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86章 第86章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赵容萱决定送一批犯人进京,都是进犯过大梁的重犯。另命人快马加鞭先行进京,送一颗药丸给邱文渊,是给皇帝用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管多烂的朝廷,想要推翻都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容萱和赵容萱商议了很久,终于想到这个省去很多事的方法,就是让皇帝和三位成年皇子自相残杀,让皇室土崩瓦解。

手段不光明,但一定效果极佳。容萱能配出这样的药来,为何不用呢

在犯人进京这段时日里,贵妃和大皇子最先忍不住动手了。大皇子不是中宫嫡子,失去圣心后也就失去了长子的优势,最没把握,干脆打皇帝一个措手不及,提前动手。

那一日贵妃生辰,即便她失宠了,贵妃该有的排场还是要有,众大臣都携家眷入宫为她庆贺,皇帝也给面子地到场,打算坐坐便走。

就在大家都齐了的时候,表演杂耍的几十人忽然暴起,冲向皇帝和各位重臣。接着御前不少侍卫被身侧同伴拔刀斩杀,原来大皇子已经收买了不少御前侍卫,他们占据身份优势,快速控制住局面,抓住许多大臣,只余被几个侍卫和皇子护着的皇帝了。

皇帝指着大皇子怒道:“你你竟然敢”

大皇子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嗤笑道:“我为何不敢你宠爱我母妃几十年,曾多次许诺要封我为太子,将皇位传给我。结果呢你年纪大糊涂了,不但纵容他们几个和我斗,还因为一点小事废了我,让我再也没有做皇帝的机会。

既然如此,我当然只能自己拿了。”

三皇子死死护住皇帝,大声喝道:“你不会得逞的,想动父皇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大皇子看看他突然哈哈大笑,起身指着他嘲笑道:“你一个宫女生的卑贱东西,哪来的底气和我叫嚣你这么孝顺,今日我就送你去母子团圆,让你好好尽尽孝心。”

皇帝满脸都是怒火,却又无比的镇定,沉声道:“朕看宫女生的都比你知廉耻、有良心。你是贵妃亲生又如何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就该遗臭万年,受万人唾骂

来人给朕把他们拿下

皇帝猛地摔出酒杯,杯碎之际,从外面涌入众多护卫军,顿时响起一片打杀声。大皇子立即拔剑反抗,还试图用那些大臣威胁,但只要皇帝没在他手里,他有什么资本威胁人

他只能一边拼杀一边扑向皇帝,试图做最后的挣扎,贵妃也惊慌地拔下簪子想去刺杀皇帝。

三皇子眼神一闪,用力推开二皇子,整个人往皇帝身上一扑,正好撞开了要护驾的侍卫,也被贵妃的簪子刺中了肩头

皇帝扶住三皇子,将贵妃一脚踹出去老远,担忧地喝道:“御医传御医来”

这时大批护卫军已经将皇帝层层保护起来,他们这些人全都安全了。二皇子看着皇帝怀中的三皇子,咬咬牙,与皇后对视一眼,都知道错失了最好的机会。从此三皇子在皇帝心中必定不一样了。

大皇子也绝望地被按押到地上,动弹不得,看到他这边的所有人都被抓获,看着皇帝不敢置信道:“你早就知道这一切今日是你设下的圈套”

皇帝沉默片刻,悲痛道:“朕倒是不希望你落入圈套,可惜,你们母子实在令朕失望。”他又看向贵妃的娘家,“还有你们,几十年来,朕待你们王家不薄,你们便是这样回报朕的。”

他闭了闭眼,冷声道:“褫夺贵妃一切封号,赐白绫。贬大皇子为庶民,赐毒酒。王家,诛九族”

到了这个时候,贵妃和大皇子等人反而冷静下来,没有哭喊也没有求饶,贵妃只是说:“你将对我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我也将对你的情谊全部放下,你我两清,但愿来生不相识。”她又看向大皇子,悲痛又愧疚地笑说,“是母妃信错了人,以为能给你世间最好的一切,到头来,却是这般下场。但,你的出生的确是母妃与他满怀期待和爱意的,别后悔来这世上走一遭,母妃先去了。”

说完她猛地挣脱,撞上一侍卫的刀,唇角溢出血来,慢慢倒在血泊中断了气,最后一滴眼泪顺着她的眼角滑了下去,徒增几分悲伤。

这一幕带给了皇帝巨大的冲击,让他一瞬间便想起了过去所有的美好。他同贵妃是真的两情相悦过,贵妃对大皇子的愧疚,也让他想起当初他有多么期待这个儿子的出生,有多少次高兴地承诺要封大皇子做太子。

