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五章 风向倒转,谁是弑兄之人?

书名: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7

朝廷不断往乾元身上泼脏水,但乾元岿然不动,也是让人无奈。

就这样,

帝国在诡异气氛之中,过了一个诡异的春节。

期间,因着南疆都护府并未向楚王封地派出一兵一卒,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觊觎昆吾郡跟会稽郡的意思,让流言变得不再那么有杀伤力。

百姓又不傻。

随着乾元渐渐洗刷嫌疑,各种阴谋论又甚嚣尘上,倒是楚王乾恪之死,这件事情本身并未获得重视。

着实讽刺。

而随着时间推移,楚王府失其主,楚王乾恪又跟乾元等皇子一样,并未早早留下子嗣,让封地人心浮动。

同样,负责拱卫会稽郡,跟海妖厮杀的楚王军三个师团,也因着后勤保障不力以及军心不稳,连连吃亏受挫。

一时间,会稽郡竟有陷落之风险。

到了这个时候,会稽郡百姓倒是盼着乾元能率部接管会稽郡,他们才不管是哪位封王的领民,活着才是硬道理。

随着局势恶化,甚至有会稽郡百姓千里迢迢跑到招摇城请愿。

可惜,乾元依旧不为所动。

三月初一,神都。

“难道,这事真不是十五弟干的”眼见乾元态度如此坚决,新帝乾慎也有些拿捏不准了。

这让新帝起了别的心思。

如果朝廷能顺势收回昆吾郡跟会稽郡,那归在朝廷名下的就有五郡之地,虽然跟乾元的封地还有一点差距,但已经不是量级上的对比。

加之收服楚王军之后,朝廷军队的规模将是乾元麾下军队的两倍有余。

这将极大地改善朝廷眼下之处境。

不仅如此,朝廷只要操作得当,再玩弄一些手段,借着妖族入侵的危机,说不定还能趁势收回魏王、燕王名下的封地,从根源上杜绝乾元篡位。

简直是大逆转。

这对新帝而言,可是天大的诱惑,他可没有乾元那样的定力,能一直看着嘴里的两块肥肉,一点都不动心。

“不管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新帝乾慎终于下定决心。

三月初五,朝廷的旨意便送到楚王府。

按照当初朝廷跟魏王、楚王达成的协定,在楚王乾恪死后,归在楚王名下的封地就只有昆吾郡,会稽郡将重新收归朝廷治下。

从法理上讲,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楚王府群龙无首,自然也没有人不识趣地站出来反对。

如此,到了三月初八,在朝廷授意下,东镜军团统领战天,率部进驻会稽郡,同时负责整编驻扎在会稽郡的楚王军。

朝廷也顺势调整东镜军团防区,让出姑射郡交由北境军团驻扎,转而负责东海郡跟会稽郡的防务。

这让朝廷越发游刃有余。

朝廷此举合理合法,又是在楚王乾恪死后四个月才办理,吃相也不怎么难看,在帝国上下也就没招来什么非议。

就连魏王乾泰都不能说什么,只是有点兔死狐悲罢了。

而事情还有后续。

眼见收回会稽郡如此顺利,新帝乾慎信心大增,干脆也不等了,在三月十五日,又给楚王府发去一道旨意。

言明,因着楚王乾恪生前并未留下子嗣,按制,朝廷将收回昆吾郡这一封地,同时将楚王府迁回神都。

当然,为了照顾楚王乾恪,新帝乾慎非常仁慈的从宗室之中,挑选了一位皇子过继到乾恪名下,承袭了他的爵位。

不至于让乾恪这一支断了后。

而按照大乾律,除“世袭罔替”者外,后代承受爵位将自动降一等,自然而然的就下了楚王封号,改为亲王。

反正对那位幸运儿而言,能承袭亲王爵位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还特意上奏,对着新帝歌功颂德。

