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296章 中日总动员(八)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09

看着美国报纸媒体先提供的记者招待会内容,美国大使舒尔曼没想到何锐竟然表现出了外交上的失误。未来有可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在外界,尤其是外交界的解读有两个方向。

第一,何锐宣布要夺取中国政权。第二,如果战争失败,何锐可能以东北政府的名义请求苏联的保护。

不管是哪一种,都与何锐这样优秀的外交家的反应不搭调。这做法太过于鲁莽,甚至能被认为是外交事故。

舒尔曼本想离开,却还是请求再见何锐一次。很快,两人就见面了。此次会面只有两人,舒尔曼笑道:“阁下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引发了很大的轰动。”

“这会被看做外交事故。我并不否认。”何锐心平气和的答道。

舒尔曼有些意外,“阁下的目的何在

何锐平淡的说道:“哪怕是有外交界的人向中央政府做了解释,中央政府也充分理解了这些解释,他们也不会在意。舒尔曼阁下应该很清楚。”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舒尔曼只是微微点头,在心里面已经给何锐加上了一个定语,独裁者。

不过美国外交界对于独裁者并没有特别的看法,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独裁政权,多一个何锐并没什么大不了。舒尔曼把话题转回到苏联身上,“阁下作为与苏联接壤的政治势力,您对未来的期待会是什么”

“平等的外交,和平发展,避免战争,是东北政府对苏联关系的长期定位。”

这是完全能够想象的选择,舒尔曼认为一个独裁政权反倒更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政策被执行下去。既然是这样,舒尔曼换了笑脸,“美国理解日本对中国的压迫,基于现在的国际政治环境,美国没办法对中国提供实质的帮助。但是美国一贯支持反对殖民压迫的正义斗争。所以,我会向我国政府明确指出东北与日本战争的实质性因素。”

何锐从来没有考虑过依靠任何外力来赢得战争,美国这表态又是除了实质性帮助,我们会提供给你所有帮助的传统强调。何锐的回答就是针对这样局面,“日本拥有世界第三的海军,远东第一的陆军,这对于西太平洋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而且日本正在使用这样的力量对中国进行压迫与侵略,这就是战争的起因。我认为美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所以期待与美国在未来一起建设和平稳定的西太平洋友好关系。如果美国方面在合作上有需求,我会安排吴有平行政长官负责此事。”

舒尔曼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让美国公使与一个英国臣民讨论美国与东北的经济合作,明显是一场外交失败。所以舒尔曼提出了让一位美国人出任招商局副局长的玩笑。

现在何锐松口了,舒尔曼的外交压力骤减。既然情况进行到现在的阶段,舒尔曼提出了建议,“期待能够与阁下在更有想象力与建设性的方向上进行探讨。”

何锐微微一笑。美国人不理解何锐为什么有如此深远的眼光,因为他们不能想象何锐看到过。既然如此,何锐也只能一步步的配合美国人演下去,等待美国能够做出他们的选择。虽然他们会怎么选,何锐早就知道。

其实美国选择的可能性,在全世界有识之士眼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何锐的优势在于,他更能准确的把握美国选择的步骤。甚至在华盛顿都在为如何选择殚精竭智的时候,何锐已经知道在具体的国际局势下,美国必然怎么选择。

进行了一番单纯的外交套路后,舒尔曼满意而去。回到住处,他立刻撕掉了之前那份成果寥寥的报告,根据现有局面进行重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何锐非常理解日本在西太平洋的舰队所针对的目标,其行为已经在事实上挑战了凡尔赛体系。

国务卿阁下,根据我的观察。何锐是一个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地方独裁政权领导者,其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拥有政策决策权。

何锐在政治上明显受到左翼理念影响,也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政治家。其左翼理念在其领导的文明党的主要经济政策中有着明显体现。导致了在东北新经济制度之下,地主与富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了很大冲击。

但是,其左翼理念团结了穷人与下层人民,其民族主义情绪团结了受过教育的中间阶层,构建出现在东北比较稳定的政治格局。

何锐的独裁政府采用的政策,对于贸易很友好,其行政组织能力比较强,对于促进美国对外贸易有帮助。

可以认为,何锐是为了满足其领导的文明党成员,以及中国受过教育的社会中间阶层的民族主义情绪,发动了对日本的战争。并且试图通过这场战争赢得更多政治合法性。

基于何锐的特点,以及采取的行动符合美国的利益。我建议,继续扩大与东北政府的友好交流。可以考虑与东北政府进行投入”

