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登基之前起风波

书名: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7

六月二十五日,晴。

这一天,跟新上任的颢天兵团统领薛仁贵完成交接之后,敦亲王乾恽当即返回神都,准备前往下一站军机处任职。

不想,乾恽才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身风尘,就被紧急叫到皇宫,参加军机处筹建以来的第一次军议。

皇宫之内共三道宫墙,以大殿为分割线。

中轴线上,仅用于大朝议的含元殿坐落于第二道宫墙,平时上朝的宣政殿位于第三道宫墙。

两殿之间的区域占地约三百亩,分布着很多中枢机构,比如宰相办公的尚书台,又比如都察院、通政使司衙门,弘文馆,弘史馆,集贤殿等等。

之前乾元“圈禁”百官时,也是临时安置在此。

自然而然的,刚刚设立的军机处也立于此,跟尚书台同处一线,两两向对,昭示两大机构在朝廷的特殊地位。

敦亲王进宫时就发现,值守皇宫的军队已经不是他所熟悉的禁卫军,好在负责入宫检查的将军他认识,正是跟在乾元身边的猛将许褚。

皇宫宿卫,已经由虎贲卫、鬼神卫以及飞虎卫三支亲卫接管,分别驻扎在正南的丹凤门,东面的大和门以及西面的九仙门附近。

乾元再怎么相信紫月,也不能让禁卫军驻守皇宫。

在许褚引领下,敦亲王来到位于宣政殿以东的军机处,一座两层高、三开间的木制大殿,飞檐流苏,很是恢宏。

掩映在参天古树之下,又显得格外幽静。

大殿二层乃存放档案资料之所在,议事机构,包括郭嘉等军机大臣的办公区域都设在一楼,角落还有一个厨房,可提供简单的饮食。

可谓设施齐全。

敦亲王进了军机堂,发现不仅乾元在,郭嘉、贾诩以及裴矩三位军机大臣也都一一在列。

此外,还有受邀列席的禁卫军统领紫月以及鱼龙卫指挥使倾城公主。

敦亲王立即意识到,这绝不是一次见到的碰头会。

“十四哥来了坐”敦亲王进来时,乾元正跟裴矩站在西面墙下,研究军情司新绘制的东大陆地图。

见敦亲王来了,乾元转身,随意坐下。

意料之外的是,军机堂布置的一点都不肃穆,正中相对摆着八张太师椅,也无主位,椅子之间摆着茶几,有点类似朋友圈的会客室。

因为是军机处第一次碰头,免不得互相认识一番。

敦亲王刻意打量了贾诩一眼,他没想到,这个楚王麾下的首席谋士,转眼就被乾元重用,一举进入军机处。

“裴大人,你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吧。”乾元道。

“诺”

裴矩执掌兵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帝国军队进行重新登记造册,编制新的兵员名录,建立兵员档案。

“简单整合之后,新组建的苍天兵团、玄天兵团以及颢天兵团,各自下辖十个满编师团。算上钧天兵团跟炎天兵团,五大兵团合计下辖40个师团,总兵力50万。加上禁卫军,帝国军队规模超过52万。”说这话时,裴矩难掩振奋。

五十万大军啊,

这是一股何等摧枯拉朽的力量。

在乾元穿越之前,帝国军队只有不到25万人,也就是说,短短十年时间,帝国军队规模就扩充了一倍之多。

战争果真是扩军的催化剂。

敦亲王、倾城公主两人也是面露惊容,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谁能想到,帝国竟有如此战争潜力呢

“我们的敌人呢”乾元问。

裴矩道:“烛龙国号称30万大军,但是在龙首郡一役就折损了3万余兵力,加上零星折损,实际兵员已经锐减到25万左右。这其中,还有5万被调回国内以对抗钧天兵团。也就是说,实际驻扎在龙首郡的烛龙国大军不会超过20万。”

二十万啊。

依旧是一个让人感到窒息的数字。

“北狄国号称20万大军,为了攻克少阳郡,同样折损了近三万人,实际兵力该在7万上下。据悉,北狄国内已经无兵可征了。”裴矩借着道。

乾元默默点头。

也就是说,帝国的两股敌人,兵力加在一起依旧高达42万,再算上海妖的威胁,帝国虽然有五十万大军,但是在兵力上并不占优。

这该死的战争,把所有人都逼疯了。

每个王国都是穷兵黩武。

乾元看向在座诸位,沉声说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帝国军队虽然归于一体,但是整地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龙首、少阳两郡,乃帝国固有之领土,绝不能长时间被敌人侵占。如何收复两郡,一雪国耻,军机处要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郭嘉等人齐齐点头。

