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87章 第87章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皇帝经过这么多事,疑心越来越重,原本因为三皇子救驾而拉近的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立即派出心腹彻查三皇子。同时下令严查薛驰和苏将军卖国之事。

这时邱文渊安排京郊的苏家人跑了出来,一家人击鼓喊冤状告刘家、薛家仗着长公主的势强抢财物,财物数额之大,让官员都不敢遮掩,又是跟长公主有关的,立马就上报给皇帝了,得了严令彻查到底。

苏倩芸这些日子想方设法毒死刘夫人,蛊惑刘老爷将儿子分出府去,将她生的幼子定为继承人,接着就算计刘老爷去花楼马上风死了。

刘老爷死得太不体面,连葬礼都只是草草办了一下就完了,薛母觉得蹊跷,到刘家质问苏倩芸,结果苏倩芸威胁她要把她那些肮脏事全说出来,和她同归于尽。

薛母顾及自家名声和薛驰的前程,只得妥协放过她,还帮她压下了想回来争财产的侄儿。

苏倩芸成了刘家真正的当家人,当初苏家那些财产,虽说被刘家花掉不少,但三分之一还是有的,够她富贵一辈子了。她怕太子登基,薛驰风光了,薛家会收拾她,干脆变卖财产,准备带儿子远离京城,想办法改名换姓,学赵容萱立女户招赘。

谁知她的算盘还没打响,赵容萱送来的证据先到了。人证物证确凿,皇帝要查清楚简直太容易了,苏将军通敌卖国、陷害同僚,贪得不义之财,刘家仗势欺人抢走了财产。苏倩芸不管是作为苏家人还是刘家人都逃不掉。

皇帝震怒之下,直接命人抄了刘家,将刘家所有人发配边疆

苏倩芸听到圣旨时如遭雷击,不甘地大喊:“与我无关那些事都与我无关啊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还为此吃了那么多苦,怎么能这样对我”

办差的只想赶紧把差事办好,免得惹怒皇帝,很不耐烦地说:“刘家另外几个人控诉你害死刘家夫妻,你不走是想把这事查清楚”

苏倩芸傻了,她做的事很缜密,但要是皇帝的人来查,她还真不敢保证不露馅。她这边消停了,办差的就干脆利落地将他们全都送往了边疆。多事之秋,能少一事少一事,全都打发走也就当没事了。

至于薛家,对薛驰当然要诛九族薛母立即求长公主,以当年害死皇子之事威胁长公主,若长公主不肯救她,她就把真相说出来。

长公主自己也无计可施,皇帝已经不许她进皇宫了,恐怕今后都会将她软禁在公主府,对外遮掩一番还是为了皇家颜面,根本不会再给她翻身的机会了。

薛母居然还威胁她,长公主气急败坏,只觉得她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薛母,当即和薛母扭打起来,叫骂着互殴。她们之间的那些秘密,在愤怒的对骂声中全都暴露了出来,吓得周围的下人都噤若寒蝉,很不得没长耳朵。

原来当今皇帝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长公主害死了另一位皇子而长公主胆小失手,是薛母帮她把人推下水的原来她们之前还几次算计过赵容萱,差点害赵容萱失身,把人毁了。原来她们还参与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争斗,给皇帝下了药

太多秘密,聪明的下人已经趁人不注意悄悄溜了,而在场没有离开的人都在长公主清醒后下令灭口,一个不留。

然而钉子都是一个比一个聪明,消息飞快地传进了皇宫,传到了几位重臣耳渊那里。

皇帝万万没想到感激了这么多年的亲姐姐,居然是骗他的,而他被皇后暗害,就是当今太子和长公主联手的结果。他当即气得吐了好几口血,整个人软倒下去,昏迷前只来得及说一句:“抓住他们”

太子知道皇帝一定不会放过他,立即调动护卫军,释放薛驰命他带军打过来,决定先下手为强,两方人马一下子就对上

当然太子还记得下令封锁消息,不许这件事往外传出只言片语。可邱文渊不可能帮他保密啊,太子的人还没行动,这些秘辛就传遍京城、传到外面去了。

整个大梁都震惊了

先是贵妃和大皇子逼宫篡位,又是皇后和二皇子毒害皇帝,如今真相竟是长公主与太子联手做的,就连皇帝当年登基也是害了弟弟才上位的。大梁皇室竟然这么乱大梁还有未来可言吗所有百姓都忧心忡忡,为着将来的事情担忧。

