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清官”要不得

书名: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7

张府。

李家轰然倒下,张家子弟俨然以翼泽县第一家族自居,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说话声音都高了八度,整座府邸如烈火烹油,尽享繁华盛世。

偏厅,会客室。

再次拜见张怀仁,胡金生的心境已经截然不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兢兢业业,对张家也是忠心耿耿,说抛弃,就被抛弃。

这滋味,不好受啊。

张怀仁见了,悠悠说道:“怎么,有情绪”

“学生不敢。”胡金生惶恐。

“那位主野心勃勃,却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你且放心,好戏还在后头呢,你只要按我说的做,此事成与不成,我都保你没事。”

虽然刚被乾元压了一手,可张怀仁添居县丞九年,绝不是吃素的。

胡金生一喜,躬身一拜,“还请老师赐教。”

“你就做好本职工作,到时,我自有吩咐。”张怀仁却是什么也不肯透露。

“是”

胡金生无奈,既然上了船,就不好下了。

第二天上午,县衙就贴出告示,宣布冬期治水一事,号召士绅百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整篇告示写的是声情并茂,极富煽动性。

至少面上,张怀仁很配合乾元的工作,告示中更是着重提及乾元心念百姓,捐款一千两之事,把乾元捧得高高的。

告示一出,在城里很快引起轰动。

以雷霆之威打掉李家,藩王府很是树立了不小的威信,眼见王爷如此重视治水,那些嗅觉灵敏的士绅自然不敢怠慢。

仅一天时间,衙门就收到一万五千两捐款。

相比士绅,百姓对治水一事却抱着怀疑态度,积极性不高,除了不堪徭役,官府几次三番号召治水,每次都无疾而终。

治水款项最终肥了治水官吏,百姓担心又会旧事重演。

不管怎么样,治水一事在张怀仁亲自督办之下,总算是热热闹闹启动了,征调徭役的文书也将陆续发往各乡镇村落。

胡金生更是已经在编写治水方案。

藩王府。

将治水一事交给张怀仁跟胡金生负责之后,乾元暂时把此事按下,如果两人胆敢阳奉阴违,正中他下怀。

乾元正愁没机会治他们呢,想来张怀仁也不会这么蠢。

忠叔办事效率很高,不到一天时间,就把关于曹温的情报整理好,放到了乾元案前,以供乾元决策之用。

说起曹温,就不得不提曹家。

青丘府冯、赵、唐、曹合称四大家族,现任青丘知府正是出自冯家,也是四大家族之首,再往下就是前任县令赵承所在的赵家。

唐、曹两家稍微弱一点,但也是庞然大物,跟他们比起来,在翼泽县作威作福的张李两家,最多算是小爆发户吧。

四大家族的历史,最短都在两百年以上。

曹家虽强,怎奈曹温出身偏房,又是庶出,曹家子弟众多,而资源总是有限的,自然是紧着正房嫡系,家族能照顾的非常有限。

不然,曹温也不至于在翼泽县夹着尾巴做人。

古往今来,因为嫡庶之别,不知生出多少事端,造就多少传奇,越是庶出,心里就越憋着一股劲,想要努力证明给世人看,他们并不比所谓的嫡子差。

如果本身再有点才华,那就更不甘心了。

曹温就是这么一个人,年轻时也抗争过,可除了落下一身伤疤,什么也没改变,倒是把身上的菱角给磨了个精光。

到了中年,曹温开始恪守中庸之道,再也不想去争什么了,把主要精力从官场斗争转移到个人修行上,做一名官场清修之士。

这并不罕见。

因为大乾文官必须是修士,但不是所有修士都热衷于官场,他们不过是占着茅坑,只享受气运、俸禄之利,却不履行做父母官的义务,把衙门政务通通甩给下面的胥吏,当甩手掌柜,好不快活。

百姓把这类修士,戏称为清官。

如果哪个地方的主官是这样的“清官”,那么当地百姓就有罪受了,那些把持衙门权力的胥吏跟衙役,盘剥百姓的手段简直刮地三尺。

加盖印戳收“戳记费”,告状预先登记收“挂号费”,帮助传递状子收“传呈费”,状子递上去官员数日不批,帮忙催批收“买批费”,状子批下来又可收“出票费”,请求调解和息收可收“和息费”

衙役传唤当事人,收取“鞋袜费”、“舟车费”,勘察取证收取“踏勘费”,拘捕人犯到庭收取“解绳费”、“开锁费”,保释人犯收取“取保费”。

他们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全然不把律法放在眼里,肆意玩弄。

因为那些“清官”往往出自大家族,只要不出什么惊天大案,他们就可高枕无忧,才不管百姓死活。

好在曹温只是一县主簿,杀伤力较小。

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没有,正因为曹温不理事,没了制约,才让张怀仁这位县丞有机可乘,将触手伸进各个部门。

就连前任县令赵承,都要让张怀仁三分。

所以说,“清官”害人。

结合两次议事时的观察,乾元却是不信,曹温真是什么清修之士,种伪装。

毕竟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

资料上记载,曹温年轻时有干劲,有想法,有担当,很是为百姓办了几件实事,是个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

曹温虽然出身偏房,名下也有一间商铺,因为规模小,位置偏,丹药、符箓、阵盘、法器等等,什么都卖,相当于杂货铺。

跟乾元的需求非常吻合。

“这个人,必须要拿下。”乾元打定主意,叫来忠叔,让他安排见面事宜。

当天晚上,曹温悄悄造访藩王府,一个时辰之后又悄悄离开。

“殿下,这代价有点大啊。”忠叔有些肉疼。

为了拉拢曹温,同时买下曹温名下的那间商铺,乾元不仅支付了三千灵石,还把之前缴获的血纹钢飞针给了曹温,溢价近两倍。

原本,那是乾元为晋升壮魂期备下的法器。

“没什么。”

乾元倒是看得很淡,有复印机这个bug一般的存在,只要有市场,灵石就源源不断,将来还愁买不到合适的法器

对修士而言,做官只是手段,提升修为才是目的,如果乾元仅仅只用灵石收购曹温名下的商铺,就算溢价两倍,曹温都未必会答应。

只有血纹钢针这样的上品法器,才能打动曹温。

代价,终究是值得的。

而且曹温同意出售商铺,可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意味着他正式投入乾元麾下,随时准备为乾元所用。

这对乾元彻底掌控翼泽县,有着巨大意义。

否则,乾元又何必下血本。

两天之后,阿宁带着曹温交割的地契、商契以及其他文书,亲自跑了一趟青丘府,完成商铺交割以及更名。

又一天。

宝箓轩在青丘府低调开业,同样推出“买十送二”大酬宾活动,本质上是通过低成本,跟其他符箓店打价格战,抢占市场。

复印机的成本优势是摧枯拉朽的,就算将价格降到其他商会的成本价,依旧有着巨大利润,但是乾元不想早早挥动价格战的屠刀。

一是不想太惹人瞩目,二则也是闷声发大财。

宝箓轩只要在青丘府站稳脚跟,就可以以青丘府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城,进一步拓展市场。

灵石自然是源源不断。

而且有了宝箓轩这个桥头堡,因为驿站袭击事件断了的商路就能再次恢复,往后乾元需要采买什么修行物资,都可以通过宝箓轩采购。

非常方便,也不引人注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1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