没人点破的时候全蒙着一层雾,一旦有人点破,就清楚得不能再清楚,只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殷治自知将太后安排得明明白白,意气风发地去处理政务,想着怎样更快扳倒聂久安,近日十分不顺心,他不想再继续过这样的日子了。

太后在他走后一个人坐了好一会儿,又去小佛堂念经。她的心腹嬷嬷劝她想开些,她怎么想开这样的事又不涉及国家大事,皇帝居然不告诉她,否则她会去针对容萱吗还是皇帝就是防着她,怕她会针对诗诗就连如今皇帝借她的口得罪人,都不愿说出真相,要不是她手下的钉子机灵,还不知道其中有这样的内情呢

不管如何,太后还是叫人收拾了离宁安宫最近的丽云宫,下懿旨晋封诗诗为昭仪,迁至丽云宫。

这旨意一出,宫中众人都小心起来,谁不知道德妃和太后结的梁子大了眼看要平息下来,太后居然又来这么一出,这是彻底对上了啊,皇后和贤妃还多想了一层,琢磨太后将诗诗迁到宁安宫旁边是否有深意,大家都在等容萱和太后斗起来。

谁也没想到容萱居然没反对,还大大方方地送了一车药材当贺礼。

诗诗看到那一车药材,只觉得晦气极了,她从小到大身体都极好,就是近日事多才稍弱一些,容萱送她用都用不完的药材不是咒她久病不愈吗

但她依然得行礼谢恩,做出感恩戴德的样子。毕竟她能从宫女成为昭仪,完全是因为容萱,在所有人眼中,容萱就是她最大的恩人,她必须感激。

容萱还特意将小厨房的人都赏给她了,说她不是最喜欢那些人整治的饭食吗正好带去丽云宫继续用。

这就像一巴掌打在诗诗脸上,她这才知道小厨房的事已经在宫里传开了,而且宫人都在说她霸占小厨房,小人得志不念主恩。诗诗险些气晕过去,好歹是撑住了,谢了恩用最快的方式离开永秀宫。

容萱都没见她,只让她在外面叩了个头。诗诗挺着六个月的肚子,身体发虚,艰难地叩了个响头,起来的时候都站不稳了,还是被铃兰等人扶上软轿的。

全胜着急地想求见容萱,被福德拦住,笑嘻嘻地打发了。全胜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容萱根本不是派他去后殿办事,是早就把他们丢给诗诗了,但这又让他心惊,容萱岂不是早就知道他是谁的人了

全胜想到那个被打的宫女,再不敢留,急忙跟着诗诗走了。既然这边不能留,他好歹要坐稳诗诗身边大太监的位子,不然他以后可就凄凉了。

诗诗迁宫顺利得不可思议,就这么成为聂昭仪了满宫的人都无法理解,还在等容萱什么时候爆发,可容萱竟叫人点了好几桌席面,像是庆祝诗诗搬走了一样,有些妃嫔私下都嘀咕德妃是不是在密谋什么呢

只有太后、皇后和贤妃明白了,如果她们都因为诗诗觉得不舒服,容萱肯定更不舒服啊,肯定一刻都不想看到诗诗。若不是诗诗还怀着孩子,说不定要怎么磋磨她呢

总之眼不见为净,德妃的永秀宫是再也容不下聂昭仪了。今后啊,说不定永秀宫和丽云宫会成为最大的对手。

殷治当天晚上特意到永秀宫陪容萱用晚膳,像从前一样哄着她,关心她。歉意地说他也不知道太后为何下此命令,希望容萱别同太后计较。

聂容萱在识海中冷笑连连,殷治这个人,我从前真没看出来他这么爱演戏,真是个当之无愧的戏子。

是啊,看皇帝给你演戏不好吗世间难求呢,就连他最心爱的诗诗也没有这待遇。容萱听殷治说完就笑了,“你还真当我喜欢计较不成整天同这个计较同那个计较,我累不累啊我早就说了,鬼门关前走一遭,往后余生我都要快活地过。太后只是让诗诗换个地方住啊,还有她和皇后照顾着,我有什么好气的这还是我提议的,你忘了吗”

殷治还是有些意外,笑道:“没忘,就因你提议了一句,母后才会想到晋位迁宫的事。说来诗诗也是和我们一同长大的,我心里一直将她当妹妹一般,从前见你喜欢和她一处说话,就让她住后殿,如今你若不在意,那她住哪里都无妨,只要你开心就好。”

容萱笑容加深了许多,这句“妹妹”可太有意思了。他想让聂容萱觉得宠幸诗诗只是为了给聂容萱孩子,还想让聂容萱觉得之前对诗诗的紧张都是因为自幼长大的情分,是因为待诗诗如妹妹一般的关怀。