合格的现代政府中,所有公务人员的行动都在职权之内。舒尔曼大使给他的顶头上司写报告,何锐送走了舒尔曼之后,也接到了总参谋部的报告。

“基于对日本近期军队调动,以及日本国内征兵力度的情报。日本方面明显没有在短期内采取反攻的计划,而是在国内开始征召士兵。

日本有着成熟的兵役体系,能够快速应征入伍的适龄军人有37万左右,符合征召标准的士兵数量在167万左右。由于我军已经歼灭9万日军,加上会在第二阶段战役中伤亡造成的永久性减员。以日本的战争决心,在半年内开始的第三阶段战役中,我方很可能要面对150万日军。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我军从22年夏季开始持续征召,现在的部队数量达到了94万。并不足以应对日军的进攻,所以,参谋部已经完成了新一阶段的征兵计划。目标是在1923年2月前,将我军作战部队数量扩充到120万,辅助部队数量扩充到80万。以应对日军的进攻。

新一阶段征兵计划附在此报告后。

基于战争的规模,总参谋部建议,在征兵计划开始的同时,东北完全实施战时经济总动员。以筹集足够的兵力与物资,进行长期战。

代理总参谋长,钟义府。1922年11月7日。”

由于北洋派遣了王士珍表达了北洋一定会对日本有可能入侵山东、直隶的的军事行动全力抵抗。何锐就把政委钟义府从山海关调回到总参谋部,由钟义府代理总参谋长。钟义府的报告也证明他的能力足以胜任代理总参谋长。

看到要启动经济总动员,何锐还是有些不甘。一旦经济动员,对于工业国的经济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可以的话,任何工业国都是能晚一天经济动员就晚一天。

譬如二战的德国,一直到1943年才开始经济动员。甚至到了1944年,德国的总动员都进行的非常半吊子。

这不是纳粹德国不懂战争与经济,也不是纳粹德国领导人狂妄自大,更不是纳粹德国不知道英国、苏联从1941年已经总动员以及战时经济,连美国都开始了总动员战时经济。

小胡子对德国人民承诺过,他不会让德国再次回到一战的悲惨局面,为了兑现政治承诺,德国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会那么做。

何锐并没有做出政治承诺,文明党与东北政府也没有那么做过。现在总动员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过工业社会下的总动员经验。那些有过总动员经验的国家,人民知道战争大概是怎么打的,人民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总动员,这样的强制政策并非战争撑不下去了,而是政府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而采取的管理手段。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总动员的印象,唐代杜甫写过一篇著名的石壕吏。

何锐肯定没机会向杜甫请教,这位大诗人是否理解总动员的,也没办法请教这位大诗人对于总动员的看法。不过何锐上初老师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说明了什么

何锐那时候的确是少年的叛逆期,喜欢做惊人之语。最重要的是,何锐的确感觉石壕吏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去抓人。老师的问题当然要尽快回答,何锐知道,老师想听到学生对石壕吏的负面评价。但何锐真的不觉得石壕吏错在哪里。

憋了几秒钟,何锐破口而出,“这说明了石壕吏的聪明才干。”

同学大笑,语文老师无奈的说:xx,你把聪明才干这个词给糟蹋了。

何锐被批评过无数次,也不服气过无数次。但是这一次,何锐偏偏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的确用词不当。不过何锐也不觉得自己思路出发点有什么问题。

当何锐成长到能理解动员体系的时候,更是看出了石壕吏作为一篇关于总动员的诗文,杜甫是非常懂得当时的制度。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就是完全的总动员体系,唐代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从其动员内容上就可以看出。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集团的整体叛乱。所以在石壕吏之中,并没有藩镇私兵,而是正规军。邺城戍意味着石壕村的这户人家的三个儿子并非是常备军的一员,而是被拉去邺城参与到守城之战。儿子们还能写信回家,告知前线情况。说明当时的邮政系统并没有崩溃。

满清的局面与唐朝安史之乱的局面完全不同,满清被外来的列强吊起来打,中国的自信荡然无存。满清的征兵体系又完全废掉了,人民在一次次战败中的直觉感受与现代工业国人民的感受可不一样。一旦普通村里被抓丁,那就意味着战争已经逼近到家门口了。

