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681章 明确的未来(八)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主席先生,在您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期待明、和平的中国。这对于世界的繁荣与和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听了鲍德温的话,何锐基本没什么反应,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鲍德温感觉自己的恭维以及铺垫变得有点无聊。但鲍德温此行的目的不是来吹嘘何锐,他继续讲述着此行的目的,“中英两国之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关系,英国政府始终将对华关系作为英国极为重要的关系来看待。我也见到中国政府发表了不少对中英关系的友好态度。我认为这对于世界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是英国我认为中英两国之间有现阶段,我们很想了解中国未来的战略方向。”

在听着鲍德温的表态中,何锐回想起党内的态度。党内除了对未来中英战争的消耗会有想法之外,对中英再次开战即便谈不上急不可耐,也至少觉得中英再次爆发战争是理所当然。中国的高层领导们未必对印度那地方有啥兴趣,大家只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印度。只要印度恢复独立的历史局面,重新恢复传统的十几个国家,中国的地缘安全压力骤降。中国对印度的领土没有兴趣,但中国也不会让英国占便宜。

既然鲍德温这么坦率,何锐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看法,“我方在勘界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的,传统属于中国的地区必须回到中国来,这是我们的一贯态度。除了这些之外,中国的未来方向是和平发展,并且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全球。”

鲍德温心中有点无奈,却也只是些许无奈。中英战争后,麦克马洪线虽然被废除,但是中英双方的勘界工作进展不是很大。但是矛盾也不是很大。因为上缅甸与阿萨姆地区的独立,中国只有新疆一带才与印度接壤。

此次前来,鲍德温内阁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在准备在整个阿克赛钦与拉达克地区让步。理由非常简单,英国犯不上为了海拔超过3000公尺的一块荒地埋下与中国的战争导火索。如果能用这块土地换的长期的和平,英国内阁乃至议会都认为是值得的。

中国在1934年年初,已经把中国最后的划界要求给了英国。其理由很明确,凡是藏族地区,全部都要回到中国这边。与孱弱的满清不同,中国除了提出人种的以及宗教的证明,提出了准确的领土范围,还明确的告知英国,在现阶段,英国决不能做出任何改变该地区现状的行动。如果英国那么做了,中国就只能认为英国方面在单方面改变现状。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如果英国单方面改变现状,中国就只能“恢复现状”。在英国的外交辞令中,这就是爆发军事冲突的意思。

英国内阁和议会虽然对中国骂骂咧咧,但是双方都很清楚,如果中英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战斗绝不可能在列城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爆发,而是会在整个印度地区爆发。

现在中法实质性联盟,美国困于经济危机,苏联则是被英国封锁的对象,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开始重建军队。至于东亚,已经被何锐给团结起来。如果中英爆发战争,英国就只能在印度靠自己的力量与中国作战。上次英国这么干,还是在南非与布尔人作战。总人口不到百万,没有自己工业的布尔人给英国人了深刻的回忆。

但是英国绝不可能在威胁下妥协,此次鲍德温前来的目的就是寻求交易。既然保住那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高原荒地对英国来说是战略负担,放弃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高原荒地,就应该为英国带来战略利益。

“主席先生,英国认为您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您已经完成的功业中,解决远东地区的战略陷阱无疑是令人惊叹的成就。”鲍德温开始单刀直入,但是作为英国首相,鲍德温从战略层面切入,以期待谈话维持在战略层面。

“按照欧洲传统政治学的理念,远东是一个战略陷阱。您的任何行动都会引发俄国和日本的强烈反应,即便中国短期内获胜,也会付出长期与俄国与日本对峙的代价。但是您以令人惊叹的政治目光看透了局面,使得现在的远东地区获得了稳定,这可是各个大学政治系中的经典案例。那么,您作为一名学者,是怎么看待中英之间可能存在的战略陷阱呢”

旁边作陪的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兄听到这话,心里面有些无奈。将一位政治家称为学者,在欧洲是巨大的荣誉。但现实中,何锐作为世界地缘政治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学以致用,在欧洲学界有很高的声望。鲍德温首相用学者来称呼何锐,虽然有点无奈,但是更令张伯伦大臣不快的是,这个称呼还实至名归。

既然鲍德温首相表达了友善,何锐也坦率的答道:“我一直认为,远东地区国家都知道这事一个战略陷阱,大家缺乏的只是解除陷阱的勇气。我只是与远东地区国家一起解决了安全与经济互不信赖局面,远东国家建立起了安全与经济互信之后,这个战略陷阱很自然就被解决了。首相先生,如果您从日本或者苏联的角度思考现在发动战争,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结果。远东国家互相攻击,实际上是在攻击自己的市场与商品来源地。理解这些并不需要高深的政治学理念,只要把过去5年的贸易数据看一看,就能明白这个事实。”