就在这时,容萱拿出了水稻种植法,产量直接翻了十倍还有土豆、玉米等高产又果腹的作物,再次令整个大梁震惊。

刚开始根本没有人信,还猜测容萱是不是想趁乱做什么,故意造势。但容萱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庄子种植这些东西,赵三、娘子军等人会带有诚意的人去看,当越来越多的人见识过田地中高产的作物后,这个消息就真的震撼了所有人的心。

百姓在这么战乱的时候,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温饱和平安,容萱此举简直就是能救下无数人啊,已经有人开始商量要去草原投奔容萱了。赵三也安排人在各个城镇有意无意地引导,让大家觉得跟着容萱更安定,草原那边统一后就越来越好了。

有过不下去的人家开始往草原去,也有很多很多的人不想背井离乡,可要是大梁继续这么乱,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赵容萱拿下边疆城主,收编了戚将军的军队,直接占领了边疆三座城池,宣读太子罪行。

谋害君王是为不忠、谋害父亲是为不孝、派人刺杀她是为不仁,包庇重用卖国贼更是不可容忍,决不能让这样的人危害江山社稷,所以她亲自率兵进攻,立誓拿下太子。

赵家世代以守护江山社稷为己任,赵容萱去草原和亲都是为了免除将来的战争。如今赵容萱辛辛苦苦统一了草原,大梁却要被皇家祸害没了,且正在内乱中,赵容萱率兵守护百姓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即便有起义军指责她野心勃勃,想要争夺皇位,但她拿出了实打实的牛痘接种法、水稻种植法,打下的城池所有百姓安居乐业,全都能过平静的生活。

好多百姓本来就动了去草原投奔赵容萱的心思,如今赵容萱来了大梁,他们还需要再考虑吗当然是跑到赵容萱的领地下保平安啊。

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有人往赵容萱的地盘涌去。而赵容萱的队伍迅速前进,接连收服几座城池之后,到了赵三和娘子军的地盘,他们两支起义军直接归入了赵容萱手下。

他们占领的地方既大又重要,赵容萱收编他们的地盘后,直接占据了大梁的半壁江山

这下才让所有玩弄权势之人真正的震惊,那两支不容小觑的起义军竟然都是赵容萱的那赵容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这盘大棋的细数过去种种,这一切竟是从赵容萱尚未退婚,第一次救助退伍兵做护卫时就有迹可循了。

后面的一桩桩、一件件,简直就像一位隐世高手在冷静沉稳地下棋,将他们所有人都蒙在了鼓里。直到现在赵容萱不再隐藏,他们才窥见其中真相。

可这真相又是全部的真相吗他们看到的一直都只是赵容萱愿意让他们看到的,会不会还有其他隐藏的部分是他们尚未知晓的

这个赵家孤女太可怕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几支起义军,有三支在见过赵容萱之后,毅然决定归顺。斗不过就是斗不过,再者他们的初心便是为百姓请命,并不是一定要自己当上皇帝。如今有这样运筹帷幄的主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他们甘愿在赵容萱手下做个将军。

有野心勃勃同赵容萱对抗的,都被赵容萱快速解决,一路强势进攻,直奔京城。

京城里也已经慌了。之前那么多起义军,他们都没慌,因为没觉得哪一支能成气候,乱世出英雄,但也没有那么容易出英雄,大家都没怕,都等着皇室争出个结果,由信任皇帝摆平这一切。

谁知就在皇帝和太子僵持不下的时候,赵容萱竟下了这么大一盘棋,打败了所有的起义军,领兵到达京城门外了最重要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赵容萱如今就是民心所向啊

皇帝和太子争斗得两败俱伤,听闻赵容萱兵临城下,倒是想先联手除掉赵容萱,但破裂的父子情怎么可能修复他们之间已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事到如今,皇帝和太后倒是想起一件事,就是赵容萱曾多次送满车的农作物进宫,请他们尝尝她改良的结果。只是他们当时对赵容萱十分不喜,东西全叫人扔了。

太后懊悔道:“若当初哀家多留心,那什么种植法兴许就是皇家的了,赵容萱那时候是真没藏着啊。”

皇帝虚弱地感叹,“时也命也,许是朕大势已去,一切都是天意。”

