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两百三十三章 南疆都护(5000字大章)

书名: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7

十月初一,神都。

御书房内,新帝乾慎招来倾城公主议事,关键时刻,他还是信赖这位足智多谋的妹妹,而非那些大臣们。

“新任兵部尚书,你以为,谁人合适”新帝问。

“战魂吧。”

“他”新帝很是意外,他记得,当初在第五骄阳跟战魂之间,妹妹可是选择了前者,“你之前不是反对战魂吗怎么这会儿反倒举荐起他来了”

“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许是因为时局艰难,倾城公主早已将那丝妩媚收敛起来,平静道:“之前第五家族举足轻重,可倚为臂膀,为避免战家一家独大,自然要搞平衡之道。”

“现在,第五家族已然衰败,不仅是在朝中,就是在第一军团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倒是在西南兵团暗中崛起。总之,第五家族已无抗衡战家的资本。战家的一家独大已是不可避免,自然更有安抚战家。”

新帝乾慎眼神微微一凝,这说到了他的痛脚。

倾城公主继续道:“提拔战魂为兵部尚书,既是安抚战家,也会让战天投鼠忌器,算是半个质子吧。如此,才能更好掌控战家。”

新帝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讨论兵部尚书人选,不过是这一场密谈的开胃菜,真正的症结还在后头呢,新帝尽可能平静道:“十五弟那边,该如何处置”

乾元占下南禺郡之后,在未请示朝廷的前提下,已经自行任命了南禺郡郡守,眼下正在调整给地知府。

对第四军团第三师团的整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完全无视朝廷。

这让新帝乾慎很不是滋味,甚至有些愤怒,一种被背叛的愤怒,倒好像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为乾元做了嫁衣。

“大哥是想打十五弟的板子”倾城公主问。

新帝点头,跟着,又有些没底气地道:“总不能这般纵容他吧。”

“怎么打”倾城公主又问。

新帝乾慎脸上就是一滞,很是尴尬。

是啊,现在的乾元早已是一方诸侯,不惧任何御史弹劾,兼且山高皇帝远,对朝廷圣旨,乾元如果不顺意的话,大可丢给卫兵当厕纸用。

打板子

怕只是说说而已。

倾城公主见了,心中闪过一丝不忍,他这样兄长,这皇帝当的着实憋屈,内有不服管束的朝臣,外有拥兵自重的藩王。

自个儿手里掌握的那点实力,着实有限。

经历昆吾郡之战,新帝手中掌握的力量不增反减,眼下已沦落到要去费心笼络军中大将的地步。

着实窝囊。

可不忍归不忍,该说的话还得说。

既然坐上了皇位,那就要做好承受一切的准备,倾城公主道:“既然南禺郡已然收不回来,那就该好好谋划,怎么做,才是对朝廷最有力的。最起码,不能让十五弟跟朝廷决裂,那样的后果,谁也承担不了。”

新帝脸色阴沉,不甘心地道:“难道,还要朕给他表功不成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十五弟竟也有此等狼子野心。”

“就是要给他表功,而且是大大地表功。”倾城公主表情平静,“十五弟已然是牵制两位乱王的最大筹码,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新帝颓然。

这叫什么事啊。

“那你说,该怎么表功,难不成,要朕把这位置让给他来坐吗”毫无办法的新帝,心中竟隐隐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自打登基以来,他就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没睡过一回好觉。

这皇帝当的,

实在是没滋没味。

倾城公主安静坐在那,默默看着新帝在那发泄,一点上前安慰的意思都没有,她早已所感。

眼前的这位帝王,跟之前那位九哥,已经是两个人。

现在的发泄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情感内核,这便是天家的悲哀。

兄妹之间都无信任。

果然,新帝乾慎很快收敛情绪,“十五弟已位极人臣,朕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赏赐能打动他。”

如果乾元是一名普通臣子,让皇帝赏无可赏,那下场怕是会很凄凉。

可乾元不是。

倾城公主道:“把南禺郡名正言顺地赐给他吧。”朝廷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这么点大义了。

没有朝廷旨意,乾元占据南禺郡,终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以什么名义”新帝问,“我朝自立国以来,可从没有哪位藩王能就藩两郡之地,法理上首先就说不过去。”

倾城公主道:“何不任命十五弟为南疆都护,代管招摇、南禺两郡以封王之尊,兼任都护之职,这在前朝是有过先例的。”

“南疆都护”新帝咀嚼着这个新词,“按照这个理解,是不是会稽郡也在未来的南疆都护府管辖之下”

“是的。”倾城公主点。

“简直胡闹。”新帝气急,“给他南禺郡还不够,还要搭上一个会稽郡”

“会稽郡并不在朝廷手里。”