贵妃要与他来生不相识,要大皇子知道他也曾爱过这个孩子。皇帝看着大皇子哭喊着“母妃”,心情万分复杂,不是自责,而是唏嘘。

片刻后,皇帝沉声道:“送她进皇陵吧,让大皇子去给她守陵。”

皇帝一挥手,护卫军立刻将贵妃的尸体抬了下去,并将大皇子和贵妃的娘家人拖走了。御医已经赶来看过三皇子的伤,说是没有大碍,只需休养两个月便能好全。

皇帝疲惫地松了口气,回去休息,其他人也就这么散了。

三皇子回府后立即赏赐了两箱金子给邱文渊,皇帝能提前知晓大皇子的布置,都是邱文渊给三皇子出谋划策透给皇帝的消息,否则今日就算皇帝能赢,也要伤筋动骨。

如今铲除了大皇子,只要再想办法铲除二皇子,他就可以让丞相私下向皇帝谏言,劝皇帝立他为太子,将来有丞相和薛驰,他就掌握了半个朝廷,即便赵容萱那边查出什么来也来不及了,他随时可以除掉皇帝以太子的身份登基。

所以的计划如此顺利,三皇子高兴之余也更加信任邱文渊了。

贵妃成了没名没分的后宫女人,进皇陵也没葬礼、没仪式、没陪葬,仅仅一个好一些的棺材就送进去了,一起送去的还有大皇子,从此以后,大皇子至死都不能离开皇陵半步。

在王家被抄家那一日,邱文渊去了一家能看到刑场的茶楼饮茶,他坐在茶楼二楼靠窗处,远远地看着王家人被押上刑场,不一会儿便一个个人头落地。

他默默倒了一杯酒,洒到了面前的地上,什么话都没说。

很多年了,他被王家毁了整个人生,害了发妻,那种恨藏在他心里很多年了。他一直没有对王家下手,是怕有个万一,遭到王家报复,会害了邱忆安。所以他不急,他跟在三皇子身边,只等那个万无一失的机会。

如今机会终于到了,确实容萱一步步将机会给他垒起来的,也是容萱保证了邱忆安的安全。所以这一次他顺水推舟,将王家和大皇子的阴谋透露给了皇帝的人。

邱文渊以为他会很痛快、很伤感,但他发现他的心情很平静,也许是时间太久了,也许是如今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所以他的情绪没什么起伏,只有一种完成了一件重要事情的感觉。

刑场渐渐沉寂,邱文渊也从茶楼出来,开始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时一个路人走过同他对了暗号,不经意间将一个小瓷瓶塞入了他手渊回家查看,见小瓷瓶里有一颗药丸和一张小字条,字条是只有他和容萱懂的密语,写的是借二皇子的势力给皇帝服下药丸,重击皇帝铲除二皇子。

邱文渊立刻懂了,这是个好方法,只不过极难做到,因为皇后和二皇子不可能信任心腹以外的人,他们有药也递不过去。好在他们有薛驰这张牌,以薛母和长公主几十年的交情,谁也不会怀疑薛驰会背叛二皇子。

邱文渊很快将计划上禀了三皇子,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大皇子和贵妃的事刚刚打击了皇帝,皇帝再是铁石心肠也会受到影响,而宫中御前侍卫大换血,再怎么整顿也是有些乱的时候,正是下狠手的好时机,等皇帝恢复过来,一切就变得更难了。

三皇子很干脆地同意了,薛驰就接了这么一个掉脑袋的任务。他急着让二皇子、三皇子帮他,免得赵容萱那边查出他通敌卖国之事,结果三皇子让他去害皇帝嫁祸给二皇子,比通敌卖国还要严重。

他试探着给二皇子送了信,想问二皇子有什么打算,能否帮他除掉草原那边几个证人。二皇子正烦着,哪有心思帮他擦屁股要说打算暂时也没个定论更不可能告诉他啊。

薛驰顿时觉得跟着二皇子前途未卜,倒是辅佐三皇子上位的话,他还有可能加官进爵。而且他帮三皇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就算曾经在战场上做了些不妥的事,三皇子也不可能追究他。

至于说杀人灭口,那他就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三皇子的人,让三皇子的属下也都猜到他为三皇子做过重要的事,他就不信,三皇子敢铲除他寒了所有人的心,那可是上位者的大忌。

薛驰也是无路可走了,但凡还有其他出路,他都不敢冒这样的险。这件事他也做不了,直接将药丸给薛母送了过去,分析清楚利害关系,要求薛母务必完成这件事。

薛母头皮发麻,但大概是曾经亲手杀过皇子,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去给长公主献计。