皇帝早就派人去找过和赵容萱有关系的人,想拿几个人质在手上与赵容萱谈判。毕竟赵容萱扬言要拿下太子,并没有说过他什么,他也没有什么罪名能让赵容萱造反。

可这一找才发现,赵容萱当真是算无遗策,毫无遗漏,京中竟然找不到任何一个同她有关系的人。又或者暗中还有人,但明面上真的一个都没有。这说明在很早之前,赵容萱就已经打算好要打进京城了。

所以拿下太子只是借口而已,赵容萱对这皇位势在必得。

皇帝只觉得荒唐,觉得赵容萱不可能成功,她一个女子竟妄想做大梁的皇帝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那些大臣将领也不会同意的天下百姓不会接受的

皇帝当即发出一封圣旨,给赵容萱和他的第四子赐婚,并立四皇子为新太子,此生不得纳二色。几乎就是说皇位一定会传给赵容萱的儿子了,只要赵容萱退一步,就可以做大梁唯一的皇后,甚至可以将四皇子架空,手握大权。

皇帝以这样的方式保全大梁江山,不少大臣都暗自叹息,但也知道皇帝别无他法了。他们都觉得,赵容萱会同意的。

毕竟赵家世代都忠君爱国,赵容萱嫁给四皇子既能守卫国家又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有什么不满的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赵容萱直接就拒绝了,回道赵家只招赘、不嫁人,她与松达的婚事也是不作数的,更不可能嫁给尚未成年的四皇子。

但她也没有别的举动,就在京城外扎营,按兵不动。

正因为她不肯动,皇帝才彻底心凉了,这分明就是在等太子除掉他啊。

皇帝大怒,连下八道圣旨斥责赵容萱,可那八道圣旨都石沉大海,谁都不知道传旨的人哪去了。这才让皇帝和太子为赵容萱的势力心惊,连圣旨都能拦下,他们还有什么机会

太子别无他选,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他有丞相支持,皇帝病入膏肓,最后还是他更胜一筹,杀了皇帝独揽大权。

太子急召邱文渊、丞相、薛驰和一众幕僚,命他们想出万全之策,击退赵容萱。第一步就是要砸原来的将军府,宣旨免去赵家一切荣誉。

结果一夜之间,城门大开,赵容萱已经住进将军府,内外布满了精锐士兵,圣旨再次消失。

太子大怒,派薛驰率兵攻打将军府。

赵容萱命陈将军迎战,就在薛驰胆战心惊率兵赶到将军府时,他身后一个小将忽然上前,拔刀抵住他的喉咙,郑重道:“陈将军,末将愿效忠赵王”

这人便是当初拼命替陈将军求救之人,陈将军拱手道:“多谢兄弟救命之恩。”接着他看向曾经都是跟着他的将士们朗声道,“当今皇室中人昏聩无道,残害忠良,以致天下大乱。幸得赵王舍身相救,于水火中统一草原、平定大梁,还百姓安居乐业。

太子乃是奸佞小人,而赵王乃上天赐下的使者,遇难成祥、贵人相助、造福天下,该是这天下第一人。本将军希望尔等思虑清楚,是继续为那小人效忠,还是顺应天意,改投赵王名下

归顺赵王者,收编录用,与众将士一视同仁。”

这支军队本来就是陈将军统领的,对陈将军有很深的感情,如今乍一见陈将军好端端地活着,都是又惊又喜,再听他说了这番话,立即便有人丢了兵器,跪地臣服。

将军府外响起一片兵器落地声,整条街望不到尽头的军队全都跪地臣服。陈将军这才松了口气,与身后的戚将军对视一眼,笑着命人带他们去军营安顿。

薛驰自然是关进了地牢。他吵着嚷着要见赵容萱,他也不知道见面还能做什么,但就是不能束手就擒,就这样等死。可他不但没等来赵容萱,还被安排了一轮又一轮的酷刑,如同跌入了地狱,恐怕地狱都没这么痛苦。

薛驰的军队全军覆没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也昭示着这个朝代已经走到了劲头,朝廷再也没能力和赵容萱对抗了,太子甚至连谁给赵容萱开的城门都查不到,俨然变成了聋子瞎子,在宫中大发雷霆。

就在先皇过了头七之后,赵容萱的军队包围了各大臣的府邸,攻破了宫门口,赵容萱骑着宝马慢慢走进了皇宫。

太子换上了一身龙袍,坐在龙椅上静静等着。

看到赵容萱时,他忽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也许人的身份地位变了,真的连气质都会变。眼前的赵容萱,已经全无闺阁女子的柔软之态,给他带来的只有上位者的压迫。即便他穿着龙袍坐着龙椅,都抵不过赵容萱的气势。