“那也不能给。”新帝态度很坚决。

倾城公主冷漠道:“陛下难道还幻想着,十五弟能再乖乖配合朝廷,对楚王势力发起围剿吗醒醒吧朝廷不给,难道他就不会自个儿去取”

新帝脸色一下就变黑了。

这是他的伤疤。

当初新帝跟乾元结盟,就是打着两面夹击的目的,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他的一厢情愿。

乾元也是一头饕餮,只是隐藏的更深罢了。

朝廷想要请动乾元出兵,唯一的可能,就是拿出足够让乾元心动的利益出来。现在,朝廷还是什么可用来交换的

倾城公主继续道:“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把诱饵摆到明面上,让十五弟跟五哥打擂台去,也好减轻中州一侧的压力。”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新帝还是不甘心。

“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个了。”倾城公主表情冷漠,心中更是闪过一丝失望,她的这位兄长,太过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了。

这不该是一位帝国皇帝的眼界。

他难道就没看出帝国更大的危机吗只要能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双王之乱,付出一点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此时,越是计较,反而会失去的越多。

“罢了,罢了,就听你的吧。”新帝声音难掩疲惫,主动结束了这次谈话,他甚至没跟倾城公主谈紫霄剑派之事。

随着新朝战败,原本已经准备投效新朝的紫霄剑派,态度突然变得暧昧起来,谈判也不再那么积极了。

眼下的新朝,似乎无法给予紫霄剑派足够的信心。

据新帝收到的消息,最近紫霄剑派又跟魏王的人勾搭在一起,想要游走在魏王跟新朝之间。

真是狼子野心。

南境,南禺城。

新帝打探的没错,进驻南禺城之后,乾元除了忙着安抚当地世家,也在着手调整南禺郡下辖五府之知府。

至于南禺郡守,早在第一时间就请辞了。

作为楚王的老巢,南禺郡上至郡守,下至知府,无不是楚王门客,乾元就算心再大,也不可能沿用这些人。

那不是自找苦吃嘛。

乾元已经决定,将五府之知府通通革职,任命新知府之事自然也就成了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在跟吏部司大夫李忠商议之后,人选很快定了下来。

