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300章 汉城大反攻(三)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09

杨度看着接上煤气发生器的柴油机,才明白为何一个镇子居然如大城市一样用上电灯。解决了最大的疑惑,他就与护送的民兵一起迎着寒风,踏上了前往杨家屯的路。

杨家屯是个很红火的村落,村长姓张,村支书姓杨,都是年轻人。杨度拿出公文,村支书与杨度谈着最新的总动员令,村长则去村里通知民兵队长,生产队长等人前来开会。

村支书听了杨度介绍完命令内容,又详细问了最新的工作支付规定。忍不住摇头叹道:“上头非得这么干,俺们村一定不会拖镇上后腿。就盼着仗赶紧打完,俺们继续过日子。”

杨度本以为自己遇到的会精明能干的作坊主,又或者是拙劣模仿大道理的粗人,又或者狡狯的保甲。眼前的杨支书淳朴中有种磊落,让杨度竟然不知怎么回答。

支书考虑的不是民族大义,国家安全。但是其思考无疑符合了民族大义。

杨度正沉吟间,就听到外面的张村长大声说道:“大伙快点,外头冷,进屋就暖和了。”

脚步声中,好些人进了村办事处。村长向杨度一一介绍,都是村里的干部。众人大大方方的向杨度问好,并没有因为杨度是上头派来的人而刻意奉承,却都盯着杨度。杨度看得出,这些人都想知道杨度带来了什么消息,就将公文念给大家。

等杨度念完,有几人要过文公,凑在一起看。竟然能读懂公文。此时杨度已经不再那么大惊小怪,正想解释,就听生产队长问道:“杨同志,上面说了付钱的新规定,有没有说要给俺们多少订单”

杨度这才想起自己前来的工作可不止通知不好的消息,赶紧打开领到的书包,从里面将其他的文件拿出来。其中一份就是订单申请流程,生产队长拿过来就看,竟然也是能读懂的。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这场面让杨度觉得世界好像有些不正常。就杨度所认识的人断字,能读能写的都不是眼前这些穿着很普通衣服,操着方言的普通人。读书人因为经常朗读,声调里难免抑扬顿挫,面前的普通人那种文字节奏明显没有怎么读过书。

眼前这些人表现出来的干净利落,以及尽快办事的作风本就与普通读书人完全不同。说起来,杨度只在有身份的人物身上看到过这样的做派。

村干部们读完文件,商议片刻,就有了结论,“这就是头几年做衣服的办法。价钱又降回去那个时候。”

“其他的怎么样”

“不知道。杨同志,还有别的文件吗”

见这些人不慌不乱,杨度把其他文件拿起来一一读了。有确保1922年过冬煤炭供应的文件,有过冬储备蔬菜检查的文件,还有义务教育排查以及对军人家庭子女强化上学的文件。令杨度感到有些暖心的,是军人家庭抚恤慰问工作安排。

东北政府的确对东北民众提出了要求,却与关内那种纯粹的募兵制大大不同。在东北政府治下,从军是义务。同样,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供应,组织生产,安排就业也是义务。杨度了解过这些,真的亲眼看到之后,还是不由得生出些感慨。

村干部们听完这些文件的名字,已经有了大概的判断,几个人再读了关于生产加工最新报酬的文件内容,村支书松了口气,“大家瞅,政府在公文里说的明白。现在打仗要买武器弹药,要买老多的东西。如果按照以前的价格收购,政府没有那么多钱,就只能按最低的钱收购。”

一位干部眉头皱起,看来思考的很为难,“嗯一样的钱能多买物资就是这个意思吧杨同志,政府是这个意思么”

“正是如此。”杨度说完,又担心村里的干部们理解不了,解释了一下,“政府原来只有100文钱,之前一个馒头10文,能买10个。现在打仗了,一个馒头5文钱,就能买20个,所以”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杨度说着,就发现村里的干部们不仅对这些解释没什么兴趣听,当杨度提到战争的时候,干部们不禁露出了厌恶的情绪。杨度有些尴尬,只能停下解释。

片刻沉默后,村长说道:“就给大家说,和五年前一样。等打完仗,日子就回来了。”

生产队长一脸的无奈,“这日子又回去了。”感叹完,又看向杨度,“杨同志,上头说没说这仗什么时候打完”

杨度觉得乡下人就是理解不了大事。此次大战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国战,有可能会打上几年。既然解释不清楚,杨度索性随着此时的气氛答道:“肯定是越快打赢越好。请诸位与村里群众说,我们肯定能打赢。”

听了并不复杂的话,村干部们的接受度可比杨度有些冗长的话要高的多。大家一商量,就去召开村民会议。支书还提醒道:“那些接城里和镇上订单的,专门叫起来开会。”

杨度心中又生出违和感。这些厌恶战争的普通人,对于收入降低感到不快的乡下人,偏偏对于自己承担的战争辛苦不予置评,毫不迟疑的迎上去应对。

或者,自己其实被安排到了一个不得了的地方么

这最后的想法明显是错的。孙家营与杨家屯都在东北不过是众多普通的村镇,东北政府的体系绝不可能为了杨度一个人搞出什么特别的事情。99999以上的东北政府组织成员根本不知道杨度。

