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73章 招商引资(十)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目送日本人走后,赵天麟把一封信递给何锐,“大公报记者莫杨要再次采访何兄。他信里说,他还请了些有兴趣的法国商人。还专门询问我对大总统称帝的看法,想来见到何兄之后定然不会轻易放过何兄。”

何锐笑道:“如果莫记者采访四平,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天麟知道何锐说的是真心话,打趣道:“难道在何兄看来,大总统称帝竟然不是大事”

“国家的事情才是大事。谋取个人私利的事情闹得再大,本质还是小事。”

赵天麟是学法律的,按照何锐的思路稍一考虑就明白何锐的意思。便叹道:“何兄说的对。但毕竟是大总统。”

“我小的时候对着世界地图看,根据自己所知,尽情想象如何去征服这个世界。据说,欧洲各国的少年们也有差不多的经历。在我来看,这种事比袁大总统称帝要大的多。国家能够支撑起多少梦想,就能走多远。”

“征服世界的梦想”赵天麟不禁微微皱眉。

“少年们并不懂得世界的残酷,他们所谓征服,只是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要用成年人的想法去理解少年们的说辞。”

“我在意的是欧洲那些少年。”赵天麟叹道。

“若是全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到中学,我觉得十个里面至少有一个男孩子会这么做。”何锐坦率的答道。

赵天麟没有接腔,而是掏出预算申请,“何兄,在镇上和村里开设的学校花费已经计算出来了。”

何锐接过看了片刻就赞道:“赵兄让民兵队长做体育老师,这个设想真的是合理。”

“难道何兄以为我就食古不化么”赵天麟大笑道。

何锐也笑了,“不是这样。我知道体育课是很科学的课程,必须有专业老师来做。我也知道赵兄在这些细节上非常认真。所以才感叹赵兄竟然能够破除成见,接受不完善的解决方案。请赵兄放心,村里的民兵队长们到镇上训练的时候,我尽可能教给他们运动学的基础内容。这方面的教材已经开始编写了。”

赵天麟已经有些动容,“何兄的学识真的是深不可测。”

“第一,我虽然知道运动学,却知道的有限。第二,我也不可能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只能组织人在这方面研究进步。我能做的只是指出有这个方向,并且提供资金支持这方面的工作。这件事咱们知道就好,倒是另外一件事,我得和赵兄商量一下。”

几天很快过去,大公报记者莫杨带了七八名法国与英国商人抵达了四平。

一下火车,就见迎接的队伍已经打起横幅。横幅下中央是民国国旗,左边是英国国旗,右边是法国国旗。

鼓队节奏明快的整齐轻声敲击中,一名长袍男子走出队伍,吹起了长笛。

笛声悠扬,鼓声随即停止。英国商人听到乐曲,立刻有些动容。虽然风笛与中国长笛大不相同,但是友谊天长地久的曲子却是同样的动听。

这首曲子是苏格兰民乐,但是苏格兰与英国格兰合并了200年,也深受英格兰人喜爱。在异国他乡突然听到熟悉的故乡音乐,英国商人满面都是惊喜,苏兰格商人眼圈都有点红了。

法国人虽然有些讶异,却也带着礼貌的样子傲然听着。曲子不长,两分钟就奏完。吹奏长笛的乐手稍一停息,就吹奏起马赛曲。法国商人们不自觉的采取了立正姿势。

虽然长笛悠扬,并没有交响乐团的雄浑有力。但是鼓手们在乐队指挥下整齐的低声鼓声让气氛也得到了凸显。

音乐结束,军服笔挺的何锐已经走了出来,先用法语大声说道:“欢迎来到四平。”又用英语大声说了一遍。随即上前和商人们一一握手。

莫杨这一路上已经向商人们大大鼓吹了一番何锐,也做了设想,等抵达四平火车站后要好好向两边介绍。却完全没想到何锐竟然会这么做,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已经大大超出莫杨最好的预期。

然而何锐也不多话,握手后就说道:“在下已经备下薄酒,为诸位接风。请跟我来。”

说完,便率先领路。莫杨在背后看着何锐,见这位年轻的四平督军虽然礼貌亲切,那气度又是大人物的气派,仿佛是一位国王正在招待自己的客人。

一行人乘坐黄包车直奔华清楼。莫杨看着街道,觉得与自己上次前来完全不同。倒不是街道两边的建筑发生了变化,而是街道本身的干净程度全然不同。而路口还有交通警察指挥通行,整个四平原本是关外一座普通县城,现在隐隐然有了天津这等大城市的感觉。

到了华清楼二楼,一个穿着合体的西装,脚蹬手工皮鞋,头发打了发蜡,发型整齐的青年从包间里走出,先向何锐敬礼,然后转向商人们,用伦敦腔问候这些商人。

法国商人们虽然平素并不说英语,但是在海外做生意,英语也都听得懂。

莫杨仔细分辨,终于在记忆中找到回忆。这位年轻人竟然是上次来的时候遇到的四平市长助理吴有平。

商人们也很讶异,吴有平做了自我介绍,“在下是四平代理市长吴有平,以后诸位若是前来投资,难免要多打交道。”

说完,就引领商人们到包间里休息。

趁着空档,莫杨拉住了吴有平,“吴兄弟,你这英语”

吴有平笑道:“我在天津上的教会学堂,自然学过英语和法语。只是法语不熟,能听,说不了几个字。”

“那你这身”莫杨即便确定了吴有平的英文来源,却也没办法和上次那个一身短衣的青年与现在英伦范儿的青年划上等号。

“这身衣服。是毕业时候家父请天津的裁缝给做的。莫兄,这衣服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莫杨连连摇头。西服是不是过时,他完全没想过,只是没想到吴有平竟然能够展现出这样的一面。光是这行头,以及英语,便是民国外交部的人也不过如此了。

吴有平却说道:“莫兄,一会儿入席的时候还得先请莫兄一一引荐。”

莫杨这才想起自己之前的准备,本来是想在火车站一一介绍。然而入席前引荐才是完全合乎欧美礼数。莫杨连忙答道:“这个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3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