可,真当妹妹还怎么生孩子下得去手吗这种话也就骗骗傻姑娘吧。

这一日因着聂昭仪迁居丽云宫,后宫中人彻夜难眠,聪明的不聪明的都看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聂昭仪要起来了

她明明已经在宫中许久了,但就好像横空出世一般,为什么所有人都开始回想,而他们更在意的是德妃为何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居然在庆祝莫非聂昭仪得罪了德妃娘娘如今聂昭仪找了太后做靠山

若真是这般,聂诗诗可了不得,先有德妃娘娘做靠山,后有太后娘娘,生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小王爷,如今还成了九嫔之首,只差一步就是妃了这个女人绝对是心个心机深沉的人

大家以前居然以为她怯懦胆小,看来她就是喜欢躲在人后占尽好处。想想这两年各妃嫔给德妃使绊子的时候,聂诗诗躲在德妃背后,真是悠闲自在。合着她们辛辛苦苦忙一场,位份也没升一点,聂诗诗什么都不用做就全有了

嫉妒是后宫最常有的情绪,尤其是在嫔位上的人,要么家世不错、要么自己会钻营、要么是追随了皇后或贤妃,全都输给了一个宫女,以后见到聂诗诗还要给她行礼,谁咽得下这口气当下给家里传话想知道聂诗诗底细的人更多了。

宫里宫外传消息并不方便,但容萱如今要传消息就很方便,他直接授意聂久安将消息放给打探的人。

很快众宫妃便知道同皇上青梅竹马的不止是德妃,还有聂诗诗

聂诗诗五岁到德妃身边,一直不用做活,就是半个聂家的小姐,专门给德妃当小姐妹的,听说还是德妃的父亲亲自挑的人,两人连样貌都有些像呢。

说到样貌,容萱和诗诗确实有三分像,因平日里装扮大不相同,诗诗也极少露面,宫中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如今有心观察就发现她们真的有点像,那双眼睛,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贤妃故意约容萱赏花,还叫了除诗诗以外所有嫔位的人凑热闹,就状似无意地提了出来,“昨日我在太后娘娘那瞧见聂昭仪,她一回头,我还以为看见妹妹你了呢,你们俩的眼睛可真是像。”

容萱一笑,“我怎么没发现我的眼睛是像我爹,和我爹一模一样。说起我爹,也不知他如今怎么样了,是否还惦记我娘。有时候我都觉得不真实,这世间怎么有如此痴情的男人想来我娘在世的时候是很幸福的,只可惜老天没有多留她几年。”

贤妃等人都说着场面话安慰她,但几乎同一时间都在想,哪有男人不偷腥就皇上从小和容萱一起长大,现在不也这么多宫妃吗

本来没人在意这话,但传到皇后耳中就让皇后想到了别处,若能抓住聂贤偷腥,给聂家增添污点不说,一定会让容萱大受打击。她还记恨容萱害她皇儿呢,只要能让容萱不痛快的事,她都愿意做。

这下皇后的人既查探诗诗的消息又查探聂贤的消息,聂久安接到容萱的指示思虑良久,他并不愿意家丑外扬,对这件事的处理,他更想给聂贤安排个偏远的职位,让聂贤远离京城,也许此生不再相见,总好过至亲彻底翻脸。

可容萱的意思是这样,诗诗还在宫里封了昭仪,聂久安不了解宫中情况,只觉得容萱一定举步维艰,才会恨的要将父亲有私生女的消息放出去。

聂久安令人传消息给容萱询问能否用别的方式,容萱回话说:“孙女在宫中受的委屈够多了,他们如此不足以还回万分之一”

聂久安不知从何而来的“万分之一”,但这个数字属实令人震惊,他突然想到容萱已被下药十年之久,恐怕日后会缠绵病榻,更不可能有亲生的孩子,如今还要眼睁睁看着仇人升昭仪,养育仇人生的太子,没气吐血已经算好的了。

再三纠结后,聂久安还是配合了容萱,让皇后来打探的人一步步抽丝剥茧,查到了聂贤和聂诗诗的关系。这真是令皇后震惊了,聂诗诗竟然是容萱的亲妹妹容萱知道吗

皇后忽然觉得,抓到聂贤偷腥都不够伤害容萱的,让容萱知道一手捧起来的聂诗诗是她的亲妹妹,备受皇上宠爱的也是她的亲妹妹,连太子和小王爷最后也属于这个亲妹妹,她一定会崩溃的

皇后想起来都觉得兴奋,但皇上对她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差,她不敢冒险,直接将这个消息传给了贤妃。