很是上演了君臣和谐的一幕。

就这般,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新帝连削带打,轻而易举地就收回两郡之地,连带着还为朝廷减去一个封王。

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是四月。

帝国百姓赫然发现,在这一幕大戏中,受益的并非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秦王,而是朝廷成了最大利益者。

阴谋论者,总是喜欢从结果反推动机。

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就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如此一来,新帝乾慎一下成了杀害楚王乾恪的最大嫌疑人。

就在这时,神都流传起这样一则流言。

说新帝雄才大略,立志要剪除地方藩王,还帝国于真正一统,除了楚王乾恪,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魏王乾泰,或者燕王乾佑。

又或者是秦王乾元。

流言传的是有鼻子有眼,很快就从神都扩散到帝国上下,让一众吃瓜群众听的是津津有味。

当然,也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事情发展到后面,不仅是百姓在私底下传,甚至有御史上奏,明目张胆地弹劾魏王、燕王以及秦王,请求朝廷撤藩。

御史的弹劾,等于将暗中之事摆到了台面之上。

夜,大乾皇宫。

“混账,可恶,愚蠢”

御书房内,之前还春风得意的新帝乾慎,此时却愤怒的像一头狮子,将御史呈上来的弹劾奏章丢得满地都是。

如果可以,新帝恨不得将这些御史一一杖毙。

真是一群猪队友

问题是,新帝什么也不能做,他真要杖毙了这些御史,那岂不是在向天下百姓宣示,他做贼心虚吗

那样一来,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流言发酵、御史弹劾,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打乱了新帝的阵脚,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明明之前还很顺利啊。”新帝很是郁闷。

流言将新帝架在半空,很是难受,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魏王、燕王的质疑,任何的辩解,在“事实”面前都是苍白而无力的。

太华郡,魏王府。

这段时间,魏王乾泰的心情也很不好,楚王乾恪之死,等于在他心口捅了一刀,想想都疼。

这下,他两个守望相助的人都没了。

“十四弟,你说,这事到底是不是陛下做的”魏王脸色阴沉,一开始他也怀疑乾元,可事实证明,乾元根本就什么也没做。

没理由说,杀了人,却不去收割胜利果实啊。

这跟乾元一贯的贪婪明显不符。

“这也不太像陛下的风格啊。”十四皇子,敦亲王乾恽也很是困惑,“陛下这么做,难道就不怕激起兵变”

“风格嘿。”

魏王乾泰表情玩味道:“你难道没听说,陛下最近性情大变,动不动就打杀宫女泄愤,指不定就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这”

敦亲王虽然觉得整件事情都透着蹊跷,可也无法反驳魏王的话。

一时竟有些语结。

魏王继续道:“我看啊,陛下定是被十五弟给刺激了,狗急还跳墙呢。他这是铤而走险,要将危机扼杀在摇篮。这不,让他成功了。”

魏王现在是越发笃定,这一切都是新帝乾慎策划的。

实在太歹毒了。

“那,三哥,你准备怎么办”敦亲王乾恽问。

魏王脸上闪过一丝苦笑,自嘲道:“还能怎么办我啊,现在就是别人砧板上的一块肉,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了。”

烛龙国的入侵,彻底动摇了魏王在西境的统治,这位原本豪气冲天的封王,似乎也没了之前的壮志豪情。

很是颓丧。

敦亲王建议道:“三哥,或许,咱们可以跟十五弟联络一下。”

“找他作甚”

魏王虽然对新帝的手段不齿,但是对乾元同样没有好感,他可没忘记之前还没乾元狠狠宰了一笔。

心里记仇着呢。

“如果陛下真要撤藩,那岂能坐以待毙不如跟道,去向陛下讨个说法,让陛下承诺,永不撤藩。”

顿了一下,敦亲王悠悠说道:“我就怕,陛下会顺应民心啊。”

“”

魏王一下沉默,良久才道:“你说的没错,是不能坐以待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5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