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405章 血宝石(二十五)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听到关于世界革命中不同阶层人员的特点,李大钊一时无语。思索片刻,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难道何主席准备组建共产国际”

青年摇摇头,”不是共产国际,而是一个世界级的公开学术机构。这个机构向全世界提供经济,政治方面的学术研究。当然,李先生,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研究方向肯定是基于我们的进步立场,绝不会向那些野蛮落后的权力者提供学术服务。我们的学术服务是向全世界的进步人士提供,向全世界的人民提供。“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李大钊第一时间感觉不那么真实,甚至让李大钊有种不适的感觉。沉默着整理了一下思路,李大钊突然发现这股不适感居然是039害羞039。就在李大钊对自己的反应感觉讶异的时候,对面的青年微微一笑,“先生,中国被人看不起,是因为对世界的贡献太小。现在向全世界提供我们的知识,难道不应该么”

李大钊微微摇头。他此时已经明白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虽然李大钊是个坚定的爱国者,但是他觉得中国现在只怕是没有实力向全世界提供最先进的知识体系。而且李大钊还觉得外国人肯定不会相信中国提供的知识就是最先进的。

青年完全理解李大钊的心情,他最初听到这些的时候也感觉颇为诧异,不过经过学习后,他已经不这么想了。

“先生,苏联现在是欧洲人民群众心中的灯塔,是道德的高地,是未来人类的方向。但是从经济上看,苏联国内的新经济政策已经失败了。苏联经济发展很稳健,却没有任何亮点。苏联提出了人民解放,但是对于经济营运完全进入命令式经济的状态。现在苏联看着有实力,并非苏联很强大,而是苏联的前身俄国本就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列强。虽然俄国比起德国有差距,可在全世界并非弱国。限制苏联强大的是旧沙俄贵族们,清洗掉这些沙俄贵族之后,苏联就该变强。正因为苏联的经济能力弱,才没有获得本该获得的成就。”

李大钊心中一阵难受。他能理解这话,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理。不过这话听起来就是非常刺耳。

青年停下来,给李大钊缓冲的时间。李大钊思考片刻,已经确定何锐的确要在思想领域进行对外宣传。这让李大钊想起了共产国际的政策。

从1919年3月至1924年1月列宁逝世,是第三国际活动前期,也是在列宁领导下成就显著的时期。1920年7月月7日,第三国际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前列宁发表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第三国际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捍卫共产国际的策略的演说和关于俄共的策略报告。大会认为,在国际阶级力量对比暂时处于均势的情况下,共产党应从直接进攻转而采取迂回的策略,向各国共产党提出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19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第三国际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着重讨论工人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左”、右两种倾向,通过关于策略问题的提纲,肯定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随着思路的展开,李大钊越来越觉得何锐是有可能要和苏联唱对台戏。这才开口问道:“难道是何主席对于苏联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称呼不满”

青年轻笑一声,“何主席没有这么狭隘。他很尊重列宁先生,所以并不在乎这个说法。但是,共产国际对于各国工人党的态度,何主席很不以为然。而且认为苏联最近对各国共产主义政党的建设有比较负面的作用。”

李大钊听到这里,稍一思考,也就明白了。共产国际大会通过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堵塞了当时各国工人政党中的右翼和中派参加共产国际的道路。

尤其是在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各国党都应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来建党,提出使各国党真正布尔什维克化以及进一步发展和整顿统一战线的号召。

这样的态度绝不可能让何锐接受,中国国内各个政治力量也不能接受。此时李大钊完全确定了何锐的思路,如果何锐真的想与外国进行学术交流,他很明显是愿意与左翼,以及各国工人党的左中右三方力量进行合作。并不会刻意排除谁。

想明白了这些,李大钊笑道:“那我就等着拜读何主席高论。”

青年见李大钊已经明白了何锐的思路,笑道:“先生已经看到了何主席对此次中英战争的战略。我对此战略相当佩服。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必须迎头向前,与英国正面相撞的必须。”

李大钊有些不解,“为何何主席不是认为英国考虑与我们建交的原因是经济问题么”

”对于英国的逻辑来说,他们为了维持在印度的经济盈余,不得不考虑与我们进行合作。但是英国人的逻辑,放在中国就不能通用。对我们中国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

世界各国并没有承认民国政府,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承认我们拥有完整的主权。如果我们为了让这些国家承认民国政府而妥协,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租界、外国驻军、缴纳赔款。因为一旦承认,我们的国家安全就受到了全面威胁。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关乎生死的大事。”

李大钊迟疑了片刻,突然恍然大悟。这下,李大钊激动的站起身,一拳锤在了桌上,激动的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6惩办“首祸诸臣”;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

这是对中国的全面伤害,而何锐击败日本已经快两年。国家统一也有一年。中间更是歼灭各国在华驻军,处决了数万在华的外国恶棍,尤其是在外国租界服务的那帮外国人。

加上歼灭了一支英国舰队,所以中国上下都觉得外国不会再入侵中国,国耻得到洗刷,大家觉得事情就结束了。

李大钊原本也这么觉得。因为中国与苏联已经互相承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李大钊并不觉得中国在此时非得与世界各国建交。现在的状态完全能够接受。

但是现在李大钊才明白过来,原来何锐所追求的并非是中国的现状,何锐正在努力追求与世界各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即便是现在才理解了何锐的战略考虑,李大钊也明白此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英国在中国万里之外,英国就是不和中国签约,何锐政府又能如何李大钊现在相信民国国防军有能力保卫中国,但是李大钊并不认为民国国防军能打到万里之外的英国,逼迫英国与中国签约。

何锐一定要压着英国回到谈判桌前,那就必须给英国以巨大的压力。李大钊最初不理解何锐为何要将039大英帝国039与039英格兰039分开讲述,还强调两者的区别。此时他恍然大悟。来回走了几步,李大钊又有所感,向青年问道:”不知英国失去的在华利益到底有多大”

青年想了想,“没有细算,不过每年800万英镑应该是有的。”

李大钊稍一计算,就算出这是几千万两银子,而且是英国从中国拿走的净利润。便感叹道:“怪不得何主席一定要抓住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入手。英国若不是为了保住更大利益,怎么可能放弃小一些的利益。何主席之前说过,现在英国每年从印度拿走的纯利润大概有2800万英镑。”

见李大钊完全明白过来,青年也觉得已经没有什么要多说,他站起身来,“先生既然已经明白,我今日就只能与先生谈到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42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