都是从招摇郡诸县令中简拔出来的优秀人才,给予他们一个更高的施政平台,同时也是昭告天下跟着秦王混,有前途

原南关县令曹温,升任南禺府知府。

曹温是在翼泽县就追随乾元的一位“老臣”,在南关县令任上做了四年,政绩斐然,早就该到了晋升之时。

刚一晋升,曹温就主政南禺郡最核心的南禺府,可见乾元对他的信任。

随着曹温的晋升,青丘府曹家一门出了一位度支司大夫跟一位地方知府,一跃成为当地最显赫的世家。

就算是在招摇郡,曹家也能排的上名号。

曹家地位的提升,正反映出乾元就藩以来,招摇郡新旧世家之更替,既有老牌世家倒下,也有新兴家族串升。

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原荆棘县令赵承,升任灌湘府知府。

这又是一位“老臣”,只是跟曹温不同的是,赵承因为站错了队,被贬之后,又重新受到乾元的启用。

官场上的几起几落,倒也铸就了赵承超强的韧性。

此番被乾元提拔,赵承只会感怀五内,只会比曹温之流更加忠诚,对乾元死心塌地,再不会有二心。

青丘府赵家,也即将迎来新的生机。

原汸水县令林睿,升任令丘府知府。

林睿不用多说,已然成了原玄甲护卫中的一面旗帜,历任翼泽县尉,翼泽县令以及汸水县令,资历不可谓不丰富。

经过多番历练,林睿早已洗去武者痕迹,成为一名官场老手,倒是其行事,依旧传承了武者的干脆果决。

是官场上的一道异样的风景线。

林睿的晋升,更是打破了朝廷文官只能有修士出任的惯例,打破了武者进入官场的隔阂。

难怪此项任命一出,封地武者无不欢欣鼓舞,毕竟,并不是所有武者都中意于疆场,也有希望混迹官场者。

剩下的天虞府知府以及禺槀府知府,此前都是在吏部司挂了名号的优秀县令,其中更有一位出身寒门。

此番晋升,也是顺理成章。

撤换了郡守跟知府,剩下的事情乾元就丢给了吏部司跟新任南禺郡守萧何去处置,不再出手干预。

毕竟,要给予下面的人一定的自主权。

萧何也需要通过一些官吏任免,来树立他在南禺郡官场的威信,否则,何以统摄全郡。

在布局南禺郡官场的同时,乾元也没有忘记军队整编一事。

跟以往每次扩军的艰难不同,这次因为一下就新增了一郡之地,无论是乾元,还是度支司,都变得底气十足。

扩军方案没遇到一丝阻碍,非常顺利地就定了下来。

整套方案分为两部分。

第一,以南禺郡各地屯军以及滞留在南禺郡的原第四军团新兵为基础,组建警备师团第四、第五旅,将警备师团扩充至满编。

第四军团一口气扩编三个师团,其中一部分被派往会稽郡战场历练,还有一部分留在南禺郡训练。

毕竟前线塞不下这么多新兵。

留在南禺郡的新兵自然就成了西南兵团的战俘,省去募兵的麻烦。

原西南兵团第一师团第一旅第一营营正,同时也是第四军团旧将之一的章学军,升任警备师团第四旅旅帅。

这些原第四军团旧将,在经受住考验之后,大多都得以军复原职,有的甚至更上一层楼。

机遇之重要,可见一斑。

原西南兵团第二师团第一旅第一营营正,之前担任猨翼府府尉的高其倬,升任警备师团第五旅旅帅。

其中,第四旅将驻扎在南禺城,负责拱卫该城池的安全;第五旅则将驻扎在南部边境哨卡,负责监视横断山脉以南的出云国。

扩军方案的第二部分,则是组建西南兵团第三师团。

鉴于地盘的扩大,以及封地周边形势的严峻,乾元意识到,仅凭两个师团,就算再如何精锐,都不足以支撑起封地的安全防线。

扩军,势在必行。

第三师团将以原西南兵团独立骑兵旅为骨架组建,同时吸收整编投降的第四军团第三师团,一口气扩充至满编五个旅。

原独立骑兵旅旅帅狄青,毫不意外地晋升为第三师团师团长一职。

在之前的历次战役中,狄青率领的独立骑兵旅以其高机动性以及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

每每成为一场战役的关键胜负手。

狄青之名早已在西南大地传扬开来,成为一段新的传奇。

这也正好印证了,乾元当初力主组建骑兵旅的正确性。

撤销独立骑兵旅的编制,不代表西南兵团不再设立骑兵旅,恰恰相反,而是要在每个师团都设立一个骑兵旅。

这将是西南兵团有别于其他军团的地方。

为此,乾元一口气花费4万点杀戮值,连着进行两次丙档武将召唤,召唤到武将罗士信跟裴行俨,充实到第三师团担任旅帅一职。

南禺郡之战因为是一场局部战役,只给乾元带来24万点杀戮值,之前又连着召唤了甲档的于吉跟萧何。

完成此次丙档武将召唤之后,乾元手中只剩下可怜的4万点杀戮值。

这也是为何乾元没有召唤丙档文官,以充实南禺郡官场的原因,实在是杀戮值不足,要留一些备用。

文官方面,还是尽可能培养本土人才。

倘若召唤一些丙档文官,如果不是像李卫、陆炳等那般出彩的,未必就适合禹余天的大环境。

甚至还不如本土官吏呢。

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

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裴行俨同样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

大业十三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王世充大败李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被王世充所俘。

王世充割据洛阳独立,将侄女嫁给裴行俨,对待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甚为优厚,但又惮其威名。

武德二年,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联合宇文儒童、宇文温等人,谋立越王杨侗,结果事情外泄,与父俱死于洛阳。

罗士信跟裴行俨都是少年骁将,可惜都命途多舛,英年早逝。

一身际遇跟岳云很是类似。

对此,乾元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召唤到的都是这等少年骁将,也算是替他们弥补缺憾吧,在禹余天重新绽放光芒。

除了罗士信跟裴行俨,剩下的三位旅帅都是由营正晋升而来。

原独立骑兵旅第一营营正青木,擢升为西南兵团第三师团第三旅旅帅。

身为半妖武者中的佼佼者,青木在狄青的悉心调教下,已然成长为一代骁将。

此番,他将接过狄青的指挥棒,继续率领隶属于第三师团的半妖骑兵旅,也将是半妖战士中的第一位旅帅。

这对生活在封地的半妖一族而言,决定的个重磅炸弹。

至于第四旅旅帅刘克璋,以及第五旅旅帅王爽,前者是招摇军旧将,后者是第四军团旧将,此前都是旅帅,现在也算是“官复原职”了。

此轮扩军之后,西南兵团将下辖三个满编师团,再加上一个警备师团,虽然不如魏王跟楚王那般疯狂,倒也勉强够用了。

兵贵精,不贵多。

这一道理,在禹余天这样的高魔位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乾元可不是魏王、楚王那样的疯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涸泽而渔,搞穷兵黩武那一套。

他更喜欢一边种田,一边争霸,徐徐图之,不留隐患。

就像现在,只要消化了南禺郡,那乾元基本就将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哪一方势力,都不敢再小觑于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6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