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85章 宠妃是个挡箭牌31

书名: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作者:兰桂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8

太后听闻皇上病倒, 火急火燎地就赶回了宫。她一问清皇上的病因就大怒,将一众后妃叫到宁安宫训斥,尤其点名训斥容萱。

“若不是你鼓动众妃争宠, 她们敢在皇帝忙于政务之时添乱若不是你提出挑选太子, 皇帝会如此纵容德贵妃,哀家以为你过去已经够荒唐的, 没想到你如今荒唐到害了皇帝”

“太后娘娘, 这话可不能乱说。”容萱诧异道, “臣妾觉得事有蹊跷,私下找御医逼问过, 他们在月余之前就劝谏过皇上, 让他禁房事。那时可已经有六个宫妃有孕了, 不缺龙嗣, 皇上不愿禁房事以至于伤了身体同臣妾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大家都不知道, 她一说出来太后脸色都变了, 这不是说殷治好色吗太后一看容萱脸色也挺难看,八成是因为知道了内情怨上殷治了,气头上不遮不掩的就这么说出来, 会让殷治面上无光啊

太后立即斥道:“这种胡话怎么能信定是那些不中用的太医推托之词。哀家问过了, 皇帝操劳太过, 朝堂的事、边疆的事我们不懂, 万万不可再给他添乱。这话不要再提,尔等近日莫要多走动了, 静心为皇帝祈福,为我大梁祈福,明白吗”

众人齐齐应了,太后对上容萱就头疼, 也不愿意让她再说惊人之语,留下皇后和贤妃就打发了她们。

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太后来势汹汹,要不是容萱那句话,她们怕是要被骂很久,说不定还会被罚。几位孕妇尤其感激容萱,且她们心里也忐忑,离了宁安宫都跟着容萱,想同容萱说说话。

不管她们之前有什么小心思,如今她们满心满眼都希望容萱选自己啊皇帝突然病倒,都说不清楚是什么病,她们都慌得厉害,万一皇帝没了,她们怎么办这时候靠上德贵妃才是最明智的,若有了皇子之争,德贵妃没有皇子,只能选定一个孕妇去争,有聂久安在肯定有很大机会,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殷治还拉拢这些有孕妃子的家族呢,可她们若家族够强大,位份就不会在昭仪之下了。如今殷治病倒,他们还没凝聚起来就成了一盘散沙,再急着争着想要投靠容萱,家族就有些观望的意思,想看看殷治的病情如何再说,一下子让殷治又一个计划泡汤。

聂久安自然没闲着,他手下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从不起眼的地方逐步铲除殷治的势力,一步步更强势地渗透政权核心。

病这个东西对人的影响甚大,从前殷治给聂容萱下药,能够让聂容萱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变得沉默寡言,虚弱到不能侍寝,只能亲自安排女人给心爱之人。如今容萱以牙还牙,给殷治下药就让他虚弱头痛,无法集中精力处理政事,在争夺权力的关键时刻有心无力,眼睁睁看着权力从手中一点点流失。

如果说曾经的聂容萱每每望月失眠,对殷治去后殿找诗诗痛苦难当,如今的殷治心急如焚,看着权力流走、计划失败,只会比聂容萱更痛

容萱给出的报复又准又狠,一定让对方尝到委托者的痛,并十倍还之

殷治真的焦躁不已,不停地找人密谈,想办法阻碍聂峰立功、想办法攻击聂久安的势力,可没多久他就惊觉他渗透到聂久安势力中的人全都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代表什么代表聂久安什么都知道了

接着他又发现自己隐藏在暗中的人在秘密消失,同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不仅是失去人手的问题,更是可能秘密泄露的问题。若那些消失的人被人严刑拷打,扛不住说出所有,那他的势力还有防线吗

殷治陷入恐慌之中,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重新调动人手、部署计划,找梁家和其他看重的大臣商议。其实梁大人等人都觉得殷治太急躁了,为何非要在病中做这么重要的事呢他们都能感觉到殷治头脑不够清醒,反而稍不顺心就发脾气,这样如何成事

要说聂久安最近就要反了,他们其实还不怎么相信。就像聂久安之前并不认为皇帝会对聂家赶尽杀绝一样,他们也不认为聂久安会反,就是觉得几十年了,一直这样,要动手早动手了,还会等到现在他们都希望殷治病好了再说,特别是梁大人,他还要积蓄力量,确保能护住贤妃和大皇子,万一殷治病重,他是要扶大皇子上位的

