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326章 会面(六)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4.6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5月,西班牙的明媚阳光下,海风吹过浅黄色的沙滩,吹进旅馆的阳台,让朱尔典爵士感觉心情很平和。

与英国大城市混合着工业污染气味的空气相比,与海水的腥味与工业废水混合的气味相比,工业不发达的西班牙着实令人放松。在这里有最起码的工业社会提供的服务,又有着田园风光。而且这里阳光充足,并没有英伦三岛的湿冷。

此时,骑着骡子的信差从旅馆前经过,见到坐在旅馆阳台上桌边的朱尔典,信差抬手向朱尔典致意。朱尔典也向淳朴的乡下信差挥手打招呼。

信差在旅馆门前停下,拿了几封信走上阳台,“朱尔典先生,这是您的信件。”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朱尔典请信差坐下,给他倒了杯葡萄酒。自己带上眼镜,拿起信件,有来自家乡的,也有来自接受他捐赠藏品的大学的。打开大学的信,大学图书馆向朱尔典表示感谢,感谢他捐赠了一部分在远东出任外交职务时候的资料,给与大学研究这时期的历史很大帮助,因此

一阵汽车引擎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在西班牙海边的乡下地区,这并不常见。朱尔典与信差都转头看过去,就见一辆汽车直奔旅馆而来,车后扬起一路烟尘。在旅馆前面停下,车里面走出两个明显是公务人员的家伙,还是英国人。

朱尔典大概猜到了,自己悠闲的退休时光结束了。

前来的是英国外交部人员,接过他们送来文件,朱尔典翻看了片刻,就抬起头,“难道外交部要我再回到中国么”

“阁下,外交部长请您回伦敦。”外交部工作人员向老前辈恭敬的转达了命令。

朱尔典没有立刻回答。如果他不愿意出山的话,英国外交部也没办法。任何正常国家都不会通过强制手段逼迫一个70岁的古稀老头奋战在外交第一线。

至于朱尔典自己愿意不愿意出山,那就得看面对什么局面。朱尔典继续看着文件,第一份是英国在华的好几个单位,就当下东北与日本的战争写的评估报告。

以当下局面,看不到日本政府有赢得战争的可能。同样,由于东北政府没有海军,日本也不会战败。因此,日本政府有选择和平的机会。

当下的战况,日本政府需要维持一条1000英里约1500公里长的运输线,每一天,日本政府都在付出巨大的支出。支出越大,日本政府就越不可能选择和平,而不是相反。这场战争已经成为了日本政府巨大的包袱,很可能会导致日本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东北政府是战争的挑起者,对于战争的每一步都做了细致的研究与准备。尤其是鸭绿江防线,在攻入朝鲜,大量歼灭日军,使得日本无法主动议和后。又通过这条坚固防线,使得日军必须将上百万大军布置在鸭绿江一线,进退不得。

最近,日军与东北军展开了攻城炮与要塞炮之间的炮战,使得局面变得更加危险与难以预料。到现在为止,东北政府宣布,他们阵亡以及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75万以上。有趣的是,日本方面的宣布数字与东北军差不多,只是调换了损失一方的称呼。

根据判断,我国更倾向于认同东北政府公布的数字。

日本的人口与法国差不多,工业实力远不如法国。对于战争的承受能力也逊色于法国。法国在战争中属于协约国一方,可以得到协约国的支持。当下日本并没有这样的军事盟国,必须单独应对战争。根据分析判断,日本的极限承受能力大概是法国的三分之一。

法国在大战中动员了790万人参战,战死124万人,受伤在380万人左右。按照评估,日军能够承受的伤亡极限为战死42万,受伤130万人,合计伤亡172万。

日军当下伤亡数字正在接近上限。

数年来,东北政府开辟了数量巨大的农场与牧场。即便前线持续战争,东北政府实际上可以获得整个中国一定程度的支持,尤其是劳动力支持。由于北中国与南中国统治者们糟糕的管理能力,4亿以上的中国民众生活艰难。东北政府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可以改变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条件。

长期看来,只要东北政府军事上没有失败,也就是守住鸭绿江防线,并没有采取反攻朝鲜的军事冒险行动。东北政府与日本的力量对比就逐渐有利于东北政府。尤其是日本政府必须获得战争的胜利,日本政府为了胜利而不得不进行军事冒险,对鸭绿江防线进行大规模进攻。一旦大规模进攻鸭绿江防线失败,日本政府的威望与承受能力就会逼急动摇的上限。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根据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这场战争很可能会进行两年,但不太可能进行到第四年。日本政府无力维持这样高消耗的战争。

一旦战争结束,何锐领导的东北政府必将获得巨大的声望,进而快速统一北中国。

如果中国局势发展到这个阶段,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就会遭到挑战。尤其是在何锐政权是否会接受庚子条款的问题上,没办法做出乐观的判断。

庚子条款是当下英国以及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外交基础,签署庚子条款的基础,基于满清政府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极大虚弱。与当下局面有很大的差距,能否在庚子条款基础上,通过外交努力,将东北政府纳入世界秩序,是当下必须开始考虑的工作。

看完了报告,朱尔典爵士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已经消耗了许多。然而朱尔典又强打精神,看了其他一部分报告。这些报告都是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分析。看得出,在这些专业领域分析之上,得出了那份总结性报告。