鲍德温心中其实不怎么赞成何锐的看法,英国认为中国维持远东地区安全的手段固然有贸易因素,但是真正的基础是苏联在远东绝不可能战胜东亚联军,作为东亚联军核心的中国有着能够控制各方不去爆发战争的实力。

让英国上层以及学界非常赞赏的,是中国通过大胆同时十分谨慎的方式维护和平的战略理解与战略持续性。这也是鲍德温能够得到英国上层支持的原因,英国上层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可以与之进行利益交换的可信国家。

“主席先生,您认为中英之间的有争议地区,是一个战略陷阱么”鲍德温问。

何锐摇摇头,“中英之间的战略陷阱在于殖民地的诱惑,中国绝不会去获得殖民地,不管是实质性的或者隐性的。”

如果上缅甸与阿萨姆地区现在还是中国的殖民地,这话就是自打嘴巴了。但是中国在与日本达成了一揽子边境问题解决方案的时候已经让这两个地区独立了。两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确独立了,都建立了本国人的政府。中国在两地并无外交特权。

由于两地都采取了土地国有制度,中国在两地同样没有任何私有土地。连土地租借,也是正常的商业合同,合同使用时间最长的橡胶园,租借期也没有超过20年。橡胶树的寿命也就是25年,头七年还不能采胶。英国政府也不是没有专家,他们对各种事实进行了全面研究后,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的确没有殖民上缅甸与阿萨姆。

当然,专家们在报告中也强调。上缅甸与阿萨姆与中国结成了实质上的同盟关系。因为两地与中国的亲密关系,这种同盟关系十分稳固。如果中英爆发战争,这两个地区会立刻加入中国一方,成为英国的敌人。

鲍德温知道英国现阶段完全没有力量分化东亚联盟,也无法分化上缅甸和阿萨姆与中国的关系,这才逼得鲍德温不得不前来中国。如果中国构建的安全体系里面有任何机会,不管那个缝隙有多小,英国这根搅屎棍都能变化形态插进去,进行英国最熟练的离岸平衡操作。

鲍德温继续说道:“主席先生,我相信您的保证。但是我很奇怪,中国为什么对于殖民地毫无兴趣。这是因为中国的傲慢么我听说过,中国历史上,将中国领土之外的地区都视为蛮夷。”

何锐觉得英国佬还真特么是一根纯熟高明的搅屎棍,连中国的华夷之分都被拿来用。不过连英国佬都认为中国的华夷之分是中国的战略弱点,何锐怎么可能不知道。既然鲍德温把脸送到何锐面前,何锐得上去打一打,给鲍德温一些灵魂震颤。

“明史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5000年古文明。中国的生命力在哪里首先先生,中国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学习进步。中国先贤们有一个看法,诸事不顺,反求诸己。这种自我反省是明的核心之一。华夷之分在防御状态下提出的理念,在文明发展到现在阶段,这种理念已经落后了,限制了文明的发展”

鲍德温听的专注,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则有些失望,他知道何锐绝不会说出中国要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话。果然,如张伯伦所料,何锐继续说道:“现在的明的方向发展,就会走回头路。画地为牢并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是一个所有人种、国家、民族,都有着平等的地位与尊严的新世界。在新的时代中,没有白种人的优越,没有黄种人的优越,也没有其他人中的种族优越。在那个时代,地球上所有人民都得到了解放,成为平等的各个国家中的公民。”

张伯伦听着双方外交团队里面的记录员的笔尖在纸上快速划过而发出的沙沙声,对何如用词的准确感到无奈。在欧洲的政治理念中,对于领地民、自由民、公民有着非常明确的划分。公民是一个国家中拥有投票权的那些人,英国人民虽然是臣民,至少也被赋予了投票权。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政治权力。

当年美国老乡绅们在发动独立战争之前,是联名给宗主国的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信。信中用语极为谦卑,美国老乡绅们请求英国国王赐予他们选举权,并且在英国议会中给与美国老乡绅们一定数量的议会席位。如果英国同意了这样的要求,北美殖民地上的老乡绅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英格兰人啦

但是,英国政府拒绝了。美国老乡绅们就高呼着“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向英国举起了叛旗。

现在何锐使用了“公民”,张伯伦大臣这可不认为这是什么好兆头。

但何锐没有借题发挥,他继续说道:“中国并无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想法,明应该不断进步,人人都获得平等、自由、人权。所以,中英两国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战略陷阱。我再强调一次,中国绝不会去获得实质或者隐性的殖民地。”