殷治的病让他们的心散了,不和他一条心,能够成什么事

这个时候,容萱派福德办了一件事。福德是她从殷治身边要来的,当初福德就是最会钻营的一个人,平日里维系人脉也维系得最好,也有挚交好友,如今形势复杂,人心浮动,他费了一番心思,还当真办妥了容萱吩咐的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容萱让他往殷治跟前送了一种安神香。殷治跟前的人都为他的起居饮食操心,近日没少挨骂,得了安神香自然要仔细验看一番,点上试一试,结果发现睡得很好,忙给殷治换上了。

从这晚开始,殷治的失眠好了不少,但他开始被噩梦惊醒。心虚的事做多了,总会印在脑子里,噩梦中全都找上他,让他每每惊醒都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如此病情越发严重,比之失眠影响还大

容萱调制的香自然是好香,就是和殷治用的药融合在一起后会令人噩梦缠身,易惊易怒。

太医提心吊胆地诊脉,胡子都要揪光了才试探着定下病因,说是五脏六腑相辅相成,近日皇上又睡眠不足,这次是伤了胆气了,心胆气虚,又压力过大,才会导致夜里多梦,有惊厥之兆。

又是这套说辞,又是没有明确病因,药换了几种半点不起作用,殷治大怒打了太医板子,命人暗中请民间医术高超的郎中入宫诊脉。

这些入宫的郎中是不允许再出宫的,非常时期,他决不能让外人知道他病得严重,即便没有任何人诊出他得了重病,但他情况就是越来越差,自然更要多做表面功夫,撑着让人以为他好多了。

可他这个举动却瞒不了宫中有势力的几位,皇后和贤妃已经开始算计对方的皇子,想方设法往外透消息让人请立太子。太后也慌了,她是最慌的一位,她还没做够太后呢,若儿子没了,孙子上位,风光的自然是孙子的生母,她这个太皇太后怕是要被迁至某个角落“颐养天年”了。

若新任太后看她不顺眼,她余生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于是太后同她娘家也动了起来,梁家势力不错,她锦绣添花意义不大,皇后娘家势弱,若她帮皇后,那就是雪中送炭,将来皇后也要依靠她的娘家,势必对她客客气气,而这份从龙之功也可让她娘家更上一层楼,再保代荣华。

太后定了主意立即同皇后走动起来,也明显地表示出对二皇子的喜爱,连连夸赞皇后教得好,称二皇子有了文武师父后变化极大,从前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她还帮皇后牵线,为皇后的两个女儿挑选驸马,这驸马也极有讲究,家世合适的话,会成为二皇子的两大助力,年龄不够先定亲就好啊,绑到一条船上就一定要出力做事。

殷治又接到边疆捷报,还失去了那批粮草的消息,最可怕的是,他和藏起粮草的那批人也失去了联系,十分焦虑,忽然惊觉后宫有些人动作太大了,大为震怒,更多的是心寒。

连他的母亲在这个时候也自私地另做打算,心里根本没有他这个儿子太后想没想过,她一有动作,会给人什么信号知道的人都会以为他病重快不行了,所以他的母亲才如此着急地扶持储君

殷治气坏了,找了个由头就严厉训斥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狠狠敲打了皇后和贤妃,又去宁安宫发了一顿脾气,他还想去找容萱。一切都是因聂久安而起,他想到容萱就是恨,满腔怒火只想朝容萱发出去,结果在永秀宫门口被拦住了。

宫人跪地请罪道:“皇上息怒,德贵妃娘娘担忧皇上,忧思成疾,前日就病倒了。太医说娘娘是老毛病,要卧床静养,给开了方子用药。只是见效很慢,娘娘如今还病倒在床上,是不是咳嗽几声。

皇上龙体欠安,娘娘说实在不敢见皇上,怕再过了病气给皇上,求皇上恕罪。”

病倒了殷治直接叫来太医询问,这次太医没什么害怕的,德贵妃就是老毛病啊,哪个季节不病几回最近下雪降温,病了不是很正常吗

太医说的都是那套话,没什么特别,就是要卧床静养,当然,两个病人万万不能在一处,否则极可能损害龙体。

如今殷治是非常宝贝自己的身体,再不敢有半点大意,自然把要爆发的怒气都憋回肚子,憋屈地回去了。

只是容萱病倒让他又想到下药一事,容萱的身体就是说不出哪里不好,但就是无法痊愈,他如今不也是吗虽然症状不同,他的五脏六腑都出了问题,可这样的病情太诡异了,很难说他不是被下了药。

