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两百八十章 流沙末路

书名: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7

面对狄青部的凌厉反击,剩下的流沙军显得非常迟钝。

尤其是在主帅段奎阵亡的情况之下,群龙无首,又遭受重大变故的流沙军,整个体系彻底瘫痪了。

大家不知道,

是该攻击,还是撤退

将士们脸上满是茫然,有的就在茫然中丢掉了性命,直到同伴头颅喷射而出的滚烫鲜血溅射到脸上,他们才终于惊醒过来。

这是幸存战士下意识的想法。

刚才还斗志昂扬,势要破城的流沙大军,真如其名,瞬间化作一盘散沙,再也聚不起来了。

更多的流沙战士,则茫然地放下手中兵器,

投降了

柴桑城头,看着城下这一幕的乾元再不停留,转身离开,他知道,这一战已经没什么看头了。

击溃流沙军主力之后,流沙国已不足为患。

乾元回到府衙,左慈、徐福、于吉、云雾真人等也都回来了,一个个面容憔悴,正在盘膝打坐。

虽然小周天十二星宿大阵主要借助的是天地灵气,但是对布阵之人的消耗也是极大的。尤其是灵魂之力,引气期修士几乎被抽空。

狂暴的灵气灌注之下,一个控制不好,就可能身死道消。

再则,此阵杀戮太过,有伤天合,会对布阵之人造成极大的反噬,乃至结下杀戮因果。

如果不尽快驱散,未来甚至可能产生心魔。

尤其是像云雾真人这等清修之士,更是有些接受不了,在略微休整之后,就自行带着水月真人离开了。

当天,徐福、澹台雄以及李淳风等人也都相继离开,在最短时间内返回各自岗位,以免被敌人所趁。

乾元则留在柴桑城,静待此战之结果。

接下来的一周,对流沙国而言无异于末日。

骑兵出身的狄青深谙追击之道,他先是在柴桑城下,率部击溃流沙军主力,光是俘获的战俘就超过一万人。

柴桑城外,成了流沙军的折戟之地。

跟着,狄青一边率部继续追击流沙军中军残部,悍然杀进流沙国境内;一边传令驻扎在丙山府的陈世杰部,以及驻扎在熊耳府的岳云部,配合中军,对流沙军左右两翼发起反击。

就在此时,主帅段奎阵亡、中军溃败的消息传到左右两翼,让这两路大军毫无战心,急速向王国境内撤去。

这正是狄青希望看到的。

狄青顺势指挥三路大军,一路南下,采取骑兵战术,分进合击,对着流沙军余部穷追猛打。

流沙军本能想逃回王城,奈何流沙城临海,位于流沙国最南面。残部从边境南下,几乎等于要穿过整个流沙国。

这就给了狄青充足的时间以及空间。

兼且流沙国内已经再找不到一支可战之军,根本无法对狄青部造成任何阻碍,一路畅行无阻。

狄青就像一位极有耐心的猎人,指挥着狼群,一口又一口地从猎物身上咬下肥肉,不断蚕食流沙军。

对流沙军而言,此段逃亡之路根本就是一场噩梦。

到了后面,一大半的流沙军将士都受不了这等煎熬,无奈投降了,他们或许已经意识到,王国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

既然王国即将不存,那投降也不是不可接受之事。

到了七月初三,真正逃回王城的流沙军竟不足三千人。在此之前,军队在前线大败的消息就已传回王城,引起轩然大波。

据悉,收到战报的流沙王,当场昏厥。

这对一位武尊后期强者而言,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可见此事对流沙王的打击是何等之大。

正应了那句话:“哀莫大于心死。”

翌日,流沙王再次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从那天起,他既不上朝,也不见任何人,整日里饮酒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就连丞相梅里奇都进不了王宫。

举国大哗。

上至王国大臣、世家豪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色变,忧心忡忡,开始担心其身家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派开战占据上风,而且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直到狄青率部将流沙城团团围住。

这一下,就连最顽固的主战派都息了声,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等待命运的裁决。

虽然作为王城,流沙城有着强大的护城大阵,但是在没有军队守城的情况下,什么大阵都是摆设。

更不用说,乾元已经带着左慈往流沙城赶来。

不要忘了,在乾元储物戒指中可还有一枚,此前专门为破流沙城护城大阵而兑换的乾坤一气破阵符。

流沙国的败亡,就在眼前。

事实上,乾元还没赶到流沙城,战事就已经结束了,那枚乾坤一气破阵符也终究没能派上用场。

就在狄青围城的当天晚上,流沙王自刎于宫中。

这位东大陆的枭雄,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这个历史舞台,总算是维护了最后一丝身为王的尊严。

显然,

流沙王是不会向乾元俯首称臣的。

得知流沙王自刎而亡,王国大臣虽然悲痛,但内心未免就没有一丝庆幸,再不犹豫,当即做出投降决定。

自知无力扭转大局的丞相梅里奇挂印而走,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看样子是准备退出朝堂归隐了。

看似坚不可摧的流沙城,就这般主动向狄青部敞开城门。

至此,流沙国化作历史里的一粒尘埃,代替流沙国统治这两郡之地的,将是一个新兴的、朝气蓬勃的铁血军事集团。

在此期间,流沙军大败的消息,宛如一道大风暴,席卷了整个西南战场。无论是参与其中的,还是置身事外的,莫不目瞪口呆。

跟着就是胆战心惊。

不用费什么脑子,任谁都能想到,盟军肱骨之一的流沙国败亡,对盟军,对反秦联盟,对整个战局意味着什么。

战争形势彻底逆转。

远的不说,在解除流沙国之患之后,南疆都护府不仅打破了反秦联盟组成的包围圈,至少还能释放两个师团的兵力。

这将是一股足以扭转整个战局的力量。

两个师团的精锐之师,足可解招摇郡跟南禺郡之围,跟来犯的魏王军、楚王军分庭抗衡。

现在的问题是,

在拿下流沙国之后,乾元据有五郡之地,可以非常从容地将这一场大战继续下去,魏王跟楚王能吗

他们的战争潜力已经被逼到极限了。

至少魏王不能。

就在得知流沙国灭亡的当天,魏王乾泰果断下令,命令前线部队停止攻城,全数撤到边境线以内。

魏王很清楚,一旦西南兵团在流沙国腾出手来,第一时间就会赶到招摇郡增援。

届时,双方在招摇郡战场将形成四打四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打赢

用脚趾也能想到,四分之三都是新军的魏王大军,根本就不是西南兵团精锐之师的对手。

要不然,

他们也不会在之前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临敌人两个师团的狙击,一直都无法将战线往南推进了。

这一场大战,魏王以跟乾元交恶为代价,前后动用了四个师团的兵力,最终却什么也没捞到。

不憋屈是不可能的。

但憋屈也没办法,魏王只能选择撤军,倒不是说他认怂,实在是他手中的这十万大军,基本上就是他夺嫡的所有底牌了。

在上一轮大肆扩军之后,西境三郡之地,已经很难再招募到优质兵员了。

等于是说,这十万大军是打一点少一点,很难得到及时的补充,除非魏王愿意降低征兵标准。

那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魏王唯一感到欣慰的,或许就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鏖战,魏王军第六、第七以及第八师团,这三支新军经历了实战检验,慢慢成长起来。

可以撕掉身上的新兵标签了。

再有一点,为了拱卫招摇城的安全,紫月全程采取守势,对魏王军的杀伤是极其有限的。

不像楚王军那般损失惨重。

既锻炼了新军,又保存了实力,魏王还不算太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168s