他不甘心,咬牙问:“你怎么做到的你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地做到这一切”

这时邱文渊从赵容萱身后走了出来,太子猛地瞪大了眼,“是你孤待你不薄,你竟敢背叛孤”

邱文渊摇着扇子微笑道:“初见太子殿下时,殿下言说是人就该有价值,我若想留在殿下身边,便以我的价值换取殿下给的待遇。这些年来,我一直谨遵殿下教诲,殿下给我多少,我便回馈殿下多少,互不相欠。”

太子气得站了起来,指着赵容萱道:“那她能给你什么能让你背叛我,她一个女人,还真想当皇帝不成你辅佐她,就不怕遗臭万年成为史上第一大笑话”

邱文渊侧身对着赵容萱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待我以赤诚,一心为江山百姓谋福利,护犬子万全,我与众位同僚甘愿追随主公,助主公做这天下之主,此乃天意。”

“天意哈哈哈,好一个天意你赵家”

“够了。”赵容萱没有让他再说下去,冷淡道,“事到如今,你心中仍没有天下百姓,只有皇位而已。”

赵容萱顿了顿又说:“今日便是大梁亡国之日,多说无益,你上路吧。”

她一挥手,便有人杀了过去,制服了太子身边的所有人,然后拿了毒酒灌入太子口中。

太子挣扎着吼道:“你就不怕背上谋逆之名毁了你赵家名誉吗”

赵容萱没回答,她以前真的怕,但和容萱在一起这么久,研读了史书,知晓了后世百姓都会接受教育,有主见懂分辨,她就不怕了。再说她是谋逆吗她分明是在拯救江山百姓,这是她的初心,也是她一辈子要坚持做下去的事。

她不相信当她为大家带来盛世之后,大家还会骂她谋逆。如果是那样,她也认了,赵家的列祖列宗都不可能怪她,因为他们赵家人在意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荣耀名声,而是真正保卫这个国家啊。

太子伏诛,赵容萱公告天下,随即将皇帝的尸体送入皇陵,下令大梁皇室所有人都去守皇陵,终身不得出。

长公主还没从赵容萱获胜的消息中回过神,就被抓起来送去了皇陵。太后已经受打击去世了,其他皇室中人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长公主身上。长公主如今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她想要的荣耀没有了,只有在皇陵里水深火热的生活。

有邱文渊和容萱当初收服的几位大臣在,很快甄别出可用的大臣和不可用的大臣,改朝换代,朝堂也来了次大换血。

赵容萱相当干脆利落,换上了忠心的朝臣之后,直接命人筹备登基典礼。

南方有众多学子抗议,老先生带头反对赵容萱牝鸡司晨,女子当政。赵容萱也没派兵镇压他们,只是将水稻种植法推广到各处,独独少了有人抗议的几个城镇。

他们很快就傻了,不光当地百姓痛骂他们没事找事,连他们的家人也不支持他们闹下去。尤其是天下安定得以回归故土的难民们,他们好不容易过上安定的生活,当即呼吁大家一起斥责那些学子。

之前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在哪里边疆打仗的时候他们在哪里有人饿死、有人得天花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这一切都是赵容萱解决的

女子怎么了他们是男子,他们有本事吗

一众学子很快就寡不敌众,灰溜溜地收声。少数的那些激进派,以自尽等方式表示抗议的,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们。

于是天下归心,登基大典顺利举行。

赵容萱身着龙袍,一步步走上台阶,问容萱:你也没当过皇帝吧要不要出来体验一下登基大典

容萱笑说:不必了,这是属于你的世界,属于你的登基大典,该由你来才对。

赵容萱认真道:这个皇位有你一半,这个天下也是我们一起打下来的。

那是你用魂力交换的,所以这一切都是你的。

赵容萱知道,容萱这是不想让她心怀感激,想让她抛开一切好好掌握这份权力与荣耀。但她怎么可能不感激呢她不知道其他皇帝会不会感激一路陪伴的人,但容萱是她一生中最感激的人,若容萱能化为实体,她真的甘愿与容萱共理江山。