可所有太医和找来的郎中都诊断不出,他一时间也无法确定,干脆叫人去寻李御医。只有李御医对前朝秘药有所研究,或许找李御医回来能够诊出他是否被下了药。

此次殷治发火之后,皇子之争收敛了许多,正在皇后猜测殷治到底更属意谁做太子的时候,她的弟弟十万火急地传了个消息入宫,铃兰招了。

铃兰背后的主子竟是皇帝

那药性极强的堕胎药是皇帝亲手给聂诗诗的

皇后当即吐出一口血厥了过去

皇后宫中兵荒马乱,太医用金针刺穴才令皇后苏醒过来,皇后一醒就默默流泪,嬷嬷等人只得帮忙遮掩,不让任何消息传出去。

殷治只知道皇后气晕了,想到他刚刚训斥二皇子,敲打了皇后,皇后就这番作态,心中更加厌恶不屑。他一直就厌恶这个皇后,若不是皇后逼迫,他定能娶到有助力的皇后帮他,如今皇后还想用二皇子去争,那个诗诗生的孩子,他看一眼都不愿意,根本就不会给他们希望,他们简直痴心妄想。

殷治没当回事,其他人也有些看笑话的心思,只有皇后从知道消息那一刻起,就坠入了无边地狱。

当初她以为是聂容萱干的,能恨成那样,不顾聂久安的势力也屡次算计聂容萱,给皇儿报仇。不止是因为那碗药害死她的皇儿,也因为那碗药令她不能生育,绝了全族起复的希望,令她成为空有名头没有底气的皇后,她辛苦挣来的地位全都毁了,所以她恨聂容萱入骨

后来知道是铃兰做的,铃兰死了她也要鞭尸泄愤,聂诗诗那边还是因为太后先动了手,她顾忌二皇子的想法就没去报复。谁知原来从头到尾她都恨错了人,那个罪魁祸首竟是她孩子的生父

皇后的恨意惊天骇浪,她怨恨殷治悔婚,怨恨殷治打她的脸,怨恨殷治盛宠贵妃,可她仍将那个男人当做她的丈夫,如今她只将他当做仇人

她已经知道了,殷治从来就没想过给她机会,不让她生出儿子,丢给她没人要的二皇子也不记在她名下,更是根本不想让二皇子继位。既然如此,她就亲手将那皇位夺来,殷治能十岁做皇帝,她的二皇子就能岁做皇帝到时她垂帘听政,她的家族才能真正起复,谁还敢再给她气受

皇后已然气疯了,但又出奇的冷静,竟迅速想出可下手的时机。

她再不受宠也一直掌管着后宫,调动人手的权力更是牢牢掌握在她手中,她很快振作起来,调养身体,不着痕迹地调动起各宫宫人。

聂容萱知道后大为惊叹,因为这根本是容萱下的一步暗棋,除了容萱身边的人,没有任何人知道,连聂久安都不知道。而这步棋,容萱就只是顺势而为,再没做任何事,竟然真的成了,她有预感,皇后就是容萱的下一步棋,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最忽视的身边人,往往能给人致命一击,尤其这个身边人还手握权力的时候。

容萱称病不出,整个永秀宫都低调得很,众妃都很理解,因为盛宠的德贵妃依仗的除了娘家,就是皇上的宠爱啊,如今皇上久病不愈,还宠幸过那么多妃子,显然对德贵妃情谊不再,德贵妃还如何张扬得起来这时候要么就是气坏了,要么就是夹起尾巴做人了。

是以谁也没发现容萱不出现,就是风雨欲来的前兆。

边疆战事越发激烈,各地百姓都十分关注边疆的消息,就怕有一日没守住,战火会波及到更多的城池。这时候从边疆逃离的百姓已经陆续到达各个城池,投奔他们的亲朋好友,同时也带来了边疆的消息,让大家知道了当初粮草紧缺是多么惊险的事,还抓到过欲害聂小将军的细作。

如此一来,大家更感叹多亏德贵妃当机立断,用捐空私库这么大的动作筹集粮草,更要骂那劫走粮草的歹人,再骂一声之前押送之人无用。

在大家都知道了粮草的前因后果之后,忽然有一府尹找到了那批丢失的粮草,同时抓住的还有押送粮草的官员,那次事件竟是监守自盗

这一下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百姓都知道边疆如何危机,如何等待粮草救援的时候,京城来的官员竟然监守自盗,差点害死边疆那么多将士和留在那里奋战的百姓,如此贪官简直罪该万死,凌迟他也不为过

