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30章 帝国主义外交(十二)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朱尔典离开前,亲自到了镇安上将公署道别。何锐与朱尔典如同老友般亲切谈话,何锐送上了两支老山参作为临别礼物。朱尔典当过英国驻朝鲜公使,现在是英国驻中国公使,自然很清楚这份礼物是东亚地区的善意。

赵天麟虽然是教育厅长,此时充当了外交的工作,即将由他送朱尔典前去火车站。

眼见朱尔典与何锐站在一起,真有种看油画的感慨。朱尔典这位老人头发几乎掉光,留着两撇欧洲上层醒目的胡子,一身维多利亚时代样式的西服。华丽,却透露出一股就是带的气息。

何锐一身简洁的军服,胡子挂的干干净净,清爽的外表下是蓬勃的生命力。两人在一起,仿佛是两个时代的碰撞,又像是两个时代的交界。

“就请赵厅长送公使先生前去火车站吧。至于在奉天设立领事馆的事宜,就由赵厅长负责。”何锐在临别的时候说道。

朱尔典并不在意赵天麟是教育厅长或者是什么外交的负责人。何锐是东北最高行政长官,却不是地方王国的国王,没有权力设立外交机构。

离开了何锐的公署,朱尔典一路上着实有些感慨。同车的赵天麟学的是国际法,也是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在分别的时候,朱尔典指示秘书与赵天麟合作,尽快将领事馆的事情办下来。

清晨,在天津的高档住宅区,报童们把报纸挨家挨户的送到。张锡銮的仆人早就等着,报童刚到门口就打开门,把一摞报纸接了过去。

将东北日报抽出来放到最上面,仆人将一摞报纸送到张锡銮的书房。没多久,张锡銮穿着便装走进书房,拿起东北日报就看了起来。

上午时分,张锡銮乘坐上何锐送他的汽车,直奔一家茶馆。这座茶馆修建的颇为古香古色,庭院、水池、花圃、梅花,跑堂的引了张锡銮走进专门招待他这样高级寓公的一间院子,就见里面已经坐了好几人。

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还有被何锐实际上放逐的吉林督军孟恩远。都是北洋的人物,甚至有王士珍这样的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龙。

赵尔巽乃是官宦世家,晚晴名臣,道光年间的进士。见张锡銮进来,笑道:“张兄,段芝泉很少抱怨人,却忍不住抱怨张兄识人的眼光。”

张锡銮没有回答,目光扫过桌上,就见桌上放了几份报纸,一份就是他自己早上读过的东北日报。

既然大家所知的相同,张锡銮找了张空椅子坐下,手扶拐杖笑道:“说起来何锐还是段芝泉派去的关外,他有什么好抱怨的。”

孟恩远虽然带着当督军之时聚敛的财产平安离开奉天,但是何锐若是被列强打倒,孟恩远自然会高兴,此时便也凑趣的说道:“张公,我听闻英法公使都已经公开说,绝不接受何锐胡作非为,他收复中东路,惹了洋人。我是替何锐担心。”

张锡銮不想搭理孟恩远,不过此时不给孟恩远面子也不太合适,只能说道:“何锐贤弟做人谨慎,而且此次他师出有名。东北日报上说的清楚,俄国既然要背叛协约国,民国身为协约国一员,自然没有道理坐视不理。”

赵尔巽轻笑一声,“呵呵,张公这也太护短了。何锐如此做,我以为只怕不会被洋人接受。王兄怎么看”

王士珍本不想掺和这样的讨论,不过赵尔巽既然非得把他拉进来,王士珍微微摇头,“我在意的是,何锐在报纸上说他派遣了十二个师完成收复中东路的作战。张兄,你到底留了多大的家业给何锐”

张锡銮当然知道自己留给了何锐什么。除了空荡荡的库房,就是空荡荡的军火库。若是一定说有什么值钱的,大概就是那块镇安上将的印信。

不过以何锐的精明强干,一个师五千人,十二个师六万人。如果两个兵一条枪,甚至是三个人一条枪,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中东路上的俄国人总数得有两万左右,而且东北日报上说的清楚,十二个师,十二万人,两天内彻底解决东北境内的俄国人。这个数字倒也合理。

见张锡銮沉默不语,王士珍对赵尔巽说道:“赵兄,何锐在外交上也颇有建树,我觉得此事未必会如京城那些人所想。”

赵尔巽听到王士珍的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个人与何锐素昧平生,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但是几十年来,除了镇南关大捷之外,这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两次对外胜利之一。赵尔巽心里面也有些感慨。

而且从规模和结果上讲,何锐这次胜利比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更可取。最后赵尔巽叹息一声,“唉。现在段芝泉不想惹麻烦,但是京津两地的年轻学生们听闻收复中东路的事情,连着几日上街游行欢庆。还有人想去国务院门口游行,要收复山东。这未必是好事。”

在座的人中,除了孟恩远之外,都是起起伏伏几十年的大人物。知道赵尔巽所说的是什么。年轻人可不管结果,看到何锐能从俄国人手中收复中东路,重新拿回俄国在关外所有租界,热血上涌,什么都不顾。

这些傻学生哪里知道事情就算有好的开头,也未必有好的结果。

一众老头子们正在各自想着心事,就听到围墙外传来远远的呐喊声。

“收复租界”“恢复山东”“驱赶日寇”

赵尔巽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天津的学生们在游行。不仅天津,现在的京城学生也干着同样的事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