长公主私下里一直都是帮二皇子和皇后这边,如今就算去帮三皇子或其他皇子,她也没多少资本,皇帝烦心事太多,对她已然没那么重视了。从前依仗她的薛家反而成了她最有用的一张牌,让她在二皇子面前还有些体面。

薛母劝道:“皇上明显不喜二皇子,又有三皇子救驾之功,这皇位不是给三皇子就是给下面的小皇子,公主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公主也不必亲自动手,只需说服皇后,她为中宫之主,此时是最该安慰关心皇上的人,由她动手神不知鬼不觉。

等二皇子登基,肮脏事都是他们做的,你却能成为最荣耀的大长公主,这对您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长公主十分犹豫,她的依仗一直都是皇帝,如果皇帝死了,她真的能过得更好吗

薛母对她十分了解,继续劝道:“大皇子已经败了,皇后和二皇子一定不会甘心,等他们自己动手,万一败了,您就真的只能靠皇上了,连番受到打击,谁知道皇上能活多少年万一他受伤了呢被别人刺杀了呢到时候您不熟悉的皇子登基,您的后半生可就”

薛母没继续说下去,长公主已经想到将来凄惨的日子了。就像她小时候不受宠的时候,即便是公主又如何,照样被那些厉害的宫人欺负,连饭都吃不饱,她再也不想过那样祈求别人施舍的日子了。

她在皇帝身上尝够了恩人的甜头,如今,她也要继续做下一代皇帝的恩人。

于是长公主进了宫,全力说服皇后。皇后简直心惊不已,早就知道长公主心狠手辣,没想到她连依靠的亲弟弟都能下手。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天时地利人和,错过这个时候,皇帝身边一定会围成铁通一般,再也无法动手了。

因为知道长公主往后只能靠他们,皇后都没有怀疑她的理由。就像长公主和薛母作为利益共同体已经几十年,形成了习惯,长公主也完全没有怀疑过薛母。这药丸就这么顺利地送到了皇后手中。

皇后找可信的太医验了药,药丸是能让人变得虚弱的药,不算毒,就是亏耗身体,让人病得很自然,很难再调养好。皇帝变成缠绵病榻的病人,她就能让皇帝变成傀儡,待这次风波过去之后,直接传位给二皇子。

皇后也没那么傻直接动手,她动用了一个十几年前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嬷嬷,给皇帝下了药。皇帝病倒后,太医们都来诊治说是受了打击,没查出什么来。但皇后故意让心腹太医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最后查到那嬷嬷身上,嬷嬷已经畏罪自尽,又顺藤摸瓜查到了三皇子头上。

三皇子养着伤惊得眼前一黑,急忙调动所有人查找证据。三皇子和二皇子的势力直接斗到了明面上,而所有人大臣都因为皇帝病倒吓住了。

皇帝无法走路,只能虚弱地躺在床上,一日大半时间都在睡,清醒时也没那么多精力处理朝政,只能将政务交给丞相和另外三位重臣处理。

丞相是三皇子的人,给三皇子开了不少便利之门,两位皇子斗了个两败俱伤才终于揭发皇后陷害三皇子之举。

皇帝气得吐了一口血晕死过去,晕了三天三夜才醒,众臣已经在丞相的建议下商议过选谁做太子了,毕竟皇帝若醒不过来,总要有人接任才行,和其他尚未成年看不出好赖也没有势力的皇子相比,救驾有功的三皇子就是最佳人选。

皇帝醒来后,没有反对丞相的提议,宣布封三皇子为太子,诛皇后九族,立即赐死皇后和二皇子,不准他们入皇陵

皇后和二皇子怎么都没想到他们会失败,想要起兵反抗,结果薛驰临阵反水,几乎是公开宣示自己是三皇子的人了,令二皇子败得比大皇子还狼狈。

长公主又惊又怒,冲到薛家去质问薛母,“你怎么敢欺骗利用本宫别忘了你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是靠谁得来的”

薛母淡定道:“公主也别忘了你是靠谁得到皇上看重的。如果我是你,就立刻进宫求太后,让太后先一步封住皇后的口,免得皇后将你供出来,到时候你必死无疑。

如今这般不好吗你劝服皇后动手,驰儿暗中效忠三皇子,他们谁的赢面大,驰儿最终就帮谁,我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驰儿在,将来三皇子也会看在驰儿的面子上,让你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公主该满足了。”