事实上,此次军议也正是为此而召开。

倒是敦亲王乾恽显得很是诧异,他怎么也没想到,乾元还没登基呢,就已经在琢磨开战之事。

其行事风格,果然跟先帝不同。

郭嘉道:“在研究作战方略之前,下官建议,先对三大兵团的防区做一个微调,以便更加适应战争形势。”

“如何调整”裴矩关心问道。

“很简单。”郭嘉成竹在胸,“首先,将颢天兵团由燕王军改编而来的三个师团,从北岳郡调到太华郡,加强西境防御。”

“那北岳郡怎么办”裴矩问。

北岳郡位于龙首郡跟少阳郡之间,是敌人的攻击重点,必须派驻重兵。

如果调走颢天兵团的这三个师团,那北岳郡境内,就只剩下炎天兵团由城卫军团改编而来的五个师团了。

“这也简单。将炎天兵团由北境军团改编而来的五个师团,全部调往北岳郡。”郭嘉很快给出答案,“至于姑射郡,大可由苍天兵团派军驻守。”

苍天兵团在整合了楚王军跟东镜军团之后,下辖十个师团,如果只用来驻防东海郡跟会稽郡,那未免显得大材小用。

郭嘉这是将要东部沿海的防务,重新交到苍天兵团手中。

“我同意。”

裴矩一下就看出郭嘉的意图,如此调整三大兵团的防区,目的就是要将帝国军队尽可能多地集中到西北两侧,也就是帝国跟敌军对抗的前线。

如此,就能给敌人制造更大的压力。

乾元自然也无异议,对裴矩道:“下来之后,兵部立即发出调令。”

“诺”

裴矩点头应下。

郭嘉第一个目的达成,心中越发有底气,笑着说道:“事实上,帝国目前面临的被动局面,跟之前的策略过于保守有关。”

他这是在隐晦批评前朝政策了。

倾城公主就有些不喜,眉头微微皱起,她没有忘记,九哥还在世时,为了抵御烛龙国跟北狄国,是如何的殚精竭虑。

怎么

先帝尸骨未寒,就要遭受这般指责

好在倾城公主颇有城府,没有急着发飙,她倒要看看,郭嘉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最好能说服她,否则

郭嘉当然不是无的放矢,继续说道:“从方才兵部的兵员统计就能看出,帝国不是没有军队,在军队规模上完全不逊色于敌人。

“同时作为防守一方,帝国占据地利人和,后勤补给也远优于敌人。

“既如此,面对敌军入侵,帝国为何一直显得很局促呢每次都是被动应战,不得不跟着敌人的节奏走。

“为何不能更主动一点,比如派出奇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越境去侵袭烛龙国或者北狄国呢”

“”

倾城公主等人陷入沉默。

郭嘉道:“事实上,钧天兵团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只是派部在烛龙国南部屠了一个妖族村落,就逼得烛龙国撤回足足5万大军。不仅如此,就是在龙首郡战场,也让烛龙国大军显得束手束脚。”

倾城公主脸上闪过一丝羞愧。

“北狄国同样是倾国而战。当时,朝廷只要派出哪怕一个师团的兵力,侵入北狄国境内,也不至于让北狄大军在少阳郡如此肆无忌惮。”

倾城公主把头低的低低的,有点抬不起来。

经过郭嘉这么一分析,这好像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为何先帝,包括原兵部尚书战魂,就没有想到呢

难道,双方的差距真有这么大

倾城公主开始有点怀疑人生了。

这倒是有点冤枉先帝了。

郭嘉说的只是理想情况,是帝国真正一统,帝国各路大军完全听从朝廷调遣的理想情况。

事实上呢

彼时,不独乾元麾下的钧天兵团跟炎天兵团完全不听朝廷号令,就是魏王军、燕王军,甚至是城卫军团,都是各怀心事。

各方在被迫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又在打着各自的小九九。

试问,

在那样一种情况下,朝廷除了采取最保守的防御策略,难道还能有其他作为吗

派兵入侵北狄国

这个主意战魂当时不是没想过,只是,派谁去谁又愿意去

燕王军吗

彼时,燕王可只是想守住北岳郡而已,是断不可能的。

因此,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办到之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帝国各路大军都归于乾元麾下,这就给了郭嘉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62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