鲍德温听完何锐如此的明确的回答后,觉得此行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成果。中英之间如果不争夺殖民地,现阶段两国之间就不会爆发战争,英国议会里面的老爷们完全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接下来,鲍德温要进行更危险的问题讨论。70岁的老头子调整了一下呼吸,又喝了半杯茶,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才开口问道:“英国对于中国的未来战略感到非常模糊。中国本就是大国,现在更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未来战略会给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不知主席先生是否愿意解除这种模糊状态。”

看着鲍德温老头子苍老的面容,何锐都有些同情这老头子以70岁高龄还得跑来中国的辛苦。英国的政治精英们为了英国的利益,真的是不辞劳苦,殚精竭智。

但是英国的未来已经被决定了,何锐可不想在此时刺激英国政府。便答道:“化、贸易、和平方面为全世界做出中国的贡献。中国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会这样。早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中国就拥有了抵达非洲的舰队,但是中国从来没有进行殖民。我觉得英国一定能够理解中国的未来。”

见何锐没有谈下去的意思,中方的人员与英方人员互相交流了一下微表情,很快,外交大臣张伯伦就按照事先安排,给了鲍德温首相暗示。在宾主友好的气氛中,此次会议结束了。

之后有国宴,但是何锐就没有必要参加。按照对等的规则,只有英国国王到中国出访,何锐才会有义务出面。同等级的外交安排中,该由总理吴有平负责招待英国首相。

此次中英划界终于要结束了,这让吴有平很是开心,得知何锐不会出席晚宴,吴有平感觉更开心了。去赴宴前,吴有平到了何锐这里,“主席,如果鲍德温想和我讨论中国的战略模糊,主席有没有想向鲍德温提出的想法”

“那就看你是不是心善了。”何锐语气轻松,但是脑海里想到的却是李润石。要是李润石这会儿是总理,这次与鲍德温的对谈就会完全符合了何锐的期待。

但吴有平不知道这些,他笑道:“主席,你是知道的,面对外国人,我谈不上有多善良。不过,听主席这么说,应该是有些想法。”

吴有平问了,何锐也不藏私,“既然外交要说实话,就不妨告诉英国首相,对英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殖民地都独立建国。英国以前宗主国的身份,以自愿加入为基础,组建起一个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这样可以将英国的利益最大化。”

听了何锐的介绍后,吴有平先是眼睛一亮,但是很快又觉得不太可能,“主席,英国这么做,岂不是让大英帝国解体了么而且英国还会表示,他们现阶段正在让各个殖民地组建自己的地方议会,提升了殖民地的自治权。这种建议太过于激进。”

何锐倒是无所谓,“所以我说了,你要不要做,就看你够不够善良。如果不想给英国切实可行的建议,就说套话。”

吴有平很想对着英国首相指点江山,而且何锐提出的建议的确非常有格局。既然何锐给了权限,吴有平心里面不免跃跃欲试。最后,吴有平忍不住问道:“这不会引发外交事件吧”

“哈哈”何锐被逗乐了,“怕什么英国敢外交抗议,我们就敢发声明,让报纸把你具体所说的话刊登出来。”

吴有平见何锐完全给他当后盾,心中也安定下来。稍一思索,便从中英双方的力量对比中获得了信心。现在并不是中国怕英国,而是英国怕中国。从国家战略利益上,印度就是英国的睾丸。如果此次英国佬不识好歹,非得挑起一场外交冲突。只要级别升到战争水平,中国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让英国变公公。英国好歹也是个大国,懂得分寸。

而何锐此时补充道:“英国好歹也是当了世界霸主,他国内有识之士多了。你方才也讲到,英国正在逐渐允许各个殖民地建立自己的议会,而且英国自己已经不再寻求更多殖民地,说明英国有的是明白人。你只要够礼貌就行了,态度不要傲慢,要亲切,要专业。至于事实多么残酷,英国清楚的很。”

“真的么”吴有平刚40岁,此时真的动心了。

何锐给了吴有平一个定心丸,“我听到一个消息,英国明年军费有可能达到4200万到4500万之间。”

“那今年呢”吴有平并不关心英国的军费,他只关心中国的军费。

“今年是3720万英镑。”何锐可是非常关心世界各国军费。

“大概增加了15。”吴有平立刻心算出来。一个国家军费增加15的原因并不多,要么是军队进行了大规模换装,要么是计划完成一大批全新的军事装备。如果是后者,就证明该国开始扩军。当然,一年的军费变化并不意味着英国要扩军备战。不过英国军费如果持续增加,那就不言自明。至于英国扩军备战的目标,吴有平不想问。反正英国绝不可能无视中国。

“去吧,时间快到了。”何锐催促道。

看着吴有平的背影,何锐心中期待自己的亲密战友能在宴会中开心。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文明破晓更新,第672章 友邦惊诧论十五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46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