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467章 中英谈判(七)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9月15日,英国代表团抵达了西贡。看到舷窗外热带的棕榈树,以及蔚蓝的天空,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代表团当中的丘吉尔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其他英国代表团成员都知道丘吉尔此行是代表英国国内的强硬派,有些发言必须由丘吉尔来说。但其他代表团成员并没有因为丘吉尔充满了斗志而情绪高涨,相反,英国代表团成员们情绪并不高涨。

当英国不得不派出代表团的时候,一些事情已经被决定了。英国代表团的目的只是为了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多争取些利益,所谓尽可能也只是相对而已。甚至不需要英国情报机关提供的中国情报,仅仅看看欧洲报纸对中国现状的描述就能了解到,中英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

中国不仅靠自己的力量支撑了战争,甚至还有余力在中国全面普及自行车这种在欧洲也不能算是便宜的商品。上海、杭州、苏州、江宁、武汉三镇、北平、天津、新的京城郑州,欧洲记者大量前往的中国城市道路上到处都是各种样式的自行车与人力三轮车。

在欧洲,自行车更多是交通工具。在中国,自行车则成了运输工具,外形上自然非常符合运输功能所需。加强的车体,宽大的后座。以及后轮的车轴外增加的能平放的托板,都可以为运输提供辅助功能。

有这些附件帮助,不仅中国的三轮车能够运输小山般的货物,自行车也一样。那些中国骑者以令欧洲记者们瞠目结舌的平衡与操纵能力,用自行车驮着大包小包在城市的街道上以及农村通往城市的道路上行驶。以至于刚到中国的欧洲记者们误以为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大量使用自行车。年轻记者们的理由十分充分,如果中国人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他们是如何会掌握这样恐怖的骑车能力。

除了这些日常见到的事物,不少在经济方面有见识的欧洲记者发现,中国政府不仅正在大量建设火电站,火电站使用了在欧美都算是非常先进的轮机发电。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团队中有不少德国工程师以及苏联工程师。在中国的大学里也不乏来自于欧洲的数学系教授。

中国的报纸上报道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区域经济建设,经济区内核心城市的工厂正在大量兴建,公路、铁路、航运正在中国大地上延展开来,勾勒出络。

而中国民间资本,尤其是与英国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民间资本也在努力开设工厂。中国纺织业曾经在外国资本以及工厂冲击下摇摇欲坠,仅仅因为在过去三年中得到了中国政府提供了保护,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而纺织业这个最容易发展的轻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比,并没有显得格外突出。英国方面大概能够确定,战争仅仅是增加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中国国内的发展非常强劲。

反观英国,战争让英国不得不劳师远征,25年的印度税收是1100万英镑以上的赤字,26年的印度肯定也是赤字。至于27年,如果战争没有结束的话,也会是赤字。

英国本土的经济比印度这边更糟,动员军队的花费早就超过上两亿英镑,未来会如何,英国财政部都不愿意提供数字。

除此之外,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对英国的态度日渐强硬,苏联原本面对波兰与罗马尼亚等国呈现守势,此时也已经有了些不同的变化。罗马尼亚还好一点,波兰对于苏联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非常警惕,波兰政府已经正式向英国政府提出请求,要英国提供更多援助来强化波兰的军事力量,以应对苏联边境的一些军事调动。

现在英国啥都不缺,就是缺钱。在这个世界上,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英国上层并非因为害怕中国而选择与中国和谈,完全是因为中英战争正在毫无意义的消耗着英国宝贵的钱财。即便现在战争变成对峙,英国就得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继续投入钱财。

当然,英国代表团的清醒认知并没有让他们一开始就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中英双方在法国人精心准备的会议室内刚坐下,丘吉尔挺身而起,用标准的英国伦敦上等腔调说道:“如果中国想谈判,就必须撤回边境线以内”

中国代表怎么可能让丘吉尔这么吵吵,当即喝道:“我们撤回边境线以内,然后让你们昂撒匪帮继续屠杀缅甸人民么我们本就是应缅甸人民的请求,进入缅甸剿灭昂撒匪帮。现在昂撒匪帮还没被彻底消灭,追求正义与和平的战争还没结束。”八壹

双方好战的精彩对骂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可是把采访的记者们高兴坏了。这报道一定能调动读者的情绪,大大增加销量。

这番对骂是如此精彩,经过报纸的报道,还出来一个流传后世的阴间笑话。

“海里的美人鱼是什么肤色

首发:塔读小说

是黑色。

为什么会是黑色,童话书里不是那么写的

不,在安徒生的时代,如果从海里捞出来一个女性,那个女性定然是黑人。”

双方代表团虽然叫骂的厉害,其实都是做个姿态而已。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就完全没有理由表现得懦弱。甚至连被认为温和的中国外交部长颜惠庆都没有对这些叫骂感到不适,至于英国方面同样如此。

于是,中英双方当天都表示,“x国完全没有和谈的意愿,所以我国决定终止和谈。”

作为和事佬的法国方面就承担了很大压力,虽然法国相信和谈不会有大方向的变化。但是中英两国也不会立刻就放低姿态。这时候就得看法国方面的到底怎么进行沟通。

两天后,中英双方还没表态,美国政府就发表了言论。他们首先对那个阴间笑话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中国方面面对和平如此不严肃,是非常不对的。而且中国用昂撒匪帮这个用词,更是饱含了种族歧视。

颜惠庆看到这个表达,被逗乐了。本来歧视的就是你美国,搞定了英国之后,就轮到美国遭到中国的歧视了。没想到美国佬还真的挺有直觉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文明破晓更新,第45英战争十八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61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