当她坐上龙椅之际,所有朝臣跪下三呼万岁,场面肃穆又震撼。

容萱轻声问了句,紧张吗兴奋吗

不。赵容萱,我会始终记得我的使命,那就是打造大周盛世,如此,我便永远不会被权力欲望所迷。

赵容萱心情平静地抬起手,“众卿平身”

从此,大梁改国号为大周,赵容萱成为了大周的第一位皇帝。

赵容萱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孙凌以及其他含冤而死的人翻案,随即严厉处置那些贪官污吏,其中薛驰被五马分尸,薛母斩首示众,薛父贬为庶民,薛家抄没一切财物。

这和之前皇帝动不动诛九族的作风简直截然相反,论罪只论本人,抄家也只抄不义之财,那些九族内真正的无辜之人是决不会受牵连的。

赵容萱顺势除掉了诛九族连坐的法令,这让很多人在心惊之余又多了份安心,总感觉赵容萱就是在从百姓的角度做皇帝。九族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受了益处参与了犯罪呢从前冤死惨死的有多少新皇是真的在为他们考虑。

当然也有人心里泛起嘀咕,觉得女人做皇帝就是心软,不忍心诛人九族,这样斩草不除根,不是等着别人报复吗

但接着各衙门都换上了“青天老爷”,查案干脆利落,绝对不容私情,不包庇任何有权有势之人,又证明了这位新皇绝不心慈手软,犯了罪的就不可能饶恕,还废掉了大赦天下的圣令。

所有人这才想起,新皇可是南征北战,能够统一草原打下大梁的人啊,这和男人女人根本没关系,她就是为铁血皇帝

众人自此弄清楚了当今皇帝的性子,再也没有多余的想法。

容萱陪着赵容萱慢慢适应成为合格的皇帝,意外地发现邱忆安不知何时已经对赵容萱情根深种,想想这两个人倒是挺配的,邱忆安心甘情愿做赵容萱背后的男人,没有莫名的虚荣心,更没有低女人一头的羞耻感,这是与当代男人最大的不同。

而邱忆安足智多谋,必然是赵容萱最好的贤内助。

容萱问赵容萱这件事的时候,赵容萱明显地一愣,她整天满脑子都是治理天下,根本没往感情那个方向想,可此时想到了,她也就想起她必须要有一位皇夫,思来想去,邱忆安还真是她很有好感的一个人,再也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

容萱当即扮成了那位神医,亲自将邱忆安的身体调理好了。之后神医再次神秘消失,只给心心念念的杨柳留下了一本医术宝典。

邱文渊大喜过望,因为儿子变得健康,恨不得掏心掏肺地报答赵容萱。当赵容萱下旨封邱忆安为皇夫时,邱文渊作为国丈,更是尽心尽力为赵容萱打理一切朝堂上的事,让赵容萱轻松了不少。

在他们夫妻大婚的前一天,容萱让系统收取了赵容萱的一丝魂力,同她告别离开。

届时赵容萱身边已经有邱文渊、邱忆安、孙凌等足智多谋的人辅佐,有文武百官真心效忠,有高产农作物作为基石,有对后世的很多了解作为发展方向,有一众手帕交在慈善、商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还有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容萱很放心,她相信赵容萱一定能将这江山治理好,一定能过好自己这一世。

赵容萱问她:日后还有再与仙人相见的机会吗我可否再为仙人做些什么

容萱背对着她慢慢走远,摆了摆手:一丝魂力就够了,有缘分的话,我们自会再见。

赵容萱一直看着她消失的方向,半晌后下了一道圣旨,命人在皇宫建造一座供奉堂,专门用来供奉容萱。

她亲手画了容萱魂魄时披着斗篷的样子,虽然容萱曾强调多次自己不是仙人,但她知道,容萱一定是不同的。她不知道能做什么,但知道皇家的供奉和天下百姓的供奉一定会对容萱有益。

容萱的雕像和供奉堂造好之后,她亲自祭天,宣布这就是命她拯救百姓的仙人。从此之后,这就是大周至高无上的神仙

容萱后来才知道,她在这个世界慢慢有了很多雕像,被越来越多的人诚心供奉着,享受他们的香火,滋养着她的灵魂。虽然这远不如委托者的魂力,但这是赵容萱对她的心意,也是第一次有人凭一己之力,真正在送出一丝魂力后还能帮到容萱的。

也让容萱知道了,原来情义真的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不论身份地位,甚至可以跨越时空。所有真诚的情义都值得被好好珍惜,而所有的背叛,也都该得到惩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27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