总体战的目的就是把政府资源用于战争。既然不可能在当下税收基础上完成战争,就只能通过调整产业链,优先满足军工需求。通过削减民用消费来弥补军事支出的增加。削减工资只是现阶段采取的手段。如果战争进行到更残酷的阶段,还有进一步手段来维持战争。

100的东北政府下行政单位全都在进行与杨家屯一样的工作。那些经济上的毛细血管开始改变运行方式,将资源转入战争血管。控制这些变化的就是各级行政机构。

首发:塔读小说

基层报表完成后,通过上交、汇总、统计,送到吴有平手上的,是一份高度总结的汇总表。吴有平不停的工作着,每天除了十几分钟吃饭与六个小时睡眠之外,他不停的处理着汇报上来的各种问题。

虽然不到30岁,吴有平的鬓角已经出现了白发。但吴有平却如同上瘾一般,把自己沉溺在工作之中。因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一个问题就会冒出来。军委认为此次重伤与阵亡的人数会有80万。只要想起这个数字,吴有平就无法呼吸。

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方法能够让吴有平暂时遗忘这沉重的代价。

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吴有平必须用工作来驱逐其他念头。7年来,东北政府的确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积累了数倍于发展成果的债务。何锐使用了在吴有平看来几乎等同于欺诈的手段拆东墙补西墙,五口锅一个锅盖,哪里紧急哪里用。

如果把东北政府投入到经济建设的资金额度定为1000,东北能够获得粮食、矿产、工业品加到一起,也只有200。这不是说有人把那800给贪污了,这800变成了基础建设,工业设施,教育体系,人员工资。

如果没有战争,如果没有通过总动员对经济起到冻结作用,让那些债务不至于爆开。最多一年半,东北就要被自己积累的天量债务给爆掉。

与东北的窘境相比,整个中国有大量的资金、资源、市场是被闲置的。打赢对日战争,就能通过迅速解放中国,从各地获得税收与市场来填补这巨大的窟窿。

也就是说,原本东北1000的支出,可以获得与之对应的2000甚至3000的可变现实物。未来的中国政府根本不用去掠夺这些,甚至还能再发行4000甚至5000的货币投入经济领域,在全中国铺开经济建设。

所以,这场战争必须打赢,也只能打赢

总动员只是一个手段,实施总体战的目的只有一个。打赢眼前的战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到29岁的吴有平还会考虑总体战本身,68岁的日本大藏省大臣高桥是清根本没考虑。在高桥是清的人生中,已经经历过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两次总体战。在两次战争中,高桥是清都作为大藏省重要人物为日本打赢战争殚精竭智。

即便有了如此丰富的经验,高桥大臣依旧被满蒙战争预算搞的忙碌不堪。

预算数量巨大,但本身并不复杂,陆军部提出了150万陆军作战方案,还提供了需要补足的人员与装备。有了这些数字,剩下的就是加减乘除。

日本的总动员与东北的总动员别无二致。为了按照战争计划把人员与装备补齐,送上前线。就要购买装备,征集军人,提供人员工资与训练经费。

为了降低支出成本,要对生产企业下达命令,以挂账的方式,以成本价购买装备。如果此时企业手里还有资金,那就由企业出钱。如果企业没有资金购置原材料以及雇佣工人,就由国家向企业提供原材料,分配工人。

总动员制度下,各个企业的产权没有归国家所有,但是企业本身营运模式与国有企业别无二致。如果企业想偷工减料应付差事,自然有相关的验收审核部门虎视眈眈的等在前头。一旦发现,企业就会被罚的倾家荡产。

这方面,苏联的契卡全名全称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东北政府有军代表。日本也有自己的相关部门。

总动员下别无二致。

日本的原材料非常依赖进口,所以日本还需要相当的外汇储备,用于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在满足了战争需要之余,如果还有什么多余的产品,自然要出口创汇。国内的消费品就会受到极大打压。共体时艰就是当下日本人民的生活。

与东北政府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干部不同,高桥是清宛如一台毫无感情的机器,冷酷的对计划与经济进行调整。削减哪些支出,增加哪些税收。一条条一件件,由大藏省官员在最短时间内提出,交由高桥是清批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比东北政府晚了一周时间,一份满蒙战争预算修正案预案被送到了首相清浦奎吾面前。看着清浦奎吾眉头皱起,高桥是清就知道首相被猛砍一刀的预案感到为难,甚至能想象陆军部会气的跳脚。然而高桥是清心中却一点都没有波动。

如果陆军能够如传说中的异兽般屙金溺银,陆军部给多少钱,大藏省就增加多少预算。既然陆军部只是一个单纯花钱的部门,他们就得忍着。

清浦奎吾翻完了预案,沉默一阵才对秘书命道:“请陆军大臣与海军大臣前来我办公室。”

高桥是清坐在首相办公室的沙发上,静静的等着两位大臣前来掀起争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