几十年的小跟班用这种语气跟她说话,长公主快气疯了,上前就打了薛母几耳光,薛母毫不客气地打了回去,阴狠道:“别怪我没提醒你,你再不进宫就来不及了,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长公主愤恨地发现她没法追究到底,她还想活,以后薛驰在三皇子面前比她有份量,她要想过得好就得依仗薛家。这样的转变让她接受不了,她又不能不接受,忽然想到当初她帮薛母收拾容萱的时候,那时骂声都被她担了,薛母从头到尾都没什么事。

她真是蠢,竟到今日才发现,薛母一直就在利用她。她只恨,当初没心狠杀薛母灭口,否则何至于如此

长公主拂袖而去,离开薛家就焦急地赶往皇宫,跑到太后面前哭求。

太后一辈子只生了这么两个孩子,唯一的依仗便是皇帝,如今知道皇帝出事竟是长公主所为,当即气晕了过去。长公主不敢请太医,自己拿针扎了太后的人中。

太后疼醒,忍不住狠狠扇了她一耳光,尖锐的指套将长公主脸颊划出了三道血痕。长公主立即又跪地哭求。

皇帝已经那样了,就算杀了长公主也无济于事,太后到底不忍让两个孩子再有损伤,立即带着长公主去天牢见皇后。

以太后的身份,根本没人敢拦她,长公主亲手勒死了皇后,皇后临死前恶狠狠地说:“你不得好死你一定死得比我惨千倍万倍”

长公主被她眼中的恶意吓了一跳,随即连忙扶着太后去皇帝面前邀功。她们在皇帝面前表现得义愤填膺,长公主说她恨皇后入骨,亲手杀了皇后,还说她脸上的伤是和皇后争执时被皇后打的。

皇帝如今非常多疑,但对太后和这个姐姐又有一份对至亲的信任,见长公主这般,很是感动,当即命太医治好长公主脸上的伤,又赏赐了长公主好几箱珠宝。

长公主这个坎算是过了,她惊魂未定地躲在公主府,许多天都没敢出门。

接着便是三皇子被封为太子的庆典,办得相当隆重,就是为了驱散这一段时日的晦气。皇帝还下令大赦天下,减赋一年,趁机向百姓展现皇家的关怀,希望能举国欢庆。

然而就在三皇子成了太子的第二天,赵容萱的人掐着时间,没提前知会一声就敲敲打打高调将那些重犯送入了京城。

京城百姓知道这些人就是进犯大梁、杀害无数大梁人的蛮子后,纷纷拿来鸡蛋、菜叶往他们身上砸,拿泔水往他们身上泼,哭着痛骂他们。要不是他们蛮子几十年来不停进犯大梁,大梁怎么会败落到今日这般地步

邱文渊安排了人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赵王威武不愧是赵家的女儿”

这时大家才想起,这些人是赵容萱送来的啊全都是赵容萱抓住的,也是赵容萱打败了他们的部落,为大家报仇了

赵家将、赵家孤女,去和亲的永康公主已经统一草原做了赵王了

大家想起来之后,好多人都跟着喊了起来,“赵王威武赵王威武”

众臣闻之色变,赵容萱做了赵王已然不算他们大梁人了,百姓在天子脚下大喊“赵王威武”,简直是在打大梁的脸啊,他们还不知道这赵王是敌是友呢。

薛驰吃惊地想接手安排这些人,把一切威胁扼杀在摇篮里。但这些人声势这么大,宫里的皇帝就算病在床上也知道了,当然是任命自己信任的官员前去接待,这官员同薛驰完全没有任何私交,直接就公事公办地接待了赵容萱的人。

赵容萱不但让人送来了重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国书。国书上言简意赅地声明她已经统一草原,自立为王,与大梁互不干涉,接着便详述了苏将军与薛驰通敌卖国的罪行。人证物证俱在,作为送给大梁的礼物,也是给边疆将士们一个交代。

国书中还说,这件事将会在边疆公开。也就是说到时所有人都会知道,如果皇帝没处理好的话,必将威严扫地。

皇帝不明白赵容萱为什么强调最后一句话,他知道有人通敌卖国愤怒不已,怎么可能替他们遮掩一个苏将军、一个薛驰,他根本不可能饶过他们。

这时皇帝的心腹才告诉他,薛驰是太子的人,如今皇帝病倒,太子监国,这件事如果不是刚巧闹大被皇帝知道,兴许就落到太子手中处理了。太子十分看重薛驰,八成会包庇他。

皇帝有些不悦,敢要宣太子过来,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些人早就从草原出发了,而他出事到立太子也不过就是近日的事,赵容萱如何会知道如今当权的就是三皇子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