百姓震怒,有两位边疆来的青年人到府衙外吵着要严惩那贪官,他们说到激动时双眼通红,说起残疾的老母不忍拖孩子后腿,以死相逼让孩子逃出来,自己却留在那么乱的边疆;说逃亡这一路上冰天雪地,孩子染了风寒高烧不断,人都烧得成了傻子;说他们盘缠不够,沿路乞讨,啃树皮、挖草根才走到这里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贪官监守自盗,藏匿粮草,导致边疆差点失守所以他们要闹,他们要衙门给个交代,要亲眼看着那贪官受刑

不少义愤填膺的百姓跟着围上来一起喊,到后来已经找不出最初是谁起的头,总之衙门外挤个水泄不通。

接着府尹写了个折子叫人送去京城,同时叫人押送贪官到衙门口,当众审讯

当众审讯这种事还从来没出现过,尤其是京官,这官员论品级和府尹同级,但京官要大一级,按理说府尹根本没权利审他啊。

这官员看到这架势就有些怕了,忙对府尹道:“本官如何处置当由圣上决定,你只需将本官押送进京便可,你”

“放肆”府尹一拍惊堂木,不怒自威,“私藏粮草乃是大罪,且你无畏无惧,显然背后另有靠山,本官岂能容你逃脱罪责如今本官已上奏皇上,若皇上认为本官有错,自会摘下本官的乌纱帽。但今日,本官便当着诸位百姓的面审你,定要将事实查个水落石出”

不等那官员再辩,府尹直接上板子,接着越来越严厉,越来越折磨人,根本不怕百姓的目光,不怕百姓畏惧,只用各种刑罚手段严厉审讯。

那官员皮开肉绽、神志不清之际,听师爷劝说府尹莫再用刑,免得打死了他。府尹却说,打死不招便是他一个人的罪责,之后定上报朝廷,奏请皇上诛他九族

官员一个激灵,对上府尹的视线,惊觉府尹竟是认真的,更可怕的是,若他不招,他必死无疑,若他死了,皇上定然让他背这个黑锅,他九族必灭。可他怎么能招他若招出皇上,他不一样被诛九族吗再说有人会信吗

这时用刑的衙役突然在他耳边道:“实话实说,聂国公保你全族平安。”

官员一惊,身上又挨一板子让他猛然惊醒,才知为何这府尹连官都不要了也要做这出格的审讯,更惊觉聂久安必定是要反了,他已经无路可走,只有听聂久安的赌一把才能保住九族,他自己可以为皇上死,可他不能害了九族啊。

又是几板子下来,他没有更多时间考虑了,只得闭目招供。

这一日所有在场的人都瞠目结舌,大感震惊,任何一个人都没想到,让人私藏粮草至边疆将士和百姓的性命于不顾的是皇上

怎么能是皇上呢这是为他保家卫国的将士,是他该保护的百姓啊,他怎么能这么做

有人适时地道出从“熟人”那听来的小道消息,说皇上明面上倚重聂家,盛宠德贵妃,实际上一直忌惮聂家,想扳倒聂国公,这次肯定是想害死聂峰啊。

消息飞一般地传开,皇上之举简直就是昏君所为,再想他上位后做过什么大贡献吗没用可聂国公呢从建国之初就一直为国为民,乃是忠臣良将啊,是两任皇帝钦点的辅政大臣,若他有问题,怎会两任皇帝都如此信任他

不提其他,只说边疆,聂国公杀敌无数,是聂国公保护了他们黎明百姓啊如今聂国公年事已高,就让孙子去冲锋陷阵,危难关头,那位德贵妃也倾力相助,他们一家才是令人赞颂的,皇上要对付他们,还偏偏在这样的时刻对付他们,真的把江山百姓放在心上过吗

有人不相信,可也有很多人相信。殷治是昏君的言论渐渐传开了,渐渐传到了京城,悄悄地传,飞快地传,当有一些大臣知道的时候,终于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而这个时候殷治得了怪病的消息也跟着传出来,有能之士就算想辅佐皇帝,这时也没了动力啊。

皇帝都不知道是什么病,还能不能活,拼着全家的安危去帮皇帝,万一皇帝死了,聂久安还活着,那他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少数愿意帮皇帝的,对此时的聂久安来说,已经不足为惧,他精心部署了这么久,大势已成。

正当众臣惶惶不安的时候,殷治也听闻了民间的流言蜚语,知道那官员当众招供,险些气死,他只觉得万事不顺,天要亡他仿佛从他病倒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可控制了

结果就在他想要力挽狂澜的时候,突然抓住了皇后意图谋害他的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