虽然东北政府的基层建设搞了7年,培训从未落下,人民也在各种定期的军训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中切身感受到了到外地是怎么回事。但是不等于现在的东北人民已经是现代工业国的人民。

更重要的是,对面的日本有过战胜经验。他们人民知道,一旦打赢了,就可以获得割地赔款,人民好歹能舔点上层漏下的渣渣。而且到了殖民地之后,哪怕是底本底层也能获得超过殖民地本地人的社会地位与特权。

可中国人民的经验中,除了承担战争代价之外,什么都得不到。这也是何锐想尽量避免经济动员的原因。

家人被抓丁,东北人民还能接受。一旦经济被控制,人民能够接受到什么地步呢这可未必靠宣传就能解决。

何锐想了一阵,让秘书给吴有平打电话。吴有平很快就到了,还拿了几份文件。何锐让吴有平到沙发那边坐下,汇报一下经济动员的准备情况。

吴有平神色中也是不甘,却答道:“主席,我认为,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开始经济动员。”

既然吴有平都这么说了,何锐直接问道:“那么基层的经济动员管理体系准备到什么程度了”

吴有平的神色肃然严肃,却没有了不甘,“各个村长,镇长,支部书记,全都完成了第三轮经济动员教育。根据汇报与抽查,动员教育进行的很完备。城市里面的核查已经完成,各个工厂的转产内容,军代表到位,与那些部门联系,都已经完成。村镇里面的作坊、村镇企业、私人企业的生产内容,以及产能以及转产方向,也都已经完成了制定。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摸底排查。关于一部分可以转移到村镇集体生产的军需品的原材料运输,检验,入库,有我们给欧洲大战以及俄国内战的生产经验,也都可以保证流程顺畅。最多4天,等摸底排查的总结上报,我们就可以随时开始经济动员。”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何锐很想把总参谋部的报告给吴有平看,却还是迟疑了。但国家大事不能迟疑,何锐站起身把报告拿过来,递给了吴有平。吴有平看完之后,神色中竟然轻松了不少。何锐觉得年轻人就是好啊,很容易就被满足。而自己的心情真的没办法轻松。

当然何锐也觉得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是另一个时代的人,那时代的中国实力超过了美国,是世界第一。所以心态上无疑是更从容淡定的。如果连中国都惊慌起来,那全世界除了已经决定躺倒任锤的国家,其他凡是想在乱局中挣扎一下的国家岂不是要疯掉么

可在另一个时空里,国力只有中国5的日本,在当下的国力明显在东北之上,这样的心情差距对何锐的影响其实比吴有平等优秀青年要大得多。毕竟,吴有平等核心干部最近7年中,是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而何锐看到的东北,距离心中默认的那个东北有天差地别的不同。

吴有平肯定无法理解何锐的真正心情,看到征兵只有200万规模,吴有平是有些欢喜的,“主席,不需要征兵到400万么”

何锐摇摇头,“当然不需要。第一阶段的战役已经证明,我军的基本战术凌驾日军之上。根据缴获以及审问日军俘虏得到的情报,证明了我们在战前的判断,日本的主力装备依旧是一战前的水平。而且一战中欧洲战场上的装备并不适合日军。日军的后续装备研发上也明显出现了断层。这个断层不可能在两年内赶上。”

“主席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如果只是200万部队,对东北工业生产的影响比400万要小得多。对于现在的工业生产技术迭代的影响远比想的要小。主席,我还有一个请求,能否在动员令中强化成年人再教育的内容”

何锐很信任教育部长赵天麟,而且赵天麟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非常透彻,所以何锐并没有特别关心过成年人再教育的部分。听吴有平专门提及,只能问道:“还要强化到什么程度”

吴有平立刻答道:“我们的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能否趁此机会,将成年人再教育也变成强制性的”

“成年人强制教育经济上能负担得了么”何锐叹道。

到了21世纪,哪怕是再糟糕的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人口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国家的重要一环。哪怕是塔利班,在二次掌权后都知道教育不能停。

塔读app,免费站

但是这种事情知道归知道,能不能做到,这就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这得真金白银的往里面投入。

就如印度上下都知道教育是对的,但是印度在21世纪头20年的人均社会服务,只有中国1970年代水平,印度发展就在那个水平上徘徊。

当然了,中国1970年代的社会服务水平并不低。如果水平低,改开之后哪里有那么多初中生小学生进了工厂。

东北才搞了7年,经济水平怎么都没办法与新中国1970年比较。吴有平太乐观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2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