朱尔典放下文件,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部,这才问道:“我认为,现在驻华公使能够写出这样的报告,足以证明埃斯顿公使有着出色外交能力。外交部派诸位前来的理由何在”

前来劝说朱尔典出山的两位英国外交部人员有些为难的对视一眼,为首的才说道:“阁下,现在东北政府实际上拒绝与埃斯顿公使进行任何关于政治后续的谈判。埃斯顿公使向伦敦提请,由您作为全权特使,前往中国进行协调。”

朱尔典着实不想去。只要回想起何锐那头小狐狸的种种,朱尔典就觉得脑壳疼。针对传统中国权力者的所有手段在何锐面前都是没用的,何锐甚至也不太像欧洲君主,欧洲君主本身并不具备专业以及优秀的政治、外交、军事能力。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前来劝说的那位英国外交部人员见朱尔典这般表情,索性说道:“阁下,最近德国的通胀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政府正在与美国进行接触,希望能够遏制法国对德国的榨取。”

朱尔典本想完全脱离政治,安度晚年。听到这件事,却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脱离俗世几个月的朱尔典阁下打起精神问道:“局面糟糕到什么地步”

“德国的通胀已经在几千到几万倍之间。”外交人员答道。

朱尔典以为自己听错了,在西班牙乡下小镇上待了几个月的老头子笑道:“是百分之几千还是百分之几万”

两位英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又为难的对视一下,为首那位再次强调,“是几千到几万倍。不是百分之几千到百分之几万。”

朱尔典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世界的变化竟然到了这样的疯狂程度。

1923年4日,朱尔典乘坐的邮轮终于抵达了天津。在游轮上,朱尔典每天都要关注最新的世界消息,期待没有出现什么更离谱的事情。

不幸中的万幸,当下的世界至少保持了基本现状。不幸的是,当下世界的混乱并没有改变。

这场危机的起因来自凡尔赛条约,法国希望通过凡尔赛条约彻底粉碎德国,让德国版图和政治结构重回60年的模样。英国不愿见到法国独大,就拉上了试图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位置的美国一起加入,最终搞出了1921年的凡尔赛条约。

既然英法美三家的立场不同,只能寻求共同点。便找到了最后的共同点,“让德国赔钱”。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扣上了沉重的债务。魏玛政府并没有能力偿还债务,在1922年就开始摆烂,通过实现通胀的方式来赖账。不仅赖掉凡尔赛条约强加给德国的巨额债务,也要赖掉国内在战争期间发行的债券到了兑换期所要支付的债务。

于是德国的通胀已经不是脱缰的野马,而是如同东北军的飞机一样直冲天际。

买一块面包所需要的德国马克已经需要用手推车推来一车钞票才行。而德国魏玛政府的官员倒是发挥出德国佬的严谨与效率,他们并没有浪费资源生产大量钞票,而是直接在钞票背面盖章,每一个章上标明了,从xx年x月x日开始,这张钞票的使用价值增加了xxxx倍。

除了欧洲的危急之外,亚洲的局面并没有变好。日本的炮击明显没有摧毁东北鸭绿江防线,日本又组织了一次进攻。这次进攻虽然最初在报纸上宣传的十分宏大,却虎头蛇尾的没了下文。想来其效果非常糟糕。

朱尔典明白,这次进攻又让日本向着支撑不住的方向再迈出一大步。

在天津下船后,朱尔典在码头见到了现任驻华公使埃斯顿先生。朱尔典不是官复原职,而是出任英国全权特派大使,单说级别倒是高过埃斯顿公使,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朱尔典是为了特别的使命而来。

就在港口,朱尔典就交给埃斯顿一个任务,“请立刻把授予莫里循先生爵士爵位的消息发电报给莫里循。我将代表英国政府亲自到沈阳,为莫里循授勋。”

英国是一个讲究头衔和誉称的国家,因此在与英国人的交往中,或在我们的英语实践中,了解一些有关英国爵位的头衔和誉称的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英国传统,女王或国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提议,将某种贵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数是有限的,每年大约在20名以内。

一旦有了爵士头衔,莫里循就是英国贵族,可以由其后代继承。自年以后,才允许将非继承性的“终身贵族爵位”ifepeerages授予某一个人。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埃斯顿公使立刻前去安排。9日,朱尔典终于抵达了沈阳。与早些年相比,朱尔典没有得到任何超出其身份的迎接规格。甚至在迎接规格上,东北政府也是在合乎规模的范围内,选择了中等稍微靠下的规格。

朱尔典没想到自己离开中国不到一年,被迫回来。心中百感交集。经过好几层的接待程度,朱尔典终于见到了何锐。何锐看上去和最后一次见到朱尔典的时候还是有些差距。在他的黑发中已经有了几根白发,神色中也有着疲惫。

但整体而言,这种憔悴倒是意外的与何锐在此时远东的身份地位颇为相称。精明而疲惫,高贵又艰难。

朱尔典本想与何锐说点什么,见到何锐从容的坐在对面,想到自己要说什么,都在何锐的意料与算计之中。朱尔典竟然说不出话来。

沉默了两分钟,朱尔典见何锐依旧镇定自若,终于强行打破了沉默,“何锐阁下,最近可好”

何锐露出了那种看上去很单纯的笑容,“朱尔典先生,我一直很好。您从欧洲来,我很想请问一下,德国的局面最近如何了”

朱尔典心中叹息。正如他所料,何锐对世界的局势非常了解。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52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