但贤妃的想法和皇后完全不同,她和容萱最大的仇恨就在于太子,因为那个太子,使她的儿子没机会成为太子殿下。可若皇上真的喜欢诗诗,那太子又是诗诗亲生的,她不觉得皇上会让容萱当未来的太后。

这时贤妃突然想起来了,容萱在宁安宫吐血那次,濒死之际曾说,她还没离开皇宫,同皇上去游山玩水,还说是皇上承诺她的。所以皇上根本没想过让容萱当太后

贤妃渐渐感觉皇上在下一盘棋,他们所有人都只是棋盘上的棋子。她觉得悲哀,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容萱,之后就振奋起来。

若她的对手是容萱,容萱背后有聂家支持太子,她梁家斗不过,只能暗中使使绊子,没有太多胜算。但若她的对手是聂诗诗,聂家那么宠爱容萱,不可能支持聂诗诗,她只要让容萱对太子产生隔阂,太子就成了泥捏的,稍微淋点水就毁了,到时她的儿子不就有机会做太子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聂诗诗不能再生了,一个太子已经够让人头疼,决不能让聂诗诗再添个小王爷

贤妃盘算好了一切,直接挑了个脾气最暴,头脑最简单的王修仪,将这个消息透了过去。

王修仪是九嫔中容貌身段最好的一个,从前殷治照常临幸后宫的时候,除了聂容萱就是让她侍寝比较多,她自有一番得意。可自从容萱抬举了聂诗诗以后,殷治就很少临幸其他人,她从前一直痛恨容萱,只是碍于身份和家世不敢做什么罢了。

她忽然间知道皇上不临幸后宫不是因为容萱,而是因为聂诗诗,嫉妒和恨意全都涌现出来。这个聂诗诗一直在容萱身边当下人,没想到竟然是个外室女这种偷偷摸摸的东西居然还能成为九嫔之首,凭什么

聂诗诗独居一宫之后,就没有容萱再为她保驾护航了。殷治是叫人安排了不少宫人保护聂诗诗,但容萱送过去的那些人也得留着,所以丽云宫暂时还不是铁桶一块,敢动手的人也变多了,王修仪就是其中之一。

她花大价钱买通其中一个宫人,让人偷了聂诗诗的笔迹和绣活出来。聂诗诗如今最重要的是保胎,身边人也都在关注这件事,王修仪很快就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她叫人模仿聂贤的笔迹写了一封诉说情意的信,费力做旧,上面就是聂诗诗母亲的闺名和聂贤的字,又叫人模仿聂诗诗的笔迹写了一首思念父母抱怨屈居人下的诗,模仿聂诗诗的绣活儿做了个扎满针的娃娃,上面写着聂容萱的八字。

她头脑简单,只想宫中忌讳巫蛊之术,有了这个娃娃和聂贤的事,聂诗诗就有足够的理由害聂容萱,说不定能把聂容萱多年病弱的原因也归到聂诗诗头上。聂诗诗一定完蛋,聂家也会受到影响,到时聂容萱也会大受打击,一箭三雕,简直完美。

其实贤妃在她背后悄悄给她保驾护航,无数次暗骂她蠢,害人这种事,做得越极端越容易被查出来,要不是贤妃给她擦屁股,她早被皇后发现了

皇后左等右等没等来贤妃对付容萱,只当贤妃真的和容萱站一边,指望不上了。她干脆找了个由头,让宫妃都可叫家中女眷入宫小聚,说说家常以解思念之情,然后将聂贤和聂诗诗的关系透漏给了容萱的大嫂。

容萱的大嫂林氏紧张坏了,纠结好几天才同聂峰说,聂峰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可林氏意外知道的消息,有理有据,有名有姓,聂峰悄悄去查,震惊地发现聂贤在外面还真有个女人,他当即就要去质问聂贤。

林氏忙拉住他,问他:“公爹承认与否又能怎样那个女人已经死了,诗诗、诗诗她生下太子,怀着小王爷,如今又封了昭仪,当务之急是想想要不要告诉娘娘啊”

“当然要,不告诉她难道看着她把那女人的孩子当姐妹吗”聂峰气炸了,恼恨道,“怪不得他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我还以为他是思念我娘,如今看来,他是对着娘的画像心虚吧”

林氏突然一激灵,“画像那画像是、是娘娘送来的啊,你说会不会”

两人相视一眼,忽然觉得容萱兴许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故意送那画像让聂贤不痛快。等他们冷静下来,都觉得意外听到这种秘辛很奇怪,宫中还突然让宫妃见娘家人,怎么看都像个圈套。

林氏干脆称病没有进宫,容萱也没有宣召任何人。皇后一拳打在棉花上,气得不轻,不得已,她只能自己动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64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