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76章 招商引资(十三)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09

见何锐与穿着体面的两人聊天,旁边喝茶休息的老乡们端着茶碗围拢过来,站在旁边听。

何锐对着两位记者说道:“袁公逼清帝逊位,也是逼不得已。慈禧死后,满人贵族中一群少壮派没胆子去前线作战,在朝廷里夺权的胆子倒是大得很。若是袁公不发动,只怕就要死于非命,他那么做也是自保。袁公逼清帝退位后,满清朝廷官员中满人官员对袁公恨之入骨,断然不可能与袁公合作。满清的政府里面,实权主官由满人来做,充场面的官员由汉人来做。驱逐鞑虏,建立共和,朝廷一半满人官员自然当不了官。剩下的一半汉人官员中,督抚多在南方各省。南方革命党当政,怎么能容得下这些人。满清虽然失去了执政合法性,但是直到满清覆灭,其执政能力还在,所以满清中央还能收的上来税。共和后,政府顷刻失去了四分之三的官员,袁公拼拼凑凑,也没办法维持旧有的税收体系。直接结果就是,袁公连北洋军的军饷都负担不了。”

两位记者愣住了,沉默片刻,童伯康恍然大悟,“督军难道是说,大总统把北洋督军派遣到地方,是就地筹饷么”

莫杨乃是北方人,又常驻天津,对此的感受不深刻。听从上海的童伯康这么讲,片刻后也领悟了其中的缘由。

童伯康本想继续追问,然而眼见周围围了一圈身穿破烂衣服的农民听得津津有味。一时心中不喜,就听莫杨继续问道:“那督军以为袁公派遣督军前往各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的统一标准,指的是各省官员由国家任命,这些官员负责执行税收等职能,并且向中央移交税收。如果做不到,就谈不上统一。派遣北洋军前去地方,本来是想用军队威压地方,让地方为中央提供税收。然而军队一旦和税收挂钩,就导致了原本单纯靠中央财政供养的北洋军开始政治化。自此,军队不再是只服从于中央的武装力量,而是各省地方政治的一部分。自此,各地督军也不再是单纯中央派遣到地方上监督收税的将官,而是地方政权的一部分。各省原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现在通过对北洋军的收买与合作,把北洋军转化为某种地方武装。袁公最初的目的应该是重建统一的中央,反倒促进了国家的分裂。”

作为申报记者,童伯康很不喜欢北洋。童伯康认为北洋就是一群争权夺利的军头,只是趁着天下大乱乘势而起。听了何锐的分析,却发现政局变化好像是另外一个模样。令人厌恶的袁世凯隐隐然成了维护中国统一的人。这个反差让童伯康陷入了某种混乱,一时采访不下去。

莫杨身为北方人,对这个事实的接受度要比南方出身的童伯康好些。虽然何锐对政局的看法让莫杨也受到巨大冲击,莫杨心中就没有不高兴,而是继续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提纲提出问题,“请问督军,各省督军纷纷表示支持大总统称帝,这种支持的可信度有多少”

“袁公的缺陷在于并不理解现代工业国家,他治国的手段还是帝制的那套,用高官厚禄笼络督军,希望成为天下共主。然而袁公或许没有注意到,一省的税收到底有多少,把给中央的税款截留下来,每一个省的督军所能获得的远胜袁公能够给与的那点个人俸禄。而袁公给与的爵位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法统不足。现在的督军们之所以口头支持袁公称帝,是忌惮袁公在军中的威望,不敢率先跳出来当出头鸟。既然其他督军口头支持,自己为何要反对呢。但是口头的说法敌不过现实,各省的地方势力都不想给中央缴税,所以各省地方势力都在拉拢督军。只要能不交税,让他们说什么都行。”

童伯康勉强恢复了心情,他正想继续提问,就觉得周围这么多人实在是有点影响心情。就低声对何锐说道:“督军,能否找个人少的地方说话”

何锐笑道:“这都是要写到报纸上的东西,有什么不能让大家听的。再说,你真以为大家就对此事非常感兴趣么”

仿佛是在呼应何锐的话,远处有人喊道:“老二,歇够了么歇够了就去干活。早点干完早点回家睡觉。”

人群中当即有几人转身离去。其他人也纷纷举起茶碗喝干茶水,继续下地干活去了。原本一拉溜茶水摊位旁边围了许多人,顷刻就只剩下几个老人抽着烟袋锅,自顾自的聊着。

几个小朋友此时又凑过来,眼巴巴的看着何锐。何锐抓起桌上剩下的几块高粱饴,走过去一一分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道了声谢,就跑去旁边玩。

童伯康见到周围再无人围观,只觉得好受了不少,思路也活跃起来。

就在此时,赵天麟若有所思的开口问道:“何兄,难道大总统搞了几次大借款,真是为了充实军费,营运政府么”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袁公有必要背负着骂名,接受条件那么苛刻的借款条约么”

提到善后大借款以及二十一条,童伯康觉得胸中仿佛有怒火燃烧,立刻问道:“督军,如果大总统要求军令政令统一,难道就做不到么”

“童记者也提到了做到做不到的问题。这是个好问题。现在各省的地方势力不用给中央交税,他们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各省放弃这个利益,定然是因为有不得不放弃的原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枪口没有顶在脑门上,他们断然不肯放弃。如果要求搞政令与军令统一,各省可以和中央谈么。谈个三年五年,十年,地方上当政的还是那些受到税的人物,可中央呢那时候大总统会是何人只怕都不好讲。”

童伯康一时无法回答。因为何锐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袁世凯中央政权没有钱,又要维持中央政府,这局面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一时间童伯康陷入了两难的地步,到现在为止,童伯康认为革命党好,北洋不好。但是新的念头隐隐升起,有没有可能,其实两方都不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21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